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整理好的计算题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3
1如图5-9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米,b点在a点的右方。
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当a点处于波峰时,b 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
经过1.00秒后,a点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试求:这列简谐横波的波速可能为多大?2.一列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005s时刻的波形图,求:(1)若2T> t2-t1>T,波速可能为多大?5-52 4 6 8 10 12 x/my/cm(2)若T< t2-t1,并且波速为3600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3.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点,它们的平衡位置相距1.5m,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如果P比Q离波源近,那么波速为多少?最大值是多少?y/cmt/s-5245OPQ4如图7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方向传播,且波速大小为v = 2.4 m/s ,试求:(1)界质点P的振动频率;(2)P点在10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P点在10s末时刻的位移。
5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图8展示了它在t = 0时刻已经传播到的区域(即在x ≥ 2.5 m的区域,波尚未传播到)。
现已知在t = 0到t = 1.1s时间内,质点P第三次出现在波峰位置。
试求:(1)质点P的振动周期;(2)质点Q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刻。
6如图12-2-5所示,实线表示简谐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2=0.5s时的波形图。
(1)若T<(t2-t1)<2T,波向右传播的速度多大?图12-2-5(2)若2T<(t2-t1)<3T,波向左传播的速度多大?7如图所示,一列沿 x 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 0.6 m/s ,P点的横坐标为96 cm ,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1)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方向如何?(2)经过多少时间,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8如图中的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 s时的波形图象。
1.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输,实线为t l=0 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2=0.05 s 时的波形图。
(1)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输且2T<t2-t1<3T (T 为波的周期)求波速.(2)若波速v=260m·s-1,则从t l=0 时刻起x=2 m 处的质点第三次运动到波谷所需的时间。
2.如图甲为一列沿x 轴传输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P 为平衡位置x=17.5cm 的质点。
图乙为此波中平衡位置坐标x=10cm 的质点从该时刻起的振动图象。
问:①判断波的传输方向。
②从该时刻起,在哪些时刻质点P 会出现在波峰?③求从该时刻起,P 点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通过的路程(成果保存3 位有效数字)3.一列简谐横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20cm.P、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 和-5m,波由右向左传输已知t=0.5s 时,P 点第一次出现波谷试计算:①这列波的传输速度多大;②从t=0 时刻起,经多长时间Q 点第一次出现波谷③当Q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时,P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4.一列沿-x 方向传输的简谐横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0cm。
P、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和(-9,0),已知t=0.7s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输速度多大?(2)从t=0 时刻起,通过多长时间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3)当Q 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 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5.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输的简谐横波在t1=0 时刻的波形图。
a 质点的坐标为(3,0),已知t2=0.3 s 时,a 处质点第一次出现在波峰位置。
求:①这列波的传输速度;②这列波的周期。
6.一列简谐横波在t=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实线所示,从此刻起,经0.2s 波形图如图虚线所示,若波传输的速度为5m/s。
求:①判断波的传输方向②t=0 时,a 质点的振动方向③从t=0 时刻开始,质点a 在2.0s 内,通过的路程为多少7.A、B 是一列简谐横波传输途径上的两个质点,A、B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该波的传输方向由A 到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为0.9m,t=0 时刻,A、B 两点之间有四个质点处在平衡位置,求:①这列波的传输速度多大?②从t=0 时刻开始到t=4s 时,A 质点运动的路程及t=4s 时A、B 平衡位置中点处质点C 振动的方向。
高二物理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机械波的特点?A.能量传播B.只有振动的物体才能产生C.能在真空中传播D.需要介质传播2.下列哪个不是横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B.声波是横波C.不能穿透真空D.具有波峰和波谷3.下列哪个不是纵波的特点?A.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B.声波是纵波C.能穿透真空D.没有波峰和波谷4.当有两个同频率、同振幅的正弦波相遇时,如果相位差为0,其合成波的振幅为原波的多少?A.2倍B.1/2倍C.1倍D.无穷大5.在气温一定的情况下,声音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的传播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A.增大B.减小C.不变D.没有固定规律二、计算题1.一根绳子上有一横波,波长为2m,频率为50Hz。
