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作者:李艳宁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31期【摘要】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结果观察组治愈9例(29.03%),显效14例(45.16%),有效7例(22.58%),无效1例(3.23%),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愈7例(22.58%),显效11例(35.48%),有效8例(25.81%),无效5例(16.13%),总有效率为83.87%。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盆腔炎;甲硝唑;左氧氟沙星;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1..02盆腔炎在妇产科中属于常见病,是指发生在女性子宫周围,包括生殖器官、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发生的炎症病变,多是因生殖系统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1]。
本病可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大类,患者可见腹痛、腹部不适、腹部下坠感、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加等表现,给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2],需要积极治疗。
常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包括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临床中如何选择合理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笔者近年来采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长春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2例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做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8~43岁,平均(36.82±4.43)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6.75±1.24)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27~45岁,平均(37.03±4.29)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6.88±1.16)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互相对比。
分析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治疗急性盆腔炎的效果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同时采用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3月03日至2014年03月03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将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甲硝唑和氧氟沙星治疗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57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的异同。
结果:对照组的疗效较差,总有效率仅能达到78.95%。
观察组的疗效较高,总有效率可达98.26%。
观察组的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的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达到14.04%。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为3.51%。
观察组的不良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
结论:同时采用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急性盆腔炎;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疗效急性盆腔炎的发病较急,如果患者不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引发败血症、泛发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健康[1]。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同时采用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针对研究目的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3月03日至2014年03月03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现将报告呈现如下,如有不足之处望指正。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3月03日至2014年03月03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57例对照组中,最小年龄不低于25.4岁,最大年龄不超过52.9岁,平均年龄大约是(34.52±2.34)岁。
其中有17例属于未婚患者,采用40例属于已婚患者。
57例对观察组中,最小年龄不低于25.8岁,最大年龄不超过52.0岁,平均年龄大约是(34.28±2.45)岁。
其中有15例属于未婚患者,采用42例属于已婚患者。
两组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婚姻状况、病程长短、年龄结构等资料信息无显著性(P>0.05),可比性较强。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急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本文旨在观
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入组顺序将其分为两组。
治疗组使用左氧氟
沙星联合甲硝唑,对照组使用庆大霉素联合甲硝唑。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以
及治疗后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
对照组。
治疗组疗效好的主要原因是治疗剂量合理,药物吸收迅速,能快速达到治疗效果;药物的消除半衰期长,能够有效持续抑制细菌繁殖;药物无抗菌性,能够防止细菌产生耐
药性。
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临
床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但需在临床应用中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机和剂量,避免药物滥用引
起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急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的情况下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针对这种疾病,常采用抗生素治疗来缓解临床症状和促进病情康复。
本文针对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 治疗方法和对象本研究选取了2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48例细菌性感染和52例滴虫感染。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的治疗方案,具体方法为每天2次口服左氧氟沙星0.4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0.25g,连续用药7天。
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以评估治疗效果。
2. 观察指标和结果本研究选取了以下指标作为观察指标:(1)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体温下降情况;(3)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
经过7天的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148例细菌性感染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7.3%,52例滴虫感染的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6.2%。
体温方面,148例细菌感染的患者治疗后体温下降率为98.6%,52例滴虫感染的患者治疗后体温下降率为96.2%。
白细胞计数方面,148例细菌感染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下降率为95.3%,52例滴虫感染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下降率为93.1%。
3. 结论分析本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也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其中,细菌性感染和滴虫感染的治疗效果相对稳定,但滴虫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更严密的监测和管理。
