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9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讲授内容: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4、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产生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回顾旅游的含义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1。
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
2。
在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
3.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为止,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二1 .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问答)答: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一时期的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他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第二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1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促使手工业成为专门性的行业,并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填空)2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3.罗马帝国时期旅店的产生,是在政府所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
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游活动适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5。
”易经”上”观国之光”一词,为"观光”的由来(选择,填空6人类最初的旅行是如何产生的?(问答)答:旅行最初实际上不是消遣和度假,而是由于人们的现实主义以及扩大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活动.因而在最初的年代里,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第三节社会的旅行发展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1。
水陆交通是中国封建时期重要的交通方式。
2.秦朝的”驰道”和”直道”,”五尺道”和”新道”.3这一时期旅行者是商人的商务旅行居多二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看一下)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问答,选择)1特点:a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
b非经济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夸大,但这一时期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c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人口占统治地位。
d就非经济目的,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而言,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中外封建时期再旅行发展的不同-———-中国以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领先于西方.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1重大影响:(问答,选择)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是许多人的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第二,产业革命改变可人们的工作性质。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5学时)第一节世界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是限定在有闲阶层中的古代旅游,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二是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的近代旅游,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
三是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旅游。
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一)迁徙和旅行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对于旅游现象具体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有些人则认为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1、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一般人认为,原始社会没有旅游,只有迁徙活动。
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
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
(2)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2、人类旅行的产生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旅行与迁徙的区别:(1)目的不同;(2)离开后一般还要返回原来住地。
但旅行又不同于旅游。
现代汉语中“旅行”(travel)和“旅游”(tourism)二词大体可以相通,但严格地说,二者是有区别的。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
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
(2)离开时间不同。
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
(3)内容不同。
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
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
所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虽然孕育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行为中,但迁徙和旅行都不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为。
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
二、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原始社会末期——476年)迁徙和旅行都不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旅游是人们处于闲暇状态中在异地进行的游览观赏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
分析旅游的产生,与人的本性有关。
从本质上说,人是一种天生的追求享受的动物。
(魏向东主编《旅游概论》P20)旅游者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能形成,因为旅游者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出游的动机。
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形成时期,旅行还没有形成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
(一)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原因到奴隶社会时期,旅行更加发达。
原因:一是奴隶制建立,社会各行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更加发达;二是奴隶制统一国家的建立,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空间移动的条件更加具备,为旅行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交换和易货经商。
(二)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表现: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有闲阶级形成,旅游产生。
事例: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1、古埃及、西亚——古代旅行的发展时期表现:商务外交公务消闲2、古希腊古罗马——古代旅行的全盛时期在古代西方,古罗马帝国(前30年至前476年)的旅游最具有代表性。
原因:(1)疆域辽阔。