当波通过一个固定点需要0.1s时,该固定点处的速度是多少?解:速度=频率*波长=50Hz*2m=100m/s。
2.一根铁棒长度为20cm,悬挂一端后,其自由振动的最低频率为20Hz。
求声速。
解:声速=频率*波长。
最低频率对应的波长是最长波长,即铁棒的长度,所以波长为20cm=0.2m。
声速=20Hz * 0.2m=4m/s。
三、简答题1.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是一种通过物质中的振动传播的波动形式。
机械波传播的物质称为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机械波的振动传播是通过介质中的分子、离子或分子团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什么是横波和纵波?横波是指波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
波峰和波谷是横波的特点。
典型的横波有水波和光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纵波没有波峰和波谷这种振动形态,采用方向性箭头表示。
典型的纵波有声波和地震波。
3.什么是波的干涉?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叠加产生干涉现象的过程。
干涉可以是构成波峰叠加而增强的叫做构成干涉峰,叠加而减弱或完全抵消的叫做构成干涉谷。
四、答案1.选C。
机械波能在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选C。
3eud 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机械波测试题(共120分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80分) 1.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 .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C .在波的传播中,振动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D .在波的传播中,如振源停止振动,波的传播并不会立即停止 2.波长指的是 ( )A .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B .横波中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C .纵波中两个密部之间的距离D .波的传播方向上, 两个相邻的任意时刻位移都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 3.关于波速公式v =λf ,下面哪几句话是正确的 ( ) A .适用于一切波B .对同一机械波来说,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只有频率f 不变C .一列机械波通过不同介质时,波长λ和频率f 都会发生变化D .波长2 m 的声音比波长1 m 的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一倍 4. 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 A .波速 B .波长 C .频率 D .振幅5.一列波沿直线传播,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质点A 的位置与坐标原点相距0.5 m ,此时质点A 沿y 轴正方向运动,再经过0.02 s 将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由此可见 ( ) A .这列波波长是2 m B .这列波频率是50 HzC .这列波波速是25 m/sD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 轴的负方向6.如图2所示,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 和波长λ分别为( ) A .A =0.4 m ,λ=1 m B .A =1 m , λ=0.4 m C .A =0.4 m ,λ=2 m D .A =2 m , λ=3 m7.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 m/s ,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3所示.此时x =8 m 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 4.5 s( )图1图 2D .x =6 m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 8.以下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B .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C .声波是横波D .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9.一位学生在教室里朗读课文, 一位在楼道里走动的人虽不见读书人, 却听到了读书声, 这是因为 ( )A .教室的墙壁能传播声波B .教室的墙壁能反射声波C .发生了声波的衍射现象D .发生了声波的干涉现象10.一列波正沿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长为λ, 波的振幅为A ,波速为v . 某时刻波形如图3所示,经过t =υλ45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波前进了45λB .质点P 完成了45次全振动C .质点P 此时正向y 轴负方向运动D .质点P 运动的路程为5A11.关于简谐运动受力和运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回复力实质上就是向心力B .越接近平衡位置,运动得越快,因而加速度越大C .回复力是指物体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D .回复力的方向总跟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方向相反12.下列物理量中,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是 ( )A .频率B .速度C .回复力D 。
机械波的基础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1. 机械波是指()。
A. 电磁波B. 声波C. 光波D. 压力波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波的传播方式?A. 纵波B. 横波C. 表面波D. 极化波3. 机械波传播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波源和波速B. 频率和波速C. 周期和振幅D. 波源和波长4. 波长的定义是指()。
A. 波峰与波峰的距离B. 波谷与波谷的距离C. 波峰与波谷的距离D. 波源与最远波峰的距离5. 下面哪个现象与机械波的传播无关?A. 多普勒效应B. 折射现象C. 干涉现象D. 吸收现象二、填空题1. 振动体在整个振动周期内完成的正向和反向的振动次数称为______。
2. 振幅是指波峰或波谷到平衡位置的最大________。
3. 声音是一种______波。
4. 横波中,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_____的方向。
5. 波长是连续两个_______之间的最小距离。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机械波?机械波的传播方式有哪些?机械波是指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的波动,其能量以机械形式传递。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有纵波、横波和表面波。
2. 请解释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波长和频率是机械波的基本特征参数。
