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鉴别与处理讲诉
- 格式:ppt
- 大小:339.00 KB
- 文档页数:58
1.小儿腹泻的发病年龄多见于A.7岁以上B.6~7岁C.3~5岁D.2岁以下E.6月以内【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好发年龄。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
2.小儿,8个月。
近3天来腹泻每天达10多次,为黄绿色稀水样大便,且伴呕吐就诊。
医生诊断除腹泻外,尚有酸碱失衡,需住院治疗。
婴儿腹泻时,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是A.代谢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答案】:B【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其中代谢性酸中毒是较为常见。
3.小儿,8个月。
近2天来腹泻每天7~8次黄色稀水样大便,家人带其就医,诊为轻型腹泻。
对轻型婴儿腹泻患儿的首要护理A.管理好粪便及呕吐物B.加强口腔护理C.详细记录出入量D.加强臀部护理E.调整与限制饮食【答案】:E【解析】:考察轻型腹泻的临床表现。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推出护理措施。
4.1岁的小儿,因腹泻引起脱水需静脉补液,每250ml葡萄糖溶液中加10%氯化钾溶液最多不得超过的量是A.6mlB.6.5mlC.7mlD.7.5mlE.8ml【答案】:D【解析】:考察补钾原则。
氯化钾要稀释成0.15%~0.3%的浓度才能使用,最高浓度是0.3%。
那么250ml中含氯化钾最多是0.75ml,10%氯化钾溶液7.5ml才能达到0.75ml。
5.9个月的小儿,腹泻2天,每天3~4次,大便呈黄绿色、稀糊状,内有奶瓣及泡沫,闻之有腐臭味。
为防止患儿发生脱水应采取的方法是A.少量多次喂温开水B.少量多次喂米汤水C.少量多次喂服ORS液D.静脉补充5%葡萄糖溶液E.静脉补充0.9%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口服O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
一般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
若呕吐,可停10分钟再喂,每2~3分钟喂5ml。
6.高渗性脱水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A.烦躁,面色潮红B.血清钠>150mmol/LC.惊厥D.口渴极明显E.血压明显下降【答案】:E【解析】:考察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
常用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常用护理诊断名称包括知识缺乏、心输出量减低、活动无耐力、感染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组织灌注量改变、便秘、腹泻、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疼痛、潜在的误吸、潜在的窒息、潜在失用综合症、受伤的危险、体液不足、体液过多、吞咽障碍、尿潴留、口腔粘膜异常、体温过低、躯体移动障碍、睡眠型态紊乱、营养失调、焦虑恐惧、排尿异常、功能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紧迫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舒适度改变和语言沟通障碍。
活动无耐力指的是个体在进行必需的或希望的日常活动时,处于生理上或心理上耐受能力降低的状态。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鼓励适当的活动,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
清理呼吸道无效是指个体处于不能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和阻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
这种情况需要咳嗽或其他方法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便秘是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排出干硬成型的粪便,排便时费力,肠蠕动减弱,肛诊可触及粪块。
为了缓解便秘,可以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和水果,饮食上也要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适当的活动可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同时要避免用力排便,以免引起生命体征的变化、头晕或出血。
营养失调是指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
体液不足是指机体内液体的量不足。
为了控制体液不足,可以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记录出入量,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并伴有腹部胀气、腹痛等症状。
预防秋季腹泻教案课件.教案:预防秋季腹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季腹泻的病因、症状以及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季腹泻的病因和症状。
2. 学会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和危害,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秋季腹泻的病因:肠道病毒感染、饮食不洁等。
(2)讲解秋季腹泻的症状:腹泻、呕吐、发热等。
(3)讲解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② 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③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④ 及时就医,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掌握的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秋季腹泻病因:肠道病毒感染、饮食不洁等。
症状:腹泻、呕吐、发热等。
预防方法:② 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③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④ 及时就医,如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秋季腹泻的病因和症状。
2. 列举三种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
答案:1. 秋季腹泻的病因主要有肠道病毒感染、饮食不洁等。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未能完全做到预防措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秋季腹泻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提高健康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共同预防秋季腹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情景的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通过向学生介绍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和危害,可以激发学生的关注,引发他们的思考。
简答题1.简述急性呕吐病人的护理要点答: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失水的征象②观察和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和量、颜色。
③准确记录和测量每天的出入量。
④非禁食者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
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应配合静脉输液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2.简述腹痛病人的用药护理原则。
答:①应根据病情、疼痛性质和程度选择性给药。
②癌性疼痛应遵循按需给药的原则,有效控制病人的疼痛。
③急性剧烈非同诊断未明时,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物,特别是麻醉性镇痛药物。
3.简述严重腹泻病人的护理措施。
答:①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失水的征象。
②观察和记录粪便的性状、次数和量、气味和颜色。
③准确记录和测量每天的出入量。
④非禁食者应多饮水,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禁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应配合静脉输液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⑤做好肛周皮肤的护理。
4.简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临床表现。
答: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病人常急性发病,多以突发的呕血和(或)黑便为主要表现。
大量出血可引起昏厥或休克,体检科有上腹部的不同程度的压痛。
5.简述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
答:DU的疼痛常在餐后3~4小时开始出现,如不服药或进食则持续至下次进餐后才缓解,即疼痛-进餐-缓解,故又称空腹痛。
约半数病人于午夜出现疼痛,称“午夜痛”。
GU的疼痛多在餐后0.5~1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自动消失,即进餐-疼痛-缓解。
午夜痛也可发生,但较DU少见。
6.简述胃癌的扩散方法。
答:①直接蔓延侵袭至相邻器官;②淋巴转移:如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时称为Virchow淋巴结;③血腥散播:最常转移到肝,其次是肺、腹膜及肾上腺;④种植转移:癌细胞浸出浆膜层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腹腔。
