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三 圣雄甘地2
- 格式:doc
- 大小:116.90 KB
- 文档页数:6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___________________,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是1930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达到高潮。
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甘地把他的一切全部献给了印度的_________________事业,被人们称为“(穿土布衣的“苦行僧”;)、出生及早年的求学生涯;、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1年)参考答案:1915))逐渐形成非暴力的思想:宗教:印度教-仁爱、素食、不杀生+《古兰经》《圣经》仁爱思想;外加受到索罗、托尔斯坦、鲁斯金等人思想的影响。
反对暴力斗争,以仁慈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他积极投身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领导近十万在南非的印度人,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印度自治》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苦行僧”生活;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成为国大党的“灵魂”思考: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为什么能获得国大党通过?——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争取民主自由权利。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方面能发动群众起来斗争,另一方面又把群众的斗争限制在资产阶级利益多能容许的范围内,防止社会改良走向革命。
这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具体活动步骤;年6月。
、根源:英国对印度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印度复杂的宗教矛盾。
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5日,印度宣布、结果:印巴分治立即导致了可怕的灾难,造成空前的难民潮,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有增无减。
甘地也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开枪刺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第二课圣雄甘地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2.感悟甘地的“非暴力思想”;课前任务:请自主预习《圣雄甘地》一课,提出有关理解该历史人物2-3个困惑。
(一)独特的甘地——甘地“非暴力思想”材料一:“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
”“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既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
”“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甘地设问1.阅读上述材料,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涵有哪些?材料二:我的全部生活导源于宗教精神,我的政治行动及所有其他行动都来自我的宗教。
——甘地设问2.从中找出影响甘地思想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二)独特的斗争——非暴力思想的实践甘地部分生平简表设问3.通观甘地的一生,可以将其分为哪几个阶段?材料三:1948年1也30日是星期五,这是耶稣受难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后一天。
5点10分,甘地在众人的扶持下走向通往祷会场的草坪,就在甘地即将走向平台的一刹那,早已潜伏在此的一个印度教极端分子跑到甘地面前,他向甘地鞠躬行礼,口中低声说:“圣父,您好!”然后猛然推开摩奴,从口袋里掏出手枪,顶在甘地赤裸的胸口连开3枪。
设问4:你知道甘地在最后中弹倒地的那瞬间,做了什么动作吗?设问5.甘地留下来了哪些精神遗产?他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补充资料:故事一:1947年8月31日早晨(印度刚独立不久),宗教仇恨之火点燃了加尔各答。
甘地对外发表声明,决定从9月1日起开始绝食,一直到动乱结束,不成功便成仁。
此时的甘地已是78岁高龄,长时间的焦虑与奔波又使他精疲力竭,绝食开始后他的体力很快衰竭,几个小时后便出现心律不齐,时至午夜,他说话的声音就含糊不清了。
甘地绝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加尔各答城。
每当甘地受到死亡威胁时,人们都本能地为他担忧。
从第二天早晨起,前来询问甘地健康状况的人越来越多,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知名人士纷纷来到甘地卧榻前,请求甘地停止绝食。
231.有人这样评价一位政治家:“一个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他的民族的领袖的人;……一个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欧洲的残暴,并在任何时候都不屈服的人。
”这位政治家是( )A .孙中山B .甘地C .华盛顿D .毛泽东解析:选B 。
题干材料是爱因斯坦对印度圣雄甘地的评价。
理解题干材料,抓住“不受外在权威的扶持”“民族的领袖”“对抗欧洲的残暴”等信息,可以排除A 、C 、D 三项。
2.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印度国大党使用的党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国大党是以纺织工人为主体的政党 ②国大党提出实现经济自主促进印度独立 ③甘地“回到纺车去”的口号为国大党接受 ④在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后制定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解析:选B 。
国大党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①排除;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④排除;②③符合题意。
3.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全部内涵最确切的理解应该是(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B .以和平的手段抗议压迫C .以非暴力的手段抵抗种族歧视D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使印度获得独立解析:选D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形式,主张用和平、合法的手段来争取印度的独立。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发生暴力事件时,国大党即宣布停止运动,本质上反映出( )A .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B .对人民力量的保护C .害怕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 .害怕危及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解析:选A 。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严格限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束缚了群众斗争的手脚。
三圣雄甘地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他发动了三大群众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
他为印度作出了两大杰出贡献:促进印度的自治独立和推动印度民族团结。
他就是印度圣雄甘地,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思考:“圣雄”是人们对甘地的称谓,意为“伟大的灵魂”。
你认为人们称甘地为“伟大的灵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甘地创立并宣传非暴力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1.产生过程(1)甘地从小熟读________经典,把“____________,用德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2)在南非工作期间,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______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2.主要内容:认为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______;主张以______改造人类,并创造了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3.最初实践(1)在南非的实践:投身于当地反对________的斗争中,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______人的法律。
