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扩建给中国进出口经贸物流业带来新机遇
- 格式:doc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5
【独家整理】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巴拿马运河于1914年通航,长期为美国的巴拿马运河公司所控制。
根据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两国新订条约,经过20年的过渡期以后,1999年巴拿马收回了运河的主权。
运河穿过巴拿马中部山脊地带,主要是通过爆破、挖掘在山间开通河道,并通过筑坝利用恰格雷斯河水,形成巨大的加通湖(GatunLake),船只通过运河时约一半航程是在加通湖上行驶,同时湖水凭重力进出运河两端的船闸,提升和降落过往船只。
通行船只在锚地等候一定时间后,跟随领航员先进入上升船闸;经过加通湖和山间河道后,再进入下降船闸,回到海平面高度。
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间平均约为8小时。
巴拿马运河扩建原因:航道窄船只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货运量的大幅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船只被投入使用,这些船只因体积过大而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因此无法使用运河。
而即使是巴拿马限制级的船只在通过时也是“举步维艰”。
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负责人祖比埃塔表示,鉴于目前航道窄、船只多的现状,巴拿马运河管理部门不得不对过往船只采取“预定航道位置”的临时解决办法,并对此征收“预定费”。
祖比埃塔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每天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只大约有37艘,这其中有高达25艘的船只是经过事先预定的,它们为此支付的“预定费”高达20万美元。
但即使预定了航道,船只也不可能一刻不耽误地通过巴拿马运河。
据祖比埃塔说,事先预定了航道位置的船只平均要在港口等上16个小时,才能顺利“通关”。
那些事先没有预定的船只可就惨了,平均要苦苦等上28个小时才能通过运河。
一旦碰上运河进行例行的维护,大量船只有可能要在港口苦熬6到7天的时间,每艘船每天因此的经济损失平均达到5万美元。
邻国也有意建“货运走廊”除了不能适应新形势外,巴拿马人支持扩建运河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来自邻国尼加拉瓜的竞争。
据报道,尼加拉瓜正在积极考虑修建一条耗资180亿美元、航运能力远超巴拿马运河的新运河。
北极航线:促进航运影响中国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从16世纪起,欧洲国家就一直梦想能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东方的便捷通道,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极航线探险虽兴盛一时,终因不具备商业航运价值而沉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
北极航线打通对整个世界海洋运输格局的影响、北冰洋区域蕴藏的丰富资源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目前,在环球海上航行中,只能通过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来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需绕道非洲南部好望角,与这些航线相比,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大大缩短航程,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利益。
如日本的集装箱从横滨到荷兰的鹿特丹港,经非洲的好望角需要航行29天,若经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经苏伊士运河需要22天,但如果同样的船舶采用北极航线,则仅需15天就可以到达。
此外,北极航道一旦开通,还可减轻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日益严重的拥堵,避开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的威胁。
北极航道开通不仅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世界海洋运输格局,还将使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整体提升。
新航线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催生一些新的居民点,促进现有港口、城市规模壮大,航线经过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将随之增强。
同时,新航线将分散一部分原有航道的贸易货物,降低原全球航运线的分量和地位,航线所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将受影响。
地球中路战略地位下降,北极地区战略地位抬升,这种变化将导致世界重心向北方偏移,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格局。
1北极航线开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航运对于地处西北太平洋的中国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在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方面具体地影响到我国沿海城市发展及其经济的战略布局。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处于东亚贸易的核心位置,出口量和进口量巨大,这些进出口货物绝大多数通过海运方式进行流通。
