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感染-脓毒症生物标志物(5月份)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41
microRNA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李韶威;刘靖华【摘要】microRNA (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其表达异常可能导致炎性反应失衡.在脓毒症期间,miR-146a、miR-223和miR-150表达水平降低,而miR-15a和miR-16表达增高.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miRNA表达水平的异常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因此,miRNA能否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备受关注,并已初步取得可喜成果.【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36)011【总页数】5页(P1591-1595)【关键词】microRNA;脓毒症;生物标志物【作者】李韶威;刘靖华【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广东省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脓毒症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机体失控的炎性反应、凝血抗凝血和免疫功能障碍,涉及细胞内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和分子机制[1]。
脓毒症的特征之一就是促炎因子,如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大量产生与随之引起的组织损伤[2]。
一旦病情进行性加重,常可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甚至死亡。
为了能早期诊断脓毒症,人们已进行了大量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例如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脓毒症诊断标志物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IL- 6等。
脓毒症的标志物宿主对感染失调的免疫反应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称为脓毒症。
目前,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
脓毒症的表现各种各样,诊断、治疗、管理脓毒症患者都很具有挑战。
脓毒症的核心是感染和失控的严重反应,临床上有一些标志物可用来辅助诊断脓毒症,其中感染相关的标志物有PCT、CRP、TNF-Q和I1-6o降钙素原:Proca1citoninPCT是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的前体,Pundiche回顾分析了73例脓毒症患者,以来证实PCT在脓毒症中的指导作用。
最终发现,PCT的动态变化能够指导抗生素的应用QPCT是急相蛋白,1PS或细胞因子刺激之后,体内的诸多组织可分泌PCT,而且PCT能够帮助募集单核细胞。
细菌感染或脓毒症时候,作为临床预测指标,PCT的出现要早于其他炎症因子。
脓毒症时候,感染的2-6小时内,PCT浓度就会上升,在6~24小时到达高峰。
一项纳入25例的meta分析显示,纳入ICU的2353名患者,生产者和死亡者PCT第一天的差距特别大,第三天也也有差异。
但重症感染和脓毒症休克两组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中,PeT在第一天无差异。
经诸多研究证实,PCT是目前最合适的脓毒症标志物,当PCT下降超过80%或V0.5ng∕In1的时候,停用抗生素不会减少耐药、不影响住院时间。
总的来说,PCT作为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标志物,比其他标志物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反应蛋白:CRPCRP也是急相蛋白,由肝细胞合成。
当组织损伤或病原体入侵的时候,CRP升高。
CRP是感染和炎症的标志物。
一项纳入上千名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CRP作为诊断脓毒症的标志物,价值中等(moderatedegree)o机体损伤之后,CRP上升显著。
当感染发生的时候,CRP在6-8小时上升,36-50小时达到峰值。
作为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8-92%、40-67%o治疗之后,如果炎症缓和、抗感染有效,CRP会下降Q如果CRP没有降低,则病程可能会延长,在脓毒症患者身上,表明感染较重。
感染标志物五大金刚:HBP、PCT、IL-6、CRP、SAA感染标志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对感染判断有益的临床检测指标,能够帮助急诊医生快速判断感染的存在以及推断可能感染病原体的类型。
目前常用的感染标志物包括血清C 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以及肝素结合蛋白(HBP)。
金刚之一HBPHBP是机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颗粒释放的一种蛋白分子。
有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HBP在IL-6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时即明显升高,且其诊断脓毒症的准确率大于其他细胞因子,特别是在严重细菌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HB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评估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更为重要。
金刚之二PCT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当PCT为0.10~0.25ng/mL时,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大,PCT为0.25~0.50ng/mL时,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而PCT>0.5ng/mL时,很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
多数专家建议将PCT为0.5ng/mL作为脓毒症的诊断界值。
PCT在感染2~4h后迅速上升,12~48h 达到峰值。
PCT的特异度高,受到国内外众多指南共识推荐。
在“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多数患者的PCT是正常的,这说明PCT在病毒感染中一般不升高,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
