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
- 格式:pdf
- 大小:78.58 KB
- 文档页数:3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分析摘要左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中的一种抗生素药物,是此类药物中抗菌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药物。
该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治疗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泌尿系统疾病等感染类疾病。
临床上应用该药物时,往往会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但却存在一定的配伍禁忌。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配伍禁忌;对策1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抗感染类药物的配伍禁忌1. 1 与头孢菌素类药物配伍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头孢吡肟等头孢菌素药物共同使用后,可以发现澄清的混合液变为白色混浊液体且存在沉淀物,放置一段时间后,混浊物体并未消失,充分说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1. 2 与喹诺酮类药物配伍采用2 ml生理盐水对0.2 g氟罗沙星进行稀释后,将其与2 ml 0.1 g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体立即变为混浊的液体,且液体呈现为淡黄色乳状。
将其放置30 min后发现,混合液体的上层逐渐呈现为澄清淡黄色液体,而混合液体的下层逐渐呈现为白色细末状的沉淀物。
于室温下放置1 h后,发现该混合液体中的沉淀物依然没有消失[1]。
1. 3 与抗结核类药物配伍采用5% 5 ml葡萄糖溶液对0.3 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稀释,待其充分溶解后,再向混合液体中加入5% 100 ml葡萄糖溶液,采用注射器抽取1 ml左氧氟沙星溶液,然后再抽取1 ml利福霉素钠溶液,将两者充分混合后,发现混合液体立即转变为红色浑浊物。
改变抽取的顺序后,发现澄清的液体仍然存在改变[2]。
1. 4 与其他抗菌药物配伍采用0.9% 250 ml氯化钠注射液将0.5 g用夫西地酸钠进行稀释,先输注用夫西地酸钠,然后再输注左氧氟沙星,发现输液管内部出现乳白色混浊物,且存在小块状的结晶体。
将两种药物的输注顺序进行调换,发现混合液体的改变结果相同。
2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与中药注射剂类药物的配伍禁忌2. 1 与丹参类药物的配伍禁忌2. 1. 1 与丹红注射液的配伍禁忌采用4 ml丹红注射液与1 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液体中立即出现絮状沉淀物,放置24 h后发现混合液体并未出现改变,提示左氧氟沙星与丹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氟罗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曲松钠、香丹注射液
存在配伍禁忌
张秀清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年(卷),期】2009(006)022
【摘要】@@ 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制及应用于临床,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氟罗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头孢曲松钠、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了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及药物的浪费,对此类现象我们进行了查阅资料和实验观察,现报道如下.【总页数】1页(P3)
【作者】张秀清
【作者单位】232052,安徽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陆黎丽
2.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王海燕
3.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存在配伍禁忌 [J], 孙花;刘娅;刘春丽
4.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J], 王柳
5.氟罗沙星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的配伍禁忌一例报告 [J], 黄国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左氧氟沙星静滴突发室速病例分享、分析、抗生素使用代谢途径、剂量使用、注意事项和要点总结病例分享病例 173 岁男性,因发热、咳嗽伴胸闷3 天入院,原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史,入院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心功能III 级,肺炎、I 型呼吸衰竭。
入院查血肌酐137 μmmol/L。
予左氧氟沙星0.5 iv gtt qd 抗感染治疗。
治疗期间查心电图示QT 间期延长,未予重视。
左氧治疗第 5 天患者出现尖端扭转性室速,予利多卡因等抢救治疗后好转,停用左氧后未再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
病例280 岁女性,因咳嗽、咳痰1 周入院。
入院诊断:肺部感染、冠心病。
入院查血肌酐203 μmmol/L。
予头孢吡肟2.0 iv gtt q12 h 治疗后5 天出现嗜睡、呼之不应伴大小便失禁。
急查头颅CT 未见明显异常。
停用头孢吡肟后第 2 天神志渐好转。
分析以上两个案例,住院期间出现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对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未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肾功能减退可使抗生素的排泄率降低,使用常规或较大剂量抗菌药物后易在体内蓄积,导致血药浓度较高,从而易诱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病例1:老年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0.5 qd 导致左氧蓄积,左氧的心脏电生理毒性被放大,出现QT 间期延长与尖端扭转性室速,有向室颤发展的倾向。
病例2:同样是老年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头孢吡肟常规剂量导致血药浓度异常升高,大量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最终导致抗生素脑病。
主要经肾脏代谢抗生素部分抗生素经肾脏从尿液排泄,其次经胆汁从粪便排泄。
主要经肾脏代谢的抗生素有: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与碳青酶烯类等)、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但莫西沙星除外)、万古霉素、SMZ、无环鸟苷、奥司他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
对经肾脏代谢的抗生素,肾功能不全或老年人使用前应查阅药品说明,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以防药物蓄积诱发不良反应。
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阻肺的社区应用【关键词】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慢阻肺;社区应用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基层尤其是北方的农村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较为多见,由于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现今的基本药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惠民政策实施以来,患者的就诊首诊往往是在基层医院。
