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头孢西丁钠联合甲硝唑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1T15:54:40.9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作者:潭波[导读]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发展趋势。
潭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摘要:目的:本文就头孢西丁钠联合甲硝唑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自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给予对照组患者庆大霉素与甲硝唑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头孢西丁钠联合甲硝唑治疗,其后比较两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应用头孢西丁钠联合甲硝唑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头孢西丁钠;甲硝唑;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发病率逐年呈上升发展趋势。
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头晕、腹胀以及恶心呕吐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以往的治疗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途径[1]。
为此,本次研究活动选自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给予部分患者采用头孢西丁钠与甲硝唑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和所得数据进行如下分析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分析选自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急性阑尾炎[2]。
其后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本组70例急性阑尾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7例,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46.8±5.4)岁。
头孢唑肟钠配伍奥硝唑治疗阑尾炎及预防阑尾术后感染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头孢唑肟钠配伍奥硝唑治疗阑尾炎及预防阑尾术后感染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43例。
给予观察组患者头孢唑肟钠联合奥硝唑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及症状基本恢复时间。
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对照组阑尾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阑尾患者在症状改善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阑尾炎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率为233%;对照组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395%,两组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孢唑肟钠配伍奥硝唑治疗阑尾炎及预防阑尾术后感染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消失时间均较短,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头孢唑肟钠;奥硝唑;阑尾炎;术后感染;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359-02阑尾炎是外科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腹部疾病,可分为慢性阑尾炎和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由阑尾急性炎症所导致的[1],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常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2]。
使用何种基本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选取2008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43例。
给予观察组患者头孢唑肟钠联合奥硝唑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予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进行治疗,从而研究头孢唑肟钠配伍奥硝唑治疗阑尾炎及预防阑尾术后感染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观察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6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
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两盒甲硝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克林霉素两盒氨曲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临床有效率为80%,治疗组患者经过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之后,临床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实施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不仅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克林霉素;氨曲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25-01盆腔炎性疾病作为女性生殖道上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常发于性活跃期的妇女,一旦没有及时彻底的进行治疗,将会引发不孕不育以及异位妊娠等症状,对于妇女的生殖健康有着严重影响作用。
临床中关于如何做好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始终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
我院通过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实行克林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临床疗效尤为显著,现将我院的相关总结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对我院于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收治的100 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最大年龄为45 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年龄为(32±2.6)岁。
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常伴有下腹疼痛和月经异常等情况,同时将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资料,P>0.05,无显著差异。
FSH及LH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8]。
本研究中,在切除卵巢囊肿后,及时使用单双电极凝血止血,可保护卵巢功能,降低卵巢早衰风险[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卵巢体积、卵泡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证实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效果确切,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且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韦霁芸,潘琦文,石德敏.不孕症患者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8(8):751-754.[2]杨景艳.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临床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7,23(3):108-110.[3]施佳艳,陈鹃,陈琪珍.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囊肿患者卵巢功能、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的影响及其意义[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11(10):2401-2406.[4]张璐,周琦.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3):3013-3015.[5]顾利华,张婷婷.腹腔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及助孕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9,28(11):63-68.[6]彭张,廖丽琼,王艳红.腹腔镜对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21):95-97.[7]朱容,龙燕,董述全.单孔与传统多孔法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8(12): 1193-1196.[8]姚晓曦.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9,8(5):1058-1060.[9]王黎,胡超钰,汤淑莹,等.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9,5(6): 576-578.[10]李婉玲,徐晓武,杨金娣,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0,28(7):1029-1032.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红眼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治愈时间的影响孙静宇(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眼科,辽宁营口115100)摘要: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红眼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治愈时间的影响。
金刚藤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 ,甲硝唑治疗附件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在附件炎性包块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时间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治疗的患者中抽取,参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附件炎性包块患者,并且患者均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对照组42例与实验组42例,参选患者人数为84例。
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金刚藤胶囊治疗。
将附件炎性包块患者的整体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对比。
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分好于对照组炎性因子的整体水平,数据之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数据对比存在对比意义(P<0.05)。
