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制作模型
- 格式:docx
- 大小:18.28 KB
- 文档页数:6
第六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或原型1、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原型可以是本身,也可以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2、模型及其功能(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3、模型分类(1)、草模:设计初期阶段,供设计人员探讨使用。
它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2)、概念模型: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3)、结构模型:表达产品的结构尺寸和连接方法,用于结构强度试验。
(4)、功能模型: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及人机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5)、展示模型: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样品)。
(二)、材料的性能与应用1、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是评定材料质量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是设计中选用材料的主要依据之一。
2、根据受力种类的不同,分为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等。
3、木材沿树干生长方向(顺纹)的强度比垂直树干(横纹)大得多4、木材的规划●预先在毛料上规划划线,留有锯割、刨削操作的余量。
●尽可能避开毛料上的缺陷,做到因材使用。
●注意木材的纹理趋向,顺纹锯割便于加工,并能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将没有疵点、纹理美观作为正面,把缺陷部分放在背面。
(三)、工艺: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如: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表面处理工艺、木工工艺、钳工工艺等1、木工、金工工具:角尺检测锉削面垂直度卷尺:测量长距离钢直尺画长直线木工笔框锯:锯割较厚木材板锯:切割较宽木板钢丝锯:曲线、通花单刃刀锯双刃刀锯:纵、横切齿木工刨木工凿羊角锤木工锉手摇钻电钻麻花钻头台钻钻夹头夹头钥匙防护眼镜手钳平口钳台虎钳划针样冲划规钢锯、手锯锯条锉刀丝锥板牙抛光研磨机砂纸钢丝刷毛刷2、电工工具剥线钳斜口钳尖嘴钳老虎钳电烙铁试电笔多用电表(四)、模型或原型的制作1、作模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依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学校实践室的实际配备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按设计图样画线→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装配连接→表面处理→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将设计师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或原型的过程。
这些模型或原型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实验和测试,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和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
1.设计准备:在开始制作模型或原型之前,设计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进行设计草图和模型构思。
这一步骤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2.选材和准备:根据设计的需求,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模型或原型。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塑料、纸张、金属等。
设计师需要对所选材料进行一些处理,如切割、粘接、打磨等。
3.制作承重结构:一些较大或较重的模型或原型需要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承重结构。
这一步骤可能涉及到金属加工、焊接等工艺。
4.3D打印或数控加工:现代技术发展,3D打印和数控加工技术成为制作模型或原型的重要工艺。
设计师可以利用3D打印机或数控机床,将电脑辅助设计(CAD)文件转化为实体模型或原型。
5.表面处理:根据设计师的需求,模型或原型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喷漆、涂料、涂饰等。
这些表面处理可以改变模型的外观和质感,使其更加逼真。
6.装配和调试:在模型或原型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对其进行装配和调试。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检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各个部件的连接和运动正常。
7.模型的展示和应用:最后,设计师可以将制作完成的模型或原型用于展示和应用。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展览、竞赛、销售推广等目的,也可以用于实验和测试,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总之,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是一个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和工艺的过程。
通过选材、加工、装配、调试等一系列步骤,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具体的实体模型或原型,以更好地展示和推广自己的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复习五: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高二()姓名 ___________ 号次_基本内容:1 •模型在设计中的二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 _具体化;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2 •模型的不同阶段:①草模②概念模型 ③ 结构模型 ④ 功能模型 ⑤展示模型。
3•工艺:利用工具和设备对 原材料,半成品_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4•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划线、锯割、切(锉)肖U 、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 ① 金属材料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有划针、划规、钢直尺、_钢角尺、样冲。
划线步骤:a.划出基准b.划尺寸线c.划轮廓线d.冲眼。
② 锯条安装时,锯齿朝夕卜;起锯时,应从工件 远离自己 的一端起据;推锯 加_压, 回拉不加_压(加或不加)。
③ 锉削: 在推挫过程中,左手施力要由 _大_到 小右手施力要由 小—到—大_。
④ 钻孔的操作步骤:a.划线定位、b.装夹工件、c.装夹钻头、d.钻孔。
一、模型1 •不同模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 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的是以下哪种模型?()A .草模B •功能或结构模型C.概念模型D.展示模型2 •如图的鸟巢模型,采用立体结构,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 出来,供设计人员探讨时使用,此模型属于:()A ・草模B ・概念模型 C.功能模型D.展示模型3 •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
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那么这 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A .草模B .概念模型C. 结构模型D.功能模型二、工艺4 • 号称天卜第 名钟”的景云钟,制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