这类的患者大多是有长期的慢性病史,病情反复发作,反复感染,多次就诊,而且都有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的治疗史,对于基层医院急性感染期的患者选择既快又合理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既可以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又可以使患者就近就地就医,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患者也解决了看病难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而且对于改善慢性病的患者病情,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是非常有益的。
1资料据在本院2007年12月——2010年12选择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者54例,其中患者都有均为5年以上慢支病史,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症状明显,活动或者劳累后有气急,胸闷等症状。
查体,具有肺气肿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者是双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急性感染期x线显示:肺野透亮度增加,双肺纹理增强,增粗,紊乱,呈网状或者是条索状,斑点状阴影,肺部感染征象。
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高。
治疗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均在50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4±3.4岁,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在50-75岁之间,平均年龄60±2.8岁,其中可研究的患者中,均排除使用青霉素,磷霉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药物过敏者。
严重发绀昏迷者除外,免疫功能缺陷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2治疗方法基础治疗1.急性期感染发热者给予安痛定3毫升肌注。
2.均给以化痰药物盐酸氨溴索30毫克一日一次,静点。
3.喘息者给予喘定250毫克加入25%的葡萄糖20毫升静脉缓慢推注,连续使用三天,4,低氧血症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浅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类常⽤药物的配伍2019-09-01【中图分类号】R942【⽂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5-2720(2009)09-0352-01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左旋体系合成新型氟喹诺酮类⼴谱抗菌药物,其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具有抗菌谱⼴、抗菌作⽤强的特点。
⼴泛⽤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的细菌感染。
随着临床上的⼴泛应⽤,本药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稳定性也引起⼈们的重视。
本⽂概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献报道对左氧氟沙星与其他常⽤注射液配伍稳定性问题,为临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合理应⽤提供参考。
1 可与左氧氟沙星配伍的药物1.1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6h内稳定,选择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配伍溶媒。
实验表明,6h内,室温下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消旋⼭莨菪碱、地塞⽶松、10%氯化钾、维⽣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输液中配伍6h内稳定,对配伍液进⾏以相应对照液为空⽩与单⼀的8.0µg/mL盐酸左氧氟沙星的紫外图谱相⽐,其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吸收峰位及峰形均未变化,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量均维持在原浓度的98%以上[1]。
1.2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氯唑西林钠、阿⽶卡星、替硝唑、甲硝唑、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配伍后,8h内配伍液外观、pH值及吸收度均⽆明显变化,紫外扫描未见其他吸收峰,表明没有新物质⽣成。
结果提⽰,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可与上述9种药物配伍使⽤[3]。
1.3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酚磺⼄胺注射液、注射⽤蛇毒⾎凝酶、氨甲环酸和氨甲苯酸注射液配伍后,溶液颜⾊⽆显著变化,亦⽆不溶物出现,pH值及含量⽆变化,可以配伍。
2 与左氧氟沙星有配伍禁忌的药物2.1 左氧氟沙星与丹参的各种制剂在临床上常⽤,但⼆者存在配伍禁忌。
临床中容易忽视续液时管路中⼏种液体的混合,如不及时发现可能会因沉淀物输⼊体内产⽣不良反应甚⾄不良事件,这可能与药液间酸碱度相差较⼤有关,实验提⽰混合后沉淀的产⽣量与浓度相关。
消炎药: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啉罗氏芬复达欣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头孢他啶青霉素左克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美罗培南哌拉西林磷霉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适应症】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
本品单剂可治疗单纯性淋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1.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
2.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 ml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成人常用量:肌内或静脉给药,每24小时1~2g或每12小时0.5~1g。
最高剂量一日4g。
疗程7~14日。
小儿常用量:静脉给药,按体重一日20~80mg/kg。
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
治疗淋病的推荐剂量为单剂肌内注射0.25g。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
局部反应有静脉炎(1.86%),此外可有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
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
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禁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注射用头孢他啶【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临床头孢类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药物及处理方式头孢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广谱类抗菌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对细菌起到强效的杀菌作用,在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
头孢类抗菌药物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肾毒性的不同,可分为五代,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药物有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钠等。
随着头孢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临床医生在使用时往往容易与其它药物配伍,而头孢类抗生素的水溶液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与其他药物配伍时,需要特别注意配伍禁忌和化学稳定性。