7.简述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
答:上腹痛为最早的症状,常同时有胃纳差体重进行性下降。
胃壁受累时可有早饱感,即虽感饥饿,但稍进食即感饱胀不适;贲门癌累计食管下端时可出现吞咽困难;胃窦癌可引起幽门梗阻;黑粪或呕血常见于溃疡型胃癌;转移至骨骼、肺等其他脏器可出现相应的症状。
部分病例分析题19.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摘要]男性,45岁,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三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偶有嗳气,反酸,口服甲氰咪胍有好转,但发现大便色黑,次数大致同前,1-2次/天,仍成形,未予注意,一天前,进食辣椒及烤馒头后,觉上腹不适,伴恶心,并有便意如厕,排出柏油便约600ml,并呕鲜血约500ml,当即晕倒,家人急送我院,查Hb 48g/L,收入院。
发病以来乏力明显,睡眠、体重大致正常,无发热。
70年代在农村插队,79年发现HbsAg (+),有"胃溃疡"史10年,常用制酸剂。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结核史,药物过敏史。
查体:T37℃,P 120次/分,BP 90/70mmHg,重病容,皮肤苍白,无出血点,面颊可见蜘蛛痣2个,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苍白,巩膜可疑黄染,心界正常,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肺无异常,腹饱满,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肌紧张,肝脏未及,脾肋下10cm,并过正中线2cm,质硬,肝浊音界第Ⅶ肋间,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3-5次/分[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性大3.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二)诊断依据1.有乙肝病史及肝硬化体征(蜘蛛痣、脾大、腹水)2.出血诱因明确,有呕血、柏油样便3.腹部移动性浊音(+)二、鉴别诊断(5分)1.胃十二指肠溃疡2.胃癌3.肝癌4.胆道出血三、进一步检查(4分)1. 肝功能检查,乙肝全套、AFP、血常规2. 2.影像学检查:B 超、CT,缓解时可作食管造影3.内镜检查四、治疗原则(3分)1.禁食、输血、输液2.三腔二囊管压迫3.经内镜硬化剂注射及血管套扎术止血4.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病例摘要]女性,39岁,烦燥不安、畏热、消瘦2月余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紧张,烦燥性急,常因小事与人争吵,难以自控。
着衣不多,仍感燥热多汗,在外就诊服用安神药物,收效不十分明显。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护理措施】1、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2、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3、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及饮食计划4、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5、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2、体液不足【护理措施】1、评价病人体液不足的原因和达到液体摄入量的方法。
2、记录出入量3、监测血浆电解质水平、血尿素氮、尿和血浆渗透压、肌酐、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考虑是否呕吐、腹泻、高热、插管、引流管引起的液体丧失。
3、便秘【护理措施】1、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及水果2、鼓励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体(水、汤、饮料)。
3、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
5、要强调避免排便时用力,以预防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头晕或出血。
6、病人排便期间,提供安全而隐蔽的环境,并避免干扰。
7、交待可能会引起便秘的药物。
8、指导病人进行腹部按摩辅助肠蠕动将促进最佳的排便型态。
9、向病人解释长期使用缓泻剂的后果。
10、记录大便的次数和颜色、形状。
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
4、腹泻【护理措施】1、评估记录大便次数、量、性状及致病因素。
2、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腹泻。
3、观察并记录病人肛门皮肤情况,有无里急后重感。
4、评估病人脱水体征。
5、注意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提供饮食指导,逐渐增加进食量,以维持正常尿比重,注意摄入钾、钠的饮食。
7、按医嘱给病人用有关药物。
8、按医嘱给病人补足液体和热量。
9、告诉病人有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
10、指导病人良好卫生生活习惯。
5、尿失禁【护理措施】1、评估尿失禁的原因2、促进排尿:确保排便时舒适而不受干扰。
3、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4、评估病人参加膀胱功能再训练计划的潜力(认识、参加的意愿、改变行为的意愿)。
5、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导尿。
6、心理护理:向病人解释尿失禁可以治愈或是可以控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中班诺如病毒教案诺如病毒感染之后,患者会表现出,呕吐腹泻的症状,而且因为其病传播速度比较快,所以危害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儿童患者比较多见,家长们也应该注意帮助他们预防。
一起看看中班诺如病毒教案!欢迎查阅!中班诺如病毒教案1一、概述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相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
诺如病毒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高发。
二、临床症状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
症状通过持续1-2天。
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呕吐。
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
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三、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浸染的饮料;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3、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用命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
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
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为核心,是呼声树立整体护理观念,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的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履行护理人员“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重要职责。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治疗性环境)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彼此为寻求卯足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心。
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由一种姿势转换为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忧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
也是患者最希望能能通过护理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之一。
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厚着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国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疼痛: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那个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疼痛阈:个体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疼痛。
疼痛耐受力: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食品安全》安全教案《食品安全》安全教案1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天气变得越来越热,食物很容易变质,为此小学组织各班为孩子们上“食品安全教育课”,让孩子们树立起严格的食品安全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些学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后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现象。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c.不吃变质剩饭菜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