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呼热电厂煤泥掺烧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122.74 KB
- 文档页数:2
燃煤掺烧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掌握各煤种在不同负荷、不同掺烧比例及燃烧调整情况下的结焦特性、燃尽性能,为燃料采购及锅炉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二、试验前的煤质及设备现状1、煤质情况(1)入炉煤在灰熔点、水分等指标上严重偏离设计煤种,致使锅炉结焦严重,甚至发生#2炉被迫停运的事故。
(2)入厂煤矿点多、各矿点煤质相差较大,与露天煤掺烧,使入炉煤煤质变化大、无法准确区分各矿点煤质的优劣。
2、设备情况(1)#1(A层未调整)、2炉切圆调整后,水冷壁结焦情况比去年同期明显减轻,但屏过及遮焰角部分结焦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2炉停炉后,屏过处仍有大块结焦。
(2)由于只有前、后墙设有看火孔,受安装位置限制,只能观察到左右水冷壁、喷燃器附近有限面积、前屏部分区域结焦情况,其它部位的结焦无法直接观察,因此必须根据炉膛出口烟温、减温水流量以及捞渣机落焦情况综合判断炉膛结焦状况。
三、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保证试验安全进行,根据以往调整经验,吸取#2炉被迫停运的教训、结合现场实际,制定了以下措施:1、成立了掺烧试验小组、制定了掺烧试验措施2、与物资公司协商确定了掺烧矿点顺序表3、燃料专业制定了确保掺配比例稳定的措施4、对掺烧煤种进行了灰熔点及灰成分化验,并对其结焦特性进行了分析,作为试验开始的调整依据。
试验用煤结焦特性对照表注:RT=(T2+4T1)/5RT<1149℃易结焦1149<RT<1343℃中度结焦RT>1343℃不结焦SiO2%= SiO2/( SiO2+ Fe2O3+CaO+MgO)*100% 50%--64% 严重结焦65%--72% 中度结焦73%--80% 不结焦四、各煤种掺烧情况1、陈兴远+准东混煤时间7月7日—7月12日掺烧比例5:5陈兴远的软化温度为1210℃,按灰熔点属于中度结焦煤种,按灰成分计算属于不结焦煤种。
试验开始采取平均配风,试验期间,炉膛无结焦现象,其中#1炉炉膛出口最高温度为825℃(蒸发量424.6t/h),一、二级减温水调门开度在50%以下;#2炉炉膛出口最高温度为815℃(蒸发量431t/h),一、二级减温水调门开度在50%以下,飞灰及炉渣可燃物呈上升趋势。
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2T02:02:51.52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3期作者:李海涛[导读] 煤泥是煤矿经洗选工序之后所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李海涛国家电投北票发电有限公司辽宁省北票市122100摘要:煤泥是煤矿经洗选工序之后所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粒度细以及粘度大等物理特性,遇到下雨或大风天气容易流失飞扬,不仅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同时也浪费了其中蕴含的煤矿资源.随着流化床燃烧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研究煤泥掺烧的可行性,例如四川永荣矿务局完成了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发电的工业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文以75t/h炉顶给料及260t/h煤泥掺入洗混煤燃烧方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摸索总结出一套煤泥掺烧的工艺数据,在保证锅炉运行参数的前提下,提升燃煤利用率,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关键词:煤泥;循环流化床;给料机;掺烧;降低 0引言煤泥是可以利用的低热值燃料,可以直接成浆或干燥后加以利用,按照用途主要分为直接燃烧发电,配制煤,水煤浆,井蒸汽干燥法的工艺流程是下充填、做建筑掺合料、制造化工产品、颗粒活性炭等。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技术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1工程概况某公司总装机容量为2×145MW循环流化床机组,锅炉采用东方锅炉厂生产的DG480/13.73-Ⅱ2型超高压、单汽包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高温汽冷式分离器、平衡通风、前墙给煤、紧身封闭布置循环流化床锅炉。
本项目建设一套可供两台机组互相切换的煤泥掺烧系统,布置位置:本期煤泥泵房及煤泥棚位置在某公司储煤场#3皮带西侧,煤水沉淀池旁的空地。
2煤泥掺烧效果分析煤泥泵输送系统中,由于煤泥属于含水率比较高的黏稠状物质,长期存放容易导致煤质颗粒下沉,水分从煤泥中析出,形成固、液分层,且煤泥的密度大,黏度高,输送过程的阻力也比较大,导致煤泥无法进入下一级设备。
电厂锅炉煤泥掺烧技术应用分析韩伟摘要】:煤泥是煤矿经洗选工序之后所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具有含水量高、粒度细以及粘度大等物理特性,遇到下雨或大风天气容易流失飞扬,不仅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同时也浪费了其中蕴含的煤矿资源。