那么头孢类药物与哪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呢?与头孢类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药物与抑酸药奥美拉唑结构中含有亚磺酰基,是弱碱性化合物,水溶液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溶液的pH 值、光线、金属离子、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偏酸性环境下迅速降解为磺砜化物和硫醚化物,使溶液变色;pH 值的降低,会生成游离的奥美拉唑,出现浑浊或沉淀。
根据奥美拉唑药品说明书,配制奥美拉唑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应单独使用,不宜接触其他药液。
奥美拉唑注射液与头孢孟多酯钠、头孢哌酮钠序贯滴注时混合溶液变为淡黄色;与头孢匹胺钠、头孢米诺钠混合后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
可能与配伍后pH 改变(头孢类抗菌药的pH 值范围为3.5~6.5,属于酸性药物)导致奥美拉唑溶液的变色和浑浊有关,从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滴完头孢唑林钠序贯滴入雷尼替丁注射液时,白色絮状物在输液管内即刻出现。
与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头孢曲松钠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而钙剂中的钙离子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两者混合后容易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头孢曲松-钙。
含有沉淀物或微粒的药液绝对不能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因微粒可阻塞毛细血管,还可在组织中沉积并形成肉芽肿,如发生在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则可导致患者死亡。
与氨溴索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的 pH 值为 5.0,游离碱不溶于水,当其与呈碱性或者 pH 值相对较高的药物溶液混合时,会导致盐酸氨溴索生成游离碱而发生沉淀、游离。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9种抗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尹玉琴;杨新仲;方丽沙;何云霞;张云玲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
【年(卷),期】2003(021)001
【摘要】目的:考察室温下8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等9种抗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左氧氟沙星8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左氧氟沙星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室温下8h内左氧氟沙星与9种抗菌药物配伍的含量、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图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9种抗菌药物配伍后8h内稳定.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尹玉琴;杨新仲;方丽沙;何云霞;张云玲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大理医学院实习生;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2
【相关文献】
1.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两种中药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J], 梁翠霞;吴丽霞
2.更昔洛韦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J], 董书芳
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J], 王晓彬;郭瑛
4.注射用穿琥宁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因素的研究 [J], 何心;王雪;张雯文;王宇航
5.系数倍率法考察注射用五水头孢唑啉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J], 韦胤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硝唑治疗阑尾炎的应用体会
陈占良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刊》
【年(卷),期】2004(031)021
【摘要】阑尾炎是普通外科的一种常见病,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以及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阑尾炎保守治疗在缩短病程及手术后降低并发症、预防切口感染方面已有所提高。
但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感染还屡有发生。
近几年来,已确认厌氧菌是阑尾炎及阑尾手术后并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而甲硝唑为抗厌氧菌的基本药物。
现将甲硝唑治疗阑尾炎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5)
【作者】陈占良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程屯中心卫生院,2747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甲硝唑溶液冲洗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应用体会 [J], 崔晓峰;米疆生
2.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用于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治疗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 [J], 陈玉燕
3.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效果探析 [J], 王东君
4.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在急性阑尾炎术后残余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J], 罗鑫宇
5.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分析 [J], 王传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考察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得出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24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在临床上头孢曲松钠常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治疗各种重症感染[1,2],但两药配伍后是否稳定未见文献报道。
本研究采用HPLC法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于避光、光照条件下24h内可能出现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两种药物含量等的变化,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仪器与材料LC-2010A高效液相色谱仪,LC Solution 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公司);色谱柱:agilentC18(4.6mm×250mm,5µm);XS205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gilent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Delta-320pH计(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GWJ-4型智能微粒检测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
