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医院版)1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登革热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在我国多地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登革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制定并实施登革热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感染风险;2. 加强对登革病毒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疫情变化;3. 健全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体系,提高治愈率;4. 减少登革蚊的滋生和传播,控制疫情的传播范围。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登革热的预防知识,引导公众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 加强环境监测,控制登革蚊滋生地。
加强对可能孳生登革蚊的环境进行监测和清理,消除孳生源,减少蚊虫数量。
3. 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加强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确保病例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4. 加强病例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的登革热病例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疫情变化,做好疫情预警和处置工作。
5. 加强国际合作,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加强与邻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登革热疫情,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合力,全面推进登革热防控工作。
2. 加大投入,保障防控工作经费。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登革热防控工作所需的经费,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建立健全的督导检查机制,对各项防控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的有效实施。
五、总结。
登革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控制登革热的传播,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一、引言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热带传染病,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给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制定本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二、病毒概述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亚洲伊蚊传播,可分为四个血清型。
病毒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人体,同时也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垂直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三、防控措施(一)环境控制1. 消灭蚊源:加强蚊虫密度监测,实施蚊虫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定期清理垃圾、清除积水等,以减少蚊虫滋生。
2. 环境改善:改善住房条件,采取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窗纱、电蚊香等。
3.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对登革热防控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个人防护1. 减少蚊虫叮咬:穿着长袖长裤,涂抹有效的蚊虫防护用品,如驱蚊液、露、膏等,尽量减少在蚊虫密集的地区活动。
2. 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箱、水池等储水容器的水源,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避免蚊虫滋生的环境。
四、疫情监测与响应(一)病例监测1. 提高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登革热诊疗水平,提供规范的病例报告和数据分析。
2. 加强跨部门合作,共享病例信息,及时更新疫情数据,开展病例监测与分析,形成科学决策依据。
(二)突发疫情响应1. 加强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提前做好各类紧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确保在突发疫情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 加强科学防控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提高响应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五、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1. 强化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并建立检查评估体系,确保防控工作的落实。
2. 通过媒体渠道、社区广场、学校农村等形式,开展大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3. 加强对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六、国际合作1. 建立跨国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分享防控经验和技术。
2. 开展联合演练和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各国在疫情爆发时的能力和合作水平。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医院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登革热防控的指导原则,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部门、科室和工作人员,包括患者、家属及外来人员。
三、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登革热防控工作。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登革热防控管理工作。
3. 各科室设立登革热防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 预防宣传(1)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的防治知识。
(2)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范意识。
2. 环境整治(1)定期检查医院内环境,清理积水、杂草,消除蚊虫孳生地。
(2)对医院周边环境进行排查,督促周边单位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
3. 医疗救治(1)对疑似登革热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诊断、治疗。
(2)加强医务人员对登革热诊疗技术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4. 病例报告(1)严格按照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报告登革热病例。
(2)对报告的病例,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5. 防蚊灭蚊(1)使用生物灭蚊剂、化学灭蚊剂等方法,对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灭蚊。
(2)加强对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的防蚊指导,提高防蚊意识。
五、应急处理1. 病例发生(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2)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
2. 疫情爆发(1)加强病例报告和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防蚊灭蚊行动,切断传播途径。
(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六、监督与考核1.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对各部门、科室的登革热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对在登革热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防控登革热工作制度一、总则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伊蚊传播,可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防控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2. 设立防控登革热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督促和落实。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村庄等要设立相应的防控登革热工作组织,明确责任人,负责本区域的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1)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在学校、社区、村庄等组织开展防控登革热知识讲座,普及防蚊、灭蚊知识。