波长是指连续两个相邻点之间的最小距离,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观察点的波动次数。
两者之间有着反比关系,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3. 举例说明机械波在介质传播中的衍射现象。
当机械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孔洞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例如,当水波遇到一堵墙壁时,波动会向墙壁上下扩散,并在墙壁后方形成半圆形波纹。
这是因为波峰和波谷会绕过墙壁扩散,产生弯曲的现象。
四、计算题1.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向前行驶时发出的声音频率为1000 Hz,求该声波的波长。
已知车速v = 60 km/h = 16.67 m/s(换算)已知声波频率f = 1000 Hz波长λ = v/f = 16.67 m/s / 1000 Hz = 0.01667 m2. 被测物体在水中产生的声波传播速度为1500 m/s,频率为500 Hz,求波长。
专题15.5 机械波计算题1.(2020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 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 10 cm 。
O 和 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 和 x =5 cm 处的两个质点。
t=0 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 O 的位移为 y =4 cm,质点 A 处于波峰位置;t= 1/3 s 时,质点 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1 s 时,质点 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求: (i)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ii)质点 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参考答案】(i) T=4 s v=7.5 cm/s λ=30 cm (ii)y=8sin(2πt+56π)cm【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机械波的传播及其相关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0分)如图所示,虚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实线是这列波在t =1 s 时刻的波形.①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t =1 s 时刻,x =3 m 处的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需要的时间最长可能为多少?②若波速大小为75 m/s ,波速方向如何? 【名师解析】①由图象可知:波长λ=8 m当波沿x 轴正向传播时,波在Δt=1 s 内传播距离: Δs=(nλ+5) m =(8n +5) m ,(其中n =0,1,2…) v =ΔsΔt=(8n +5) m/s ,(其中n =0,1,2…) t =1 s 时刻,x =3 m 处的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需要的时间,即为波沿x 轴传播1 m 距离需要的时间,最长时间t =Δx v min =15s =0.2 s当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时,波在Δt=1 s 内传播距离: s =(nλ+3) m =(8n +3) m(其中n =0,1,2…)若波速大小为75 m/s ,则1 s 内波传播的距离s =vt =75×1 m=75 m 因为s =75 m =(9λ+3) m ,所以波向左传播.3.(10分)在一列沿水平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上有相距4 m 的A 、B 两点, 图甲、乙分别是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已知该波波长大于2 m ,求这列波可能的波速.【名师解析】由振动图象得质点振动周期T =0.4 s若波由A 向B 传播,B 点比A 点晚振动的时间Δt=nT +34T(n =0,1,2,3,…)所以A 、B 间的距离Δs=nλ+34λ(n=0,1,2,3,…),则波长λ=4Δs 4n +3=164n +3因为λ>2 m ,所以n =0或1,当n =0时,λ1=163 m ,v 1=λ1T =403 m/s当n =1时,λ2=167 m ,v 2=λ2T =407m/s若波由B 向A 传播,A 点比B 点晚振动时间Δt=nT +14T(n =0,1,2,3,…)所以A 、B 间的距离Δs=nλ+14λ(n=0,1,2,3,…),则波长λ=4Δs 4n +1=164n +1因为λ>2 m ,所以n =0或1,当n =0时,λ1=16 m ,v 1=40 m/s 当n =1时,λ2=165 m ,v 2=405m/s.4.(2020·东北三校联考)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的图象如图所示,经0.1 s ,质点M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1)波传播的速度;(2)质点M 在1.2 s 内走过的路程。
第六章 机械波作业及答案一、选择题1.频率为500Hz 的波,其波速为3601-⋅s m ,在同一波线上位相差为 60的两点的距离为 [ ](A );24.0m (B );48.0m (C );36.0m (D );12.0m2、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3cos(1.0SI x t y πππ+-=,0=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 [ ](A)O 点的振幅为m 1.0-; (B) 波长为m 3;(C) a,b 两点间位相差为2π; (D) 波速为19-⋅s m .3、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若波的表达式以余弦函数表示,则O 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为 [ ](A) 0. (B)π21. (C) π. (D) π23.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t = 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P 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 ](A))314cos(10.0π+π=t y P (SI).(B) )314cos(10.0π-π=t y P (SI).xyOu(C) )312cos(10.0π+π=t y P (SI).(D) )612cos(10.0π+π=t y P (SI).5、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x = x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0cos()y A t ωϕ=+.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 (A) 00cos{[()/]}y A t x x u ωϕ=--+. (B) 00cos{[()/]}y A t x x u ωϕ=--+.(C) 00cos{[()/]}y A t x x u ωϕ=--+.(D) 00cos{[()/]}y A t x x u ωϕ=+-+. [ ]6、如图所示,S 1和S 2为两相干波源,它们的振动方向均垂直于图面,发出波长为λ 的简谐波,P 点是两列波相遇区域中的一点,已知 λ21=P S ,λ2.22=P S , 两列波在P 点发生相消干涉.