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及其催化剂应用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3.58 KB
- 文档页数:2
燃料电池系统的催化剂研究与应用燃料电池(Fuel Cell)是一种通过将燃料(氢气、甲醇等)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的帮助下反应产生电能的电池。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以及节能减排的趋势,燃料电池系统已经成为了未来特别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则是影响整个燃料电池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会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两方面来论述。
一、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1. 催化剂的基本性质催化剂是指具有特定化学活性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有效降低活化能,促进反应速率的物质。
对于燃料电池来说,催化剂的基本性质也是如此。
目前,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主要是以铂族金属及其合金为主,因此,水溶液中的酸和阴离子对铂族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催化剂的电化学行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电化学行为包括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和电催化机理两部分。
其中,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能量转换的核心过程,是由于催化剂能够有效降低氧和燃料之间的反应能量而实现的。
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大量的能量被转化为电能,因此,催化剂对于燃料电池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方法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方法是燃料电池催化剂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气相沉积法、化学物质还原法、共沉淀法、化学还原法等。
而催化剂的表征主要包括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等。
二、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应用1. 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是燃料电池的一种类型,它将氢气作为燃料,由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
目前,氢燃料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船舶等领域。
在氢燃料电池中,铂族催化剂通常被用作电极催化剂,用于促进氧还原反应并实现能量转换。
2. 甲醇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是另一种类型的燃料电池,它将甲醇作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电能。
与氢燃料电池相比,甲醇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操作温度。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催化剂研究进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高效的化学能转换装置,能够将燃料(如氢气、甲烷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并产生可重复利用的热能。
SOFC具有高效、环保、高品质电能、长寿命等优点,可应用于从小型移动设备到大型电力站等多种场合。
然而,SOFC的广泛应用受到其高成本和催化剂寿命的限制。
催化剂是SOFC 的核心组件之一,主要用于氢的氧化反应和燃料的还原反应。
因此,寻找高效、稳定、廉价的催化剂是SOFC应用中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SOFC用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并讨论其前景及挑战。
一、SOFC催化剂的发展历程SOFC催化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最初使用的是银和铂等贵金属。
随着催化剂的优化和制备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催化剂大多采用基于采矿物氧化物的复合催化剂,如钙钛矿LaCoO3和LaFeO3等,这些材料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寿命,能有效促进SOFC的反应。
此外,还研究了其他一些低成本的催化剂,如Ni-YSZ、Ni-SDC、Ni-GDC等,但由于这些催化剂的寿命和抗CO中毒能力都不如稀土系催化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相对较少。
二、目前的挑战尽管SOFC催化剂已经有了显著进展,但它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SOFC催化剂存在吸附催化剂中毒的问题。
SOFC的燃料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CO、H2S等,这些物质能够与催化剂上的活性位点反应,导致催化剂中毒和失活,从而影响SOFC发电。
因此,研究抗CO中毒的SOFC催化剂分别成为了近年来SOFC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次,SOFC催化剂的高成本问题制约了其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虽然国内外对SOFC催化剂制备成本的降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采用可再生材料、改进工艺等,但目前的SOFC催化剂在大规模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
三、未来研究方向在SOFC催化剂的研究领域,未来有一些研究方向值得探讨。
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备受关注。
而碳材料作为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挑战。
1. 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作用机制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活性。
首先,碳材料作为电极载体,可以提供良好的电子传输通道,有效提高电催化反应速率。
其次,碳材料表面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可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此外,碳材料还能提供良好的气体扩散通道,有助于燃料和氧气的供应。
2. 碳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碳材料的种类多样,包括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等。
这些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
石墨烯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和电极材料中。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被用作催化剂载体和电极材料。
石墨则常用于电极的导电层。
