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树叶变黄了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7
苏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9 树叶变黄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9 树叶变黄了》是苏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树叶的变化,了解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还设计了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
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兴趣,希望通过观察树叶的变化,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然而,由于年龄小,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树叶变黄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树叶为什么会变黄。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树叶变黄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树叶变黄的原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树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新课导入:介绍树叶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树叶的特点。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观察树叶,并进行实验,观察树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树叶变黄的原因,分享实验结果。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树叶变黄的原因,并拓展相关知识。
6.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1.观察树叶的变化2.实验探究树叶变黄的原因3.总结树叶变黄的原因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9树叶变黄了[教学设计]教案(4)第9课树叶变黄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对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作出猜想。
2.通过推测和验证,我们知道银杏树从边缘到中间变黄。
3.能够调查你家乡的一些落叶树。
2、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
教学难点:收集落叶进行排序来验证猜想。
三、课前准备老师:银杏叶,课件,铅画纸??学生:假期,活动手册IV.学习情况分析校园里的树叶怎么变黄,学生有意注意不会很明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关注生活??尝试按照提问、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1.观察校园里的银杏树。
你看到了什么?你怎么认为?2.银杏叶如何变黄?让我们研究一下。
回忆《秋天》课文:“树叶黄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银杏叶是如何变黄的?”学生们总是解释变黄的原因,并将其改为“银杏叶在哪里一点一点变黄?”学生猜想是有针对性的,所有的绿色和黄色的银杏叶都贴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可以补充中间叶的排名。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探索银杏叶变黄的小秘密1猜:银杏叶是如何变黄的?2.组织汇报:你怎么想的?你怎么证明呢?3.统计四种猜想的人数、倾听孩子的理由。
4.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5.组织分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6.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二)交换你的猜测。
你打算如何测试你的想法?2.小组观察和排名。
3.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4.小结银杏树叶的变黄秘密。
(三)小结:每种植物的叶片变化是不同的。
我希望你能注意观察,找到秘密。
1.猜测并谈论自己的观点。
2.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3.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发现的?四、教学后记(反思)《树叶变黄了》教学反思这堂课是第1单元第1卷第3单元“用你的大脑思考”的第3课。
本课以前两课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树叶是怎么变黄的”这一话题,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
第一个活动,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
苏教版教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树叶变黄了》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树木也会感到寒冷,树木也过冬;2.能够了解不同树木过冬的方法;3.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4.能够知道怎样使树木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树木也会感到寒冷,树木也过冬;2.不同树木过冬的方法;3.如何分析问题;4.怎样使树木健康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树木过冬的方法,并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使树木健康成长。
四、教学准备1.教师留意今天的天气情况,并提前做好课前准备;2.讲解本课所需的幻灯片或教学视频;3.制备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在上课之前,教师会引导学生回忆前几堂课的内容并与今天的天气相联系,询问学生是否有注意到原来绿叶子的树变成了黄色或红色。
学生可能会说是因为叶子:1. 被风吹掉了; 2. 快到秋天了; 3. 天气变冷了,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引导学生阐述第三个答案,并进行一些浅显易懂的解释。
5.2 学习新知1.展示幻灯片或教学视频,并让学生了解冬天的天气非常寒冷,植物也会感到很寒冷;2.接着,讲师介绍不同树木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可以很好地在寒冷的地方生长,有的只能在温暖的地方生长;3.为了应对冬季的天气,植物有不同的做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区分并了解这些做法。
例如:在冬天到来之前,植物会逐渐把营养物质都收回,并且树叶也会变成黄色或者红色;4.战略性地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一个树木的叶子为什么会变成黄色?为了让学生能够分析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张出问题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张图片问题的具体内容;5.在确定了问题后,探索找出答案。
让学生找出答案并与教师一起讨论。
在这个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想法,并与教师一起进行讨论。
5.3 实验环节1.让学生小组合作,并选取一棵树,为树木设计一个最适用的居住环境,并想出必要的要素,如阳光、水分、空气质量以及温度等;2.让学生小组向其他人阐述他们的设计,并和其他组员一起讨论不同的设计方法,掌握大自然里面的树木生长的规律。
《树叶变黄了》教学案例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3课1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中的第三课。
从课标领域看,本单元隶属于课标“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主要概念为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维持自身生存。
初步渗透落实学习内容为8.2植物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他外部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本课意在借助“植物”的相关知识内容来落实科学探究及科学态度方面的学段核心目标。
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载体,解决探究问题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历程的每一步,逐渐习得观察的各种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品质。
本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来设计,通过观察树叶的变化,能对简单的问题做出简单猜想,利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特征及现象,并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有运用观察、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能如实讲述事实,当事实与自己原有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从内容安排看,本单元前两课呈现分-分-总的逻辑结构。
知道猜测要有依据,能对简单问题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本课是综合运用前两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本课的核心目标是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寻找证据-验证猜想的一般探究过程,并在过程中动脑思考,初步感受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监控---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要有依据,在探究活动中对学生科学方法上进行思维训练和指导,让学生经历一次初步的科学探究过程。
第一个活动,从关注身边的树叶变黄的现象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究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活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列出了银杏树叶变黄的四种可能的原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初步的猜想。
第三个活动,寻找银杏树叶变黄的证据。
用证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然在活动过程中要和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在此探究活动中,需要学生有依据地表达想法,以促进学生思考。
第四个活动,通过对银杏叶的了解,让学生体验用叶子来制作一幅画的快乐,让孩子们感受动手操作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科学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