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金属的化学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22
《初二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学科,它不仅能够解释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初二化学下册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吧。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大多数金属都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不同的金属在物理性质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在硬度方面,铬的硬度最大,而汞在常温下是液态,硬度很小。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
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2)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3. 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4. 金属资源的保护(1)铁的锈蚀: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很多,如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涂油、刷漆、镀其他金属等。
(2)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二、溶液1. 溶液的形成(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一般是液体。
(2)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金属的化学性质归类剖析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铝镁等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保护膜。
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注意:根据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的难易程度可大体判断金属的活泼程度。
2. 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例如Zn+H 2SO 4=ZnSO 4+H 2↑。
注意:不是所有的酸都能和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酸一般指稀硫酸和稀盐酸,而不是指浓硫酸和硝酸等酸;金属指的是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但一般不考虑最活泼的K 、Ca 、Na 。
3.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活泼金属可以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其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二、置换反应1. 含义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 特征置换反应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它是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来分类的。
其特点为: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同时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例如CH 4+2O 2CO 2+2H 2O 只是氧化反应,并不是置换反应,因为它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类似地还有C+2CuO 2Cu+CO 2。
3. 字母表达式:A+BC→B+AC,有时简称为“一换一”的反应。
4. 置换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问题由于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组成单质的元素转化为生成物中组成化合物的元素,而组成化合物的元素则转化为生成物中组成单质的元素,所以在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注意:金属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离子而不是铁离子。
例如:Fe+H 2SO 4= FeSO 4+H 2↑ 。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是指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的强弱。
失电子能力强的金属称之为活泼金属,失电子能力弱的金属称之为不活泼金属。
8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HCl、稀H2SO4、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情景]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我们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答]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丙:“真金不怕火炼”。
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小结]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
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展示被空气中的O2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并把其与砂纸打磨后的镁条与铝片相比较][问]是谁给纯净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生]是空气![师]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过渡]如果我们把镁条、铝片、铜片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演示实验]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在空气中加热。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普通金属能与氧、盐酸、硫酸和盐溶液发生反应。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金属在空气中在氧气中方程式镁常温下表面逐渐变暗。
点燃猛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点燃、猛烈燃烧并发光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2mg+o22mgo铝在室温下,铝表面变暗并形成层致密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腐蚀光熊熊燃烧,火星到处都是,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22al2o3铁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变冷火星无处不在,散发着大量的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铜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湿的在空气中,铜绿形成并被腐蚀加热,生成黑色固体2cu+o22cuo金即使在高温下,它也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结论大多数金属都能喝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不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盐酸稀硫酸反应现象(两种酸中相同)镁mg+2hcl==mgcl2+h2↑mg+h二so四==mgso四+h二↑这种反应是剧烈的,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气泡,溶液仍为无色,生成这种气体可以燃烧并产生气体生淡蓝色火焰铝2al+6hcl==2alcl三+3h二↑2al+3h2所以4==al2(so4)+3h2↑锌zn+2hcl==h2↑+氯化锌2锌+氢2所以4==znso4+h2↑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液体逐渐从无色变为浅绿色,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并且产生淡蓝色火焰铁fe+2hcl==fecl2+h2↑fe+h二so四==feso四+h二↑铜不反应没有反应无三金属与盐的反应将锌片、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cuso四溶液阿格诺3解决方案nacl溶液锌锌表面有一层红色金属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锌+铜4==znso4+特写锌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zn+2agno3==zn(否)3)+2ag无变化,不反应铁铁表面有一层红色金属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铜4==feso4+特写铁表面有一层银白色金属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2agno3==fe(否)3)2+2ag无变化,不反应铜无变化,不反应铜表面沉淀一层银白色金属,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三==cu(no)二+2ag没有变化,没有反应易错点:一、(1)通常,金属活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也称为活性金属)可以代替酸中的氢;例如,氢背后的金属铜和银不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