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门诊就诊指南
一楼:老门诊区:急诊内外科、抢救室、注射室、输液室、观察室、
换药室、支助中心
新门诊区:导医台、中药房、西药房、挂号收费室、结账处、
医保新农合办公室、儿科门诊
二楼:(老门诊楼)输血科、检验科
(新门诊楼)普外科门诊、胸外外科门诊、骨科门诊、脑外科门诊、内镜室(肠镜、胃镜)、疼痛门诊、肝病门诊、理疗科门诊、
高血压、消化、糖尿病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呼吸肾内门诊、
中医门诊、肿瘤科门诊妇科门诊、产科门诊、计划生育室三楼:(新门诊楼)泌尿外科门诊、肛肠科门诊、皮肤科门诊、心理门诊
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公共卫生科、内外科专家门诊(老门诊楼)心电图室、脑血流图室、病理室、乳腺检查室、
彩超室(B超)、保健科
住院一病区一楼:放射科检查区(拍片、透视、CT 、核磁共振等)。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出院记录一般信息病区:神经内科床号:36 住院号:14031245姓名:刘乾珍性别:女年龄:70岁入院时间:2014年9月24日08时10分出院时间:2014年10月29日08时29分住院天数:35天入院诊断:1.急性脑出血.2.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患者因“不能言语伴右侧肢体无力5小时”入院,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未正规治疗,未检测血压。
入院查体:T36.7C0,P68次/分,R18次/BP200/100mmHg,血糖6.8mmoI/L。
神志清楚,不能言语,可少许发音,可理解他人言语,查体部分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欠配合,可见各向运动,鼻唇沟大致等称,伸舌右偏,口角左歪,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左上肢畸形,左侧肢体肌张力大致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欠配合,肌力约3-4级,右侧巴氏征阳性,克氏征阴性。
门诊资料:2014年9月24日,行脑部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左侧脑室0.3×0.5出血块、脑萎缩。
住院期间,查血常规:WBC4.8×109/L. RBC3.48 ×1012,生化1号示CHOL5.69mmoI/L.TBIL40.56mmoI/L,肝胆彩超:(-)。
给予降压、扩管、营养脑细胞及对症康复治疗35天。
患者症状减轻,临床好转出院。
出院诊断:1、急性脑出血.2、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脑萎缩.出院情况:患者精神一般,言语不多,可正常进食,右侧肢体乏力,活动欠佳,不能下床行走,无抽搐,无意识水平下降,查体:血压:140/90mmHg,神清,可言语,可按他人指令动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活动正常,未见眼颤,口角左歪,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右侧下体约3-级。
出院医嘱:1、注意护理(防止褥疮);长期卧床加强功能锻炼。
2、院外须继续治疗的方案(拜阿司匹林片0.1克1次/日口服,阿弥可保片0.5毫克3次/日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2次/日口服)。
中建三局: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开工
邓秀琼;干玉珍
【期刊名称】《中国工程建设通讯》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6月16日,中建三局二公司华中公司承建的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整体迂建工程开工。
江夏区委书记张卫国、局副总经理李勇等出席开工典礼。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迁建工程东临江夏文化路,南靠世纪大道,由武汉市江夏区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是集住院部、门急诊部、医技部、行政办公及后勤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大型医院,总建筑面积75898平方米,其中住院楼地下1层、地上15层,其余单元均为3层。
【总页数】1页(P21-21)
【作者】邓秀琼;干玉珍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9
【相关文献】
1.中建三局一公司:武汉45亿元BT大单开工 [J], 程超;杨勇;胡伟
2.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 [J],
3.地域视角下的医疗建筑设计——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创作实践 [J], 胡仁茂;吴丹;刘昕宇
4.开拓创新谋发展扬帆奋进谱新篇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J],
5.“微笑”是上帝赐给天使的翅膀——记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吴爱喜 [J], 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简介一、在职(28人)1、胡汉华,男,主任医师。
1956年1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医疗系,现任普外科主任。
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先后进修过普通外科、整形外科、肿瘤外科及乳腺专科,并在该领域有一定的造诣。
发表论文及临床经验总结二十余篇,有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
江夏区第一、第二届“十大名医”之一。
2、黄合,女,主任医师。
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医系,现任中医科副主任,曾二次在湖北中医学院进修学习,在对中医急性病及疑难杂症的辩证施治,胃脘痛、胸痹、急慢性肝炎、结石病及妇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对小儿肾炎、疳疾的辩证施治。
3、刘书,男,主任医师。
1959年2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咸宁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医院业务副院长,从事传染病诊治工作,对各种疑难危重传染病如重症出血热、肝炎、结核,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4、张传生,男,副主任医师。
1952年出生,1976年毕业于咸宁分院医疗系。
先后二次在上级医院进修传染内科专业,对各种传染病,特别是流行性出血热、肝炎的诊疗有一定的水平。
5、周建立,男,副主任医师。
1952年9月出生,1976年毕业于咸宁分院医疗系,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在我区首先开展小儿麻痹症的手术治疗。
在骨与关节损伤,骨病的诊疗及肌瓣转移,大面积植皮等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6、张清保,女,儿科副主任医师。