因此,北极航线一旦开通,将成为连接东亚、北美和西欧的新的海上通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中国与主要贸易国之间的海运距离,给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北美洲巴拿马运河的地理特征与运输发展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
它连接着太平洋和大西洋,为全球贸易提供了关键的路线。
然而,这个运河的建设并不容易。
它经历了许多艰辛的时刻,而今天它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重要枢纽。
巴拿马运河地理位置独特。
巴拿马运河位于全球南北运输航线的交汇处,地处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是连接世界两大洋的重要枢纽。
它穿越了中美洲的巴拿马地峡,终点分别位于太平洋的巴尔博亚和大西洋的科隆。
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巴拿马运河具有了巨大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
巴拿马地峡是南北美洲之间最狭窄的地区之一,地貌多山,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特征为巴拿马运河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和环境的严苛,建设巴拿马运河的任务非常艰巨。
1904年,美国开始了巴拿马运河的建设工程,直到1914年才完工。
在这十年间,巨大的工程挑战浮现。
巴拿马地峡地区的雨林、河流和山脉让工程人员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他们不仅需要清除树林,还需要爆破山脉,填平河流。
努力与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产生了不断的摩擦。
然而,美国最终克服了困难,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巴拿马运河不仅给巴拿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通航运河前,贸易船只需要绕过南部的好望角,这大大增加了航行距离和时间成本。
然而,巴拿马运河的建成,大大缩短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航行时间。
这使得全球贸易更加便利,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如今,巴拿马运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航道之一。
每年有数千艘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运输着海量的货物,为全球贸易流动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运河的运输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于2016年完工,使得更大型的船只可以通过运河。
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航运业的发展。
巴拿马运河的地理特征和运输发展密不可分。
其地理位置使得运河具有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
而运河的建设则历经艰辛,但最终实现了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壮举。
巴拿马运河的建成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美国西海岸港口竞争1.美西线简介在较大的地图中查看美西线美国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
海岸线22,680公里。
从航线上划分,美国被分为美东线、美西线,均为船公司到美国挂靠的基本港,美国的其他较小港口以及内陆点,在航线上均作为美国内陆点。
大多数至美国的船公司均提供至美国内陆点的联运服务。
美西线的主要港口有:LOS ANGELES(洛杉矶)、SEATTLE,WA (西雅图)、LONG BEACH(长滩)、OAKLAND (奥克兰)。
美西线主要挂靠的船公司有:MSC、NCL、NORAISA(运价较低),PIL、EMC、COSCO、HPL、APL、ZIM(运价中等,速度较快),CMA、MOSK、MAERSK、HMM、HANJIN、YML(运价较高,速度最快)。
人们通常以为美国港口码头十分先进,其实不然。
美国大部分集装箱港口码头生产率低于欧洲一些同行,更低于中国香港、深圳、宁波和上海等集装箱港口码头的生产率。
最新数据表明,荷兰鹿特丹等欧洲集装箱港口码头每小时可以装卸集装箱45只,中国的一些集装箱港口也有很高的生产率,而美国大部分港口的集装箱装卸效率不过是每小时25只—35只。
此外能够容纳运力超过10000 TEU的集装箱船抵靠并进行装卸作业的码头必须为每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舶提供大约100英亩的码头集装箱堆场,专门用来堆存予以装卸的集装箱。
而美国大部分港口缺少如此面积容量的码头集装箱堆场。
美国集装箱港口码头每英亩平均集装箱吞吐量仅仅为4000 TEU—5000 TEU,而在欧洲的鹿特丹港或中国香港港,港口码头每英亩面积集装箱吞吐量平均达到10000 TEU,甚至更高。
由此看来美国绝大部分集装箱港口码头生产率不是十分落后,就是大有发展空间。
对部分美国港口发展滞后的原因,相关人士解释为:美国集装箱港口,尤其是美国西海岸集装箱港口的码头工人联合会等工会组织势力大,动不动就罢工,闹劳资纠纷富有经验,这些美国港口劳工组织长期以来反对资方提高集装箱码头经营管理机械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化和一体化程度,说是那样做会减少就业机会。
