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走基层 “微服”访民生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安通
【期刊名称】《当代贵州》
【年(卷),期】2024()10
【摘要】3关注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发展茶产业,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群众返回万里村隔山门组种茶致富。
“没有朱光发,隔山门的白茶种植规模就不会发展壮大,群众也不会这么快脱贫致富。
”在余庆县花山苗族乡万里村隔山门组,提起党员朱光发,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总页数】1页(P26-26)
【作者】安通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
【相关文献】
1.大家富才是真的富r——记五常市兴隆乡新立村党支部书记付永华
2.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记云南省劳动模范、峨山县双江街道高平村致富带头人李国福
3.杨华: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4.“合作社人当劳模”系列报道二十一江润志: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5.龙智: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高尚诚
【期刊名称】《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4
【总页数】3页(P1-3)
【作者】高尚诚
【作者单位】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排解民忧——浙江象山县“和村惠民四步法”规范农村小微权力的实践 [J], 王立国
2.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重庆市开展干部大走访攻坚行动纪实 [J],
3.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 [J], 史文斌
4.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贵州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帮扶印江小记 [J], 文叶飞;黎藜;刘大波;杨胜蓉
5.用爱捕捉镜头,用脚丈量民情,用心书写热爱绍兴日报摄影记者袁云获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持人出镜】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走基层谈民生》栏目,今天我们摄制组来到xxx镇,让我们通过镜头的记录和与xxx镇镇长冯瑞的访谈,深入了解xxx镇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解说】xxx镇位于我县城东南18公里处,北邻桃镇镇和桥河岔乡,西连十里铺乡,南接绥德县,总土地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万亩。
有驻镇企事业单位7个,辖19个行政村,共5321户15618人。
镇政府地处何岔集市中心,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主持人】冯镇长,我们都知道xxx镇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xxx红色旅游影视基地建设项目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冯镇长】xxx村是陕北最大的地主集团马氏地主集聚地,有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窑洞四合院建筑。
1947年11月,毛主席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四个月,并在这里指挥了全国最大的战役,时称小“中南海”,而闻名于世。
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和中国传统村落。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xxx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提出发展旅游指导性意见,并被确定为榆林市旅游发展一体两翼重点项目区,以打造5A级景区为目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爱国教育、影视采风、风情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大手笔策划,高水准运作,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主持人】目前xxx红色旅游影视基地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如何?【冯镇长】去年,投资800多万元启动了xxx革命旧址的部分院落和一、二道寨墙的建设工程,截止目前,以完成了地主庄院两大院落的维修工程,一道寨墙已基本完工,二道寨墙和部分院落的围墙正在建设当中。
今年,将要启动占地147亩的门户景区建设,包括:停车场、标志性建筑、转战陕北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民族风情商业街。
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脚上沾着泥土,心中装着民情为题最近我走访了一个偏远的乡村,一路上顺着小径走来,脚上沾满了泥土。
和平时所在城市中的繁忙环境相比,这里的安静和宁谧让我感到舒畅。
我来到这个乡村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情。
这个乡村地处山区,地势陡峭,交通并不便利。
渐渐地,我走进了村子,看到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这里的居民大多以务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家园的眷恋。
我先是来到了村子的贫困户家中。
打开门走进屋内,我看到了一位老人正在独自坐在炕上晒太阳。
我向他打招呼并询问他的生活情况,老人满脸皱纹,透露出岁月的烙印。
他告诉我,这个村子曾经很贫困,但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我感受到老人内心的喜悦和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我走访了这个村子的乡村学校。
学校位于村子的中心,周围是一片翠绿的稻田和果园。
校门前,一群孩子正在放学,他们纷纷向我打招呼。
我走进教室,看到老师正认真地在讲课。
这个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虽然简陋,但是老师们和学生们都在用心学习和教学。
我切身感受到了教育对于一个乡村地区的重要性。
离开学校,我来到了村子的溪边,溪水清澈见底,可以看到小鱼儿在水中游动。
住在溪边的村民告诉我,溪水是他们的生活之源,每天他们都会在这里洗衣、取水。
