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实验室表头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
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干燥箱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主要用于实验室物品的干燥、恒温保温等工作。
而为了确保干燥箱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干燥箱温度进行记录和监测。
为此,很多实验室都会准备一份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用于记录干燥箱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数据。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的常见形式和内容。
一、常见的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格式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通常由表头、表格和表尾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表头和表尾是固定的文字说明,表格是具体的温度记录表,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表头表头是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的开头部分,主要包括实验室名称、实验室的负责人和记录人信息、记录表日期范围等基本信息,具体格式如下:实验室名称: ***实验室负责人: ×××记录人: ×××日期范围: 2022年9月1日-2022年10月1日注:以上信息为范本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填写。
2.表格表格是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的核心部分,一般按照时间轴或时间段进行排列,用于记录干燥箱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具体格式如下:时间温度1 温度2 温度3 备注2022/9/1-8:00 80℃ 82℃ 81℃湿度30%2022/9/1-10:00 79℃ 81℃ 82℃湿度25% 2022/9/1-12:00 78℃ 80℃ 79℃湿度20% ......2022/10/1-20:00 81℃ 83℃ 80℃湿度35%注:以上仅为范本的表格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填写。
3.表尾表尾是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的结尾部分,主要包括对记录数据的统计和评估,具体格式如下:总计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80.5℃ 85℃ 75℃评估:以上数据表明干燥箱温度运行正常,温度波动在正常范围内。
二、干燥箱温度记录表范本的注意事项1.表头的信息填写必须准确无误,并且按照规定进行填写。
仪器使用说明TEACHER'S GUIDEBOOKFD-TC-B导热系数测定仪中国.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Shanghai Fudan Tianxin Scientific_Education Instruments Co.,Ltd.FD-TC-B 导热系数测定仪一、概述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对导热系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稳态法;一类是动态法。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在待测样品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
本实验仪是用稳态法测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实验仪器,FD-TC-B型是FD-TC-II型改进型,加热,散热盘测盘原手工操作改为单片机自适应控制测温传感器,读数显示为摄氏度,精度是0.1C。
该仪器结构牢固、测控方便,已广泛应用于温传感器由另一单片机控制,读数精度也为0.1C大专院校普通物理热学实验。
二、用途(1) 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本仪器附有橡皮样品供教学测试用。
(2) 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热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3) 学习温度传感器的应用方法。
三、仪器组成与技术指标1.仪器组成(如图1所示)(1) 热源:电热管、加热铜板;(2) 样品架:样品支架、样品板;(3) 测温部分:单片电脑测温及控制仪。
(4)橡皮样品、导热硅脂(配件)2.技术指标A.温控仪与测温仪(1)温度计显示工作温度:0℃-100℃(2)恒温控制温度:室温-80o C图1 FD-TC-B 导热系数测定仪装置图 (3)控制恒温显示分辨率:0.1℃B.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结构与技术特性(控温及测量用): (1)温度测量范围:-55℃ — +125℃ (2)测温分辨率:0.0625℃ (3)引脚排列(如图2所示):图2(4)封装形式:TO-92详细应用软硬件请参阅相关资料 C.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 不确定度: %10 四、安装步骤(1) 取下固定螺丝,将样品放在加热盘与散热盘中间,然后固定;调节底部的三个微调螺丝,使样品与加热盘、散热盘接触良好,不宜过紧或过松;(2) 插好加热板的电源插头;再将2根连接线的一端与机壳相连,另一端的传感器分别插在加热盘和散热盘小孔中(注意:要一一对应,不可互换) ;(3) 开启电源后,左边表头显示从FDHC →当时温度→b = =· =其含义是告知用户请设定控制温度。
专业:姓名:学号:日期:Array地点:表1 竖管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装置流程图符号说明表空气-水蒸气换热流程: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套管换热器,与被风机抽进的空气进行换热交换,冷凝水经排出阀排入盛水装置。
