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同安一 中 A 卷(满分100分)
- 格式:doc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1、2节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ⅠA 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 2.月球表面土壤里的一种非常有用的资源___3He,它是可控核聚变的原料,关于3He 的叙述正确的是( )A.3He 和4He 是同种原子 B.3He 和4He 互为同位素C.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D.在3He 中存在: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3.日本福岛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在其周围环境中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中有钚-239(元素符号Pu)、铯-137(元素符号Cs)、碘-131(元素符号I),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3994Pu 和24494Pu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37Cs 和134Cs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C. 13455Cs 和13453I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相等 D. 13453I 和13153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4.某粒子用符号A n+Z M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为(A-n) B.所含中子数为(A-Z-n) C.所含电子数为(A+n) D.中子数-电子数=A-2Z+n5.14C 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产生的中子或核爆炸产生的中子轰击14N 可使它转变为14C, 14114101N+n C+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 和14N 互为同位素 B.14C 和C 60是同素异形体C.地球上活着的生物体内,由于新陈代谢作用也存在14C D.14CO 2的摩尔质量为46g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氟到碘,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因为铝原子比钠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多,所以铝比钠的还原性强C.第三周期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硫与硒为同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2SeO47.同周期X、Y、Z三种元素中,已知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X>Y>ZB.原子半径:X>Y>ZC.阴离子还原性:Z3->Y2->X-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逐渐减弱8.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一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离子半径A2-大于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测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O :16 Na :23)第一卷(共 40 分)一、选择题 (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22 分)1、以下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A.1940K与2040Ca B .T2O与 H2OC.1940 K 与1939 K D.金刚石与石墨2、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周边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3、以下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2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40 K 和 40 Ca 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等B.某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它必然是Ⅰ A 族元素C.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D.同位素的不相同核素物理、化学性质完好相同5、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必然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必然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然是离子化合物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必然是非极性键6、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 3 He存在,以下关于 3 He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是4 He 的同素异形体4B.比 4 He多一此中子4比He少一个质子7、元生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加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8、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且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 10。
该元素为A.锂B.铍C.氧D.钙9、以下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选项是A.酸性: HClO4> HBrO4> HIO4B.碱性:NaOH>Mg(OH)2>Al ( OH)3C.牢固性: PH3> H2S> HCl D.非金属性:F> O> S10、某主族元素R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A. R 必然是第四周期元素B.R必然是Ⅳ A族元素C. R 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牢固 D . R 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11、以下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选项是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A 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16O 与18O 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O 与18O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 .16O 与18O 具有不同的电子数C .16O 与18O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16O 与18O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2.已知R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B .R 元素是第4周期元素C .R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8D .R 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 族B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C .第二周期ⅣA 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D .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 族 4.下列各组物质之间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A .碘水加入氯化钠溶液中B .氯水加入碘化钠溶液中C .碘水加入溴化钠溶液中D .溴水加入氯化钠溶液中 5.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硒的原子序数为34B .硒的氢化物比HBr 稳定C .硒的非金属性比硫强D .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6.某主族元素R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代数和为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R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O 3B .R 的气态氢化物能燃烧C .R 一定是第VIIA 族元素D .R 的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显碱性 7.下列关于ⅦA 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 .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 .ⅦA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 .ⅦA 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8.X 和Y 属短周期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 位于X 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B.Y可能与X同主族C.X可能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D.Y一定是金属元素9.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x,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x-5 B.x+5 C.x+1 D.x-110.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Z>Y B.热稳定性:H2Y>HZC.离子半径:W2+>Y2- D.碱性:XOH>W(OH)2二、多项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高中化学第1章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相应空格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A 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C、13C、14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位素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相同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3.131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153I的含量变化来监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131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3153I的化学性质与12753I相同 B.13153I的原子序数为53C.131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131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4.微量硒元素(Se)对人体有保健作用,我国鄂西地区含有丰富的硒矿资源。