随着煤炭产量的逐年增加,大量煤矸石、煤泥的堆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煤矸石煤泥本身含有一定的热值,随着对冲燃烧技术的逐渐成熟,利用煤矸石煤泥发电逐渐成为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电厂锅炉;煤泥掺烧;影响;效果引言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已成重要课题,原来作为废弃物闲置堆放的煤泥的充分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为解决洗煤泥的出路问题,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相继开展了煤泥燃烧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并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锅炉燃烧煤泥的方式(1)选煤厂压滤车间生产出的煤泥通过电厂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煤泥仓中,煤泥从皮带输送机上落到料仓顶部的格栅从而进入料仓。
滑架在仓底前后移动,覆盖整个仓底区域并将物料推入仓底的4个卸料开口,通过卸料螺旋物料进入小料斗,煤泥与水在小料斗下面的混合螺旋内混合,混合后的煤泥由混合螺旋送入泵中经煤泥泵、除杂装置、管道、喷枪进入炉膛密相区燃烧。
(2)煤泥掺烧煤矸石或原煤中一起进入炉膛燃烧主要将煤泥和煤矸石或中煤混合在一起送入锅炉进行燃烧,混合后的燃料的水分一般要求在8%以下,其最主要的问题是直接掺烧的煤泥量的比例较小。
煤泥掺在煤矸石或原煤中一起进入炉膛燃烧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以保证给煤系统的畅通,无法确保锅炉安全稳定运行。
(3)煤泥从炉顶自由落下在炉内燃烧在炉膛顶部自由落下煤泥在炉膛燃烧,仅适应于炉膛出口为负压的锅炉。
该方式实现了煤泥输送过程全封闭、无污染,煤泥“不落地”地由选煤厂直接输送至锅炉,最大输送距离750m、最大输送高度70m。
煤泥在管内不沉淀,管内长期存料后再次启动无困难。
(4)通过适当提高二级返料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有助于改善炉内物料平衡;随着炉内物料量的改变,必然影响炉内物料的浓度、传热系数,从而影响负荷发生变化。
火电厂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技术研究与应用王泉陶彦涛张永展任天骄发布时间:2021-11-07T05:09:46.430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17期作者:王泉陶彦涛张永展任天骄[导读] 据统计,单日掺烧比例最高达到 49.38%,月度掺烧比例最高达 43.10%,2020 年下半年实现掺烧经济煤种 30.7 万吨,年度节约燃料成本 2400 万元。
华能渑池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三门峡472400摘要:以 350MW 超临界煤粉锅炉为例,开展了煤泥等经济煤种的掺烧试验研究,分析了煤泥煤质特性及与试验煤粉锅炉的适应性,结合现场条件选取合理的掺配方式,研究了掺烧比例对锅炉热效率、炉内结渣、壁温特性及水冷壁高温腐蚀的影响,进行了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及燃煤成本等经济性分析,我厂自 2020 年 07 月实施完善的配煤掺烧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措施以来,制粉系统故障率明显降低,锅炉燃烧稳定,配煤掺烧比例大幅提高,据统计,单日掺烧比例最高达到 49.38%,月度掺烧比例最高达 43.10%,2020 年下半年实现掺烧经济煤种 30.7 万吨,年度节约燃料成本 2400 万元。
关键词:经济煤种;滑压;掺烧比;BTU;经济性;NOx引言随着燃煤价格的不断上涨,火电企业经营形势严峻,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降低燃料成本已成为燃煤电厂的必然选择。
然而经济煤种的掺烧,导致锅炉入炉煤严重偏离了设计煤种,为机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些隐患。
经济煤种主要有热值低、硫分高、灰熔点低、水分高等特点,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过程中出现原煤仓蓬煤堵煤,锅炉燃烧稳定性差,锅炉 BTU 煤质校正系数因达到调节极限值而导致协调控制系统品质下降,采暖工况下汽轮机滑压曲线偏离设计曲线,脱硝装置入口氮氧化物含量严重超出设计值导致氨逃逸超限等风险,严重制约着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
我厂运行部通过对大比例掺烧经济煤种下各项运行参数的研究,制订完善的配煤掺烧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措施,改变了以往掺烧过程中的频繁断煤、锅炉燃烧不稳现象。
