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 非我所有了!此时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 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 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 开篇这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 天地,泣鬼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 滚流!”你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字眼呢?为什 么对它们印象深刻呢?
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回味无穷。
这首词借古喻今,反衬讽刺南宋统 治者的昏庸无能、怯懦苟安。暗示了 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 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名篇欣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 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 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流!”你有没有印象深刻的字眼呢?为什 么对它们印象深刻呢?
3.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突出了 怎样的人物形象?
4. “天下英雄谁敌手?”采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5. 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除了颂 扬孙权的英雄形象,作者还有何用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运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辛弃疾20岁时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 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 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 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 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 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抒写了他 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理想,抒写了悲 愤的心情。
文白对译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
北固楼。千古兴亡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