景云钟的制造主要应用了什么工艺? ()A . 锻造丄艺B .冲压丄艺 C. 钳丄丄艺 D.铸造丄艺 5. 说出右图的金属加工工具的名称。
第六单元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知识点梳理】1.模型或原型的特性与作用不同阶段的模型: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2.材料的性能与规划(1)木材、金属材料、塑料以及新材料的一般性能与特性(2)选择和规划材料:材料的性能、成本以及规划3.工艺的类别与选择(1)木工工艺①画线:在锯割之前,要在木料上进行测量和画线,画线主要画出加工构件的轮廓线等。
常用工具有木工铅笔、角尺、钢直尺、钢卷尺、墨斗等。
②锯割:锯割是将给定的木料沿着所画轮廓线等锯开的一种操作。
常见工具有板锯、框锯、钢丝锯、单刃刀锯、双刃刀锯等。
③刨削:较粗糙的木料表面可以刨削使其光滑,另外木料略厚时也可以刨削使其符合加工要求。
常见工具有平刨、线刨、边刨、槽刨。
④钻孔:木料凿孔一般有圆形孔(钻孔)、腰形孔、长方形孔(榫眼)等,凿孔的目的是为了构件间的连接或者调节。
常见工具有凿子、台钻、手摇钻、手电钻等。
⑤连接:木质构件通过装配组成一定功能的木制品。
常见方式有榫接、钉接、合页连接、胶水连接等。
⑥表面处理:在经过锯割、刨削、凿孔、连接等工艺后,木制品或者构件的表面比较粗糙、不够光滑、有木刺或者连接处都凸起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表面处理,一般可以用木工锉进行锉削,砂纸进行打磨,最后表面刷漆。
常见工具有砂纸、水平抛光机等。
(2)金工工艺1.金工一般流程:①下料→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丝)→连接→表面处理。
②下料→划线→钻孔→锯割→锉削→攻丝(套丝)→连接→表面处理。
注意事项:a.一般的金属加工先划线再锯割锉削再钻孔攻丝,锯割后必须紧跟锉削使表面光滑;当先锯割影响到圆孔的定位钻孔时,先划线钻孔再锯割锉削。
b.钻孔前要冲眼,钻孔后才能攻丝,攻丝和套丝之前要倒角;表面处理、淬火、折弯一般放在最后(折弯→淬火→表面处理)。
c.金工特殊流程小工件一般先钻孔再锯割;通孔、精度要求高,钻孔一般在最后。
2. ①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②锉削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由小变大。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梳理]一、原型: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1、草模的作用2、概念模型的作用3、结构模型的作用4、功能模型的作用5、展示模型的作用五、工艺:工艺的定义是什么?答: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1 、2 、3 、4 、5 。
这些金属加工工具各自的用途是什么?1.2.3.4.5.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步骤:(1)(2)(3)(4)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1)(2)(3)(4)3、锉削锉削操作要领:(1)(2)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2)(3)(4)5、连接: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目的:方法:、、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1、选择合适材料。
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检测练习]1、目的用于供给设计人员对立品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时使用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B、草模型C、功能模型D、结构模型2、金属材料划线的一般步骤为①冲眼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划出基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3、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的是()A、刨削B、划线C、锯割D、切削4、小强家的本质书桌桌面已经严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决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维修。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设计下载:第三节制作模型教学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三节制作模型【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以“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挫折和失败,品味成功的喜悦,感受“想”与“做”的差异,激发技术设计的灵感。
【教材分析】立足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特色。
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制作模型》是苏教版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动手操作的章节,其内容也包含着思想和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节课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本教材中学生亲历动手操作实践最多的章节,是学生经过发现和明确问题、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设计环节后,把抽象的纸介设计实体化的过程,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过程,其过程不仅包含着技术及其设计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还蕴藏着能迁移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广泛领域的思想和方法,况且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还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技术设计中的测试、试验、评估交流起着实体化的支撑。
故本节课应属于本章的重点章节;教材在介绍了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后,以三组台灯的制作加工过程为例展开,由于其既不能吸引学生,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作为示例。
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
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模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如:生物中所用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中用到的弹簧振子等模型。
本节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模型和原型的制作首先,我们来定义模型和原型。
模型是一个三维物体的物理表示,通常比实际尺寸要小。
它可以是一个物理模型,也可以是一个计算机生成的模型。
模型的制作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产品或项目的外观和功能。
原型是一个产品或项目的初步版本,它用于测试和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原型通常是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创建的,并且可以是物理的或虚拟的。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以便在实际制造和生产之前做出必要的调整。
在制作模型和原型时,有多种方法和材料可以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作方法:1.切割和粘贴: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原型制作,可以使用纸板、硬纸板、胶带等材料。
设计师可以使用剪刀、刀具和胶水将不同的部分切割和粘贴在一起,以形成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2.3D打印:3D打印是一种先进的制作技术,可以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创建具体的物体。