金刚之三IL-6IL-6是由IL-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产生的多效细胞因子,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其由212个氨基酸组成,在炎症反应过程中起着核心调节功能,是关键的炎症反应因子递质。
IL-6的检测值在细菌感染时明显升高,且与HBP、SAA等水平呈正相关,可作为感染评估和检测的常用指标,且其浓度与患者疾病的损伤程度一致。
此外,IL-6对于脓毒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症患者,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非脓毒性休克患者。
脓毒症与生物标志物脓毒症(sepsis),即脓毒血症,是由致病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此病发病急,死亡率高。
多数患者在入院时表现不具备特异性,据以往的一般检测指标(如T、R、HB及白细胞计数等)结果和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以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因所需的时间较长,只能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入住ICU等治疗措施,即使采用这样的方法,死亡率仍较高。
为此便开始了更好的标志物研究。
直到目前,用于评估脓毒症潜在用途的生物标志物多达170多种[1]。
脓毒症标志物如此繁多,来源范围广,从宏观到微观,预计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微观领域。
现就近几年来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价值的主要标志物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1 氧化-抗氧化与炎症因子标志物脓毒症发生有多种机制,其中一种称之为炎症-抗炎因子平衡学说,在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会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同时抗炎系统也被启动,释放内源性抗炎因子对炎症反应进行牵制和调节,但在脓毒血症时,平衡受到破坏,炎症反应失控,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多器官衰竭,或者表现为抗炎反应过度亢进,拮抗炎症细胞因子生成及作用,影响免疫细胞功能,导致机体处于失衡状态[2]。
此过程离不开炎症因子的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类(IL)等。
但是,炎症反应并不能完全解释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因此另一种学说-脂质氧化应激与抗氧化认为脂多糖(LPS)起了重要作用,核因子-KB (NF-KB)与其蛋白抑制物IKB平时以一种无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被活化后,能诱导许多氧化物的转录,如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选择性环氧酶(COX-2)等[3],这些转录产物的失衡进一步加重脓毒症的病理损害,导致微循环障碍甚至脓毒症休克。
Raspé C[4]通过实验发现,用选择性NF-KB抑制剂预先处理脓毒症小鼠,发现诸如TNF-α,IL-1β,IL-6,IFN-γ之类的促炎因子释放有显著性的下降,说明在机体组织很有可能是转录因子NF-KB通过减少促炎因子的释放来调节炎症反应的过程。
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康福新(审校);王瑞兰(审校)
【期刊名称】《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年(卷),期】2007(19)10
【摘要】脓毒症是世界范围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的第一死因,美国每年约70万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约21万。
近年的报道,脓毒症的发生率呈每年1.5%~8.0%的上升趋势。
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和危重病医学会(SCCM)将脓毒症定义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加感染。
但脓毒症很难和其他引起SIRS的原因区别开来。
在SIRS患者中,尽可能早地区别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对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不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对机体是有害的。
诊断脓毒症除了临床特征外,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检测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现就近年来脓毒症早期诊断中出现的一些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633-635)
【作者】康福新(审校);王瑞兰(审校)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3300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科,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2
【相关文献】
1.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J], 胡婉琴;石泽亚;祝益民;谭秋红;刘艳辉;杨继平
2.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尿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3.老年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J], 戚韵雯
4.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J], 杨晓玲;袁琪茜;董晨明
5.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林林;林怡如;丁国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预测价值》摘要脓毒症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疾病,病情变化复杂,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是治疗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在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对于脓毒症的治疗至关重要。