以罗马为中心,最大时北到欧洲中部莱茵河、多瑙河一带,西到大西洋不列颠、西班牙,南据北部非洲,东达西亚两河流域,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条条大道通罗马”是其真实写照。
(2)资源吸引力大。
典型代表是闻名世界的“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灯塔、罗德港巨人雕像、宙斯神像、阿提密斯神殿、摩索拉斯陵墓),对人们有巨大吸引力。
①表现:商务外交公务消闲学术宗教②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BC世纪由巴勒斯坦人,耶稣创立,上帝耶和华与圣母玛利亚的独生子,12岁去耶路撒冷圣殿,自小聪明,30岁开始传教,并收12门徒,最后被当权者钉死在十字架上,12门徒中犹大的出卖造成。
《最后的晚餐》13人,所以西方人忌讳“13”且耶稣受难之日为星期五,将两者视为凶日,但其信徒坚信耶稣已经复活升天,并继续传教。
③教派:天主教(西罗马)东正教(东罗马)新教(马丁.路德金宗教改革14-16世纪)④经典节日:《圣经》由《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组成。
标志为十字架。
主要节日为复活节、圣诞节。
⑤基督教四传中国:唐朝贞观年(景教)-元朝-明清年间-鸦片战争后三、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一度陷于沉寂也有所发展(476年-14、16世纪)(一)阿拉伯宗教旅行——伊斯兰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建立了阿拉伯国家,8世纪中期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唐称大食(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
辽阔的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欧亚之间)以及宗教原因,促进了其旅行活动的发展。
1、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是著名的宗教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今沙特境内),公元630年,率领万人组成的穆斯林大军征服麦加,以麦地那为中心,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2、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必须到其宗教圣地麦加朝圣一次3、信仰经典节日:信仰安拉真主,信奉独一无二的主宰,无所不在永恒唯一。
经典为《古兰经》和《圣训》。
标记为新月。
主要节日为开宰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4、传入中国:丝绸之路(陆路):阿拉伯-伊朗-天山南部-河西走廊-中原香料之路(海路):阿拉伯-印度洋-印度-马六甲海峡-广州泉州历史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前30年—284年—395年—476年)、亚历山大帝国(前324至前323年)、阿拉伯帝国(8世纪至1258年)、奥斯曼帝国(16世纪至1922年)。
(二)意大利商务旅行11世纪,罗马教皇为转移内部矛盾,发动9次十字军东征,从而控制了东西方贸易,商人为了谋利,开始了商务旅行。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本是经商前往中国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到上都在元朝为官17年,任职期间游遍中国,回到威尼斯,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狱中口述在东方的见闻,称道东方富有,满地黄金,成书《马可.波罗游记》,对以后开辟新航路的旅行产生相当的影响。
(三)开辟新航路探险旅游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战和动荡,逐渐进入封建社会。
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政治上,民族纷争,国家林立,大小领主拥有对自己土地上的绝对管理权,相互间攻伐不断,始终没有安宁的环境。
在经济上,封建庄园自给自足,社会缺少需求。
思想文化方面,罗马教会用宗教神学控制人们思想。
11世纪之后,欧洲城市开始兴起,西方封建主对财富的追求,促进远航探险热潮,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为了积累资本,寻找原料,抢占市场,西班牙河葡萄牙王室终于在15世纪出现开辟新航路的伟大的探险旅行活动。
1、达加码:受葡萄牙王室之命,延西非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印度。
2、哥伦布:出生在印度,受西班牙王室之命,据“地圆说”另寻他途,希望到达中国和印度,少年喜欢航海,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加勒比海诸海以为是到了印度,称当地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3、麦哲伦:奉命率西班牙船队越大西洋-巴西岸南下-南美洲-今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世界首次环球航行总结: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特点1、从参加者看:多为帝王、官僚、贵族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
他们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此时的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2、从旅游类型看: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四、古代旅行——近代旅游过渡(17世纪——19世纪中叶)近代旅游业开始于19世纪中期,促成旅游近代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可以作为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促成旅游向大众化旅游转化。
(一)工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近代社会,对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指18世纪中到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的过程。
对旅游的影响:1、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导致居民产生返回大自然去的需要,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多。
2、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
多样性农业劳动为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促使人们强烈需要改变工作环境。
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资产阶级的出现,扩大了外出旅游的队伍。
4、科技的进步,蒸汽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中应用,出现蒸汽动力的轮船(18世纪末)、火车(1814年,史蒂文森)等新式交通工具,使大规模的人群流动成为可能。
五、近代旅游的诞生(19世纪中叶——1945年)(一)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产生1、1841年禁酒大会:1841年7月5日,利用包租火车方式,组织了一次570人规模的团队活动,从英国中部的莱斯特(托马斯·库克家乡是英国德贝郡的墨尔本,莱斯特是他现在居住的地方)前往洛赫伯勒去参加禁酒大会。
特点分析:发起、筹备和组织者,自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是现代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但是,这次活动还不能作为旅行社产生标志。
因为:第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不是单纯的消遣旅游;第二,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活动也不是出于商业目的(只售出1先令的来回车票)。
它只是为以后正式创办旅行社打下了基础。
关于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诞生的时间,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说法:(1)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在英国成立,它的创始人是托马斯·库克。
这是世界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托马斯·库克被誉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
(高教1998年第1版,高等院校旅游类专业教材,马勇《旅游学概论》24页)(2)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高教1991年第1版,旅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用教材,李光坚《旅游概论》31页)(3)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魏向东《旅游概论》36页)2、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遣旅游活动:特点分析:(1)性质: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