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格式:ppt
- 大小:628.00 KB
- 文档页数:24
、教材的简要分析《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1章第2节的内容。
它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稳态是必修模块3重要的核心概念。
处理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要逐步展开和深化,本节中仅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做好后继课的铺垫。
人体健康与内环境稳态密切相关。
几乎所有人生活中都亲历过诸如发烧、腹泻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
因此,通过有关内环境稳态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目标(1)概述什么是内环境稳态,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1)“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操作;(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态的机制。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认同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维持内环境稳态具有积极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1.教学重点(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操作四、教学具体方案及实施过程板书课题: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下面我们将通过问题的探讨,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板书:一、稳态概念的认知方法人体时刻都在进行着生命活动,外界的环境也是起伏波动,那我们的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化吗?PPT演示:问题探讨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表1:内环境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进入学习状态开始进入思考阅读表中各项数据,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展现并学会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安排讨论:1.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2.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简要评价、补充,形成共识:(1.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标点击】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学习重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自主探究】【例题精析】〖例1〗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A.氧浓度较低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解析:海水的浓度高,海产鱼类长期适应环境,细胞内无机盐浓度与海水浓度是相当的,如在淡水中生活,细胞就会吸水,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答案:B〖例2〗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解析: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缺水,因此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输液时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答案:C【自我诊断】●基础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2.下列哪项叙述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A.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使体液的PH值维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维持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5.“人类不能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中”,这一叙述是()A.不对的,因为身体细胞需要氧,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产生,不B.不对的,因为人体所吸收的纯氧经呼吸道进入血液时,已有许多CO2影响呼吸的调节。
营养物质大部分代谢废物O2 CO2营养物质大部分代谢废物O2CO2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稳态调节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与系统:1. 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毛细血管2. 系统:肺泡肺毛细血管3. 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4. 系统: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温度:℃,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2.渗透压: KPa,主要与(和)和有关,水渗透方向:渗透压→渗透压3.酸碱度:血浆酸碱度为,维持主要依靠、①酸性物质(如乳酸)增加:HL(乳酸)+NaHCO3(碳酸氢钠)→NaL(乳酸钠)+H2CO3(碳酸);H2CO3(不稳定)→H2O+CO2↑经呼吸系统排出②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增加:Na2CO3(碳酸钠)+H2CO3(碳酸)→2NaHCO3(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出二.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1.稳态的特点:、,调节机制:调节网络2.稳态的破坏:当或时,所以人体对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三.对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稳态调节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器官与系统:1. 系统:消化道消化道毛细血管2. 系统:肺泡肺毛细血管3. 系统:血管肾脏形成尿液4. 系统:血液是所有生命活动的中转站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温度:℃,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2.渗透压: KPa,主要与(和)和有关,水渗透方向:渗透压→渗透压3.酸碱度:血浆酸碱度为,维持主要依靠、①酸性物质(如乳酸)增加:HL(乳酸)+NaHCO3(碳酸氢钠)→NaL(乳酸钠)+H2CO3(碳酸);H2CO3(不稳定)→H2O+CO2↑经呼吸系统排出②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增加:Na2CO3(碳酸钠)+H2CO3(碳酸)→2NaHCO3(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出二.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1.稳态的特点:、,调节机制:调节网络2.稳态的破坏:当或时,所以人体对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三.对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