头孢曲松钠对照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对照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方法与结果2.1配伍液的配制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支1g/支与2支1.50ml:0.1g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同时溶解到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摇匀,分为若干份。
每种条件下均平行配制样品各3份(n=3),在0、1、2、4、6、8、24h时分别检查外观,测定pH 值、不溶性微粒数及头孢曲松钠与左氧氟沙星的含量。
2.2外观在室温条件下取洁净的20ml具塞纳氏比色管若干支,分别加入上述配伍液各15ml,用未加药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作对照,在上述时间点分别检查外观变化。
消炎药: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啉罗氏芬复达欣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头孢他啶青霉素左克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美罗培南哌拉西林磷霉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适应症】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
本品单剂可治疗单纯性淋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1.肌内注射溶液的配制:以3.6ml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1%盐酸利多卡因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ml含250mg头孢曲松的溶液。
2.静脉给药溶液的配制:将9.6ml前述稀释液(除利多卡因外)加入1g瓶装中,制成每1 ml含100mg头孢曲松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成人常用量:肌内或静脉给药,每24小时1~2g或每12小时0.5~1g。
最高剂量一日4g。
疗程7~14日。
小儿常用量:静脉给药,按体重一日20~80mg/kg。
12岁以上小儿用成人剂量。
治疗淋病的推荐剂量为单剂肌内注射0.25g。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
局部反应有静脉炎(1.86%),此外可有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
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
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禁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注射用头孢他啶【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适应症】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腹腔和胆道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肝胆胰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指引肝胆胰外科的感染是指发生在肝脏、胆道及胆囊等肝胆系统,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要外科干预的,除局部感染表现外,同时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对患者生命存在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
其可以由肝胆系统本身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周围组织感染性疾病或者血流、淋巴感染蔓延导致,同时感染也可累及肝胆系统周围腔隙。
一、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备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可选用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头孢霉素类可选用头孢米诺)表中“±”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可联合应用,或可不联合应用。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疗程: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和污染手术(Ⅲ类)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有临床感染的手术不在此范畴)二、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脓毒症类型/伴随情况:常伴有胆道梗阻病原体: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多见,非发酵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拟杆菌,肠球菌。
首选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2g ivgtt q8h,或头孢曲松2givgtt q12-24h)+甲硝唑0.5g ivgtt q8h,或头孢哌酮/舒巴坦2-3g ivgttq12-8h,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ivgtt q8-6h)。
备选治疗:严重感染危及生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 ivgtt q6h或1g ivgtt q8h,或美罗培南1g ivgtt q8h。
备注:1、重症感染和有胆道梗阻者必须充分引流(手术或置管);2、重症感染需要覆盖厌氧菌;3、国外推荐用氟喹诺酮,但国内其耐药率高;4、头孢曲松不能与钙剂同用,否则易形成胆管泥沙。
三、胰腺感染类型/伴随情况:1、多在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的基础上发生;2、多发生于起病7—10天后;3、CT显示坏死病灶中气泡征;4、细针穿刺吸引物培养阳性是确诊金标准。
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评价李静【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与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盆腔炎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含头孢曲松250 mg的NaCl注射液100 ml,1次/d;口服多西环素100 mg/次,1次/d,共21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甲硝唑400 mg/次,2次/d,共21 d.观察两组疗效、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59±1.02)mg/L和(8.24±1.49)×109/L,对照组分别为(8.04±2.02)mg/L和(8.86±1.67)×109/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炎性指标,值得临床推荐.【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9(040)008【总页数】3页(P24-25,62)【关键词】盆腔炎;甲硝唑;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疗效【作者】李静【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抚州 344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4盆腔炎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对女性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盆腔炎的发生多因外源性病原体所致,需及时采取药物干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以提高生活质量。