已知硒与氧同主族,与钾同周期,下列有关硒元素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硒的氧化物以Se2O3形式存在 B.硒的氢化物以H2Se形式存在C.硒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差 D.硒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SeO45. 已知质量为数为A的某阳离子R n+, 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A.A-X B.A-X- n C.A-X+n D.A+X-n6.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7.(2010·宁波高一检测)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①位于第2周期第ⅣA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8.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高一化学必修 2 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1、铋元素可表示为 83Bi ,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标示为20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i 元素的质量数是 209B .Bi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i 2O 3C .Bi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Ⅴ A 族D .Bi 原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硝酸的要强 2、1999 年 1 月,俄美科学家联合小组宣布合成出114 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该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298。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属于第七周期B .该元素位于Ⅲ A 族C .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性质与82Pb 相似D .该同位素原子含有 114 个电子, 184 个中子3、我国最新报导的高超导体中,铊( Tl )是其中之一,已知位于第六周期第Ⅲ A族,关于铊的说法,可能错误的是:(A 、是银白色金属B 、Tl ( OH ) 3 有两性)C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D 、铊的金属性强于铝的金属性 4、短周期元素中, 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两倍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 、 CS 2B 、CO 2C 、SO 2D 、SiO 25、同一同期的 X 、Y 、Z 三种主族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 式分别为 H 2 XO 3、H 3 4、H 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YO ZO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H 4>YH 3>H 2Z;B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关系 :X>Y>Z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H 2XO 3>H 3YO 4>H 2ZO 4D 、原子半径 :X>Y>Z 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 b B +、c C 3-、 d 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 >B >D >C B 、原子序数 d >c > b > a C 、离子半径 C >D >B >A D 、单质的还原性 A >B >D >C7、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 、NH 3B 、PH 3C 、CH 4D 、H 2 O()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都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 、所有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所有的金属元素也都是过渡元素C 、在周期表中氧族元素的单质全部是气体D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以Ⅶ A 族的为最小9、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钾与铯同一主族,铯比钾更容易从水中置换出氢B 、溴化钾与碘化钾溶液置于空气中,溴化钾更容易变质C 、卤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D 、卤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增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m+和 B n-,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10A是()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肯定11、X 、Y 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X 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 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 Z 和 Y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Z 元素的原子半 径小于 Y 元素的原子半径 ,X 、 Y 、 Z 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 .X>Y>ZB .Y>X>ZC .Z>X>YD . Z>Y>X12、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②原子半径: >>()①热稳定性: H 2 >HF 2 O③酸性: H 3 OH SNa Mg->Cl-4>H 2 4>HClO 4④结合质子能力:OH ->CH 3PO SOCOO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13、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 Z 单质的沸点最高B .Y 、 Z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 R 原子的相同C .W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X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高D .Y 元素的非金属性比 W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14、 有三种金属元素 a 、b 、c ,在相同条件下,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 a 可以从 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 、b 、cB .b 、a 、 cC .b 、c 、aD .c 、b 、a15、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H XO的分子式为()A .HXB . H 2XC .XH 3D ..XH 416、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 4,该元素的离子与跟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A .K 2SB .MgOC .MgSD . NaF17、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B. NH+-A. OH 、HO 、F3、 NH、NH24 2++- D. HCl、F 、HSC.HO 、NH、NH3 4222二、非选择题18、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 A ~I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族Ⅰ A 0周期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1 A2DE G 3 BCJFHI(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 是 ,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7 ;O 16;Na 23;K 39;Rb 85;Cs 133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这位科学家是A.拉瓦锡B.波尔C.门捷列夫D.道尔顿2.我国成功研制的铯(133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
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A.23B.55C.78D.133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第II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B.第IA族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2C.0族中无金属元素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4.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的表示方法来形象表示,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
则下列有关○1、○2、○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②③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变化了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8.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一定是两种不同的离子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9.下列递变情况中不正确的是()A.钠、镁、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硅、磷、硫、氯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碳、氮、氧、氟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测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 .氧B .氟C .碳D . 氮2.X 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 3XO 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 .HXB .H 2XC .XH 4D . XH 3 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 .N 2B .CO 2C .NaOHD .CH 4 4.已知某粒子n AZ R,则元素R 的原子序数是( )。
A .ZB .A-ZC .Z-nD .Z+n 5.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6.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