近年来,多种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评估,如SAA、IL-6、PCT和CRP等。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预测价值。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某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2. 检测指标检测所有受试者的SAA、IL-6、PCT和CRP等指标水平。
3. 统计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三、结果1. SAA、IL-6、PCT和CRP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显著升高,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 SAA、IL-6、PCT和CRP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即病情越严重,这些指标的水平越高。
3. 在诊断脓毒症方面,SAA、IL-6、PCT和CRP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CT的敏感性最高,SAA的特异性较高。
4. 在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方面,这些指标的综合应用可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讨论SAA、IL-6、PCT和CRP等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其中,PCT在诊断脓毒症方面的敏感性较高,SAA的特异性较高,而综合应用这些指标可提高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准确性。
脓毒症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许程(综述);徐元宏(审校)【摘要】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近期关于脓毒症早期诊断的研究备受关注。
文章结合脓毒症的发病机制阐述细胞因子、降钙素原(PCT)、内毒素、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肝素结合蛋白(HBP)、(1,3)β-D 葡聚糖(BG)及半乳甘露聚糖(GM)等标志物诊断早期脓毒症、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研究进展,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Sepsis is a kind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 (SIRS) induced by infection, which has been clinicall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 or highly suspicious infections.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epsis recently.This review has focused on the capabilities of cytokine, procalcitonin (PCT), endotoxin,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 serum amyloid protein A( SAA), 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 (1,3)-beta-D-glucan(BG) and galactomannan(GM) to diagnose sepsis early and assess the severity and prognosi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psis.【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533-536)【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降钙素原;内毒素;高敏 C 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 A;肝素结合蛋白;(1,3)β-D 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作者】许程(综述);徐元宏(审校)【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安徽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炎症因子对感染致脓毒症患儿的诊断价值感染致脓毒症是指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人体后,通过激活宿主免疫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
感染致脓毒症在儿童中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炎症因子是免疫系统针对感染产生的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对感染致脓毒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补体等,它们在感染致脓毒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炎症因子在感染过程中增加了炎症反应,通过介导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细胞因子释放、血栓形成等途径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
测量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可以帮助诊断感染致脓毒症。
IL-6是感染致脓毒症中最早升高的炎症因子之一,其水平与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一项研究发现,儿童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且IL-6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测量IL-6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感染致脓毒症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除了IL-6外,血清中的CRP和PCT也是常用的炎症指标。