空气由风机提供,流量通过变频器改变风机转速达到自动控制,空气经孔板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热交换后从风机出口排出。
注意:本实验中,普通和强化实验通过管路上的切换阀门进行切换。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采用间壁式换热方式进行换热。
所谓间壁式换热,就是冷、热两种流体之间有一固体壁面,两流体分别在固体壁面的两侧流动,两流体不直接接触,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
本装置主要研究汽—气综合换热,包括普通管和加强管。
其中,水蒸汽和空气通过紫铜管间接换热,空气走紫铜管内,水蒸汽走紫铜管外,采用逆流换热。
所谓加强管,是在紫铜管内加了弹簧,增大了绝对粗糙度,进而增大了空气流动的湍流程度,使换热效果更明显。
1、 空气在传热管内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如图2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Tt图1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图2 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间壁式传热元件,在传热过程达到稳态后,有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2)式计算: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3)式计算: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4)式计算:冷流体(空气)的质量流量可由(5)式计算:注意:空气在无纸记录仪上显示的体积流量,与空气流过孔板时的密度有关,考虑到实际过程中,空气的进口温度不是定值,为了处理上的方便,无纸记录仪上显示的体积流量是将孔板处的空气密度ρ0当作1kg/m3时的读数,因此,如果空气实际密度不等于该值,则空气的实际体积流量应按下式进行校正:当内管材料导热性能很好,即λ值很大,且管壁厚度较薄时,可认为同一截面处换热管二侧壁温近似相等,即TW2≈ tW1,TW1≈ tW2,在传热过程达到稳定后,由式(1)可得:即:一般情况下,直接测量固体壁面温度,尤其是管内壁温度,实验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工程上也常采用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传热系数。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实验记录单
第______小组日期:
实验说明
实验现象记录
在金属条、金属圆片中的把热传递的方向和过程用箭头表示出来
(注:图中黑点表示为加热点)
温馨提示1.每次实验前要先加热边缘→再加热中心处,加热完成后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擦干进行下一次实验。
2.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用灯帽盖灭2次;
3.不要触摸加热中或加热后的金属条和金属圆片,要用湿毛巾拿取。
实验一
1、加热金属条的边缘
2、加热金属条的中心
我的发现1:
我发现加热金属条的__________更容易使烤串热起来。
因为它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
实验二
3、在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加热
4、在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
我的发现2:
我发现加热金属圆片的__________更容易使烤盘热起来。
因为它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
我的发现3:
热在金属条和金属圆片中传递的共同特点是都是从__________部分向__________的部分传递的。
实验室上传系统操作说明一、系统登陆双击桌面搅拌站上传系统程序,服务器位置处显示服务器的ip地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陆即可。
注意事项:如果点击登陆提示数据库连接失败,请核实服务器处填写是否正确。
如果登陆提示“服务器端没有运行“检查服务器上面的”数据上传服务器端”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如果点登陆没什么反应,则需要查看作为服务器的那台电脑的IP地址是否和登陆界面上面的服务器输入的地址相同。
二、入库取样管理1.原料入库新增过磅单:点击新增后自动显示入库单号,选择公司,点击原料名称后面的>>符号,下面显示所有的原料,双击行的标头,原料名称显示你选择的原料,然后选择供应商,没有的供应商手工输入,选择原料产地,没有产地手工输入,选择原料对应的仓位,点击称毛重,自动显示毛重和称毛重时间,输入送货单,车牌号,送货人,电话,备注点击保存毛重,提示保存成功即可。
点击称皮重自动显示皮重和称皮重时间,输入扣重点击保存皮重提示保存成功即可最后打印过磅单。
双击下面的入库单的行标头,上面自动显示该入库单的详细信息,可以修改或者删除,审核,打印,作废入库单。
注意审核后不能修改,删除入库单。
2.混凝土取样新增混凝土取样:点击新增自动生成系统编号,然后输入样品编号、强度等级,客户名称,规格,工程名称等信息,输入后点击保存提示保存成功即可。
注意:红色*表示必填项。
样品编号是实际取样时自定义的样品编号。
样品数量只输入数字,不用单位符号。
根据取样信息查询条件查询需要修改的取样信息,双击取样记录行标题,上边自动显示该记录的取样信息,修改内容后点击修改即可。
3.水泥取样新增水泥取样:点击新增自动生成系统编号,然后输入水泥类型,供应商名称,样品编号,水泥规格,生产厂家等信息,输入后点击保存提示保存成功即可。
注意:红色*表示必填项。
样品编号是实际取样时自定义的样品编号。
样品数量是试块的数量。
样品数量只能输入数字。
修改水泥取样:根据取样信息查询条件查询需要修改的取样信息,双击取样记录行标题,上边自动显示该记录的取样信息,修改内容后点击修改即可。
传热实验ws姓名:吴森实验日期2015年7月20日班级:应化11301序号20 周次11 星期三指导老师吴老师传热膜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及任务1.通过实验掌握传热膜系数α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α的因素。
