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2药物治疗
- 格式:pptx
- 大小:105.48 KB
- 文档页数:25
内科急救药品目录一、胸痛类急救药品1. 乙酰半胱氨酸(NAC):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治疗,可减轻心脏损伤。
2. 速效救心丸:含硝酸甘油、异山梨酯和硝酸异山梨酯,可快速缓解心绞痛和心肌缺血。
3.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会萃药物,用于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
二、高血压急症类急救药品1. 尼卡地平:钙离子拮抗剂,用于急性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可迅速降低血压。
2. 硝普钠:血管扩张剂,用于高血压急症和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3. 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会萃药物,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
三、呼吸窘迫类急救药品1. 沙丁胺醇: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急性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
2. 丙氨酰半胱氨酸(BAM):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可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
3. 氨茶碱:用于急性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可扩张支气管。
四、心律失常类急救药品1. 腺苷:用于阵发性室上速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可恢复正常心律。
2. 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3. 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心肌梗死等紧急情况的心肺复苏。
五、中毒类急救药品1.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药,用于急性乙醇中毒和急性药物中毒的辅助治疗。
2. 活性炭:用于急性中毒的紧急处理,可吸附毒物,减少其吸收。
3. 氯化钠:用于中毒患者的脱水治疗,匡助排除毒物。
六、溺水类急救药品1. 甲基蓝:用于溺水患者的心肺复苏,可促进氧气的输送。
2. 氧气:用于溺水患者的辅助呼吸,保证氧供。
3. 呋塞米:利尿剂,用于溺水患者的急性肺水肿的治疗,减轻肺部水肿。
七、糖尿病急症类急救药品1. 葡萄糖:用于低血糖的紧急处理,迅速提供能量。
2. 胰岛素:用于高血糖危象的治疗,降低血糖水平。
3. 快慢释放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维持血糖稳定。
以上仅为内科急救药品目录的部份内容,根据具体急症情况和医生建议,可选用适当的药品。
请在急救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避免滥用药物。
临床常用药物――用法用量〔摘抄于药理学人卫版第三版〕一、阿托品注射液〔规格:多种〕[适应症]各种内脏绞痛,如胃肠绞痛及膀胱刺激症。
对胆绞痛及肾绞痛的疗效较差;全身麻醉前给药,严重盗汗和流涎症;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抗休克;挽救有机磷酯类中毒。
[用法用量],小,极量2.0mg/次。
2、抗心律失常成人静脉注射0.5-1mg,按需可1-2小时一次,最大量为2mg。
3、解毒有机磷中毒:轻度,静注1-2mg/1-2小时/次mg/4-6小时/次。
中度,静注2-4mg/15-30分钟/次mg-1mg/4-6小时/次。
重度,静注5-10mg/10-30分钟/次mg-1mg/2-4小时/次。
[禁忌]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高热者禁用。
静脉每次极量2mg,超过上述用量,会引起中毒。
最低致死量成人约80-130mg。
[不良反响]:外周反响;中枢兴奋时可用安定治疗。
二、654-2〔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规格:1ml:5mg/支〕[适应症]胃肠绞痛、感染性休克。
[用法用量]1、常用量:成人肌注5--10mg,小儿0.1--0.2mg/Kg/次。
每日1--2次。
2、抗休克及有机磷中毒:静注,成人每次10--40mg,小儿每次0.1--0.2mg/Kg,必要时每10-30分钟重复给药,也可增加剂量。
病情好转后逐渐延长给药间隔,至停药。
[禁忌]颅内压增高、脑出血急性期、青光眼、幽门梗阻、肠梗阻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慎用。
三、g/支〕[适应症]挽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对乐果无效。
[用法用量]g肌注,必要时2小时重复1次;中度中毒:首次gg。
重度中毒:首次1g静注30-60分钟后无好转再给0.5-gg/小时静滴,好转停药。
[禁忌]禁与碱性药物混合用,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可分解生成剧毒氰化物。
四、盐酸肾上腺素〔规格:1.0mg/支)[适应症]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二)
马虹
【期刊名称】《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01(007)006
【摘要】@@ (五)房颤转复窦律的注意事项
1.转律后病窦综合征显现,引起晕厥或出现慢-快综合征.
2.IA类药物、索他洛尔和新的K+通道阻滞剂可延长动作电位引起早期后除极,触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3.IA、IC类阻滞Na+通道药物通过减慢心肌传导,可促成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形成.
4.IA、IC类药物将房颤转为1:1心房扑动致心率加速.
5.IC类药物减慢心房率、减少隐匿性传导,致心室率加速.
6.IA类药物扩张外周小血管,可使血压下降.
