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89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旅游学概论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P3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旅行外出的愿望。
1、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是因为某些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目的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
具有被迫性和求生性。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效用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目 录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旅游者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旅游资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旅游业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旅游组织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旅游市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2)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种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性的行业。
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产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
很多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本身也就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填空题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
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B 营利性C 公众性D 观光性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B 国际包价旅游C 商务旅游D 修学旅游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B 1855C 1865D 1872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B 近代旅游和旅行C 现代旅游D 国际旅游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C 中国国际旅行社D 中国旅游社三、名词解释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一.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背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
♥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畜牧业分离。
♥第三次大分工,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二.古代旅游发展情况及特点(一)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重点:1.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①产品交换②易货经商。
2.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二)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1.中国旅游活动形式:①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主导地位②帝王巡游:周穆王③政治旅行④外交旅行:春秋战国、张骞、郑和⑤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⑥科考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⑦宗教旅行⑧佳节庆游2.欧洲①朝觐旅行,宗教旅行。
②保健疗养温养旅行③修学求学旅行(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1.坏境依赖性2.商业旅行主导3.规模小4.非民众性(阶层局限性)5.自我服务6.行多游少三.近代旅游发展情况及特点四、五四.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1.加速城市化进程。
使人们工作和生活地点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
2.改变了人们工作性质。
3.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五.托马斯▪库克的活动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1. 1841年禁酒大会。
近代旅游的开端。
(公众性、规模大、全程陪同)2. 1845年莱斯特——利物浦消费旅游活动。
首次出于商业目的组织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商业性、长途过夜、线路实地考察、编写指南、导游服务)3. 1855年莱斯特——巴黎参观世博会旅游活动。
世上最早的出国包价旅游。
4. 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
5. 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环球旅游。
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六.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人口迅速增长。
2.经济迅速发展。
3.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
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闲暇时间增多。
旅游学概论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旅游的产生旅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活动的需要和欲望。
早期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生活在广阔的地域中,为了寻找食物和资源,不得不长时间地移动和迁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人们逐渐摆脱了对生存的那种原始需求,开始追求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
这种追求使得人们开始旅行,游历各地,从而诞生了旅游。
二、旅游的发展1.古代旅游在古代,旅游主要是贵族和富裕阶层的特权,他们出于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追求,经常进行远行。
比如古希腊的雅典人,就喜欢到大陆其他地方游玩,而古罗马人也经常光顾罗马城郊的海边温泉和度假胜地。
2.中世纪旅游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影响,朝圣成为一种流行的旅游方式。
游客通常会前往教堂朝圣,以寻求神灵的庇佑和赦罪。
同时,在这一时期,一些城市逐渐形成了商业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现代旅游现代旅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和欧洲。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的工作时间和收入增加,旅行成为可能。
于是,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
20世纪,旅游业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改进,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同时,经济的繁荣和全球化的进程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的影响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经济影响旅游业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旅游业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包括旅游景点的建设和维护、酒店和餐饮业的发展等。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例如交通运输、零售等。
2.环境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管理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过度的游客流量也会导致环境负荷过大。
为了保护环境,旅游业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3.社会影响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变革。
旅游促进了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进了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旅游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机会,改善了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讲授内容: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式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启发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并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思考,通过鼓励式教学使学生喜欢上所教的内容。
教学重点:1、旅游发展的各种形式2、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3、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4、现代旅游的特点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产生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启发、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学时分配:2学时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建议教材郭胜,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2、教学参考书田言付朱沁夫,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旅游学刊》;国家旅游局网站:教学过程:第一节世界旅游历史发展第一部分:导入新课1、回顾旅游的含义2、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三峡大移民;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美)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
古代旅游:限定在有闲阶层中,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
近代旅游: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现代旅游: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一、古代旅行——国际旅游的萌芽(一)原始社会末期—-人类旅行的起源时期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以及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揭示其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原始人类为什么要不断的迁徙?这种迁徙活动能不能算旅行活动?为什么?被迫性和求生性的迁移活动不是旅行,更不是旅游。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实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能英国人托马斯·库克预见到这种社会需要,因而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
原因:产业革命的影响为更多人外出旅游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社会需要: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专业性的服务,作为能够联系旅游者和旅游对象的媒介。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一,国际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现代旅游的发展现状促使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供给方面的因素需求方面的因素:1、人口的迅速增长;2、经济迅速发展;3、交通工具的进;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5、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6、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供给方面的因素:1、各国政府对旅游业采取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2、旅游目的地所作的努力和投入;3、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P19)第二章旅游的基本概念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事务性活动应纳入旅游概念的范畴,因为:差旅期间几乎都伴有参观或游览活动;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把因事来访者的消费纳入旅游收入账户;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都将事务性来访者纳入旅游者的统计范畴旅游活动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