3. 碳材料的优势和挑战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碳材料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可再生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环境影响。
其次,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较好的性能。
然而,碳材料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碳材料的催化活性有限,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碳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以满足电催化燃料电池对材料性能和结构的要求。
4. 碳材料的研究进展目前,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控制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提高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调控碳纳米管的直径和长度,可以增强其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碳材料,如多孔碳材料和碳纳米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催化燃料电池的性能。
总结:碳材料在电催化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在提高燃料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及研究进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直接将外界的能量形弐(如可燃气或液体燃料)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它主要由电解质(SOFC的空气电极通常是氧化物质)和固体离子电导体(SOFC的电极通常是金属氧化物)组成,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
下面将介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及研究进展:一、原理1. SOFC的基本原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将燃料和氧固态反应,生成了氧阴极腐蚀产物,燃料阳极(氢气或其他燃料气体)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电子,两極上的流动的电子来产生可用的电能。
2. 阴极反应:气体阴极反应是SOFC的关键部件,通常以氧为质子接受体,在阴极上,氧气在电极表面被氧化形成水分子和氧离子,同时具有传导电子的工作。
3. 阳极反应:阳极反应则涉及将燃料(如氢气)氧化到水的反应,如果氢气是SOFC的燃料的话,它的阳极反应有:H2 + 1/2O2 = H2O,产生的电子,将被自由流动到电极,通过外部负载可以得到有用的电能。
二、研究进展1. 电极的研究:电极材料的建造及修正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的焦点之一,因此开发新型的电极材料广受关注,这些新研究中5d电子金属氧化物(如金属钅氧化物)和聚酰胺(如聚甲醛酰胺)已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它们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成本效益。
2. 空气电极的研究:直接用空气作为氧电极的空气电极也逐渐引起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物空气电极(OFC)和水空气电极(AFC),这些氧化物空气电极主要是采用经高温氧化制备的分层氧化物,它们在不考虑液滴水在SOFC中产生的腐蚀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在更低的温度下稳定操作。
3. 流体传输:为了实现最佳性能,传送流体到和从SOFC的反应部分中得到有效的传输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诸如燃料和空气的流体路径设计,和液体再循环系统的开发极受关注,以优化燃料的利用率,以及降低SOFC系统的总损失。
固体氧化物直接碳燃料电池阳极反应过程分析刘国阳;周安宁;张亚婷;蔡江涛;党永强;邱介山【摘要】A direct carbon fuel cell ( DCFC) was assembled with yttria stabilized zirconia ( YSZ) as electrolyte and active carbon ( AC) , graphite ( G) and semi-coke ( SC) were employed as the DCFC fuels. The influences of the carbon fuel pore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peration temperature, anode atmosphere on the anode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or three carbonaceous fuels, the performance of DCFC is in the order of AC >SC >G, the same as that for their oxidation reactivity in air or CO2 atmosphere. The reactivity of carbonaceous fuels is determined by their surface oxygenic functional groups and pore structure. Moreove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CFC anodic reactions involves the oxidation of C to CO2 , the conversion of CO2 to CO via the reverse Boudouard reaction, and the oxidation of CO to CO2 .%以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 YSZ)为电解质组装成直接碳燃料电池( DCFC),分别以活性炭( AC)、石墨( G)、神府半焦( SC)作为DCFC燃料,研究了碳燃料的特性、电池操作温度以及阳极反应气氛等对DCFC阳极反应过程的影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和应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称SOFC,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电化学能源装置。
它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更为环保且能达到较高的高效转换率。
因此,SOFC在能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SOFC的制备和应用。
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一)基本原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阳极、阴极及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三部分组成。
在SOFC 中,电解质通常采用氧化物电解质如氧化锆等。
阳极和阴极通常采用钨酸盐等催化剂材料,用于促进氧与燃料的反应并加速反应速率。
当氢气经过阳极时,会发生输入反应:2H2 + O2- = 2H2O + 4e-,生成水和电子。
电子则会从阳极移动到阴极处,从而产生电流。
(二)制备方法目前,SOFC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多种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单晶体法、固相烧结法和浆料注射成形法。
1. 单晶体法单晶体法是通过溶液的方式,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制备SOFC。
