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36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点归纳《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点一:模型原型:是在产品生产之前制作的与产品大小相同、使用功能一致的物体。
可以是产品本身。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由于模型有制作成本低、便于修改等优点,设计者一般通过模型来呈现产品的设计方案。
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模型制作的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体现的过程,也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
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 (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达所设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
它是一种实体设计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由于现代工业产品大部分是在大规模、自动化和巨额资金投入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仅凭图纸提供设计意图,很难把握设计的可靠性。
如果设计一旦失败,损失将十分巨大,所以,设计一件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产。
模型制作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技术方法。
通过模型可以研究技术活动的规律和特征。
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
草模: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它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
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
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机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
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属性已考点模型模型及其功能a 必考未考工艺①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②金工、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③金属材料的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加工方法④木材的锯割加工方法aacc必考+加试2015年10月选考(第4、5题)2016年10月选考(第7题)2017年4月选考(第5题)2017年11月选考(第6题)2018年4月选考(第6题)制作模型①工艺的选择②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cc必考+加试2016年4月选考(第5、7题)2017年4月选考(第8题)一、模型模型及其功能(1)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2)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模型是一种实体设计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设计人员之间直接沟通,全面认识设计方案。
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设计一件较复杂的产品,必须通过模型制作,才能投入生产。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制作阶段,制作不同的模型,如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等。
二、工艺1.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1)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2)种类: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
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1)划线:用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步骤: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
①钢板尺:一种简单的尺寸量具。
②角尺:(90°角尺)在划线时用作划垂直线或平行线的导向工具,也可用来找正工件表面在划线平板上的垂直位置,如图所示。
③划针:在工件上划线条,由碳素工具钢制成,尖端磨成15°~20°的尖角,并经热处理淬火后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划线时,划针向划线方向倾斜45°~75°夹角,上部向外侧倾斜15°~20°。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将设计师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或原型的过程。
这些模型或原型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实验和测试,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了解和展示他们的设计方案。
1.设计准备:在开始制作模型或原型之前,设计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进行设计草图和模型构思。
这一步骤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2.选材和准备:根据设计的需求,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模型或原型。
常见的材料包括木材、塑料、纸张、金属等。
设计师需要对所选材料进行一些处理,如切割、粘接、打磨等。
3.制作承重结构:一些较大或较重的模型或原型需要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因此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承重结构。
这一步骤可能涉及到金属加工、焊接等工艺。
4.3D打印或数控加工:现代技术发展,3D打印和数控加工技术成为制作模型或原型的重要工艺。
设计师可以利用3D打印机或数控机床,将电脑辅助设计(CAD)文件转化为实体模型或原型。
5.表面处理:根据设计师的需求,模型或原型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表面处理,如喷漆、涂料、涂饰等。
这些表面处理可以改变模型的外观和质感,使其更加逼真。
6.装配和调试:在模型或原型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对其进行装配和调试。
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检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确保各个部件的连接和运动正常。
7.模型的展示和应用:最后,设计师可以将制作完成的模型或原型用于展示和应用。
这些模型可以用于展览、竞赛、销售推广等目的,也可以用于实验和测试,以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总之,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是一个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和工艺的过程。
