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学习目标
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 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原生生物界
生 物 的 分 界
原核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同种的生物在自然情 况下可以互相交配, 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 的后代。 •不同种的生物具有种 群生殖隔离,不能繁 育后代。
走进植物学家
林奈与双名法
sapiens mays
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1707~1778) 在《自然系统》中正式提出科学 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
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者姓名
人 玉米 Homo Zea
生物
种类
越来越少 共同 特征的相似程度,把生 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 纲、目、科、属、种。 3、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 物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也 最多。 4、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高,生物种类越多,生 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越远。
头
头索动物文昌鱼是现存的最接近脊椎动物的无脊椎动物,它的 形体结构简单却具有脊索动物的基本特征
尾索动物亚门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 身体表面披有一层棕褐色植物性纤维质 的囊包,也称被囊动物。全部是海洋动物。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生物分类?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目的:认识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植物的分类
界--植物界 门--种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梅属 种--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