巴拿马和中国在运河建设上的经验和成就有何异同?近年来,巴拿马和中国在运河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虽然这两个国家的背景和条件不尽相同,但在运河建设上却有一些共性和区别。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巴拿马和中国在运河建设上的经验和成就的异同。
一、规划与设计巴拿马运河工程计划在20世纪初就已起草,但在前期规划和设计方面却经历了多次波折和重新起草。
直到1914年坝门大坍塌和停工,巴拿马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运河施工。
相比之下,中国运河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年前,先后有伏波山到荥阳间和淝水至郾城之间的两条千里运河运营,但现代化的塘河运河建设从21世纪初才开始启动。
巴拿马运河的设计方案采用双湾双升船谷的创新型结构,这种结构独特而复杂,涉及到船舶航行、中部山区高度落差、湿地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相比之下,中国的塘河运河总长度只有179.16公里,设计简单、规模适中。
二、施工技术和要素巴拿马运河施工期间,由于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工程建设难度极大,不仅涉及到高度落差的挖掘、水利工程的修建、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多个技术要素,还要面对人力资本不足、物料供应不充足、传统的人工筛选机制不利等种种困难。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巴拿马政府还引进了许多美国和欧洲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比之下,中国在塘河运河建设方面对技术要素的要求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智能控制系统和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中国利用工业4.0的发展机遇,不断推动运河工程的智能化改造,如运用智能机器人密集化作业、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及安全监控、分级管理体系构筑生态系统。
三、管理模式和运营经验巴拿马运河管理模式特殊,既要考虑运河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公共收益和生态保护。
为了确保运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巴拿马政府采用了对外开放和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运河的经营范围和贸易合作渠道。
相比之下,中国在运河管理方面注重推进政策与市场化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加强立法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推行多元化经营和产业联动,搭建一系列的交通运输节点,吸引投资,促进运河区域经济发展。
扩建之后的巴拿马运河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王鹏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
【年(卷),期】2016(000)011
【摘要】巴拿马运河的扩建体现了环太平洋地区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崛起之势,是一项对世界航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超级工程"。
由于地缘政治因素的作用,此次运河扩建工程表现出浓厚的西方色彩。
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然是这项扩建工程的大赢家。
巴拿马运河是中国在西半球的最重要海上战略通道,此次扩建我们认识到中国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世界海洋战略通道的发展进程。
2016年6月26日,扩建之后的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王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巴拿马运河扩建计划催升"新巴拿马运河型船"需求
2.巴拿马运河扩建给中国进出口经贸物流业带来新机遇
3.巴拿马运河扩建下的运河通行费博弈
4.巴拿马运河扩建中国船胃口大开
5.受贸易战影响巴拿马运河扩建3年来首次收入下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意义许多世界著名的超级工程,都为人类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巴拿马运河与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军事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巴拿马运河更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全球重要的航运要道。
它承担着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也是巴拿马四大经济支柱之一。
巴拿马运河由美国人修建,于1914年竣工。
运河的启用大大缩减了跨洋航运距离。
此前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必须绕道南美洲合恩角,巴拿马运河通航后,航程缩短了约1.5万公里,由北美洲一侧海岸至南美洲另一侧港口的航程缩短了6500公里。
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巴拿马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
运河全长81.3公里,河面最宽处为304米,最窄处只有152米,水深13.5米至26.5米,可以通航宽度不超过32米的船只,运河区总面积约1432平方公里。