通过选材、加工、装配、调试等一系列步骤,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具体的实体模型或原型,以更好地展示和推广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工艺一、内容分析:根据苏教版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学习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进行实践体验,对设计这个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章节。
是本书动手操作,技术实践,体现设计思想和感受设计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吸引学生的。
而这又必须要学习制作的基础——工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初步认识工艺,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了解工艺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1、高一的同学在初中时大多接触过金工工艺,知道一些工具的简单用法,有的同学可能还做出过一些作品,比如风铃、简易机器人等。
但是对工艺的概念知之甚少。
相同的材料,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以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认识工艺、了解工艺,知道工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规范技术操作。
2、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和交流评价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通用技术教材中贯彻始终。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初中时候的实践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到了高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3)学会金属等常用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进行本节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
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通用技术》复习五: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高二()姓名 ___________ 号次_基本内容:1 •模型在设计中的二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 _具体化;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2 •模型的不同阶段:①草模②概念模型 ③ 结构模型 ④ 功能模型 ⑤展示模型。
3•工艺:利用工具和设备对 原材料,半成品_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4•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划线、锯割、切(锉)肖U 、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 ① 金属材料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有划针、划规、钢直尺、_钢角尺、样冲。
划线步骤:a.划出基准b.划尺寸线c.划轮廓线d.冲眼。
② 锯条安装时,锯齿朝夕卜;起锯时,应从工件 远离自己 的一端起据;推锯 加_压, 回拉不加_压(加或不加)。
③ 锉削: 在推挫过程中,左手施力要由 _大_到 小右手施力要由 小—到—大_。
④ 钻孔的操作步骤:a.划线定位、b.装夹工件、c.装夹钻头、d.钻孔。
一、模型1 •不同模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 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的是以下哪种模型?()A .草模B •功能或结构模型C.概念模型D.展示模型2 •如图的鸟巢模型,采用立体结构,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 出来,供设计人员探讨时使用,此模型属于:()A ・草模B ・概念模型 C.功能模型D.展示模型3 •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
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
那么这 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A .草模B .概念模型C. 结构模型D.功能模型二、工艺4 • 号称天卜第 名钟”的景云钟,制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
景云钟的制造主要应用了什么工艺? ()A . 锻造丄艺B .冲压丄艺 C. 钳丄丄艺 D.铸造丄艺 5. 说出右图的金属加工工具的名称。
第六单元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知识点梳理】1.模型或原型的特性与作用不同阶段的模型:草模、概念模型、结构模型、功能模型、展示模型2.材料的性能与规划(1)木材、金属材料、塑料以及新材料的一般性能与特性(2)选择和规划材料:材料的性能、成本以及规划3.工艺的类别与选择(1)木工工艺①画线:在锯割之前,要在木料上进行测量和画线,画线主要画出加工构件的轮廓线等。
常用工具有木工铅笔、角尺、钢直尺、钢卷尺、墨斗等。
②锯割:锯割是将给定的木料沿着所画轮廓线等锯开的一种操作。
常见工具有板锯、框锯、钢丝锯、单刃刀锯、双刃刀锯等。
③刨削:较粗糙的木料表面可以刨削使其光滑,另外木料略厚时也可以刨削使其符合加工要求。
常见工具有平刨、线刨、边刨、槽刨。
④钻孔:木料凿孔一般有圆形孔(钻孔)、腰形孔、长方形孔(榫眼)等,凿孔的目的是为了构件间的连接或者调节。
常见工具有凿子、台钻、手摇钻、手电钻等。
⑤连接:木质构件通过装配组成一定功能的木制品。
常见方式有榫接、钉接、合页连接、胶水连接等。
⑥表面处理:在经过锯割、刨削、凿孔、连接等工艺后,木制品或者构件的表面比较粗糙、不够光滑、有木刺或者连接处都凸起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表面处理,一般可以用木工锉进行锉削,砂纸进行打磨,最后表面刷漆。
常见工具有砂纸、水平抛光机等。
(2)金工工艺1.金工一般流程:①下料→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丝)→连接→表面处理。
②下料→划线→钻孔→锯割→锉削→攻丝(套丝)→连接→表面处理。
注意事项:a.一般的金属加工先划线再锯割锉削再钻孔攻丝,锯割后必须紧跟锉削使表面光滑;当先锯割影响到圆孔的定位钻孔时,先划线钻孔再锯割锉削。
b.钻孔前要冲眼,钻孔后才能攻丝,攻丝和套丝之前要倒角;表面处理、淬火、折弯一般放在最后(折弯→淬火→表面处理)。
c.金工特殊流程小工件一般先钻孔再锯割;通孔、精度要求高,钻孔一般在最后。
2. ①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②锉削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由小变大。
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期末考点归纳1. 简介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考点之一。
通过制作模型或原型,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产品的外观和结构,并测试其功能性。
本文将对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考试。
2. 模型和原型的定义及区别在开始讨论制作模型和原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定义及区别。
•模型:模型是根据实际对象或系统的特点,按比例、形状和结构等方面进行简化和表达的物体或系统样品。
•原型:原型是根据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需求,通过工艺方法快速制作出来的具备基本功能的样品。