2.掌握确定传热膜系数特征数关联式中的A和指数m、n的方法;用图解法和线性回归法对αi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求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 的值。
3.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形麻花铁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特征数关联式Nu’=BR e 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了解强化传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4..测定5~6个不同流速下套管换热器的管内压降实验中改变空气流量以改变Re 值。
根据定性温度计算对应的Pr 值。
同时由牛顿冷却定律,求出不同流速下的传热膜系数α值,进而计算得到Nu 。
因为空气传热膜系数α1远小于蒸汽传热膜系数α2,所以传热管内的对流传热系数α1约等于冷热流体间总传热系数K ,即K ≈α1,则有:牛顿冷却定律:Q=α1A Δt m =πα1dl Δt m ……⑤ 式中A −总传热面积,m 2(内管内表面积) Δt m −管内外流体的平均温差,℃2Δ1Δln 12Δt tt t m t -=……⑥式中:11ΔtT t -= , 22Δt T t -=T −蒸汽侧的温度,可以近似用传热管的外壁面平均温度T w (℃)表示。
传热量Q 可以由下式求得:3600)12(3600)12(/t t p c s ρV /t t p Wc Q -=-=……⑦式中W −空气流量质量,kg/h p c −空气定压比热容,J/kg ⋅℃ 12t ,t −空气进出口温度,℃ ρ−定性温度下空气密度,kg/m 3sV −流体体积流量,m 3/h 孔板体积流量由孔板流量计测得,其流量sV 与孔板流量计压降p Δ的关系为:0.5426.2Δp sV =……⑧式中p Δ为孔板流量计压降。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传热膜系数测定实验班级:应化1105姓名:学号:序号:同组人:设备型号:实验日期:2013-11-13一、实验目的1、测量空气在圆直管内的强制湍流给热系数al,确定al的关联式2、测量空气在圆直管内的强化传热给热系数al',确定al’的关联式二、实验原理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
流体流经固体表面的传热包含热传导、对流过程,称为对流给热。
本实验采用套管换热器,管程走空气,发生强制对流给热;壳程走热水蒸汽,发生蒸汽冷凝给热;管壁发生热传导。
内表面热阻1/al远远大于壁阻8/}, }及外表面热阻1/az,因此本实验主要测定强化前、后的a1。
1、根据牛顿冷却定律测量a1.牛顿冷却定律:q=a1(tw一t}实验需测量qm1、t, , tz , tW l , tW 2,并根据定性温度(t,+tz)/2和设备尺寸计算出CP.1 . P、A1即可确定a1。
根据图3-3可知,空气侧的的截面温度变化很大,测量t1 , t2时,温度计要放管道中心才能测出主体温度,否则误差很大。
四、实验流程和设备1、风机2、空气流量调节阀3、孔板流量计((do 20mm)4、补水阀5、水蒸汽发生器6、进口振度计7, 1#壁面温度计8、套管换热器9 、2#壁面温度计10、不凝气放空阀11、出口温度计TICO1一加热器壁温,℃; PI02一管路压降,kPa; TI04一蒸汽进口温,℃; PI05一孔板压降kPa; TI06一蒸汽出口壁温,℃;PIC07一壳程蒸汽压力,kPa; TI08一空气出口温度,℃。
实验介质:水蒸汽、空气。
研究对象:套管换热器内管:黄铜材质,直径27X3.5mm,长1. 25m;外管:硬质钢化玻璃,直径57 X 3. 5mm,可视段长0. 8m;静态混合器:正、反螺旋结构交替排列,可自由放入内管。
仪器仪表:风机,XGB-ll,最大静风压17kPa,最大流量1 OOm3 " h-';蒸汽发生器,1.5kW,可根据蒸汽用量的大小自动调整加热;孔板流量计,do =20.0mm,精度等级2.5 ;温度计Pt100、热电偶,0~200C,精度等级分别为0.2, 0.5孔板压差传感器,WNKB8型,0-20kPa,精度等级0.2 ;显示仪表:AI-518等,精度等级0.1,用法见教材附录;变频仪:西门子MM420型,用法见教材附录。
表头参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用箱式电位差计测量表头的表头内阻g R 、量程g I 和等级∆的方法2.熟悉电流表的构造原理3. 了解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结构等特点4. 进一步培养看图连接电路的能力 实验仪器:箱式电位差计、标准电池、稳压电源、电阻箱、标准电阻、待测表头 实验原理:1、箱式电位差计测电流表的内阻UJ36型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可以在实验室,车间现场和野外工作,能很方便的以补偿法原理,测量直流电压(或者电动势)和对各种直流毫伏表及电子电位差计进行刻度校正。
如配备标准电阻,过度电阻,也能对直流电阻,电流进行测量。
(1)箱式电位差计的使用原理本仪器是采用补偿法原理,使被测量电动势(或电压)与恒定的标准电动势相互比较,是一种高精度测量电动势的方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
将K 扳向标准位置,调节Rp ,使检流计指零,这时标准电池的电动势由电阻RN 上的电压降补偿。
所以:N N IR E = (1)式中:I 是流过N R 和R 的电流,称之为电位差计的工作电流。
由(1)式得:N NR E I =(2)工作电流调节好以后,将K 扳向“未知”位置,同时移动Q 头,再次使检流计指零,此时触头Q 在R 上的读数为RQ 。
这时被测量的电动势或电压由电阻RQ 上的端电压降补偿。
所以:EX=IRQ(3)由(2)式代入(3)式得:N Q N X R R E E =(4) 从(4)式可以看出,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或电压)有以下优点:1)、触线路里的电流大小,只要测量RQ 与RN 的比值即可。
2)、补偿时,测量回路与被测量回路之间无电流流过,并不从被测量电路中吸取功率。
3)、准备性是依赖标准电池的电动势EN 及被测量电动势之补偿电阻RQ 与标准电动势的补偿电阻RN 之比值的准确性和工作电流稳定性所决定。
(2)用电位差计测电流表的内阻电位差计不能直接用来测定电阻,本实验将通过测电压来间接测量电阻,来达到测量目的。
把待测电阻与一标准电阻串联,通以一定的电流,用电位差计测得两端得电压和标准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得未知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