1952年12月出生,1975年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对儿科疑难危重病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肺部、肾脏、肠道疾病及贫血、小儿疳积、佝偻病、新生儿疾病有一定的造诣。
7、饶钦英,女,儿科副主任医师。
1954年5月出生,1977年毕业于咸宁分院医疗系,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工作,多次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儿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儿科疑难病的诊疗及急危重病人的抢救。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简介武汉市第十四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区一所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1996年首批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连续四届九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OO5年在全市同级医院中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被市卫生局评定为“二级优秀”医院,且为全市医保一卡通定点医疗机构。
近年来,共获得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100多项荣誉。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地处武汉市南大门,距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
占地58亩,面积约4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284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21598平方米,绿化面积10441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1亿元。
现有在岗正式职工615人,聘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3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2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500余人,副高级(副教授)以上职称90人,中级职称276人;设有内、外、妇、儿、五官、肿瘤等21个病区,51个专业科室,2011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出院病人数约2万人,手术量近7000台次,拥有全球第一品牌美国通用GE64排128层CT、核磁共振、美国通用螺旋CT、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电子胃镜、美国通用(GE)、荷兰菲利普彩色B超等国内外先进设备370余台(件)、总价值6000多万元。
如今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医院正在为新院的迁建宏伟蓝图科学规划、精心准备,以稳健的步伐,崭新的面貌,在卫生改革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同意宜昌市第一人民等38家医院配置(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批复正文:---------------------------------------------------------------------------------------------------------------------------------------------------- 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同意宜昌市第一人民等38家医院配置(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批复各有关市(州)卫生局,部、省属医院:依据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及《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修订下发2011-2015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控制数及配置标准的通知》精神,经单位申报,市(州)卫生局初审,省卫生厅组织论证并网上公示,经研究决定,同意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等38家医院在规定的配置机型范围内配置(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
为进一步规范配置管理工作,请有关市(州)卫生局将本批复及时通知本辖区内获得批准配置或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医院,并按要求办理相关事宜:一、严格执行申请报批程序按照《湖北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工作制度》(鄂卫办发〔2008〕21号)要求,新增配置许可批复的有效期为2年,更新批复的有效期为1年,逾期未装备的,批复自动失效。
失效后医疗机构仍计划配置或更新该品目大型医用设备的,需重新履行申报程序。
对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殊情况的设备,由医院论证后提出申请,经县、市(州)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请厅医疗器械装备管理处备案后,可适当延长批复有效期。
二、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应严格按照《湖北省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鄂卫发〔2012〕11号)要求,委托具备政府采购甲级或乙级资格的代理机构进入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武汉市区综合医院排名Top10,武汉市重点专科医院武汉市区综合医院排名Top10随着武汉城市的不断进展,武汉各大综合医院的设备和治疗技术不断更新和提升,看病的环境和条件也越来越好。
那么,在武汉市区,哪些综合医院是必需推举的呢?下面是武汉市区综合医院排名Top10:1. 武汉**医院:武汉市官方认证的三级综合医院,历史悠久,医疗技术雄厚,是武汉地区大型综合医疗机构之一。
2. 武汉市中心医院:设有多个二级综合医院和分支机构,是武汉市政府指定的定点医院,有着雄厚的医疗技术力气和现代化的诊疗设备。
3. 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市区较早成立的综合医院,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了一般疾病外,还有很强的心血管、神经内科等专科的治疗技术。
4. 武汉高校中南医院:武汉高校中南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学机构,历史悠久,它是武汉地区较早成立的综合性医院之一,位置在洪山区。