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期蛋白,其水平在感染和炎症反应中升高。
研究表明,CRP在感染致脓毒症患儿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感染致脓毒症的指标。
PCT是一种由甲状腺分泌的前降钙素,其水平在感染和炎症反应中升高。
多项研究发现,PCT在感染致脓毒症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CRP,可以作为感染致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标。
除了上述炎症因子,还有许多其他的炎症标志物可以用于感染致脓毒症的诊断,如IL-1β、IL-8、TNF-α等。
这些炎症标志物可以通过血清检测或点刺技术获得,帮助医生及早诊断感染致脓毒症。
炎症因子对感染致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测量血清中的IL-6、CRP、PCT等炎症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判断感染致脓毒症的存在和严重程度,指导及时治疗,提高患儿的预后。
炎症因子的测量结果仅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还需要结合病史、体检和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达到准确诊断感染致脓毒症的目的。
mimic筛选脓毒症标准
MIMIC(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数据库是一个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临床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大量脓毒症患
者的数据。
在MIMIC数据库中,筛选脓毒症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但不限于发热、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等。
2.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 白细胞计数:脓毒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通常升高或降低。
- 血小板计数: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可能降低。
- 血浆乳酸水平:脓毒症患者常常出现乳酸水平升高。
- 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通常升高。
3. 器官功能:脓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等。
4. 感染源:确认感染源,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5. 微生物学检测:如血培养、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等,用于确定病原体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MIMIC数据库中的脓毒症患者筛选标准是基于实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具体标准可能因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脓毒症的诊断和治疗需遵循相关指南和规范,如《脓毒症诊断与治疗规范》(团体标准T/CRHA 022-2023)。
评价脓毒症免疫抑制生物标志物的4个标准免疫抑制是造成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环节。
免疫状态评估是识别免疫抑制患者和明确免疫治疗时机的先决条件。
探索脓毒症免疫状态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然而,近年来大量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却给临床医生造成选择的困扰。
脓毒症免疫抑制理想生物标志物有4个标准。
脓毒症是感染导致宿主反应失调引起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生率、高病死率和高花费特点,为全球医疗负担造成巨大挑战。
近年来,宿主免疫反应失调是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核心,免疫抑制已经成为制约脓毒症患者不良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尽管目前多种生物标志物被用于脓毒症免疫状态的评估,但是缺乏明确诊断免疫抑制的生物标志物。
一、理想生物标志物需要具备的4个标准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反映生理或病理过程,以及对暴露或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客观测量或评价指标。
生物标志物多来源于人体组织或体液,可涵盖生理、生化、免疫、细胞和分子等水平的改变。
疾病常有多种可以用于诊断疾病或者评估疾病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如何从众多指标中选择出最合适的指标,在疾病监测和治疗中就显得极其重要。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需要具备以下4个标准:(1)用作诊断指标,即用于识别患者;(2)用作疾病分期或分级的指标;(3)用作疾病预后的指标;(4)用作预测或者监测治疗干预的临床反应指标。
二、评价脓毒症免疫抑制理想生物标志物的4个标准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发现众多可用于监测脓毒症免疫抑制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我们团队联合国内外专家对脓毒症免疫监测指标进行了多次探讨,形成了国际首部脓毒症免疫监测和治疗相关的专家共识。
该共识中,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和淋巴细胞数目被认为是目前脓毒症免疫监测的理想标志物。
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上述2种标志物来介绍评价脓毒症免疫抑制理想生物标志物的“4个标准”。
(一)可以识别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mHLA-DR是评估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的最佳指标之一。
目前,通过标准化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可以实现快速检测及在不同实验室推广。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研究显示,脓毒症的病死率为22%~55%,虽然近年来逐渐下降,但是其发病率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因此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对疾病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脓毒症最新指南提出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的概念,以预测感染患者的不良结局。