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掺烧煤泥技术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及时转变观念,认真测算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积极开展配煤燃烧,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性,同时在保证安全、环保、电量的前提下,根据机组接带负荷、设备运行方式等,通过精准控制各原煤仓燃煤热值和煤量解决燃用低热值煤与机组带负荷之间矛盾,提升配煤掺烧精细化管理,降低配煤烧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运行管理通过开展研究锅炉燃烧工况调整方案,优化锅炉运行方式,以提高机组经济性,研究锅炉燃烧结构,促进改善机组经济指标,研究不同煤种的燃烧特性,提出入厂煤结构调整方案,组织针对不同煤种锅炉燃烧实验,取得不煤种的燃烧经验,总结确定最佳的运行工况,指导现场运行人员合理安排配煤掺烧,合理组织燃烧工况调整。
制定有针对性的不同煤种的锅炉燃烧调整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发电机组;经济煤种;配煤掺烧引言华能沁北电厂二单元2×600MW超临界机组配套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制造的超临界滑压运行直流锅炉,锅炉型号DG1900/25.4-Ⅱ1型,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尾部双烟道结构。
锅炉设计燃用晋北贫煤,磨煤机采用沈阳重型机械厂生产的MGS4366双进双出磨煤机,燃烧器为东方锅炉厂引进技术生产的旋流喷燃器,采用前3层后2层前、后墙对冲布置,其中A(后下)层燃烧器具有少油点火功能。
1火力发电厂配煤掺烧的原则1.1坚持安全第一。
配煤掺烧不能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环保达标排放,确保不发生因入戸煤质导致的锅炉灭火、严重结焦、受热面大面积高温腐蚀、制粉系统着火爆炸等严重事件。
1.2注重统筹兼顾。
配煤掺烧不能影响机组发电量,尽可能避免受到电网“两个细则”的考核,并兼顾掺烧经济煤种与深度调峰的收益,杜绝因配煤掺烧导致的环保超标排放事件发生。
1.3开展配煤烧与提升灵活性协同管理。
统筹考虑配煤掺烧与提升火电灵活性要求,在降低燃料成本的同时,提升燃煤机组的调峰适应性和调峰辅助服务收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
电厂燃煤掺烧调研报告电厂燃煤掺烧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结构的深度调整,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重要的能源发展问题之一。
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寻找一种能够减少煤炭消耗、提高发电效率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电厂燃煤掺烧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并针对其优势和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为电厂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了山西某电厂进行调研,了解该电厂的掺烧煤种、比例以及掺烧对发电效率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2. 文献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了解国内外电厂燃煤掺烧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掺烧煤种和比例:调研发现,该电厂采用了多种煤种进行掺烧,包括无烟煤、褐煤、煤矸石等。
通过调整掺烧比例,最终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电效率的提高。
2. 发电效率改善:燃煤掺烧技术能够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调研数据显示,该电厂采用掺烧技术后,发电效率提高了10%,有效降低了能源浪费和成本支出。
3.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掺烧技术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了煤炭的消耗量,从而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调研数据显示,该电厂采用掺烧技术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下降,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4.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权衡:电厂燃煤掺烧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掺烧煤种的选择、掺烧比例的调整以及设备的改造等,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同时涉及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权衡和抉择。