(2)在印度的实践①1909年,甘地出版《________》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②______年,甘地回到印度.为了使各宗教派别和睦相处,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到各处访问,安抚人心。
学案3 圣雄甘地[课标要求]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穿土布衣的“苦行僧”1.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留学英国学习法律,归国后在孟买担任律师,1893年前往南非。
2.把印度教中的仁爱、素食、不杀生的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他主张以仁慈改造人类,投身于南非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
1909年,在《印度自治》一书中,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3.1915年回国后,走遍各地协调各教派和睦相处,注意改变农村落后的陈规陋习;为振兴广大的农村,他倡导土布运动。
4.为了印度的独立和民族的进步,周游各地,宣传非暴力抵抗思想。
[归纳总结]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因:(1)家庭影响: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2)受《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教训的影响。
(3)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4)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概念点析]甘地的土布运动:倡导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
评价:①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②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深化探究]探究点1 甘地的思想材料甘地认为“神就是真理和爱”“真理就是神的定义”。
他认为爱必须符合真理,要求人们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人类、爱生物。
印度人应以耐心和善良去制服帝国主义者,靠道德感化使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他认为印度应先得到自治领地位,进而脱离英国独立。
他认为印度不要“布尔什维克主义”。
他崇尚印度文明,包括耕种的犁、手纺车和印度教文明,提出“回到纺车去”的口号……思考据材料归纳甘地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三方面的特征。
答案哲学思想:泛爱论与人道主义相结合。
政治思想:用“不合作”来争取印度的独立,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斗争。
度实行“食盐专卖法”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1930年的“”,标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印度的统一与独立一、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一)成长历程1、出身印度:受印度教影响2、188年:留学英国,学习法律,受基督教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影响3、1893年,工作南非:投身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逐渐形成“非暴力主义”思想;4、1915年回国,苦行游说,倡导土布运动——宣传“非暴力抵抗”思想(二)“非暴力抵抗”思想——甘地主义的思想来源(1)印度教——仁爱、不杀生思想(2)基督教、伊斯兰教——仁爱思想(3)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运动内容:包括“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①学生罢课,抵制英人学校②律师抵制英人法庭③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④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3、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4、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
5、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年——1922年1、原因:经济基础——印度民族资本主义政治统治——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印度人民反抗不断,导火线——1919阿姆利则惨案2、开始:1919、11甘地号召开展“不合作运动”1920、9国大党正式通过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3、过程:三步走:首先,所有印度人放弃各种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爵位和荣誉;其次,拒绝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当局工作,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最后一步,拒绝纳税。
4、结束:1922年乔里乔拉村事件,停止,走向低潮原因:①直接原因——群众运动突破了非暴力限制②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性和妥协性5、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二)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直接原因----1929经济危机,英国压榨和掠夺,加剧矛盾爆发----1930年“食盐进军”结果----分化瓦解,相互妥协:《甘地—艾尔文协定》释放甘地,允许沿海煮盐停止不合作运动(三)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战爆发后的新发展-原因----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印度人民强烈反抗措施——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争取独立,发出不合作号召特点:结果----1947年,“蒙巴顿法案”,印巴分治,印度独立三、甘地人生结局1、晚年主张印度统一:致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矛盾,主张各派合作2、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热分子刺杀。
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___________________,国大党的现实斗争目标是
1930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达到高潮。
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
、甘地把他的一切全部献给了印度的_________________事业,被人们称为“
(穿土布衣的“苦行僧”;)
、出生及早年的求学生涯;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1年)
参考答案:
1915)
)逐渐形成非暴力的思想:
宗教:印度教-仁爱、素食、不杀生+《古兰经》《圣经》仁爱思想;外加受到索罗、托尔斯坦、鲁斯金等人思想的影响。
反对暴力斗争,以仁慈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他积极投身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中,领导近十万在南非的印度人,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印度自治》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苦行僧”生活;
缓和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成为国大党的“灵魂”思考: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为什么能获得国大党通过?
——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的要求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治和独立;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抵制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争取民主自由权利。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方面能发动群众起来斗争,另一方面又把群众的斗争限制在资产阶级利益多能容许的范围内,防止社会改良走向革命。
这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具体活动步骤;
年6月。
、根源:英国对印度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印度复杂的宗教矛盾。
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15日,印度宣布
、结果:印巴分治立即导致了可怕的灾难,造成空前的难民潮,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有增无减。
甘地也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开枪刺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