总的来说,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治疗方案,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促进恢复。
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注意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症状变化,做好对复杂情况的应对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青霉素、甲硝唑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治疗10d,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及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31±0.24)d和(3.03±0.31)d,显著短于对照组(4.83±0.72)d、(4.63±0.7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00%,对照组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药物的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阴道脓性流出物增多等。
该病是由于病原体入侵女性盆腔或卵巢周围组织所致,是一种妇科急性炎症,延误治疗会者会发展为慢性盆腔炎,严重者导致终生不孕[1]。
笔者通过对该院2013年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治疗,并与同期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五版《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急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均为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8.14±4.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7d,平均2.1±0.6d;平均体温39.4±0.3℃;未婚3例,已婚47例;经产妇42例;对照组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7.98±4.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d,平均1.9±0.5d;平均体温39.2±0.4℃;未婚3例,已婚47例;经产妇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肖飞急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急性炎症,涉及急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腹膜炎等,发病机制较复杂,可能与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及宫内节育器等因素有关,患病后常有白带增多、下腹疼痛及发热等表现,未及时治疗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王艳等[1]认为,使用甲硝唑治疗本病能改善预后,但单纯用药疗效单一,不良反应较多。
本研究分析急性盆腔炎患者行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2组各60例。
观察组年龄21~48岁,平均(35.4±2.6)岁;病程3~7d,平均(5.4±1.3)d。
对照组年龄22~49岁,平均(35.6±2.4)岁;病程4~8d,平均(5.6±1.4)d。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修订版)》中急性盆腔炎诊断标准;B超确诊;体征平稳、意识清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排除标准:伴其他妇科炎症;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涉及本文用药过敏;认知、精神障碍;中途转院治疗。
1.2方法:入院后均接受降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疗法。
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0.8g甲硝唑(山东康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64,规格0.5g),2次/d,用药1周后,根据疾病恢复程度调整用药剂量。
观察组:甲硝唑用药剂量、使用方式与对照组一致,联合静脉滴注0.5g左氧氟沙星(安徽国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643,规格0.1g),2次/d,用药1周后,结合疾病恢复程度,调整用药剂量。
2组持续用药时间均为15d。
1.3观察指标:①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抽取2组晨间、空腹时肘部静脉血3ml,按照3000r/min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待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AU5800型)测定2组C 反应蛋白(CRP,免疫比浊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酶联免疫吸附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
通过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统计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统计分析也支持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优势。
该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更多优势,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联合甲硝唑, 急性盆腔炎, 临床效果, 观察疗效, 不良反应监测, 统计分析, 临床意义,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和优良的药效,被广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甲硝唑是一种抗原虫药物,对多种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究。
目前对于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研究较少,临床验证数据不足。
本研究旨在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及对患者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评价该联合治疗对急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通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在急性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治疗效果的客观数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临床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让更多患者受益。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 TH INDUSTRY在临床上,盆腔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疾病,若不及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导致其出现输卵管妊娠或是不孕症等并发症,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影响[1]。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为进一步了解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该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院收治的94例盆腔炎患者,均符合WHO 关于盆腔炎疾病相关诊断标准。
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7例,患者年龄为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36.58±1.18)岁;患者病程为0.6~3.3年,平均年龄(1.96±0.14)年;对照组47例,患者年龄为24~51岁之间,平均年龄(37.05±1.21)岁;患者病程为0.7~3.4年,平均年龄(2.03±0.17)年。
对94例盆腔炎患者的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有比性。
1.2方法①对照组患者通过氧氟沙星、甲硝唑药剂进行治疗,患者每日静脉滴注1次批号为H20094094的0.5g 氧氟沙星+100mL,批号为H32025237的生理盐水,同时,每日静脉滴注1次,批号为H34020993的0.5g 甲硝唑+100mL,批号为H32025237的生理盐水,持续治疗1周。
②治疗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患者每日静脉滴注1次,批号为H20094094的0.3g 左氧氟沙星+100mL,批号为H32025237的生理盐水,同时,患者每日静脉滴注1次,批号为H20033106的0.4g 替硝唑+100mL,批号为H32025237的生理盐水,持续治疗1周。