四、总结和建议1. 电厂燃煤掺烧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2. 在掺烧煤种的选择上,应根据电厂实际情况和煤种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需要加强对燃煤掺烧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掺烧技术的稳定性和可行性,降低掺烧的技术门槛。
深度调峰时火电机组安全运行问题探讨陈涛【摘要】分析大型燃煤机组在深度调峰等工况下的安全运行问题,并根据锅炉系统及设备运行特点,进一步研究深度调峰过程中火电机组控制难点,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改善深度调峰过程中火电机组的安全性能.【期刊名称】《电力安全技术》【年(卷),期】2018(020)005【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安全运行;凝结水泵【作者】陈涛【作者单位】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国家经济形势新常态下的电网调峰矛盾日益加剧,火电机组常规的50 %调峰能力无法满足电网的调峰需要。
因此,深度挖掘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基础上将调峰负荷降低至40 %以下,已成为发电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关键课题。
常规火电机组汽轮机大都可在20 %—30 %额定负荷稳定运行,故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幅度往往取决于锅炉能否安全、稳定燃烧。
通过查阅大量锅炉性能考核试验的结果可知,当负荷降到30 %—40 %额定负荷时,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燃烧不稳定、水动力不足、泵与风机运行失稳等问题。
1 深度调峰中的锅炉安全问题1.1 火电机组厚壁元件寿命损耗问题在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机组负荷的大范围、快速升降,会带来蒸汽压力和蒸汽温度的快速升降,在这样的工况下,往往会出现厚壁元件的壁温差增大,导致金属部件热应力增大、疲劳程度加大。
所以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类似于汽包、集箱、汽水分离器等部件的状态,重点关注深度调峰过程中机组元件的寿命损耗。
1.2 超低负荷工况下炉内受热面壁温安全性问题(1) 在超低负荷燃烧下,会出现给煤量和返灰量投入不均衡,造成换热管道受热不均,从而易导致管道局部超温,引起管壁过热,长时间运行后会增加爆管发生的几率。
(2) 锅炉在长期低负荷运行后,排烟温度会有所下降,使尾部布置的换热管道的低温腐蚀发生几率增加。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掺烧煤泥试验分析吕佩云发布时间:2021-09-17T08:03:44.78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6期作者:吕佩云[导读] 在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将煤泥等劣质煤有效利用,确保资源再生降低成本,是当下急需攻克的难题。
大唐鸡西第二热电有限公司黑龙江鸡西 158150摘要:在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将煤泥等劣质煤有效利用,确保资源再生降低成本,是当下急需攻克的难题。
文章将举例说明,在了解A发电公司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掺烧煤泥试验后,分析掺烧煤泥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关键词: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掺烧煤泥;试验引言: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近几年我国打出的生产标语。
煤泥的水份足、黏性强、热值低、含灰量大,由于煤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相应的煤泥量也在与日俱增。
根据煤泥的特点可知,其运输存放可谓是困难重重,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基于此,分析大比例煤泥掺烧相关试验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掺烧煤泥试验(一)锅炉简述是一种亚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DG1089/17.4-②型)再热式自然循环锅炉。
该锅炉床下送火模式以风道燃烧器为主,炉膛正上方位置邻近出口处布设11片屏式过热装置,后上方位置布设3片水冷蒸发屏,膛体采用膜型水冷壁包围,2部气冷式旋风分离设备置于炉膛排烟口,便于烟气气固分离直达底端竖井。
气冷式隔离装置将竖井通道分隔成前、后以及底部前后通道,前通道装有4个低温再热装置,后通道装有2个高温和低温过热装置,底部前后烟道分别有1个空气预热装置和省煤装置,3组气力输灰圆顶装置布设于竖井底端。
(二)掺烧煤泥试验 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方法通常分为以下两种:1.待湿煤泥脱水达到一定程度后,把煤炭和煤泥搅拌送进锅炉内进行燃烧;2.将煤泥、水以及部分化学剂按照一定配比制作成水煤泥,然后通过煤泥泵送入锅炉内进行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