设计师可以使用CAD软件设计一个三维模型,然后将其发送到3D打印机进行打印。
3D打印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塑料、金属、陶瓷等。
4.快速成型:快速成型是一种通过在液态材料中固化层叠的方式来制作三维物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聚合物、金属和混合材料。
设计师可以使用CAD软件设计一个三维模型,然后将其导入快速成型机中进行制作。
1.建筑和城市规划: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演示建筑物和城市的布局、设计和效果。
它们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实际施工之前评估和改进他们的设计。
2.产品设计: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
通过制作物理模型或虚拟原型,设计师可以测试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和功能,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
3.医疗和生物科学:在医疗和生物科学领域,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演示解剖结构、疾病过程和手术操作。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4.工程和制造:在工程和制造领域,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测试和评估机械、材料或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产品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原型制作的方法
原型制作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制作出实体模型或虚拟模型,用来展示产品、设计或概念的外观、功能和交互效果的过程。
以下是原型制作的几种方法。
1.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最常见的原型制作方法,它包括用手工具和材料(如泥土、木头、纸张、塑料等)制作出实体模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够很好地表现产品的外观和质感,但缺点是制作速度慢、精度低,并且不便于修改。
2. 3D打印:3D打印是一种数字化制造技术,它可以将3D CAD 模型转换为实体模型。
3D打印速度快、精度高、可以重复打印,并且可以用不同材料进行打印。
但是,3D打印成本相对较高,且打印机的尺寸和材料种类的限制可能会影响打印结果。
3. CNC加工:CNC加工是一种数控加工技术,它可以根据数字指令精确地控制加工机器对材料进行切削。
CNC加工可以制作出高精度、高质量的实体模型,但是需要较高的成本和专业技术。
4. 软件模拟:软件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制作出虚拟模型。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试产品的逻辑、交互和功能,并且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沉浸式体验。
但是,软件模拟无法真实表现产品的外观和质感,需要在实际生产之前进行实体模型的制作和测试。
总之,不同的原型制作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 1 -。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制作模型
技术与设计2》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台灯作为示例。
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
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并能对其外观进行润色。
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台灯作为示例。
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教学策略:1.建议第1课时由学生自己参照教材中提供的三组模型的设计方案,独自完成台灯模型的设计,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
.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建议采用以下措施: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结合“工艺”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即以制作模型为主线进行工艺的学习。
.建议打通“制作模型”和“工艺”进行教学,这样既可节省课时,又具体落实了动手操作。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按设计图样划线。
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装配。
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
二、指导学生独自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
建议:选择废、旧材料来做,这样可节省制作成本。
如各种饮料等。
选择易加工的材料来做,这样可节省制作时间,提高制
作的成功率。
如各种沐浴露的塑料瓶等。
选择特型材料来做,这样不但可以成本,还可使作品有个漂亮的外观。
如各种玩具的塑料外壳等。
取地取材。
如树根、贝壳、椰子壳等。
三、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材料
指导学生选择制作台灯的合适材料,建议同学们选择废、旧材料来做。
并完成以下表格:
材料名称
灯座
开关
电源线
灯泡
插头
……
……
……
规格数量
备注
.工具
手锯1把,钳子1把,螺丝刀1把,台钳1台,电工刀1把,手摇钻1把,剪刀1把,墙纸刀1把,套丝用的4板
牙和绞手各1件,万用表1只,胶粘剂等。
四、制作步骤
教材中的制作步骤仅供参考。
因各人的设计不同,制作步骤会有所不同。
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制作步骤,不一定要形成书面的制作步骤。
•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运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将学生比较好的台灯设计图纸呈现给同学们观看,以便相互启迪,共同提高设计水平。
•教学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观察几款台灯的设计,初步形成自己台灯设计的腹稿。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准备好制作台灯的材料和工具,以便学生充分利用好课间的短短几十分钟的制作时间。
•教学反思
.教师应以精讲、少讲为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台灯的设计。
.事先没有做好材料和工具的准备,都将使学生的台灯制作化为泡影。
案例点评: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强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本地的条件,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按设计图样划线。
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装配。
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
二、强调在制作台灯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刀、锯、锤、钳、钻等利器的安全操作要领。
.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指导学生独自、安全地完成自己的台灯制作。
•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运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将学生比较好的台灯制作方法呈现给同学们观看,以便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制作水平。
•教学准备
.做好共用工具,如台钻、手电钻等准备工作。
.检修好供电线路,保证制作时的正常供电。
•教学反思
.学生会因缺少某些材料和零件而使制作停顿下来,教
师要有预见的眼光,为学生准备一些诸如螺丝钉之类的材料和零件,以便学生急时之需。
.因为学生多,执教老师照看不过来,可能出现学生割伤手指等情况。
有条件的话最好事先多安排几个安全员,以杜绝事故的发生。
.准备一些外伤的常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