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

一、学派代表人物

领袖和奠基者:

米尔顿.弗里德曼

1912年生于纽约,其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193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做研究生,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并受芝加哥大学聘请教授经济学理论。1948年升任芝加哥大学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77年。在这30年里他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形塑成一个紧密而完整的经济学派,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期间为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货币在商业周期的角色,这是他学术上的重大分水岭。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在1980、1988和1993年访问过中国。

他是极出色的演说家,能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艰深的经济理论,能随时即席演说,极富说服力,“没多少人能与他说上两分钟”。

坚定信仰个人自由,深信自由市场是协调个人活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途径。弗里德曼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以他为核心的货币主义者在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下,主张以控制货币数量的金融政策来消除通货膨胀,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思想渊源

1、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思想的萌芽最早出现于古罗马时代。

核心论点: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

2、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直接来源)

MV=PT。

p为社会平均物价水平,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T为社会总交易量。

货币流通速度由社会制度和习惯等因素决定,长期内相当稳定;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社会的商品和老物的总产量也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因素

结论:在货币的流通速度和社会商品和劳务量不变的前提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同正比例变动。

强调的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流通中的作用,即货币的支付职能

3、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的早期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特点:

(1)继承货币数量说的传统,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

(2)主张经济自由主义,鼓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三、弗里德曼的基本理论观点

1、货币数量的增长率同名义收入的增长率有着保持一致的关系。

2、货币数量的增长变化对收入发生影响作用需要一段时间。

3、货币数量变化只在短期内影响产量。

4、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5、货币数量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影响收入,他最先影响的是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

6、货币数量和利率之间步调不一致的变化关系表明,利率不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好向导。

货币数量增长加速时,起初会降低利率,但是,由于它使人们的增加开支,刺激了价格的上涨,引起了借贷需求的增加,又会促使利率上升。

7、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重要的是控制货币数量,并且让货币数量在一定时期内按某种规则

稳定的增长。

弗雷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函数)

Md/P=f(Y、W、Rm、Rb、Re、(1/P) ×(dp/dt)、U)

Md为个人财富持有者保存的货币量(名义货币量);

P为平均物价水平;

Md/P为持有者手中的货币能支配的实物量(实际货币需求量);

Y表示总财富,恒久收入,多年国民收入的均值;

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值;

Rm是货币的名义报酬率;

Rb是预期固定收益的报酬率;

Re是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

1/P*dp/dt是物价变动率;

U表示人们对货币的主观偏好和兴趣。

Y和W是收入变化因素;Rm、Rb、Re和1/P*dp/dt是持币机会成本因素;U是持币效用因素。

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给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假如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

出版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中估算出两个经验数据。其一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0.15,认为利率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另一个数据是货币的收入弹性为1.8,这就意味着从长期趋势来看,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将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有递减的趋势

弗里德曼在1956年《货币数量论之重申》中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提倡经济自由和货币杠杆作用的发挥。他认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受三方面的影响,即收入和财富的变化、持币的机会成本、持币带来的效用

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最重要,主张货币发行增长率要保持一个不变的速度,让经济中的个体对通货膨胀有充分的预期,这种货币导向机制被称为“弗里德曼规则”

四、“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

总结1:“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

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

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

认为经济自由是经济政策主张的基调。

总结2:弗里德曼把正确的货币政策归结为三点:

第一,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主要根源。

第二,货币政策能够给经济运行和发展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背景。

第三,货币政策能够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其他原因引起的比较重要的干扰。

具体政策:三点

1、“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把控制货币供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以避免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

2、“收入指数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