但有研究表明,qSOFA评分对早期风险评估具有高度特异性,但敏感性较差,可能会导致对部分患者延迟开始适当的管理。
目前仍缺乏有效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来判别脓毒症,故积极寻找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的指标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尽早干预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为此,研究者分析总结了降钙素原(PCT)、抑癌蛋白M(OSM)、白细胞介素(IL)-26、IL-17P、IL-37、巨噬细胞凋亡抑制蛋白(AIM/CD5L)、生化分化因子-15(GDF-15)等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1PCTPCT是一种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3kDa,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和分泌的降钙素前体物质在细胞内被蛋白水解酶裂解为活性激素。
既往有研究提示,PCT可作为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升高通常早于C反应蛋白(CRP),并且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
PCT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识别以及监测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它的连续测量已经作为一种有效监测生物标志物,以指导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并且它也被证明与微生物侵袭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事实上,PCT可以作为抗菌管理的有用工具,其使用可以明显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应用,但在诊断侵袭性细菌感染及其严重程度评估中,PCT水平并不是最佳的,由于脓毒症病程中可能的并发症以及区分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不可能仅靠PCT就可以鉴别是否为细菌感染。
PCT可能是早期识别脓毒症的一个有用指标,但它不能被推荐作为脓毒症诊断的单一生物标志物,医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评估来明确诊断。
2OSMOSM是IL-6细胞因子家族的成员,最初被认为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独特活性。
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断及治疗进展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解读 (1)二、脓毒症的合理抗生素治疗 (3)三、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与进展 (5)四、脓毒症如何早期识别? (7)五、脓毒症休克血流动力学管理进展 (8)六、脓毒性休克诊断与治疗进展 (10)七、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 (12)八、脓毒症免疫治疗 (14)九、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治疗进展 (16)十、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变迁 (18)十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原理 (19)十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要点 (21)十三、血液净化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23)十四、成人脓毒症护理的最新进展 (25)一、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解读1.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21)建议不要使用()作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单一筛查工具A.SIRSB.NEWSC.MEWSD.qSOFAE.SOFA参考答案:D2.脓毒症患者推荐使用()作为复苏的一线液体A.晶体液B.胶体液C.白蛋白D.血液制品E.右旋糖酐参考答案:A3.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即用手指压迫额、胸部或四肢指趾末端,测量皮肤由白重新恢复到红色所需时间,CRT正常值应<()A.1秒B.2秒C.3秒D.4秒E.5秒参考答案:C4.对于可能有脓毒症而没有休克的成人,建议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快速检查和甄别,如果对感染的担忧持续存在,应在首次发现脓毒症后()内使用抗生素A.半小时B.1小时C.2小时D.3小时E.4小时参考答案:D5.推荐脓毒症诱发的ARDS,控制平台压≤()cmH2OA.30B.35C.40D.45E.50参考答案:A二、脓毒症的合理抗生素治疗1.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不可选择的抗生素是()A.万古霉素B.头孢曲松C.替考拉宁D.利奈唑胺E.达托霉素参考答案:B2.败血症诊断方法有()A.临床表现B.常规实验室检查C.病原学检查D.基因芯片技术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3.脓毒症常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不包括()A.脆弱类杆菌B.大肠埃希氏菌C.肺炎克雷伯菌D.假单胞菌E.不动杆菌参考答案:A4.万古霉素MIC为1-2ug/ml,稳态谷浓度在()疗效最佳A.5-10ug/mlB.10ug/mlC.15-20ug/mlD.20ug/mlE.40ug/ml参考答案:C5.脓毒症常见感染耐药革兰阳性球菌不包括()A.MRSAB.MRSEC.PRSPD.VREE.肺炎链球菌参考答案:E三、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与进展1.脓毒症集束化治疗Bundle要求液体复苏首选液体性质()A.晶体液B.白蛋白C.羟乙基淀粉D.葡萄糖E.明胶参考答案:A2.脓毒症集束化治疗Bundle要求首选升压药物()A.多巴胺B.多巴酚丁胺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去氧肾上腺素参考答案:C3.