非遗传承保护新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遗传承保护新模式

非遗保护+志愿者(民间组织)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积极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作为一种新生力量,这些民间组织有着不同于政府部门的民间性、自治性以及区别于企业的非营利性、志愿性,吸引了大批志愿者投身其中,并渐次把政府相关部门、学界牵引进来。以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两个民间组织的代表为例,呈现他们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其运作特点。

广东“仓东计划”——借传统村落保护带动非遗发展

广东省开平市仓东村是谢姓族人迁入开平塘口镇的始居地。自元朝谢荣山在这里开基以来,已历25代,可谓开平谢氏繁衍不息的历史见证。至上世纪初,早年出村闯荡的华侨衣锦还乡,一幢幢中西合璧的洋楼、碉楼、祠堂相继建成,这里成为典型的华侨特色村落,被誉为记录侨乡发展历史的天然博物馆。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村民陆续外迁,这个村落已失去往日的生机。

自2011年起,当地的侨乡文化研究专家谭金花及一些热心人士组建了“开平碉楼保育与发展项目——仓东教育基地项目”,又称“仓东计划”团队。在旅港同胞的资助下,经过4年多的努力,使得昔日凋零破败的村子重新焕发了生机。

“仓东计划”采用的是“整体性保育”的运作理念,其出发点是解决村落人口流失、历史建筑衰败,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化传统难以为继等问题。基于此,2011年至2014年间,该团队一方面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引导村民重建对社区、本土文化的信仰;另一方面,根据当地居民对于村落的记忆以及生活需求,先后对村内的碉楼、祠堂、夫人庙等建筑进行修复,同时鼓励居民保存当地文化、延续传统生活方式。

在修复村内历史建筑的过程中,该团队通过聘请当地掌握传统灰雕、木雕、壁画技艺的师傅,根据村民的回忆对建筑进行了修复。如此一来,村民虽不懂修复技艺,但亦能参与到乡村修复中来。此外,能工巧匠们的手艺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不但项目收入提高了,也带动了相关非遗的保护和发展。谭金花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僵化地保护遗产本身,而是为了保护在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日渐湮没的精神家园。

香港长春社——为民众提供多样的文化选择

相比“仓东计划”团队,香港长春社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长春社创建于1968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民间环保团体之一。2005年,长春社成立文化古迹资源中

心,主要关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作为一个正式注册的民间组织,中心设有15人的理事会,另聘请执行总监、项目经理等11名专职人员,团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组织架构较为成熟。

该中心多次得到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捐助,启动了多个与本土历史文化、非遗相关的项目,如“国家级非遗社区教育计划”等。这些计划通常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文化导赏团等活动,一方面引导公众走进不同的社区,认识各社区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促进社区居民投入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进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该中心所开展的活动呈现“三多、两少、一强”的特点。“三多”是指保护对象多、活动形式多、参与人数多。首先,中心的保护对象除了香港潮人盂兰胜会、长洲太平清醮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还涵盖传统花钮等独特的文化项目。其次,中心的活动形式也十分丰富,以潮人盂兰胜会为例,通过工作坊、考察、户外速写等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示盂兰胜会的内涵。再次,参与中心活动的人数也比较多。

“两少”则是指“单次活动参与者少”和“报名费用少”。中心开展的每期活动,除了讲座、展览这些面向广大市民开放的活动,其余像工作坊和导赏团,基本上是走“小班教育”路线,每次活动的参与者约为20人。“小班教育”的好处是保证了较高的教学质量,让参与者更充分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另外,中心开展的活动基本上仅象征性地收取材料费用,有时甚至免费,价格亲民,以降低公众走近非遗的门槛。

“一强”特指中心开展活动的灵活性强。中心根据项目的特性以及各项活动运营的实际情况,或于每年特定时期开展某个活动,或于一年之内开展多场相同活动,并灵活地编排活动时间。在活动人数及费用方面,中心也会借鉴过往经验,灵活地作出调整。

非遗传承+政府+高校: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近几年来,非遗从一个生僻词汇,成为家喻户晓的概念。在非遗事业发展方面探索出的一些做法,尤其是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都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今天非遗的状况和过去不同。尤其是在城镇化建设中,非遗自发性传承遇到一些困难。传承人高龄化趋势明显,传承断层的情况比较严重。传统的师傅传承、家族传承虽在延续,但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其难以适应今天的生活方式。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诞生,正是意图改变这一现状。

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活动,分为研修、研习和普及培训三个层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旨在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力,

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4月起,文化部陆续启动并完成了研修、研习、普及培训试点工作,委托23高校和1家设计企业,举办了近35期普及培训班和研修班,启动了7个研习项目,培训传承人群约1800人次。试点工作大胆创新,讲求实效,参与各方收获颇丰,培训成果超出预期,为深入拓展研修研习培训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在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11月,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正式在全国范围实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目前,文化部、教育部已完成院校遴选,将于近期正式公布2016年度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名单。文化部要求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加强与本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组织相关高校尽快完善培训方案,启动2016年度培训工作。

据悉,下一步,文化部将编制和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2020)》。在未来五年内,文化部和教育部将逐步扩大参与范围,鼓励更多高校和设计企业及相关单位参加该计划,并要求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制定专项计划,落实经费保障,开展本省(区、市)的研修、研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多层次的研修、研习和培训,逐步扩大非遗传承人群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促进我国非遗传承人群的总体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保护传承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非遗传承+互联网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中的精华被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并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各种补贴和帮助。但不得不承认,非遗保护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公众了解度不够,缺乏推广途径,难觅传承技艺的接班人等。其中突出的问题在于传承乏力,而传承人恰恰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

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人亡艺亡的尴尬处境。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织锦工艺的继承者越来越少,上世纪50年代,黎族妇女普遍掌握黎锦工艺,到上世纪70年代已不足一半,现掌握织染技艺的不足百人,而且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大多年事已高。再如,山东泰山皮影的代表性传承人是66岁的范正安,他也是这门民间艺术目前的唯一传人。老人说:“在我之后,就没人能表演这样的艺术了,这门绝活也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