我看到许多村民正围坐在一起,洗着衣服,畅谈着日常的琐事。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但是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乡村里走动,我看到了更多的民情。
有的村民在地里辛勤劳作,有的村民在山间放牧。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都对家乡充满了热爱。
我也看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一些村民由于交通不便,无法到城市就医;还有一些年轻人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等等。
通过这次走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乡村的民情。
这里的人们不求华丽的物质生活,他们更看重的是家园的安宁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努力和奋斗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用心灵的富足来感受生活的美好。
2020/12上市县全频道宣传笔记新闻记者扎根基层,践行“四力”的有效措施分析阴许晓杰摘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针对宣传思想工作从业人员,提出了不断强化新闻工作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指导方针,以此打造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及专业水平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
作为新闻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基层记者应当在基层新闻工作中努力践行“四力”,看准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着力研究民生动态,运用扎实的新闻工作能力在基层中推出更加新颖和富有内涵的新闻内容。
关键词:四力基层新闻工作者践行在当今的基层新闻环境中,在进行新闻素材的搜集以及新闻事件的传播时,应当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结合和利用。
基层新闻记者的新闻素质对于基层新闻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基层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于新闻事件的判断稍有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基层的新闻传播失去说服力,不能体现基层新闻工作的价值。
因此,基层新闻工作者应当扎根基层,时刻践行“四力”指导方针,在开展基层新闻工作中要苦练脚力、提升政治素养;要勤练眼力、明辨是非;要多练脑力、增强新闻思维;要加练笔力、流露真情实感。
只有持续不断地提升基层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才能使基层新闻更具有说服力。
扎根基层,苦练脚力新闻记者要想深入一线基层,首先就要站稳脚跟,苦练脚力。
基层新闻记者的思想观念应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记者应当牢记这些价值观念,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在基层进行宣传。
做好这些宣传工作肯定是需要长时间奔波在基层一线才能够完成的,所以,基层新闻记者践行“四力”首先就需要苦练脚力。
这里的脚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身体素质的提升,二是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立场要稳。
基层新闻记者要具备足够的政治素养来扛起新时期社会主义的大旗,从而使基层新闻报道体现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合理的政治导向。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推出的“记者走基层”这个栏目中,很多央视记者都扎根基层,做基层民生工作的新闻报道。
河南宝丰:90 后第一书记用脚步丈量民意作者:张毅力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8年第10期”孩子,你又来了,赶快坐下歇歇。
”“大娘,您别忙了,我来看看您这季度的低保金打到存折上没有。
”“打上了,打上了,这就拿存折给你看。
”宝丰县观音堂林业工作站余家村的贫困户刘景红把存折递到一个年轻小伙儿的手中。
这个小伙儿就是平顶山市宝丰县民政局派驻观音堂林业工作站余家村的第一书记李渊。
2017 年3 月,按照宝丰县脱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28 岁的李渊被派驻观音堂林业工作站余家村担任第一书记。
“一个90 后来当书记,能行吗?”一时间,村里便传开了“90 后书记不靠谱”的说法,但李渊并未因此影响到工作,而是仔细分析问题,俯下身子,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完成着每一项工作。
“只有深入到贫困户中,全面掌握实际情况,找出针对每户的具体帮扶计划,有效解决了困难,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于是,全面入户走访便成了李渊开展扶贫工作的第一步。
经过走访,他摸清了余家村的底细:余家村是观音堂林业工作站17 个贫困村之一,辖11 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417 户1427 人,其中贫困户261 户850 人。
“用脚步丈量民意,用真情拉近民心。
”李渊说。
贫困户胡凤、刘景红两位老人是李渊入户走访的第一批贫困户,她们年迈多病,没有劳动能力,自己一人生活,属于政府兜底扶贫对象,掌握情况后,李渊便立即与她们的帮扶责任人一起,为老人办理了低保救助,帮助耳聋的胡凤老人办理了残疾证,基于她们的特殊情况,李渊格外关心,经常入户看望、慰问等。
“这孩儿,没得说,人真是好呀!”现在,两位老人一见到李渊,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格外亲切。
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余家村蜿蜒曲折的山路,李渊的脚步从未停止,“越是恶劣天气,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越困难,就越要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放心头,帮他们渡过难关。
”李渊深情地说。
“异地搬迁130 户508 人;办理低保258 户424 人;五保8 户8 人;金融扶贫29户;中原保险协管员22 人;企业爱心帮扶120 户;公益性岗位55 人;到户增收现有23 户……”说起余家村现状,李渊了如指掌。
用脚步丈量民情作文
哎呀呀,今天我就来讲讲我经历的一件小事儿。
前几天我去了一个挺偏远的小村子,那地方可真不太好走。
我这一路呀,那真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自己就像在走迷宫似的。
到了村子里,我看到好多村民都在忙活着自己的事儿。
有个大爷正坐在门口晒太阳呢,我就凑过去跟他唠嗑。