若S 1的振动方程为 )212cos(1π+π=t A y ,则S 2的振动方程为 [ ](A) )212cos(2π-π=t A y . (B) )2cos(2π-π=t A y .(C))212cos(2π+π=t A y . (D))1.02cos(22π-π=t A y .二、计算题1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 (1) 分别求x 1 = 10 m ,x 2 = 25 m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求x 1,x 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2、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S(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 该波的波长.3、一列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波速u = 5 m/s 沿x 轴正向传播,原点O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 求解并画出x = 25 m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 (2) 求解并画出t = 3 s 时的波形曲线.4.一横波方程为 )(2cosx ut A y -π=λ, 式中A = 0.01 m ,λ = 0.2 m ,u = 25 m/s ,求t = 0.1 s 时在x = 2 m 处质点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6 一平面简谐波0=t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且向右传播,波速为,2001-⋅=s m u ,试求 (1)o 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的表达式;(3)m x 3=处的P 点振动表达式。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计算题) 1.(16分)如图甲是某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图乙是A 点的振动图像,试求:(1)A 点的振幅多大、此时振动的方向如何?(2)该波的波长和振动频率。
(3)该波的波速的大小及方向如何?2.(10分)如图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 = 80m/s 。
P 、S 、Q 是波传播方向上的三个质点,已知距离PS = 0.4m 、SQ = 0.2m 。
在t = 0的时刻,波源P 从平衡位置(x = 0,y = 0)处开始向上振动(y 轴正方向),振幅为15cm ,振动周期T = 0.01s 。
(1)求这列简谐波的波长λ ;(2)在图2中画出质点P 的位移—时间图象(在图中标出横轴的标度,至少画出一个周期);(3)在图3中画出波传到Q 点时的波形图(在图中标出横轴的标度)。
3.(9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C .狭义相对论认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D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2)如图9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14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 点沿yt/0 1- 图yx/0 1 - 图v图x 20 t ×5 -0 x 5 -4y /cm 5 26y/cm5 1A 甲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 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 点.已知OA =2R ,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3.则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β=________;若换用一束红光同样从A 点射向该球体,则它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 点相比,位置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不变”).(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2 s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0所示.该列波的波速是________m/s ;质点a 平衡位置的坐标x a =2.5 m ,再经________s 它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4.如图12-2-12甲所示,在某介质中波源A 、B 相距d =20 m ,t =0时两者开始上下振动,A 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 连续振动,所形成的波的传播速度都为v =1.0 m/s ,开始阶段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1)定性画出t =14.3 s 时A 波所达位置一定区域内的实际波形;(2)求时间t =16 s 内从A 发出的半波前进过程中所遇到的波峰个数.5.如图12-2-11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 s 后的波形图.(1)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2)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3)若波速是35 m/s ,求波的传播方向.6.如图12-2-9所示,空间同一平面上有A 、B 、C 三点,AB =5 m ,BC =4 m ,AC =3 m ,A 、C 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波源,振动频率为1360 Hz ,波速为340 m/s ,则BC 连线上振动最弱的位置有几处?7.(2011年山东青岛一模)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t =0.6 s 时,B 点第三次出现波峰.则这列波的周期是多少?x=50 cm 处的质点A 回到平衡位置的最短时间为多少?8.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 1=0时刻的图象.此时波中质点M 的运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且t 2=0.55 s 时质点M 恰好第3次到达y 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试求:(1)此波沿什么方向传播?(2)波速是多大?(3)从t 1=0至t 3=1.2 s ,质点N运动的路程和t 3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别是多少?9.在O 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y 方向振动,形成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
y (m)机械波一、选择题:1.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