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在治疗盆腔炎方面应用广泛,但因长时间使用耐药性增加而影响治疗效果[2-3]。
甲硝唑是抗厌氧菌药物,在治疗女性生殖道感染方面有一定效果[4]。
本文报道采用甲硝唑联合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治疗盆腔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金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均经常规B超检查、实验室指标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等确诊。
130《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0期•药物与临床*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分析熊芮(安陆市普爱医院,湖北安陆4442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安陆市普爱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三联用药组(35例)与二联用药组(35例)。
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对二联用药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对三联用药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疗效及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
结果:治疗后,三联用药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均低于二联用药组患者,其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盆腔炎症吸收的时间、下腹痛消失的时间和白带异常消失的时间均短于二联用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联用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二联用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用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其病情,改善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甲硝唑;慢性盆腔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B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子宫、输卵管、卵巢与宫旁组织及盆腔腹膜等)出现的慢性炎症[1]。
此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且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但单用一种抗生素治疗此病的效果不佳[2-3]。
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头抱曲松钠、多西环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张晓梅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09(029)003
【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现将我院门诊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6岁,给予左氧氟沙星0.5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头孢曲松钠3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7~14天,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60例中痊愈38例,显效45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疗效良好,而且安全.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张晓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虎林市完达山电力集团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虎林,1584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
【相关文献】
1.阿奇霉素、头孢唑肟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分析[J], 曾志广
2.阿奇霉素、头孢唑肟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分析[J], 闻琴;张催;何岚;李欣
3.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对小鼠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比较 [J], 马增栓;林赴田
4.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单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比较 [J], 杨馗章
5.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J], 刁纪军;黄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 著・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对比研究
康维明,茅 枫,胡 亚,陈 军,赵玉沛(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摘要: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与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配伍甲硝唑(metronidazole,
Met)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急诊阑尾炎手术患者分别采用LVX、CRO配伍Met,围手术期静脉滴注,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结果 两组患者体温、血生化指标恢复、临床疗效、切口感染率、细菌敏感率差异均无明显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甲硝唑;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感染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4)1221410203
Anti2infectiveEffectofLevofloxacin/ceftriaxonePlusMetronidazoleDuringPerioperationofAppendectomyinAcuteAppendicitisKANGWei2ming,MAOFeng,HUYa,CHENJun,ZHAOYu2pei(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PUMCHospital,CAMSandPUMC,Beijing10073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rophylaxisandtreatmenteffectsoflevofloxacin(LVX)/ceftriaxone(CRO)plusmetronidazole(Met)ontheinfectionduringtheperioperationofappendectomyinacuteappendicitis.METHODSSixtypatientsofappendicitiswereadministeredwithLVXorCROplusMetintravenouslyinarandomizedprospectivestudy.Theprophylaxisandtreatmenteffectswereevaluatedontheabdominalandwoundinfectionduringtheperioperation.