从定义上看,模型更强调对实际对象或系统的简化和表达,而原型更强调对产品设计理念和功能需求的实现。
3.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1. 传统手工制作传统手工制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制作方法,它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需要制作的模型或原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
2.准备材料,如纸张、泥土、木材等。
3.使用工具,如剪刀、刀具、胶水等,进行剪裁、粘合、塑形等操作。
4.逐步完成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注意细节的处理和精致度的要求。
5.完成后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模型或原型符合预期。
3.2. 数字化设计与制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成为模型或原型制作的新趋势。
数字化制作主要包括以下方式:1.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和设计。
2.3D打印:根据CAD模型进行3D打印,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模型。
C加工:利用CNC机床进行数控加工,根据CAD模型进行切割、雕刻等操作。
数字化设计与制作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能够快速制作出复杂的模型或原型。
4. 模型或原型的应用领域模型或原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示例:•工业设计:制作产品的外观模型或功能原型,用于展示设计理念和功能性测试。
•建筑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用于展示建筑物的结构和外观,辅助设计和宣传推广。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知识梳理]一、原型:原型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功能的形体,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有时原型就是最终产品。
二、模型: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三、模型在设计中必须具备的二个功能:1、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2、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
四、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1、草模的作用2、概念模型的作用3、结构模型的作用4、功能模型的作用5、展示模型的作用五、工艺:工艺的定义是什么?答:常见工艺: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加工工艺等。
六、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等工序。
金属加工中常用的划线工具:1 、2 、3 、4 、5 。
这些金属加工工具各自的用途是什么?1.2.3.4.5.1、划线:划出轮廓线或基准点和基准线步骤:(1)(2)(3)(4)2、锯割:金属材料通常以锯割的方式进行割断,手锯是人工锯割常用的工具。
操作要领:(1)(2)(3)(4)3、锉削锉削操作要领:(1)(2)4、钻孔: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打孔的方法。
步骤:(1)(2)(3)(4)5、连接:通过固定和半固定连接方法可以使金属件之间连接起来。
6、表面处理目的:方法:、、七、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1、选择合适材料。
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
3、按设计图样划线。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
5、装配。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检测练习]1、目的用于供给设计人员对立品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时使用的模型是()A、概念模型B、草模型C、功能模型D、结构模型2、金属材料划线的一般步骤为①冲眼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划出基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3、以下不属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的是()A、刨削B、划线C、锯割D、切削4、小强家的本质书桌桌面已经严重掉漆,而且有很多地方坑洼不平,他决定对桌面进行简单的维修。
模型和原型的制作首先,我们来定义模型和原型。
模型是一个三维物体的物理表示,通常比实际尺寸要小。
它可以是一个物理模型,也可以是一个计算机生成的模型。
模型的制作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产品或项目的外观和功能。
原型是一个产品或项目的初步版本,它用于测试和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原型通常是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创建的,并且可以是物理的或虚拟的。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以便在实际制造和生产之前做出必要的调整。
在制作模型和原型时,有多种方法和材料可以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作方法:1.切割和粘贴: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原型制作,可以使用纸板、硬纸板、胶带等材料。
设计师可以使用剪刀、刀具和胶水将不同的部分切割和粘贴在一起,以形成需要的形状和结构。
2.3D打印:3D打印是一种先进的制作技术,可以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创建具体的物体。
设计师可以使用CAD软件设计一个三维模型,然后将其发送到3D打印机进行打印。
3D打印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塑料、金属、陶瓷等。
4.快速成型:快速成型是一种通过在液态材料中固化层叠的方式来制作三维物体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聚合物、金属和混合材料。
设计师可以使用CAD软件设计一个三维模型,然后将其导入快速成型机中进行制作。
1.建筑和城市规划: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演示建筑物和城市的布局、设计和效果。
它们可以帮助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实际施工之前评估和改进他们的设计。
2.产品设计: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
通过制作物理模型或虚拟原型,设计师可以测试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和功能,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改进。
3.医疗和生物科学:在医疗和生物科学领域,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演示解剖结构、疾病过程和手术操作。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4.工程和制造:在工程和制造领域,模型和原型可以用于测试和评估机械、材料或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产品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