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74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
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种治理方法综合运用:综合防治强调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
采用多种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作物的伤害,并提高防治效果。
2. 综合施策:病虫害综合防治强调管理措施的综合施策,包括预防、防治和监测等。
预防措施可以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土壤改良等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防治措施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农药、培育天敌等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
监测措施可以通过定期巡视、安装诱捕设备等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传播途径。
3. 防治对象的综合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强调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综合管理。
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习性,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综合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并提高防治效果。
4. 生态平衡的维护:病虫害综合防治强调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增加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是多种治理方法综合运用、综合施策、防治对
象的综合管理和维护生态平衡。
这些原理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和作物的伤害。
第一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第二节植物检疫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蚕豆象--日本传到我国(军马马料)美国白蛾--美国传到我国(飞机)湿地松粉蚧--美国传到我国(人为)稻水象甲--国外传到我国烟粉虱--国外传到我国一、检疫类型对外检疫:进口和出口检疫对外检疫:国内检疫(省、市、县的邮局、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等)二、检疫对象检疫对象:指可人为地随种子、苗木、农产品和包装物等运输,作远距离传播的且有危险性的病、虫和杂草。
(每年都要颁布)三、检疫体系国家有关植物检疫法规的立法和管理由农业部负责。
(1)口岸检疫-国家出入境质量检验检疫局;(2)国内农业检疫-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检疫机构部门(县、市、省、自治区);(3)国内林业检疫-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检疫机构部门(县、市、省、自治区)。
四、检疫法规国际性法规与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定》(SPS)。
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人大通过)、《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国务院颁布)。
其他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第三节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在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一、理论基础农田生态系由栽培植物(寄主)、害虫、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3个最基本要素组成。
寄主是害虫赖以生存和繁殖的物质基础,又是害虫栖息场所,与害虫互为环境,又共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昆虫学》试题与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个 蚁螟 2、冒穿 3 、10、棉红铃虫在江苏的越冬地点主要是 A 、棉杆B 、玉米杆C 、仓库D 、杂草E 、土壤五、简述题(每题 5 分,计 20 分)1、 写出 5 本你所看的有关昆虫学方面的学报或杂志名称以及它们的主编。
2、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1、2 分,计 10 分)IPM 4 、破叶疯 5、地下害虫 填空(每空格 1粘虫幼虫与麦叶蜂幼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等方面,生产上防治粘虫,一般在 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用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药剂防治。
2、 东亚飞蝗在江苏一年发生 _____________ 代,其卵产在 _____________ 中,生产上主要用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药剂进行防治;稻蝗一年发生 ________________ 代,在水稻上的危害期主要在 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等药剂防治。
分,计 30 分)1、 这段时间,一般用3、 玉米螟在玉米上为害,常造成玉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等症状,而在棉花上为害,可使棉花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它的卵在玉米、 棉花上分别产在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部位。
4、 棉红蜘蛛属 ____________ 纲 ____________ 目,可行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二种生殖方式,其_________ 虫态是三对足。
影响其大发生的天气因素是 _ 。
防治该虫,常用的农药有 、 、 等。
农业害虫综合治理技术解析农业生产过程中,害虫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它们会损害农作物,影响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农业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应运而生。
一、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农业害虫综合治理并非简单地使用农药将害虫消灭。
它是一种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经济成本、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害虫管理策略。
这一理念强调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如天敌、作物抗性等,必要时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之下。
例如,在一片稻田生态系统中,青蛙、蜻蜓等昆虫和小动物是害虫的天敌。
综合治理的理念就是在保护这些天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等手段来控制害虫,而不是单纯依赖化学农药去毒杀害虫。
这样既能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又能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农业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农业防治技术这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不同的农作物对害虫的吸引力不同,并且会在土壤中残留不同的物质。
通过轮作,可以打乱害虫的生活周期。
比如,大豆和玉米轮作,大豆食心虫主要危害大豆,轮作后其生存环境被改变,种群数量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透光性差,湿度增加,容易滋生害虫。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环境。
例如,棉花种植时,如果株距和行距过小,棉蚜等害虫就容易大量繁殖,合理密植则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害虫发生的几率。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残株、落叶和杂草等。
这些残留物可能是害虫越冬或繁殖的场所。
像菜地里的白菜收获后,残留在地里的白菜叶可能会隐藏菜青虫的蛹,如果不及时清理,来年菜青虫的数量就会增多。
生物防治技术自然界中有许多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可以寄生在害虫的卵、幼虫或蛹内,抑制害虫的繁殖。
在果园中,可以释放赤眼蜂来防治苹果蠹蛾。
赤眼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苹果蠹蛾的卵内,孵化后的赤眼蜂幼虫以苹果蠹蛾的卵为食,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农作物、家庭及家具等有害的昆虫。
下面将从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害虫防治原理1.生态平衡原理:生物界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通过保护和促进天敌(如蜘蛛、蝙蝠等)和有益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可以调节害虫的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
2.阻断传播途径原理:害虫的传播途径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
通过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3.断绝繁殖原理:害虫的繁殖能力强,通过削弱或断绝害虫的繁殖能力,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害虫的数量。
4.提高抗虫能力原理:通过改善栽培条件、选择抗虫品种和培育抗虫种群,提高植物和动物对害虫的抵抗能力,减少害虫的危害。
二、害虫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例如: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如使用寄生蜂来控制害蝗、使用蜘蛛来捕食害虫等。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来杀灭和控制害虫。
化学防治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方法,在严重危害时可以使用。
但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物理防治: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
如:利用电击器杀死害虫,使用黏虫纸捕捉害虫,使用粘贴剂粘住害虫等。
4.栽培防治:通过选择抗虫品种、种植间作作物、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5.机械防治:通过机械方法来消灭害虫。
如:使用剪刀、剪刀等工具捕捉和杀灭害虫。
6.生物技术防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抗虫品种,培育杀虫基因工程品种,研制生物农药等措施来控制害虫。
总之,害虫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实施害虫防治时,需要注意控制措施的选择合理性、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效果的监测评估,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