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have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bodytemperature,resultsofbloodroutinetest,clinicalresponse,woundinfectionrate,andbacteriologicalsusceptibilityrate.CONCLUSIONSBothlevofloxacin/ceftriaxoneplusmetronidazolearewellsuitedtotheinfectionduringtheperioperationofappendectomy.Keywords:Levofloxacin;Ceftriaxone;Metronidazole;Acuteappendicitis;Appendectomy;Infection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外科急腹症的25%,该类型腹腔感染绝大多数为混合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属和脆弱类杆菌属多见。急性阑尾炎抗菌治疗是急性阑尾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评价新型抗生素对于腹腔内感染外科疗效的重要方法之一1。左氧氟沙星是新一代光学活性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头孢曲松是较常用的、半衰期较长的第三代广谱头孢抗生素,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预防及治疗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进行了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收稿日期:2004204211; 修回日期:2004207225
111 病例选择及给药方法 排除有严重肝、肾疾病及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将年龄18~70岁,60例施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表,随机分为LVX/Met组、CRO/Met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见表1。
表1 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状况 项目LVX/Met组CRO/Met组P值性别 男1816
01463 女1214
年龄(岁)37±91334±914014033发病至手术时间(h)22±151424±1514014733手术时间(min)22±51620±610014833
注:3χ2检验 33成组资料t检验。
患者确诊急性阑尾炎后即行手术治疗,术前30min
采用LVX013g或CRO210g配伍Met015g静脉滴
・0141・ChinJNosocomiolVol.14No.122004注,术后采用LVX013g配伍Met015g2次/d,或CRO210g1次/d配伍Met015g2次/d静脉滴注,共2d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112 药品来源 LVX(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636,规格013g/100ml;Met(佳尔纳),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65,01915g/粉针剂;CRO(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3036,规格1g/盒。113 临床疗效判定 治愈:阑尾炎及腹腔感染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改善:阑尾炎及腹腔感染相关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不需要进一步的抗菌药物治疗或手术处理。失败:发生与腹腔感染相关的死亡、存在持续或复发的2腹腔感染被再次手术证实、出现术后伤口感染、或需要应用其他抗生素治疗的腹腔感染。不确定: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获得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数据。术后腹腔及伤口感染的判定采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评价标准2。114 观察指标 常规手术切除阑尾,开腹后取阑尾周围渗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切除阑尾常规送病理检查。术前、及术后第3天查血常规、尿常规、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观察患者一般状况、体温、切口感染发生率。1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 结 果211 治疗效果 60例患者均安全完成研究,患者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生化指标白细胞(WBC)、ALT、TBil、BUN、Cr变化,见表2。表2 术前及术后第3天血生化变化 项 目LVX组CRO组P值WBC 术前14100±41081312±41230150(×109/L)术后第3天7120±2141619±21650179ALT 术前22100±181220±16180169(U/L)术后第3天27100±211523±18140166Tbil 术前1127±014381121±014780163(mg/dl)术后第3天1108±014330184±012480112BUN 术前12180±41511111±31230112(mg/dl)术后第3天11120±3165816±21330106Cr 术前1120±0122112±01200177(mg/dl)术后第3天1110±0115111±01160134 全组患者术前ALT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LVX组2例患者ALT轻度升高,分别为45U/L及48U/L,术后6d复查恢复正常。全组患者术前、术后Tbil均未见明显异常。全组患者中治疗前有3
例患者BUN轻度升高,术后3d均恢复正常。治疗前2例患者血Cr轻度升高,术后3d均恢复正常。LVX组有1例患者出现输液时疼痛,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缓解。本研究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60例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体温变化,见表3。
表3 患者术前、术后体温变化体温(℃)LVX组CRO组P值术前3719±01463718±01750136
术后第1天3715±01443714±01410134
术后第3天3619±01453619±01470184
全组患者中术后病理显示单纯性阑尾炎11例、化脓性阑尾炎38例、坏疽性阑尾炎11例。全部患者术后均无腹腔感染发生,59例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LVX组有1例阑尾坏疽伴穿孔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手术患者总感染率为1167%,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中切口感染率为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LVX组:治愈26例、改善3例、失败1例;CRO组:治愈25例、改善5例。212 致病菌培养及药敏 全组患者中,32例患者腹腔渗出液中分离出38株需氧致病菌,菌种及对常用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阑尾炎患者腹腔渗出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例)试验
菌 种例数LVXSRCROSRCAZSRPIPSR大肠埃希菌21174183192156
屎肠球菌321122112
金黄色葡萄球菌33…212112
肺炎克雷伯菌33…3…3…3…鲍氏不动杆菌2112…2…11
变形菌属11…1…1…1…气味沙雷菌11…1…1…1…铜绿假单胞菌22……211…2
血链球菌1…11…1…1…差异柠檬酸杆菌1…11…1……1
注:S:敏感R:耐药。
3 讨 论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最常见的病因,确诊后应手术切除阑尾。阑尾炎通常为革兰阴性杆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术后感染的发生概率非常高,且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3。Krukowski等4研究发现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低危性阑尾切除术(正
・1141・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第14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