2. 蚊媒监测与控制(1)定期开展蚊媒监测,掌握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防蚊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在蚊媒高峰期,采取化学杀虫、生物防治等方法,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3)清除孳生地,加强对积水、盆栽、废弃容器等潜在孳生地的清理,防止蚊媒繁殖。
3. 疫情监测与报告(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登革热的监测,做好病例的发现、报告和管理工作。
(2)发现登革热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防控登革热工作办公室,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防控登革热工作办公室要定期分析疫情,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4. 应急处置(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
(2)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杀虫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组织专家开展疫情评估,确定疫情风险等级,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四、责任与考核1.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控登革热工作,将其纳入议事日程,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措施。
2. 各级防控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3.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村庄等要明确责任人,落实防控措施。
4. 定期对防控登革热工作进行考核,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生产厂房项目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由于近期内广东地区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
为了加强生产厂房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为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实做好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和根治疫情。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
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
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
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二、工作目标按照科学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大灭蚊、环境整治、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彻底扑灭登革热疫情,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本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防控措施强化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积极消杀蚊虫,做好登革热防控。
1、加强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防控工作督导小组,小组人员名单如下: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2、对工地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实施全面防控,生活区作为重点区域进行防控,防控工作分三个部分:⑴做好食堂、厨房、宿舍、垃圾池等地方的生活垃圾及废物进行及时清理,不留卫生死角,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效防治蚊虫的孳生、繁殖。
⑵定期对卫生间、冲凉房、食堂、厨房、宿舍、仓库、垃圾池、排水沟、积水池、绿化带等地方进行灭蚊、杀虫、打药、消毒等科学方法来处理,有效防止蚊虫的滋生、繁殖从而把病源体传染至人体。
第二医院登革热防治预案摘要本文档旨在为第二医院制定登革热防治预案,以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和指导原则。
通过对登革热病情的了解及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的介绍,帮助医院工作人员提高对登革热的认知,并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1. 简介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热带病。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或母婴垂直传播。
登革热症状多样,从轻度发热到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等,严重病例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第二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必须制定有效的登革热防治预案,以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预案旨在规范医院内登革热的防治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原则,以便在处理登革热病例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控制措施。
2. 登革热防控措施2.1 确认与报告•医院工作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加强对登革热病情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交相关信息。
2.2 患者隔离与检测•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要隔离治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病情扩散。
•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登革热病毒实验室进行病毒检测。
2.3 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期对医院内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清除可能积水的地方,以减少蚊子滋生的环境。
2.4 蚊虫防治•定期巡查医院周边环境,清除蚊虫滋生的场所。
•高效杀虫药物可用于蚊虫防治,但要注意使用安全性和效果。
•提醒医院职工和患者在佩戴清凉湿润衣物、使用蚊虫叮咬防护用品。
2.5 教育与宣传•组织相关培训,加强医院工作人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控知识。
•向患者和公众普及登革热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3. 预案实施3.1 预案制定单位•医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制定登革热防治预案。
•预案的制定需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有效实施。
3.2 预案制定步骤•搜集登革热防治的相关资料和经验,了解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
•制定医院内部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登革热防控服务方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发生和传播,需要制定一项全面有效的登革热防控服务方案。
一、宣传教育1. 负责登革热宣传教育工作的部门应制定合适的教育宣传计划,在各类媒体上进行宣传,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组织开展登革热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预防登革热的措施和方法,向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提供登革热防控的相关知识。
3. 利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宣传栏,张贴登革热宣传海报、标语等,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二、环境治理1. 对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易滋生蚊虫的区域,开展定期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消除蚊虫滋生的条件。
2. 加强对水池、水塘、花盆等水源的管理和处理,及时清理、更换储水容器,避免蚊虫繁殖。
3. 组织人员开展室外环境的整治,清理垃圾、杂草等,减少蚊虫滋生的场所。
4. 在重点区域设置蚊虫监测点,及时发现和处理蚊虫滋生的地点,防止疫情扩散。
三、蚊虫防治1. 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安装蚊帐、门窗纱网等,阻断蚊虫进入室内。
2. 配备高效杀虫剂,定期对公共场所、学校、社区等进行蚊虫喷杀工作,消除蚊虫滋生源。
3. 通过蚊虫监测,掌握蚊虫的繁殖和活动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灭蚊措施,减少蚊虫的种群数量。