目前脓毒症的诊断,首选什么评分()A.SOFAB.SIRSC.NEWSD.APACHE IIE.NRS2002参考答案:A4.液体管理ROSE策略优化阶段需要做什么()A.开始复苏B.停止复苏C.开始去复苏D.补充营养E.复苏后治疗参考答案:B5.qSOFA评分呼吸频率记1分需要呼吸频率次数()A.≥18次/分B.≥19次/分C.≥20次/分D.≥21次/分E.≥22次/分参考答案:E四、脓毒症如何早期识别?1.Sepsis3.0发布于()年A.1991B.2001C.2016D.2021E.2022参考答案:C2.临床常用的感染生物标志物不包括()A.C 反应蛋白B.降钙素原C.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D.血清淀粉样蛋白AE.肝素结合蛋白参考答案:C3.()水平升高可作为进展为脓毒症的预测因子A.C 反应蛋白B.降钙素原C.穿透素3D.肝素结合蛋白E.白介素-6参考答案:D4.某患者化验示血小板为75×109/L,进行SOFA评分得分为()A.1B.2C.3D.4E.5参考答案:B5.血清降钙素原>()ng/mL时,很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A.0.05B.0.25C.0.5D.1E.5参考答案:C五、脓毒症休克血流动力学管理进展1.脓毒症微循环障碍评估指标不包括以下哪种()A.皮肤花斑B.毛细血管在充盈时间(CRT)C.乳酸D.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E.外周血压参考答案:E2.关于脓毒症液体治疗的4个阶段,以下哪种是错误的()A.早期液体复苏是为了维持循环稳定,改善心输出量,液体复苏是挽救性的,表现为液体正平衡B.优化阶段循环趋于稳定,常规不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C.稳定阶段液体治疗策略趋于保守D.去复苏阶段液体呈负平衡,持续时间相对较长E.不同阶段治疗策略的不同是脓毒症治疗理念的进步,同时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参考答案:B3.脓毒症集束化治疗Bundle要求开始液体复苏乳酸值A.≥2mmol/LB.≥3mmol/LC.≥4mmol/LD.≥5mmol/LE.≥6mmol/L参考答案:C4.关于脓毒症治疗策略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目前有研究证明实行EGDT(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治疗方案未能明显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B.液体超负荷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急性肺水肿C.脓毒症液体复苏晶体液首选平衡液D.人工胶体在脓毒症液体复苏常规推荐使用E.脓毒症病原菌及时明确有助于抗生素的精准治疗参考答案:D5.关于液体超负荷的危害哪项是错误的()A.可以引起急性肺水肿B.可以出现脑水肿C.可以引起心功能衰竭D.可以引起腹内压增高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E.可以导致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参考答案:E六、脓毒性休克诊断与治疗进展1.对于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及随后的血容量扩充时,推荐选择()A.胶体B.羟乙基淀粉C.白蛋白D.晶体液E.血浆参考答案:D2.qSOFA标准,呼吸频率≥()次/minA.18B.20C.22D.24参考答案:C3.在识别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后,推荐在内尽快()内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A.6hB.3hC.2hD.1hE.0.5h参考答案:D4.qSOFA标准,收缩压≤()mmHgA.120B.100C.90D.80E.70参考答案:B5.对于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初始的目标平均动脉压为()mmHgA.55B.60C.65D.75E.85参考答案:C七、重症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1.以下哪项指标不用于容量反应性评估()A.主动抬腿试验B.微扩容试验C.补液试验D.下腔静脉塌陷指数E.下腔静脉扩张指数参考答案:A2.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主要参考指标()A.二尖瓣环e′速度(室间隔e′>7cm/s或侧壁e′>10cm/s)B.平均E/e′<14C.左房容量指数<34ml/m2D.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2.8m/sE.LVEF<50%参考答案:E3.左室EF测量错误的是()A.M型B.二维容积法C.三维容积法D.正常参考范围:大于50%E.二尖瓣关闭不全时EF测量偏低参考答案:E4.心脏整体评估不包括()A.心腔评估B.心包评估C.心室壁评估D.心功能评估E.心脏血流评估参考答案:D5.心包填塞的超声四征像不包括()A.收缩末右房塌陷B.舒张早期右室塌陷C.心脏摆动D.IVC扩张、固定E.IVC塌陷,明显纤细参考答案:E八、脓毒症免疫治疗1.脓毒症()昭示着“免疫”的重要性A.1B.2C.3D.4E.5参考答案:C2.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监测与治疗专家共识对免疫治疗起点推荐意见不包括()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B.mHLA-DR表达降低C.有免疫抑制高危因素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1.1×109/LE.免疫球蛋白浓度降低参考答案:E3.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监测与治疗专家共识关于免疫治疗药物推荐()A.胸腺肽α1B.免疫球蛋白C.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E.干扰素-γ参考答案:A4.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监测与治疗专家共识建议监测()以确定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终点A.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和mHLA-DRC.mHLA-DRD.中性粒细胞计数E.单核细胞计数参考答案:B5.脓毒症免疫抑制的高危因素不包括()A.老年患者B.营养不良C.长期使用抗生素D.恶性肿瘤E.长期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参考答案:C九、脓毒症凝血病诊断治疗进展1.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血小板减少的严重程度分级正确的是()A.轻度减少75×109/L-100×109/LB.中度减少30×109/L-50×109/LC.重度减少10×109/L-30×109/LD.重度减少10×109/L-20×109/LE.