船只通过此运河往来太平洋和大西洋间,比绕道南美洲合恩角缩短路程约1.4万公里;从欧洲至亚洲东部或澳大利亚缩短3200公里。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最大的水闸式运河。
运河连接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水位相差较大,运河大部分河段的水面比海面高出26米。
但很多人都认为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平面都差不多一样高,为什么不一直打通,走起来方便,却建造一个嘉顿湖将淡水升高至海拔85尺,采取水闸式运作呢?这恰好就是原设计人聪明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要让有盐的海水侵蚀运河区,利用丰富的淡水资源来操作、发电、饮用,同时造起来比较经济。
为调整水位差,建造了6座船闸。
船只通过运河,一般需要8至9小时。
在2002年总共有13185条船通过巴拿马运河,总重187.8万吨,共收入5.88亿美元,任何船只宁可付过河费也不愿浪费时间走南美洲南端兜一圈,行程增加九千哩,以每小时25哩速度行驶,额外花费十多天时间。
巴拿马运河如此便捷运输航道给巴拿马政府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船型知识巴拿马型船型介绍巴拿马运河简介巴拿马运河位于北美洲巴拿马共和国的中部,它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运要道。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km,水深13m~15m不等,河宽150m~304m。
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m,设有6座船闸。
船舶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可以通航76000吨级的轮船。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过程是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巴拿马地处北美洲与南美洲的交界处,地区优势明显,左临太平洋,右临大西洋,最宽的陆域宽度只有80多km。
这一切使得巴拿马成为沟通两大洋的理想之地。
早在16纪,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就曾下令进行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测量与调查。
到了1879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审查巴拿马运河问题的国际代表会议,决定由法国政府全面负责进行开凿运河。
1880年1月1日,法国的“全球巴拿马洋际运河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凿巴拿马运河。
然而,因流行病的发生、蔓延以及财政上的重重困难,挖凿工程终于在1889年停顿。
在以后的时间里,美、英、法三国围绕着巴拿马运河的开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逐。
1901年,美国迫使英国就范,缔结了《海-庞斯福特条约》,同时废除了1850年签订的保证两国对巴拿马运河拥有平等权的《克莱敦-布尔尼条约》。
美国从此获得了开凿、经营和管理巴拿马运河的特权。
1903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哥伦比亚共和国巴拿马地区的一些人发动政变,宣布成立巴拿马共和国。
同年11月18日,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不平等的美巴条约,规定了美国以一次偿付1000万美元和9年后付给年租25万美元的代价,取得永久使用巴拿巴运河区(约14.74万公顷)的权利。
除了这一权利之外,美国还得到修建铁路和设防驻军的权利。
在法国原先开凿运河航道的基础上,美国又继续投资了3.87亿美元,雇佣了数十万人挖凿运河。
在整个挖凿施工过程中,来自世界各国的劳工,其中包括许多中国劳工,都为开凿巴拿马运河付出了血汗。
当时的劳工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劳动,曾先后有7万名巴拿马和其他国家的劳工死亡。
巴拿马运河扩建给中国进出口经贸物流业带来新机遇作者:陈玉平王凌峰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12期巴拿马运河扩建对中国大陆意义深远,目前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五家用户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智利。
有资料显示,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的贸易活动中的88%是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货物,与中国大陆有关的贸易货物占38%。
中国大陆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会越来越繁忙。
扩建“风波”2008年10月,巴拿马全民公决通过了总投资为52.5亿美元的运河扩建计划。
“2010年,巴拿马运河第三个船闸开工建设,2015年完工。
目前,运河每天可以通过37~45艘轮船。
每艘货轮最大载重不能超过7.5万吨。
但第三船闸完工后,可以通过20万吨以上级别的集装箱货轮。
”前中国驻巴拿马贸易发展办事处总代表鲍鄂生表示。
据悉,运河扩建完工后,中国大陆向美洲运输成品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只有水路运输能把全球连在一起。
”“目前,中国大陆的能源进口遍布全球,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对未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利好的。