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 D ]2.频率为 100 Hz ,传播速度为300 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1,则此两点相距(A) 2.86 m (B) 2.19 m (C) 0.5 m (D) 0.25 m [ C ]3.图中画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则平衡位置在P 点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 (A)]31)2(cos[01.0π+-π=t y P (SI) (B)]31)2(cos[01.0π++π=t y P (SI) (C) ]31)2(2cos[01.0π+-π=t y P(SI) (D)]31)2(2cos[01.0π--π=t y P (SI) C ]4中:(A)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B)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C) 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 C ]5.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 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
波在S 1点振动的初相是φ 1,S 1到P 点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初相是φ 2,S 2到P 点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λk r r =-12 (B) π=-k 212φφ (C) π=-π+-k r r 2/)(21212λφφ(D) π=-π+-k r r 2/)(22112λφφ [ D ]6.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A) 810 Hz (B) 699 Hz (C) 805 Hz (D) 695 Hz [ B ]二、填空题:1.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025.0x t y -= (SI),其角频率ω =125 rad/s ,波速u = 338m/s ,波长λ = 17.0m 。
一、选择题:1.3147:一平面简谐波沿Ox 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42(2cos[10.0π+-π=x t y (SI),该波在t = 0.5 s 时刻的波形图是[ B ]2.3407: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
则该时刻(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3.3411: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Cx Bt A y -=,式中A 、B 、C 为正值常量,则:(A) 波速为C (B) 周期为1/B (C) 波长为 2π /C (D) 角频率为2π /B []4.3413: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
其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A) )cos(),(bt ax A t x f += (B) )cos(),(bt ax A t x f -=(C) bt ax A t x f cos cos ),(⋅= (D) btax A t x f sin sin ),(⋅= [ ]5.3479: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2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 ]6.3483:一简谐横波沿Ox 轴传播。
若Ox 轴上P 1和P 2两点相距λ /8(其中λ 为该波的波长),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点振动速度的(A) 方向总是相同 (B) 方向总是相反y (m) y (m) - y (m) y (m)(C) 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大小总是不相等 [ ]7.3841:把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
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 (A) 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 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 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 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 [ ] 8.3847: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
机械波典型计算题专练
1.横波如图12所示,t 1时刻波形为图中实线所示;t 2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Δt=t 2-t 1=0.5s ,且3T <t 2-t 1<4T ,问:
(1)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多大?
(2)如果波向左传播,波速多大?
2.一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13所示,P 点经Δt=0.2s 第一次到达波峰,波速多大?
3如图12-2-11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 s 后的波形图.
(1)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
(2)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若波速是35 m/s ,求波的传播方向.
图13
图12
1,一列简谐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从波源的振动传播到b点时开始计时,图甲所示为t=0.25 s 时刻介质中的波动图象,图乙为b点从t=0 s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
求:(1)这列简谐波的传播方向;(2)t1=0.25 s时刻,质点O的速度方向;
(3)质点做简谐运动的频率; (4)简谐波传播速度的大小.
2.一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播到Q点,已知这列波在P处出现两次波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4 s,
求:(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2)经过多少时间质点R处于波峰位置?
3.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如图甲所示.已知在0.6s末,A点恰第四次(图中为第一次)出现在波峰,求
(1)该简谐波波长、波速分别为多少?
(2)x=5m处的质点p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多少?
(3)如果以该机械波传到质点p开始计时,请在下图乙中画出p点的振动图像,并标明必要的数字,至少画出一个周期的图像。
1.如图所示是一列横波上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 传向B ,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Δx =4.0m ,波长大于3.0m ,求这列波的波速.
2.在一列横波的传播方向上有两点P 和Q ,两点间距离30m ,它们的振动图象如图14所示.问:
(1)若P 点距波源近,波速多大?
(2)若Q 点距波源近,波速多大?
O y /cm 5 -5 0.2 0.4 t /s 0.2 0.4 t /s O y /cm 5 -5
A 质点
B 质点 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