1.3疗效判定显效,指患者治疗后,其痛经、下腹坠痛、白带异常和性交痛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消失或是基本消失,妇科检查没有出现压痛感且通过B 超检查没有出现异常现象;有效,指患者治疗后,其痛经、下腹坠痛、白带异常和性交痛等临床症状同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妇科检查中压痛感减轻且通过B 超检查没有出现显著异常现象;无效,指患者治疗后,其痛经、下腹坠痛、白带异常和性交痛等临床症状相比于治疗前无改善,甚至加重,妇科检查和B 超检查均没有改善。
2019年6月A 第6卷/第16期Jun. A. 2019 Vol.6, No.16151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欧树娟1,沈永娟2(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新疆 哈密 839113;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医院,新疆 哈密 839103)【摘要】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服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5.00%,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十分理想,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盆腔炎;有效性【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7.151.02盆腔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以及缔结组织所患的一种炎症[1]。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下腹有坠胀感、白带异常增多、腰骶酸痛、性交疼痛等,这种慢性炎症严重影响了女性生理健康安全,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不孕、妊娠异位、发烧等。
引起慢性盆腔炎的原因有很多,患者个人免疫功能异常、自身阑尾炎病情转移、性生活不良、生殖器官受到感染等都可能会引发盆腔炎。
临床上针对盆腔炎患者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控制治疗,本文针对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进行着重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急性盆腔炎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联合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采用甲硝唑静滴联合左氧氟沙星静滴可收获到满意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急性盆腔炎;氧氟沙星
盆腔炎是女性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是指发生在女性内生殖器盆腔腹膜、盆腔腹膜以及周围结缔和盆腔腹膜等部位的炎症总称,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炎症或者慢性腹痛症,严重者继发不孕,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随着近年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盆腔炎患者不断增多,且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
目前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各种用于治疗盆腔炎的药物不断增多。
本文旨在分析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0年9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45岁,平均年龄(35.8±7.4)岁。
其中,与手术相关18例,性传播疾病感染22例,其他原因感染的33例,不明原因感染的7例。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和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方法观察组使用甲硝唑注射液0.5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静脉滴注治疗,每12h 1次静滴。
体温低于38℃及其他全身症状缓解后将用药方式改为口服,用药剂量不变,每12h 1次,10d为1疗程。
1.2.2对照组方法对照组使用甲硝唑注射液0.5g+氧氟沙星注射液0.5g静脉注射治疗,每12h 1次,10d为1疗程。
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3主要观察指标疗效判断指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
并且记录两组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每天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和全身不适症状。
痊愈:患者的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临床症状以及盆腔炎性包块和积液消失,妇科检查子宮和附件无明显压痛;有效:患者的下腹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临床症状以及盆腔炎性包块和积液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B超检查结果示盆腔炎性包块缩小,盆腔积液量明显降低;无效:无以上改善者。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对比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
见表1。
2.2体温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2.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身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盆腔炎主要是由于淋病奈瑟菌和衣原体导致,主要发生于流产后阴道长时间流血、存在组织物残留、盆腔内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患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盆腔炎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方式,坑生素药物至治疗药物中的重要成分,且临床上常通过药物联合治疗方式。
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盆腔炎的常用药物。
其中,甲硝唑属于是硝基咪唑类抗生素,在厌氧菌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左氧氟沙星则是一种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异构体,该药物主要是通过对细菌的DNA旋转酶生物学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遗传物质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作用,最终促使DNA不能有效的控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菌菌体出现异常延伸现象,成为丝状体或形成液泡形状,通过核酸外切酶降解染色体DNA,以此发挥杀菌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具有药物作用时间长、抗菌药理作用强大、抗菌谱广泛、器官组织药物分布广等优势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应用左氧氟沙星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停药或者对症支持治疗均可完全缓解。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于急性盆腔炎即安全可行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示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少症状
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小玲. 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2013,12:36-37.
[2]黄维胜.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2:2019+2021.
[3]龚咏雪.左氧氟沙星在急性盆腔炎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02:257-258.
[4]王芬英,万延红.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辅助微波理疗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4,08:142-143.
[5]谢淑华.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5:85.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