5. 武汉市新华医院:新华医院是一所大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各项技术指标位于全市领先水平,特殊是在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声誉。
6. 武汉市儿童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主要服务对象是0岁到14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特别专业的儿科医生和科研人员。
7.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是一家以医疗为中心的综合医院,地处武汉市汉阳区,是汉口、汉阳区民众的中心医院之一,医疗设施齐备,治疗技术雄厚。
8.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一所银行医院,是武汉市重点专科医疗单位,设备先进,技术精妙,各项技术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
9. 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专攻耳鼻喉科,是武汉市一所重点专科医院,拥有资深的医师团队、精密的诊疗设备和具有现代化水平可操作性的中心手术室。
10. 武汉市人民医院:武汉市人民医院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疫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患者遍布全国各地,是人们看病的首选之一。
武汉市重点专科医院推举武汉市拥有很多优秀的综合医院,但是我们病情的需求千差万别,有的需要更加专业性,比如,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专科。
武汉市环保局关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7.10.24•【字号】武环管〔2017〕162号•【施行日期】2017.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市环保局关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你院保送的《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已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和辐射工作种类、使用范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1号。
本项目拟在门诊部裙楼地下1层东南角新增1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综合楼B区1层新增1台DSA,均用于医疗诊治,辐射工作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二、根据现场检查情况,我局原则同意《报告表》编制内容。
三、你院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认真落实《报告表》提出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并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二)进一步明确辐射管理机构和职责,完善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并严格实施。
(三)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环境保护验收。
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四)加强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辐射工作人员应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五)加强射线装置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监测计划,定期检查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应于每年1月31日前编写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简介
武汉市第十四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区一所初具规模,功能齐全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
1996年首批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连续四届九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2OO5年在全市同级医院中首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被市卫生局评定为“二级优秀”医院,且为全市医保一卡通定点医疗机构。
近年来,共获得上级有关部门颁发的100多项荣誉。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地处武汉市南大门,距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
占地58亩,面积约4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284平方米,医疗业务用房面积21598平方米,绿化面积10441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1亿元。
现有在岗正式职工615人,聘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3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2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500余人,副高级(副教授)以上职称90人,中级职称276人;设有内、外、妇、儿、五官、肿瘤等21个病区,51个专业科室,2011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出院病人数约2万人,手术量近7000台次,拥有全球第一品牌美国通用GE64排128层CT、核磁共振、美国通用螺旋CT、日本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电子胃镜、美国通用(GE)、荷兰菲利普彩色B超等国内外先进设备370余台(件)、总价值6000多万元。
如今的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医院正在为新院的迁建宏伟蓝图科学规划、精心准备,以稳健的步伐,崭新的面貌,在卫生改革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再过几年,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环保、节能的三级综合医院将座落在江夏区谭鑫培公园对面,新医院占地166亩,建设规模16.26万平方米,住院部大楼31层,层高127米;综合楼19层,层高80.5米;开放床位1200张,预计总投资约7.2亿元,机动车泊位数938辆(地上497辆,地下441辆),非机动车泊位数150辆。
未来将始终遵循“仁爱至上、生命第一”的院训,坚决贯彻“科学规划,依规管理,知识领路,协调发展”的建院方针,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更先进的设备、更舒适的环境为江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