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备周期短。
其基本原理是将材料的溶液依次喷涂在单晶体表面上,然后在恒温烤箱中进行烘烤,最终形成SOFC。
2. 固相烧结法固相烧结法是通过固相反应的方式制备SOFC。
该方法较为复杂,但能制备出高品质的SOFC。
其基本原理是将氧化物电解质、阳极和阴极等多种材料混淆后,通过高温烧结的方式制成SOFC。
该方法具有可靠性高、制备的SOFC硬度与密度等均较高的特点。
3. 浆料注射成形法浆料注射成形法是利用液态浆料将SOFC制备而成。
该方法适用于制备SOFC铺层,能制备出具有良好孔隙性和厚度均匀的SOFC。
其基本原理是将多种材料制成一定比例的液态浆料,然后将其喷涂到所需位置。
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SOFC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移动电源、工业用电、农业用电等多个领域。
(一)移动电源在移动电源领域,SOFC能够实现小型化、高效化和绿色化。
它可以广泛使用于航空、轮船等移动设备,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长时间、高效率的动力;同时也可以使用于中小型移动通讯基站,能够提供长时间、高容量的电源,解决了传统电源续航能力有限的问题。
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研究与应用技术在当今能源领域,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装置,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而催化剂在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研究与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如氢气、甲醇等)和氧化剂(通常为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和水。
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然而,传统的燃料电池催化剂通常基于贵金属(如铂),其成本高昂、资源稀缺,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
因此,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成为了当前燃料电池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工作:一是降低贵金属的用量。
通过优化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如采用核壳结构、合金化等方法,可以在保证催化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铂等贵金属的使用量。
例如,核壳结构的催化剂,将少量的铂作为外壳,包裹在非贵金属的内核上,既降低了成本,又能利用铂的高催化活性。
二是探索非贵金属催化剂。
除了贵金属,一些非贵金属(如铁、钴、镍等)及其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研究人员通过合理设计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电子特性,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性能。
例如,过渡金属氮化物、碳化物等在某些反应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三是开发新型载体材料。
催化剂的载体不仅能够分散和稳定催化剂颗粒,还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目前,常用的载体材料有碳材料(如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等)、金属氧化物等。
研究人员通过对载体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如掺杂、表面官能化等,改善其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应用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上,传统的湿化学法(如浸渍法、共沉淀法等)仍然被广泛使用,但一些新的制备技术,如微波辅助合成、等离子体处理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新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提高催化剂的性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随着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便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技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其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具有环保的优势;另一方面,电池具有高效转化和高功率密度等优点。
因此,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船舶、电动汽车等领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是基于固体氧化物离子传导体(SOFCs)的,通过将氢气、甲烷等燃料和氧气通过电池反应得到电能。
SOFCs可以看作是一种离子交换膜,其中氧离子从高氧化物的一面通过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传递到低氧化物的一面,形成一个电势差,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反应过程可以表示为:2H2O + 2e- → H2 + 2OH-2H2 + 2OH- → 2H2O + 4e-SOFCs这种固态离子传导体的特性使得电化学反应的效率更高,同时也减少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电阻。
这意味着SOFCs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运行,从而降低了制热成本和体积。
此外,由于SOFCs是固态的,因此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都十分高。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现实生活中的潜在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SOFCs可以作为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源,这种技术可以替代传统的燃油动力,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SOFCs还可以用于建筑、通信、医院等领域的备用电源,这种技术可以使得备用用电更加稳定可靠。
再次,SOFCs也可以用于微型发电,用于为家庭和企业提供电力。
总的来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转化等优点,并且是一种清洁、环保的技术。
虽然目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还存在一些克服的难题,比如减少制造成本和提高电池寿命等,但是这种技术无疑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将会成为未来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技术,备受瞩目。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转化效率、零污染的环保特点和多样化的应用领域,被认为是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原理和应用两个角度来探讨SOFC技术。