结论:金刚藤胶囊与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更佳,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附件炎性包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联合;金刚藤胶囊;价值附件炎性包块是目前我国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近年来我国女性患病率的不断增加,患有附件炎性包块的女性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附件炎性包块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包括下腹部坠痛,腰骶酸痛。
并且附件炎性包块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1-2]。
患病后会对女性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数据研究显示,附件炎性包块的发病与女性的病原体,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
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但是单一用药效果不佳,采用联合用药方式效果更理想。
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附件炎性包块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我院选取的84例附件炎性包块患者均选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间,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42例。
对照组年龄在25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34±3.25)岁;实验组年龄在26岁-59岁之间,年龄平均为(43.63±3.42)岁。
妇科盆腔炎性疾病诊疗常规【概述】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诊断】1. 临床表现: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1)常见症状: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阴道及宫颈口脓性分泌物。
宫旁组织增厚或触及肿块。
2. PID的诊断标准(2006年美国CDC诊断标准):(1)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2)附加标准:体温超过38.3℃(口表);宫颈或阴道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0.9%氯化钠溶液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升高;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3)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以及腹腔镜检查发现PID 征象。
最低标准提示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下腹痛、并可排除其它引起下腹痛的原因,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若宫颈分泌物正常并且镜下见不到白细胞,PID的诊断须慎重。
特异标准基本可诊断PID,腹腔镜诊断PID的标准包括: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输卵管壁水肿;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
3. 病原体检测:可取宫颈分泌物、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手术时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送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
【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须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
【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 门诊治疗:患者一般状况好,症状轻,有随访条件。
常用方案:①氧氟沙星400mg 口服,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日1次。
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连用14日。
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
方法:2007年9 月- 2008年12月间确诊的急性阑尾炎发作患者100例,随机均
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和庆大霉素组。所有患者行基础治疗后,同时给予口服甲硝唑
0.1g,每日3 次。左氧氟沙星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组给予肌内
注射庆大霉素,治疗6天。结果:左氧氟沙星组组痊愈26例,显效21例,有效
率为94.0%;庆大霉素组痊愈22例、显效18例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差异存
在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
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甲硝唑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5%,该类型腹
腔感染绝大多数为混合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属和脆弱类杆菌属多见[1]。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与β-
内酰胺类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研究对比观察左氧氟沙星
和庆大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07年9 月- 2008年12月间选择临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发作患者100例,男64 例,女36 例。年龄18~70岁。随机均分为左氧氟沙星组
和庆大霉素组各50 例。病例分组根据年龄、性别、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
两组间有可比性(P>0.05)。本组病例入选前48 h 内未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排除对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或阿奇霉素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所有
患者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2]:①体征:右下腹局部压痛及反跳痛明显,阑尾周
围脓肿形成时,右下腹可触及包块; ②症状: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
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如全身乏力,心率增快,发热达
38 ℃左右,小便黄,舌苔白或黄腻。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同时
给予口服甲硝唑0.1g,每日3 次。左氧氟沙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
每日2 次;庆大霉素组给予庆大霉素8 万u,肌内注射,每日2 次。3天为1个疗
程,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按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
为痊愈、显效、进步、无效。痊愈:阑尾炎相关症状、体征、化验及病原菌检查
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 项中有1 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
药后病情有所好转;无效:用药72 h 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加重。痊愈与显效合计为
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左氧氟沙星组组痊愈26例、
显效21例、进步3例,有效率为94.0%;庆大霉素组痊愈22例、显效18例、进步
10例,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不良反应:用药期间, 左氧氟沙星组发生厌食恶心和皮疹各1 例,停药后
不良反应消失。庆大霉素组发生头晕1 例,真菌感染1 例。2 组病例均无肝肾功
能损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3 讨论
阑尾是一个细长狭小的盲管,位于盲肠的内后方,根部位置比较固定,阑尾动
脉为终末血管。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其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梗阻
学说和单纯感染学说,但最终都与细菌感染有关。当阑尾腔被粪石、寄生虫、异
物等阻塞后,引起腔内压力增高,腔壁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局部抵抗力下降,致
病菌趁机而入。其感染的细菌与回盲部大体相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其
病理过程可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其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 种。对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可以采用非
手术治疗;当急性阑尾炎诊断明确且有手术指征,但病人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
许,也可以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延缓手术;当急性阑尾炎已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形成
炎性肿块,也应采用非手术治疗,使炎性肿块吸收,再考虑择期阑尾手术;当急性阑
尾炎诊断尚未肯定,也可一边采用非手术手术治疗,一边观察病情改变;此外,非手
术治疗还可以作为阑尾手术的准备。总之,非手术治疗在阑尾炎的治疗中有其重
要的地位[3] 。
抗生素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合理足量选择抗生素是
关键。阑尾炎绝大多数属于混合感染。左氧氟沙星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
旋转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 的复制,其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及大肠杆菌有较
强的抗菌活性,血中浓度稳定,半衰期为6. 28 h,但厌氧菌对本品耐药。庆大霉素对
大肠杆菌有抗菌作用,但厌氧菌对本品耐药。肌内注射本品后30~ 60 min 达到
血液药峰值,半衰期为1. 8~2.5 h。甲硝唑对厌氧菌有效,并且口服吸收良好( >
80%),1~2 h 可以达到峰值[4],因而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应用,
在治疗上可起互补作用。但由于左氧氟沙星是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
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因此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优于庆大霉素组,两组在治疗有
效率上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资料显示对于急性阑尾炎治疗,左氧氟沙星配伍甲硝唑,患
者的临床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康维明,茅枫,胡亚,等.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急
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对比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4,14(12):1410-1412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92
[3] 刘岳松,高展宇,陈文静. 385例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J].中国全
科医学,2002,5 (10) :835
[4]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 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