A .r (Na +)/ r (Na) B .r (Cl -)/ r (Cl) C .r (Na)/ r (Mg) D .r (Ca)/ r (Mg)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 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的原子序数比Y 小B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 大C .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D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 大 8.下列关于3 2He 的说法正确的是A .3 2He 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B .32He 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 .3 2He 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3 2He 和4 2He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性强弱:F 2<Cl 2B .金属性强弱:K <Na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1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11.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12. 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13.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1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5.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1.某个电中性粒子含有6个电子和7个中子,其可能的化学符号是A。
13Al。
2.Na+的半径最小。
3.40K和40Ca是同位素关系。
4.制催化剂的材料是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
5.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是递变规律不正确的。
6.H3O、NH4+、NH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7.X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Y元素,但X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
8.非金属性:F>O>S是化合物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
9.原子序数:X<Y<Z是正确的。
10.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但Tl3+的氧化能力比Al3+弱是不正确的。
1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是错误的说法。
1.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2.正确答案为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正确答案为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4.正确答案为D,第18列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十分稳定。
5.序数之差为5的元素不可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因此正确答案为C。
6.判断错误的是C,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2.7.正确答案为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8.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D、C、E。
9.①Cl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 ⑥MgF2 ⑦NH4+。
实验报告:氯、溴、碘的检验实验目的:检验氯、溴、碘的存在。
实验原理:氯、溴、碘在KI溶液中与氯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卤素离子,再用四氯化碳提取,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变化。
实验步骤:将KI溶液、氯水和1 mL CCl4加入试管中,振荡混合,静置后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变化。
依次进行氯、溴、碘的检验。
实验结果:氯产生无色四氯化碳层,溴产生橙红色四氯化碳层,碘产生紫色四氯化碳层。
实验结论:氯、溴、碘均存在于检验样品中。
实验仪器:试管、移液管、离心机。
2017学年度第一章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分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一)必做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1.关于元素周期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B.在周期表中,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称为一周期C.元素周期表中,总共有18个纵行,18个族D.第IA族的元素又称为碱金属元素(除了H),第VIIA族的元素又称为卤族元素2. 下列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A.HI B。
NaOH C. Br2 D。
NaCl3、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A、制新农药B、制半导体材料C、制新医用药物D、制高温合金4、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
这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
第4周期ⅢA族 B.第4周期ⅦA族C.第3周期ⅣB族D.第3周期ⅣA族5.在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8、18、32、32 B. 8、18、18、32C.8、18、18、18 D.8、8、18、186.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不能推出该元素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7.不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A .LiB .NaC .KD .A18.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9、碳元素有的三种原子:C 126、C 136、C 146,下列各项对三种原子均不同的是 ( )A .核电荷数B .中子数C .电子层数D .元素种类 10.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 .NaOHB .Mg(OH)2C .Al(OH )3D .KOH 11、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 ) A .HF B .HI C .HBr D .HCl12.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 A .Na 、Mg 、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 .Si 、P 、S 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 .C 、N 、O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 .Li 、Na 、K 的金属性依次减弱1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它们的密度逐渐减小 B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的熔点、沸点升高C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增大D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14、下列微粒:①质子 ②中子 ③电子,在所有原子中均含有的微粒是 ( ) A .①②③ B .① C .①③ D .①②15.核外电子是有规律地进行排布的,它们分层排布在K 、L 、M 、N 、O ……层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 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只能是2个B .K 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2个C .L 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D .最外层上容纳的电子数可以超过8个 16.据报导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同位素,其中一种是(铪),它的中子数是( )A .72B .113C .185D .257 17.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B .碱性:NaOH >Mg (OH )2>A l (O H )3C .稳定性:PH 3>H 2S > HClD .非金属性:F >O >S 18.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ClO 4B .H 2SO 4C .H 3PO 4D .H 2SiO 3 19.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 .CB .FC .SD .Ne20.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 )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二)附加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21.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 。
单元综合测试(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解析:空气属于混合物,A项正确;依据酸的定义可知,H2O不属于酸,B项正确;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NaCl溶液、盐酸(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C项错误;NaOH 和BaSO4属于电解质,NH3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故NH3·H2O是电解质,而NH3属于非电解质,D项正确。
2.N2O既是医学上的一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制取N2O的方法有许多,例如:①NH4NO3===N2O↑+2H2O,②K2SO3+2NO===K2SO4+N2O,③2NH3+2O2===N2O+3H2O,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等(反应条件均忽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反应①中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是氧化产物B.反应②中K2SO3是还原剂,N2O是氧化产物C.反应③中每生成1 mol N2O,转移8 mol电子D.反应④中NaNO3是还原剂,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解析:A项,反应①NH4NO3===N2O↑+2H2O中,NH4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既上升又降低,则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的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H2O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故A项错误;B项,反应②K2SO3+2NO===K2SO4+N2O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上升,则K2SO3是还原剂,生成的K2SO4是氧化产物,故B项错误;C项,反应③2NH3+2O2===N2O+3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上升到+1,则每生成1 mol N2O,转移1 mol×2×(3+1)=8 mol电子,故C项正确;D项,反应④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中,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NO3是氧化剂,(NH4)2SO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上升,则生成的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项错误。
