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六班主题班会——中秋节主题班会2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3
2024年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地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2024年中秋节即将来临,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庆祝这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传统节日。
本次主题班会是对于这个节日的一次深入探讨,旨在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下面是本次主题班会的教案分享:一、主题: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二、目标:1. 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
2. 提升同学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同学们学会感恩,提高对父母和祖国的情感认识。
三、时间:2024年9月29日,上午9:00—12:00四、地点:学校礼堂五、教学内容设计和步骤:步骤 1:引入(10分钟)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庆祝方式,引导同学们对于中秋节产生兴趣。
同时,告诉同学们:中秋节是一个弘扬中华文化、感恩思念父母和祖国的重要节日。
步骤 2:学习和探究(60分钟)老师以讲述的方式让学生深度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介绍中秋节的相关习俗。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面来引导学生深度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1. 中秋节之夜是一个团圆的时刻,提醒同学们要感谢父母的辛勤养育,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2. 中秋节的在历史上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让同学们了解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3. 中秋节与月亮有关,让同学们了解月亮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以及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 中秋节与中国诗词有关,让同学们了解历代文人的诗句,引导同学们赏析中秋诗句。
5. 带同学们学习如何制作传统的中秋节美食——月饼。
步骤 3:互动交流(3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让同学们上台分享对于中秋节的思考与看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和理解。
步骤 4:总结(10分钟)教师综合整理同学们的表现,对于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效果进行归纳。
六、考核方式:班主任将会根据同学们在本次主题班会中的表现和对于中秋节的了解情况,为每一个同学制定一个综合评分。
2020年中学生中秋节日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文化意义和习俗。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3.帮助学生理解“团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表达爱的情感和情感共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中秋节文化知识的传授,包括起源、文化意义和习俗。
2.学生对“团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2.2 教学难点1.中秋节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的深入探究。
2.学生情感表达的引导和训练。
三、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小组讨论、情感连线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4.1 情境引入(10分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文化意义,播放与中秋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主体部分(40分钟)4.2.1 中秋节的文化知识传授(20分钟)教师介绍中秋节的起源、文化意义和习俗,可以用图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辅助呈现。
4.2.2 团圆主题讨论(15分钟)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中秋节与团圆的关系,探讨“团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组长需要汇总组员讨论的结论,向全班进行汇报。
4.2.3 情感表达与情感连线(5分钟)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表达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理解。
4.3 总结部分(5分钟)通过口述和文字的方式对本次班会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资产。
五、教学评价通过班级问卷、实际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下一次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次教学过程的回顾,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进行中秋节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和探讨。
2.寓教于乐,开展中秋节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文化素养。
初中生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一提到中秋节,人们就会想到美味的月饼,以及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尤其是神话传说更给这个节日增添了一些神秘的韵味,小时候中秋赏月,很多朋友都在月亮上找过嫦娥的踪迹。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中生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生关于中秋节主题班会的教案一活动背景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二活动时间20XX年9月5日三活动地点501教室以及学校食堂四活动主题中秋节之际,我班将组织进行一个主题班会,促进同班同学的交流,以增进友谊。
活动主题为——我们的节日·中秋。
五活动目的1、使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不至于在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里感到寂寞。
2、增强同学之间的情感,是同学之间有进一步的了解。
3、锻炼同学们表现自我的能力,使同学们敢于表现自己。
4、增强班级凝聚力,为下一步班级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活动负责人501班班干部以及班主任七活动前期准备1、到蛋糕店购买制作月饼的食材,塑料手套,保鲜袋,电子称等以及布置教室的彩带卡纸2、借用学校的扩音喇叭等设备。
3、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以及圣诞节的相关知识。
4、各个同学准备好要表演的节目,如猜谜,诗朗诵,小游戏等。
5、选择两个学生当主持人八活动过程活动一:班主任带领学生到学校食堂。
学生先将手洗干净,老师进行示范后,学生依次动手制作月饼。
制作完后,将月饼拿到蛋糕店烘烤,半小时后拿回。
活动二:将学生带回班级进行第二项活动,通过讲解中秋节的由来,猜谜语,诗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的了解。
一、导入(开场白)甲: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乙: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乙: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甲: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乙: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7篇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7篇节日主题班会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展示与节日相关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拓展训练、团体竞赛等,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希望你喜欢。
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精选篇1)一、活动目的: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__年9月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五、活动过程: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精选篇1)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月饼是该节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1.几种形状、包装、口味不同的月饼。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同学们,过几天就要过节了,你们知道要过什么节吗?(幼儿回答,引出中秋节)二、主体部分1.出示月饼,引出中秋节的特色食物。
教师:这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吃月饼啊?教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呢?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过节时全家要团圆,吃团员饭,一起赏月、吃月饼等)2.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及特色食品。
教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传说吗?(教师讲述故事)教师:那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月饼呢?月饼都有哪些形状的?(教师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内容)教师:你们知道这些月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让幼儿了解月饼盒上的中秋情节)3.月儿品尝月饼,知道月饼的口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月饼,等会分给每位同学尝一尝,吃了月饼之后要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教师分发月饼) 教师:好了,月饼好吃吗?现在我要请同学来说一说了,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幼儿回答)三、结束部分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还知道了中秋节的特色食品。
最开心的是,我们还品尝了味道不同的月饼,月饼有很多不同的口味,老师没有全部带来,不过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同学们在家里过节的时候,可以边赏月边吃好吃的月饼哦!中学生中秋节活动主题班会(精选篇2)一、活动指导思想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
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初中中秋节的主题班会:《中秋节》初中中秋节的主题班会:《中秋节》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应该拥护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保留一点炎黄子孙传统的东西。
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感情存在。
并通过班级的学生表演和猜灯谜,增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营造更加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活动准备: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3、排练朗诵、合唱《水调歌头•中秋》等节目;4、学生查找有关中秋的信息。
三、活动过程:1.主持人致欢迎词;2.朗诵《水调歌头•中秋》;3.讲述中秋的由来习俗;4.讲述身边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5.讲述有关中中秋的民谣和诗歌;6.主持人与大家互动中秋赠言;7.学生的才艺表演,为班会助兴;8.学生猜灯谜,营造其乐融融的氛围;9.全班合唱《水调歌头•中秋》;10.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四、活动内容: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来到初三(4)班,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
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
我们的班级就好比这样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大海。
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合:“中秋节快乐!”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有关中秋的?女:下面请欣赏蒋煜同学朗诵《水调歌头•中秋》:水调歌头•中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2020最新初中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下面由给大家带来关于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初中,一起来看看吧!中秋节节日主题班会初中第一篇一、活动目的: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五、活动过程: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
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1、中秋节的由来(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5篇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5篇简单介绍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意义等相关信息,可同时请大家说出以前过中秋时的情形,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幸福与乐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篇1一、班会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一)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听故事《嫦娥奔月》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