中度减少20×109/L-50×109/L参考答案:B2.下列哪项不属于针对脓毒症中间环节的治疗方法()A.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B.抗凝血酶C.活化蛋白CD.细胞凋亡E.阿司匹林参考答案:C3.抗凝血酶(AT)与()结合,可以使抗凝作用充分发挥A.肝素B.低分子肝素C.血小板D.蛋白CE.T PAI参考答案:A4.脓毒症诊断标准(Sepsis3.0)里要求患者SOFA评分执照()分A.1B.2C.3D.4E.5参考答案:B5.下列哪项不是DIC的诊断依据()A.血小板计数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C.蛋白CD.凝血酶原时间(PT)E.纤维蛋白原参考答案:C十、脓毒症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变迁1.脓毒症一小时集束化治疗方案不包括()A.测PHB.在给予抗菌药物前获取血培养C.给予广谱抗菌药物D.低血压或乳酸≥4mmol/l者,给予30ml/kg晶体液E.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保持平均动脉压≥65mmHg参考答案:A2.下列表现有助于休克早期诊断的是()A.皮肤苍白,唇和甲床轻度发绀,肢端湿冷B.神志清,轻度烦躁C.恶心、呕吐D.呼吸深快,心率快E.血压正常或偏低参考答案:A3.脓毒性休克最普遍损伤()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内分泌系统D.心血管系统E.泌尿系统参考答案:D4.抗感染性休克的液体疗法应首选()A.541溶液B.5%葡萄糖盐水C.林格液D.右旋糖酐40E.血浆参考答案:D5.脓毒血症抗生素及早治疗时间与存活率关系()A.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5%B.每延迟2小时,死亡率增加5%C.每延迟2小时,死亡率增加7.5%D.每延迟1小时,死亡率增加7.6%E.每延迟3小时,死亡率增加5%参考答案:D十一、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及原理1.PiCCO的中文名称是()A.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B.经皮肝穿刺置管术C.肺动脉漂浮导管D.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E.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参考答案:D2.下列()参数是Swan-Ganz导管特有的A.COB.CVPC.PAWPD.SVRIE.SV参考答案:B3.中心静脉压的a波反应映()A.三尖瓣关闭B.右房舒张C.心房收缩D.右房充盈E.血流进入右室参考答案:C4.根据()插入Swan-Ganz导管是最常用的方法A.长度B.压力波形C.血氧饱和度值D.CT引导E.超声引导参考答案:B5.关于CVP的说法错误的是()A.CVP是一个压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右心前负荷B.受心功能、循环血容量及血管张力等因素影响C.根据补液后CVP变化判断患者有无容量反应性有一定价值D.CVP应个体化,动态监测更有意义E.CVP越低越好参考答案:E十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护理要点1.实施PICCO校正时,不正确的是()A.冰水注射时间4sB.指示剂的量15mLC.注入指示剂的温度2-8度D.一般每8h校正1次E.热稀释参数每小时记录参考答案:E2.进行picco监测时,动脉穿刺首选部位()A.肱动脉B.桡动脉C.股动脉D.足背动脉E.颈内动脉参考答案:C3.PICCO监测中动脉导管护理错误的是()A.动脉置管侧肢体如发现肌肉痉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颜色苍白、变凉等,说明有栓塞的危险,立即通知医师处理B.股动脉置管侧肢体保持伸直位C.确保动脉导管及压力延长管内没有气泡D.换能器零点校正,应保证换能器与置管侧手臂水平位置一致E.持续压力袋的压力维持在300mmHg以上,肝素生理盐水以每小时2-4mL 的速度持续冲洗股动脉导管参考答案:D4.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描述错误的是()A.是心脏舒张末期四个腔室内血液的总和B.是评价前负荷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C.用于管理患者血管充盈状态以及指导容量治疗D.受机械通气、胸腔压力、心肌收缩力及顺应性的影响E.降低提示患者容量不足,需要增加补液量;升高提示患者容量过多,需减少补液,适当利尿参考答案:D5.PICCO监测用于指导临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指标是()A.全心射血分数GEFB.全身血管阻力SVRC.心功能指数CFID.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mxE.脉压变异PPV参考答案:B十三、血液净化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液体管理中的应用1.CRRT液体管理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A.容量过负荷B.酸碱失衡C.感染D.体温过低E.体温过高参考答案:E2.国际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2021)中,对脓毒症引起的低灌注或脓毒性休克患者,建议在复苏的前3小时内至少经静脉输注()ml/kg的晶体液A.20B.30C.35D.40E.15参考答案:B3.血液灌流清除中大分子的机制是()A.弥散B.对流C.吸附D.血浆置换E.其他参考答案:C4.多粘菌素B吸附柱主要清除的物质是()A.内毒素B.炎症因子C.细菌D.白细胞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5.脓毒性休克容量反应性最准确的判断方法是()A.CVPB.MAPC.被动抬腿试验D.胸片E.临床症状参考答案:C十四、成人脓毒症护理的最新进展1.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EWS)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相比,增加的变量是()A.心率B.血压C.呼吸D.体温E.SPO2和测量SPO2时是否吸氧参考答案:E2.在2021版SSC指南中,对脓毒症所致低氧性呼衰的成人患者,推荐使用()A.无创通气治疗B.有创通气治疗C.高流量鼻导管吸氧D.面罩吸氧E.普通鼻导管吸氧参考答案:C3.确诊脓毒症后,医生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在()共同讨论制定出治疗目标A.3小时内B.12小时内C.24小时内D.48小时内E.72小时内参考答案:E4.脓毒症1小时集束化治疗中,测量乳酸水平,如初始乳酸水平高于()则予重复测量A.2mmol/LB.4mmol/LC.6mmol/LD.8mmol/LE.10mmol/L参考答案:A5.对脓毒症所致中重度ARDS成人患者,每天行俯卧位通气时间应()A.4-6小时B.6-8小时C.不少于8小时D.不少于12小时E.不少于14小时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