【总页数】2页(P409-410)
【作者】马虹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ACC/AHA/ESC 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06》系列解读之一心房颤动治疗的整体策略与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地位 [J], 刘兴鹏;马长生
2.心房颤动(4)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续3) [J], 杨新春;周旭
3.心房颤动的现代观点(3)心房颤动药物治疗 [J], 蒋文平
4.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内径及心房颤动复发率的影响 [J], 于海峰;安毅;亓敏
5.无症状性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与药物治疗预后分析 [J], 席少静;杨金龙;李伏;蒋庆军;马丽娜;董联伟;张泽营;葛利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2)维超极化而加速传导速度。
大量高浓度(10μg /ml)的利多卡因则明显抑制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
3.缩短不应期利多卡因缩短浦肯野纤维及心室肌的APD、ERP,且缩短APD更为显著,故为相对延长ERP(图22-6)。
这些作用是阻止2相小量Na+内流的结果。
图22-6 利多卡因对心室肌动作电位、单极电图(中)及ERP、APD影响的模式图——为正常情况……为给利多卡因后情况【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但肝首关消除明显,仅1/3量进入血液循环,且口服易致恶心呕吐,因此常静脉给药。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7 0%,在体内分布广泛,表现分布容积为1L/kg,心肌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3倍。
在肝中经脱乙基化而代谢。
仅10%以原形经肾排泄,t1/2约2小时,作用时间较短,常用静脉滴注法。
【临床应用】利多卡因是一窄谱抗心律失常药,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适用于危急病例。
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及强心甙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有效。
也可用于心肌梗塞急性期以防止心室纤颤的发生。
【不良反应】较少也较轻微。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嗜睡、眩晕,大剂量引起语言障碍、惊厥,甚至呼吸抑制,偶见窦性过缓、房室阻滞等心脏毒性。
苯妥英钠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原为抗癫痫药。
50年代初发现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1958年以其治疗耐奎尼丁的室性心动过速获得成功。
【药理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也仅作用于希-浦系统。
1.降低自律性抑制浦表野纤维自律性,也能抑制强心甙中毒时迟后除极所引起的触发活动,大剂理才抑制窦房结自律性。
2.传导速度作用也较复杂,随用药剂量、细胞外K+等因素而异。
正常血K+时,小量苯妥英钠对传导速度无明显影响,大剂量则减慢之;低血K+时小量苯妥英钠能加快传导速度,当静息膜电位较小时(强心甙中毒、机械损伤之心肌),加快传导更为明显。
3.缩短不应期此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
【体内过程和不良反应】参见第十五章抗癫痫药。
中西医心律失常紧急处理题及答案
这里是一个可能的题目和答案,供参考:
题目:心律失常紧急处理题
1. 一个60岁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心悸、晕厥,血压上升,心率150次/分钟,应该采取哪种紧急处理措施?
A. 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B. 给予电复律以恢复窦性心律
C. 进行心肺复苏
D. 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答案:D,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尤其是伴随有血压升高、心率过快
且伴有晕厥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
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在医院,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理方案,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监测。
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参考,实际情况可能因个案而异,具体处理方案应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美托洛尔+胺碘酮二联用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及安全性摘要目的分析美托洛尔与胺碘酮二联用药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
A组患者选用常规的胺碘酮单一用药方法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药物治疗。
统计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B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美托洛尔可减缓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有利于心肌耗氧量的降低;该药物与胺碘酮联合时药效增强,可有效提高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因此美托洛尔+胺碘酮二联用药治疗方法对于快速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美托洛尔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生命健康威胁较大。
在心血管疾病中,心律失常较为多见,其中快速心律失常的类型较多,包括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扑、室颤、预激综合征等[1,2]。
此类疾病的病情严重、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如何有效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疾病的方法是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常规用药是胺碘酮[3]。
本文为分析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药物联合时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单一胺碘酮药物治疗及美托洛尔+胺碘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4年3月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入本院检查治疗,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等无创和有创性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确定诊断快速心律失常疾病;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有5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22例,所有患者均未患其他疾病。
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
A组男23例,占57.5%,女17例,占42.5%,年龄最大76岁,最小54岁,平均年龄(67.4±3.71)岁;B组男21例,占52.5%,女19例,占47.5%,年龄最大78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8.1±3.09)岁。
口诀记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2(共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节心力衰竭一、基本知识(一)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及诱因1、基本病因:记忆:前夫(前负荷),后夫(后负荷),不给力(心肌收缩力减弱)。
(1)心肌收缩力减弱:冠心病最为常见前负荷:心脏收缩前收到的负荷后负荷:心脏收缩后收到的负荷(2)后负荷(压力负荷)增加:动脉压力增高。
如高血压(体循环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后负荷)、肺动脉高压和肺动脉瓣狭窄(右心室后负荷)后负荷的原因:动脉压力增高。
记忆:落后了就有压力了。
就是狭窄+压力增加。
(3)前负荷(容量负荷)增加:1)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左,右心或者动静脉分流性先心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
3)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者循环血容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亢等。
心脏的容量负荷也必然增加。
记忆: 1.潘金莲关(关闭不全)心(先心病)前夫(前负荷)评(贫血)价(甲亢)2.后夫(后负荷)提(体循环、高血压)刀宰(狭窄)肥(肺动脉高压)羊2诱因:感染、心律失常和治疗不当依次是心力衰竭最主要的诱因。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
3、发病的基本机制:心室重构。
记忆:新室重构(二)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能爬顶楼】Ⅱ级(心衰Ⅰ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日常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3楼】Ⅲ级(心衰Ⅱ度):患者有心脏病,以致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
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或从事一般家务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
【爬楼梯到2楼】Ⅳ级(心衰Ⅲ度):患者有心脏病,休息时也有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症状,进行任何体力活动均使不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