一、SOFC原理SOFC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使用多种燃料(如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等)和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电力的电池。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燃料和氧气送入反应室中,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
其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燃料(如氢气)+ 氧气—> 电子+ 水其中,燃料和氧气在反应室中通过电解质固体与电极(阳极和阴极)反应,产生水和电子。
当电子通过电极和外部负载流动时,产生了电流。
SOFC是一种高温电化学反应,其工作温度通常在800℃到1000℃之间。
SOFC的最大特点是其固体电解质层。
电解质层可以通过固体氧化物(如ZrO2、Y2O3等)制成,具有很高的氧离子传导性能。
在燃料和氧气的加热和加压作用下,燃料和氧气在电解质上发生反应,形成电子和氧离子,电子和氧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上结合,与气体中的电子、氢离子、氧离子等反应,反应产生电能和水蒸气。
二、SOFC应用由于SOFC具有高效、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SOFC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家用电力:SOFC的高效率和燃烧的清洁性使其非常适用于发电机组的家庭应用。
这种技术能够产生清洁、高效的家庭电力,同时也不会产生污染。
2.卫星及航天应用:SOFC的高效率和可靠性使其非常适合卫星和太空探索任务。
在长时间的太空航行中,SOFC可以持续地提供电力。
3.军事应用:由于其燃烧过程几乎没有任何污染,SOFC技术在军事应用领域具有广泛前景。
例如,在现场设施中提供电力。
4.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内的天然气脱氢和移动式平台的发电。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反应机理及其催化剂应用探讨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作为一种氧浓差电池,是通过传递氧离子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全固态新型发电装置。
得益于高反应活性的氧离子,SOFC具有能量转换率高、燃料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DC-SOFC)是直接使用固体碳为燃料的SOFC,既具有固体碳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广泛、成本低廉等优点,也结合SOFC全固态结构、燃料适用范围广、无须任何高温液态介质等优势。
本论文围绕DC-SOFC的阳极反应机理和应用不同碳源燃料的电池性能而展开,致力于为DC-SOFC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首先,对DC-SOFC阳极反应动力学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为DC-SOFC的可行性和自维持性提供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探索碳燃料气化反应催化剂种类、担载量、担载方式等因素对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发现了一种适用于DC-SOFC的天然担载催化剂的高性能生物质碳燃料,设计了以废弃塑料为燃料的SOFC系统,并得到理想的输出性能,拓展了SOFC的燃料适用范围,对SOFC的实际应用有指导作用。
对DC-SOFC阳极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管状YSZ电解质支撑的SOFC,其电池结构为
Ag-GDC/YSZ/Ag-GDC。
通过设计尾气检测系统对正在运行中的DC-SOFC产生的尾气流速和成分进行在线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CO在阳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被消耗,CO2在碳燃料上发生Boudouard反应产生CO;电池的工作电流越大,CO的消耗速率和产生速率也越大。
CO的消耗速率可以通过设定恒定的放电电流来控制为定值,然而CO的产生速率却因碳的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小。
当CO的产生速率减小到小于CO的消耗速率时,电池停止工作。
对800?C时DC-SOFC阳极室内碳燃料到阳极间1 cm范围内的CO和CO2的互扩散速率进行了初步估算,发现在运行电流为1 A cm-2的电流密度下工作时,CO和CO2的扩散速率足以维持DC-SOFC连续运行,或者说,由于气体扩散速率对电池性能的阻碍作用可忽略不计。
针对DC-SOFC的应用,成功开发了一种用作DC-SOFC燃料的担载Fe催化剂的活性炭制备技术,称为湿法造粒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环境友好、能耗低、简单快速等显著优点。
具体是通过在碳和氧化铁粉末中添加适量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溶液作为粘结剂,经过混合、干燥,得到催化剂分布均匀的活性炭燃料。
采用压片法制备扣式YSZ电解质支撑DC-SOFC,对比了分别以湿法造粒工艺和离子浸渍工艺制备的Fe担载活性炭为燃料的DC-SOFCs的性能和放电稳定性。
结果表明,湿法造粒法制备的Fe担载活性炭对应的DC-SOFC性能可与传统离子浸渍法制备的Fe担载活性炭相媲美,且电池的放电时间和燃料利用率优于后者。
从而表明湿法造粒技术是一种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催化剂负载碳燃料的技术,对DC-SOFC的广泛应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拓展DC-SOFC的材料使用范围、降低成本、提高DC-SOFC的输出性能和燃料利用率,我们探索了以不同Ca担载量的活性炭为燃料的DC-SOFCs的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Ca担载量对电池燃料利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5 wt.%Ca担载量的活性炭对应的DC-SOFC的输出性能、放电寿命和燃料利用率远优于相同担
载量的Fe担载活性炭DC-SOFC,说明作为DC-SOFC碳燃料的催化剂,Ca的催化效果要优越于Fe。
在将生物质炭应用于DC-SOFC燃料方面也做了探讨。
将紫荆树叶碳化后用于DC-SOFC,最大功率密度在850oC下达到209 mW cm-2,甚至略高于目前报道的性能最佳的采用5 wt%Fe负载的活性碳(197 mW cm-2)的DC-SOFC。
XRD,TG-DTA和EDX结果表明该树叶碳中存在大量的Ca CO3和少量的K和Mg 元素,这些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对Boudouard反应有重要的催化效果,提高了电池的输出性能,其天然分布的形式也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
为拓展SOFC的燃料适用范围,采用一次性塑料饭盒作为废弃塑料的研究对象,通过两步法(热解-气化过程),成功研制了以废弃塑料为燃料的SOFC系统,得到优越的输出性能(173 mW cm-2,800?C),其性能甚至优于以氢气为燃料的SOFC(154 m W cm-2,800?C)。
研究结果表明,裂解催化剂对电池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对电池和热解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废弃塑料的热解产物,电池的输出性能、阻抗谱图、放电特性以及燃料利用率都作了系统分析。
总之,通过上述研究工作,从理论上为DC-SOFC的自维持性给出了初步依据,特别对碳燃料的制备、催化剂的选择、不同的碳源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将DC-SOFC开发为低成本、高性能、环境友好的新型发电装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及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