”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大陆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姚新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巴拿马运河运营公司介绍,运河加宽后产生的影响之一将是大大降低从中国大陆向美国东岸运输产品的成本——或许能降低30%。
“中国大陆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仅次于美国。
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完工后,运河的通航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届时,将大幅度增加东亚(尤其是中国)与美洲地区的贸易量。
”谢文泽表示。
扩建工程完成后,巴拿马运河管理当局将通过对运河用户每年提高3.5%的通行费来筹集部分资金,这意味着通过该航道的船只将付出更大的直接成本来降低航线运价。
而且,运河的扩建还将带来其他的商机。
“包括运河扩建在内的大型工程为当地带来了很多的商机,将使全球很多商人云集此地。
”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总裁助理孔军说。
也许,巴拿马运河的作用将在未来继续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综上,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对于中国来说是很大的机遇,不仅能扩大中国与中美和中拉的双边贸易,在能源领域能扩大进口的多样化,确保能源安全。
在矿石资源方面,能显著运输降低成本,为国内钢铁业提升竞争力,集装箱船的通航能力提升,能有效吸引走苏伊士运河的船舶改走巴拿马,对于中国大陆上海、香港等地的港口建设、金融发展都是很大的机遇。
巴拿马运河是中国大陆进出口货物进出美国东海岸的主要通道,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将会有助于中美贸易活动的继续扩大。
而且中国大陆近两年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进出口活动也在逐步增多,穿行巴拿马运河是中国船只前往加勒比海国家和南美洲东海岸国家最便利的航线。
“中国大陆目前平均每年有约500艘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运河扩建后,这个数字肯定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美洲的心脏,巴拿马成为了拉美地区和加勒比地区多国合作战略的中心环,这也成为了巴拿马服务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是巴拿马驻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首席代表亚历山大·卡斯蒂列罗(Alejandro Castillero)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巴拿马共和国投资贸易推广招待会上的开场白。
作为巴拿马共和国外贸部副部长何塞·帕切科·特黑拉(José Pacheco Tejeira)来华的重要随员之一,他此次的目的是引资招商。
目前,巴拿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商业法律,以吸引国际企业在巴拿马设立办事处。
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建立两个平台。
第一是将科隆市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的自由贸易区,投资者可在该城市享受多种财政优惠和贸易促进政策。
第二是将巴拿马太平洋沿岸打造为一个新的特殊经济区,将为投资活动提供大量快捷渠道。
巴拿马运河扩建的经贸投资与机遇肩负任务的不仅仅是巴拿马方面的官员,中方企业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聂小洪是正邦集团的副总裁,他此次的任务之一就是和巴拿马方面进行洽谈,寻找投资商机。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我们现在正面临‘走出去’,巴拿马是我们走出去的重要的国度之一。
现在我们要把品牌、技术和巴拿马结合起来。
我们到那里去成立企业,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生产基地迁移过去,在当地打造全产业链。
这也是根据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国门’的精神。
”聂小洪在此次推介会上与巴拿马共和国外贸部副部长特黑拉进行了交流。
他透露:“下面双方将开始互相考察,确定具体的项目落地,目前是战略性的洽谈。
”以农业为主营业务的正邦集团仅仅是中巴经贸合作中的一例。
在21世纪的前9年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从100亿美元增长到130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2倍。
目前,双方贸易额已达26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
2014年、2015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46亿美元。
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双方贸易额达67.4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向巴拿马的出口额为67亿美元。
”鲍鄂生在会上表示。
事实上,根据中国大陆商务部数据,在2009年时,就已有500多家中国公司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投资。
巴拿马的金融开放为此提供了便利,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巴拿马的金融和物流两大领域较为重要。
巴拿马是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第三贸易伙伴。