化学2(必修)第1章试题同安一中 A 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报道,可有效地治疗肝癌,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A.32 B.67 C.99 D.166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3.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3He存在,以下关于3He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4He的同素异形体B、比4He多一个中子C、是4He的同位素D、比4He少一个质子4. 1 mol D2O和1 mol H2O不相同的是()A.含氧原子的数目B.含有电子的数目C.含有质子的数目D.含有中子的数目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C.Na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D.H2S、H2O、HF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6. 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至右改为18列。
如碱土金属为第2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
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第1列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D.第14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7. a X n-和b Y m+为短周期两种元素的离子, 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 B.离子半径Y m+< X n-C.a =b-m -n D.Y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 m 9.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失电子能力肯定比金属b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mol a 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10.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比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11.下列有关叙述: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M>H n N;③单质M与H2反应比单质N与H2反应容易得多;④熔点:单质M>单质N;⑤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 m MO x>H n NO y;⑥原子半径:M<N。
能证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得电子能力强的是()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全部12.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⑤气态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再生成气体A.全部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④D.只有①②④⑤13. X和Y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n+11 B.n-5 C.n+3 D.n-614.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15. A、B两元素可形成AB型化合物,如果A、B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A、B两元素所处的周期为( )A.在同一周期B.一种在第一周期,一种在第二周期C.一种在第二周期,一种在第三周期D.一种在第三周期,一种在第四周期16.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H3XO4、H2YO4、H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⑤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32分)17.(15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列出10种元素在(1)这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写序号),得电子能力最强的原子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失电子能力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元素④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3)⑦、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4)请写出:③的单质置换出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⑤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和⑨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8.(6分)短周期的三种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X 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
请回答:X元素的名称是;Y元素的名称是;Z元素的名称是:19.(7分)A、B、C、D、E五种主族元素所处周期表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已知A元素能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AO2,AO2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且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的氧化物除了AO2外还有;D元素是;E单质的化学式,与C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有(至少写出三种)。
20.(4分)相同质量的14C18O2与32S16O2的分子数之比为;中子数之比为。
三、实验题(14分)21.(14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2.0mol/L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和用品:①,②,烧杯,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滤纸,火柴等。
(3)实验现象E为②,③,(4)实验结论:。
四、计算题(6分)22.(6分)某元素X的碳酸氢盐[X(HCO3)2] 在高温下完全分解的产物都是氧化物,现取3.24g这种碳酸氢盐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到1.12g固体,又知X的原子核里有20个中子。
(1)求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第族。
B卷(满分50分)五、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3.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VIIA族元素,推测砹及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是有色的固体B、砹难溶于有机溶剂C、HAt不稳定D、AgAt不溶于水2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 D.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2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2B.Y与Q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L的氢化物的稳定性D.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单质<X单质26.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B.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C.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六、推断题:(8分)28.(8分)在探索生命奥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日益认识到生命细胞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有着密切的关系,约占人体总质量99.97%的11种宏量元素,全部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除0族元素外的前20号元素之内,其余0.03%是由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组成。
在微量元素中,只有F和Si位于短周期,其余均属第一长周期。
在宏量元素中,除H、N、P外,在现用的周期表里还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跟它处在同一周期的还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是;(3) 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跟它相邻的两种元素是;(4) 剩余的两种元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均与Ne的相同,且所带电荷数也相同,但电性相反的两种元素是和。
七、实验题(12分)29.(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Cl、Br、I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需用到的物质:图1中试剂A为_____(填代号);①稀HNO3溶液②浓盐酸③碳酸钙④Na2SO3溶液⑤SiO2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在图1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同学在图2 B处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__;(4)写出图2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帮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钾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钠原子强。
八、综合题(10分)30.(10分)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的氢化物化学式是H2D。
E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比次外层少1个电子。
常温、常压下B单质是气体,0.1mol单质B 与氢气完全反应时,有2.408×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
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B的单质反应生成F,F与AB2反应后可生成单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