四、病例监测和报告1. 建立病例监测系统,对登革热患者进行及时监测和报告,掌握疫情的发展趋势。
2. 加强医疗机构的登革热病例报告,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汇总。
3. 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感染途径和传播途径,找出疫情蔓延的原因和规律,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五、应急准备和救治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防控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机构,做好疫情爆发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2. 配备足够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防蚊虫药品、防护用品等,以应对疫情发生时的需求。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院应对登革热疫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登革热流行期间,对登革热的预防、监测、报告、处置等各项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登革热预防控制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副院长成员: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公共卫生科、后勤保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领导、协调、监督全院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
2. 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小组组长: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专责人员职责:负责具体实施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宣传培训、监测报告、应急处置等。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登革热的防治知识。
(2)定期开展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教育,提高防蚊灭蚊意识。
2. 环境整治(1)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消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
(2)对医院绿化带、下水道、排水沟等易孳生蚊虫的区域进行灭蚊处理。
3. 蚊虫监测(1)定期对医院蚊虫密度进行监测,掌握蚊虫孳生情况。
(2)发现蚊虫孳生区域,及时进行灭蚊处理。
4. 报告与信息管理(1)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登革热病例,应立即报告预防控制工作小组。
(2)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送检确诊。
五、应急处置1. 早期发现(1)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流行病学史。
(2)对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报告预防控制工作小组。
2. 早期报告(1)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送检确诊。
(2)确诊为登革热病例,立即上报疾控中心,并启动应急预案。
3. 早期治疗(1)确诊为登革热病例,立即转入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2)按照登革热诊疗指南进行治疗,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4. 疫情处理(1)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隔离治疗。
(2)对病例所在区域进行灭蚊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总结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查找不足,改进措施。
登革热预防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传播。
该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具有快速传播、高致病性和致死率较高的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传播,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登革热预防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降低登革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疫情的传播范围。
2. 原则:科学、综合、协同、依法、可持续。
三、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宣传(1)开展登革热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制作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视频等,向公众普及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加强学校、社区等场所的宣传,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师生和居民的防控意识。
2. 环境治理(1)消灭蚊子的繁殖源,包括清除废弃物、清理堆积的垃圾、排除积水等。
(2)加强对公共场所的蚊虫防治工作,如学校、医院、公园等。
(3)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处理,确保饮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安全。
3. 蚊虫防控(1)采取物理防控手段,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等,减少蚊虫叮咬。
(2)使用化学防控手段,如喷洒杀虫剂、使用驱蚊剂等,降低蚊虫密度。
(3)推广生物防控手段,如使用蚊子的天敌-蚊子鱼等,减少蚊虫的繁殖。
4. 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健全的登革热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加强医疗机构的病例报告和信息上报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建立与各级疾控中心和卫生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疫情的跟踪和分析。
5. 医疗救治与管理(1)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相关培训。
(2)完善登革热患者的管理机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加强病例的隔离和追踪,防止疫情的扩散。
四、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1. 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划定各级政府、卫生部门和社区的职责和任务,明确责任分工。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登革热防控工作。
五、预案评估和调整1. 定期评估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2018年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市府的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积极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预防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其余行政职能部门、全体科室主任或负责人
二、明确工作职责
1、明确责任:**院长为医院防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为医院防范工作的第二责任人,医院各部门科室主任、护士长、院感人员为科室第一、二、三责任人。
2、相关各科室工作职责:
(1)医务科:负责人员培训、患者诊疗、流行病学调查、转诊的工作。
(2)院感科:传染病的报送、预防隔离技术指导, 及数据上报。
(3)后勤科:10月24日下午14:30-17:30在医院环境卫生清洁、清理花圃杂草树叶、清理积水污水、除四害(灭蚊灭鼠灭蝇灭蟑螂)。
(4)宣传教育科: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
(5)各科室:清洁科室内的杂物、清理积水污水、对患者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
三、工作要求:
1、环境清理:按***市府、爱卫办统一部署,集中同一时间内(10月24
日下午14:30-17:30),在全市范围内和医院内进行清理积水污水、除
四害大行动,各科室提前清洁科室内的杂物、清理积水污水。
2、患者诊疗:临床科室负责做好病人诊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重症病人的救治及转诊工作。
①、开展全院性登革热诊疗技术培训,提高医院防控和诊疗水平。
②、门急诊做好分诊工作,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就诊。
③、做好重危病人的救治或转诊工作,减少死亡病例。
④、监督各收治医院做好防蚊灭蚊工作,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⑤、对可疑病人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
⑥、对就诊病人及家属进行宣传教育。
3、风险防范:儿科病区配备隔离病房,每病床挂蚊帐。
四、登革热传染病报告:按传染病报告流程处置。
医务科
201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