中国大陆商品遍布巴拿马城的商场和购物中心,中国商品的转口贸易是巴拿马的主要出口商品。
“目前有很多企业在当地设点,进行转口贸易。
巴拿马金融业自由度较大,资金进出便利。
巴拿马对离岸金融采取宽松政策——免税。
所以很多大银行将区域中心设在巴拿马。
”孔军在推介会上介绍。
扩建将助力美国能源出口美国非常规油气的兴盛让能源界人士震撼不已,实现油气出口更是指日可待,而巴拿马运河的扩建更为这一目标添砖加瓦。
巴拿马于2007年9月启动运河扩建工程,这项预计耗资52.5亿美元的工程,按计划将于运河通航百年时竣工。
届时,船只通行能力将扩大40%,货物年通过量将从目前的3亿吨增加到6亿吨。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承担全球5%的贸易货运量,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每年运输量达3.3亿吨,往返船舶量达1.4万艘,将全球160个国家及1700个港口相连。
2006年该运河的日原油运输量为50万桶,由于众多油轮无法通行,其与全球石油贸易的关联弱化。
扩建后,油轮和液化天然气(LNG)船的通行能力将大为增强。
早前,全球只有约10%的LNG船可通过该运河,未来这一数字将达到80%,这无疑将为未来美国的油气出口创造条件。
美国页岩气正在重塑全球能源产业。
巴拿马运河扩建将对这一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因为通往亚洲的海运航线将因此缩短7500海里,而亚洲是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一旦实现油气出口,美国途经巴拿马运河到达亚洲、拉美等目标市场,将实现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
面对国内丰富的天然气产量,美国敞开大门,实现大规模出口,也并非不可能。
据彭博社的一份报告,过去5年,水力压裂法使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增加30%,致密油产量增加20%。
摩根斯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希望在未来10年使液化天然气年出口量达到5000万吨。
美国将因此成为继澳大利亚和卡塔尔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气生产国。
另外,页岩气产量丰富也导致美国天然气价在全球市场很有竞争力,从2008年起美国气价就稳定下滑,但全球价格却在上涨,目前欧洲天然气价格是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亚洲价格是1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因此巴拿马运河的扩建为美国天然气进入全球市场提供了绝佳机会,其出口价格完全可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出口国相竞争。
目前只有Cheniere能源公司获得了美国能源部的批准建造一个LNG出口终端,而对美国而言,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Cheniere 公司曾表示,美国LNG因为巴拿马运河的扩建而在全球范围内更有竞争力。
同时,巴拿马运河的扩建也为美国甚至是加拿大石油出口创造了条件,因为目前加拿大与美国之间有输油管道相连,未来加拿大有望借道巴拿马运河出口到欧洲市场。
此外,南美国家也因此获益,特别是哥伦比亚的煤炭进入亚洲市场将更快捷。
对美国的炼化产业而言,墨西哥湾附近的炼化产品将通过巴拿马运河到达南美洲的西海岸,未来更有可能进入亚洲市场。
因此,美国的低价炼化产品和天然气都可以通过巴拿马运河销售到全球,进而获得丰厚利益。
巴拿马运河的未来挑战实际上,为巴拿马经济快速发展、中巴贸易投资额快速上升提供动力的,是全球最具战略意义的运河之一——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由美国建成,自1914年通航至1979年间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
不过,在1979年运河的控制权转交给巴拿马运河委员会(由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机构),并于1999年12月31日正式将全部控制权交给巴拿马。
该运河是目前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重要纽带。
在目前全世界通过巴拿马运河完成的5%贸易总额中,88%是美国与亚洲地区的贸易货物,而与中国有关的贸易货物占38%。
“自1999年收回巴拿马运河后,巴拿马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好转,这也使巴拿马政府拥有财力进行大型项目的投资。
”孔军说。
不过,巴拿马运河也面临着潜在的竞争。
据外媒报道,尼加拉瓜计划于明年底开工修建一条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运河。
尼加拉瓜地处南北美洲咽喉要道,扼守两洋要冲。
一旦开通,尼加拉瓜运河将成为巴拿马运河的竞争对手。
当地专家们相信,新运河可以保证全球大约5%的海上货物运输量。
长达286公里的运河总造价约为400亿美元。
这条运河如果能够建成,必然会与巴拿马运河形成激烈竞争。
“但是,巴拿马运河的竞争优势是近百年的沉淀和积累,尤其是其完善的金融、保险、物流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体系,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
”谢文泽表示。
“目前尼方对于运河的建造正处于设想阶段。
但当地有很多因素将影响这一工程,地震多发地带,而且建造费用将相当高。
我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在当地修建运河的意义不大。
”巴拿马太平洋自贸区总裁奥尔梅多·阿尔法罗(Olmedo Alfaro)在谈到这一问题时信心满满,他说:“即便这一运河建成,我并不担心巴拿马运河的货运量将下降。
巴拿马运河正在扩建,我们将永远领先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