我问大爷:“大爷呀,您在这儿生活感觉咋样呀?”大爷嘿嘿一笑,说:“还行呗,就是有些不方便。
”我就好奇了,追问下去:“咋不方便呀?”大爷指了指门口的土路说:“你看这路,一下雨就泥泞得不行,出门都难。
”我仔细一看,可不是嘛,那路上还有好多小水坑呢。
我又在村子里转了转,发现好多人家的房子也挺破旧的。
我就在想呀,这些村民们真的挺不容易的。
他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实际的问题,而我们很多时候可能根本就不知道。
只有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需求。
从那村子回来后,我心里一直记挂着那些事儿。
我觉得我们真应该多去这些地方走走,多去了解了解老百姓的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呀,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呀,大家都别老是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多出去走走,用脚步去
丈量民情,那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哟!嘿嘿!。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衡东县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驻村联企促发展”活动知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为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达到“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基层强组织、农民得实惠“的目的,衡东县按照市委深化“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主题活动要求,组织万余名县乡机关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万名干部大走访、驻村联企促发展”活动,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决民生。
一、全员参与,不断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衡东县按照“全县发动、全员参与”思路,充分调动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一是县乡村三级联动。
这次活动,全县120个县直单位、二级机构、省市垂管单位,组成120个工作队,走访覆盖24个乡镇、581个村(社区)、110家企业,重点对“三村”实行“一对一”走访。
乡镇共派出458个工作队,实行机关站所干部包村负责,确保所有村和社区全覆盖。
581个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部参与本次走访。
二是领导带头示范。
3月5日活动动员会召开当日,县委书记刘运定率先垂范深入大浦镇堰城村,对创业大学生养殖基地、困难群众进行走访,并多次夜宿农家,倾听民意。
22日,又到南湾乡江东村对该村楠竹外运“断头路”的建设情况进行回访。
其他县级领导和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都以身作则,带头深入驻点单位开展走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目前,已有86名县直单位党政一把手带队深入基层,并在乡村住宿2晚以上。
全县共有840余名副科以上干部参与了大走访活动,推动了活动扎实开展。
三是干部分批驻点。
县委明确要求,除医卫、教师人员除外,全县在编在岗、财政供养人员原则上都要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要切实做到“三不准”,即不准给基层添麻烦、添负担,不准收受任何物品和土特产,不准插手项目建设和换届选举工作。
各级各单位统筹考虑业务工作和走访活动,分批次安排党员干部下基层,每批次由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切实加强队员管理。
目前,县直每批次共派出党员干部1480余人,乡镇干部全部驻点走访。
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观后感《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观后感》
观看了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相关内容后,内心颇受触动。
看到基层干部们深入到一幢幢居民楼里,一家又一家的敲门询问,那个场景让我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居委会挨家走访的情景。
不同的是,现在的走访更加细致深入。
当看到一位干部坐在一位老人对面,认真地询问老人生活是否有什么难处,眼神里满是关切,这一瞬间我感觉到这些干部就像是老人们的亲人。
他们认真记录着老人提到的每一个问题,不管是门前路灯坏了这种小事,还是医疗报销这种看起来复杂的大事。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社区问题很棘手,居民之间因为下水道堵塞费用分担闹得很不愉快,关系十分紧张。
干部们并没有敷衍或者退缩,而是多次实地查看,然后组织居民开会,在会上他们拿出详细的调查结果还有方案。
当时我就想到,如果不是真的花时间精力去深入了解情况,绝对拿不出这样切实可行的方案,这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随便想两句就可以解决的。
看到这里我感觉,能做到这样实心实意已经很不容易。
不过我也在想,他们在这过程中肯定也碰到过阻力和不理解吧。
比如说有的居民可能不愿意配合走访,当时这些干部是怎么克服的呢?
看完后我明白了,想要真心实意地为百姓办事,首先就得真正走进百
姓的生活。
不是走马观花般的做做样子,而是把民众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关心。
没有这种深入地真访民情,根本不可能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更不用说去办实事了。
这种态度和行为不仅仅是官方的政策任务,更像是一种朴素的邻里关怀在新时代的体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每个环节的办事人员都能像这样带着真心深入实际地去工作,那我们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到乡间地头访廉情、问民意、解民忧作者:吴鳌均刘光建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第21期“大叔,今年您家的苞谷长得还可以嘛!收成肯定不错!我们是县纪委监委的,可以跟您聊两句不?”“要得,要得!你们纪委的同志都经常下乡来走访,有一两个我都已经认得了。
”7月19日上午,宜宾市高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小涂和小何两名同志在罗场镇顺江村开展访廉问廉走访工作,路边正好碰到在玉米地里干活的贫困户老张,便和他聊了起来。
今年,在高县的各乡镇、村、组,经常可以看到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
他们已经把“干部访廉百千万”活动深化为问题起底、作风转变的“与民有约”行动。
上门拉家常,厚植根基听廉音。
在“干部访廉百千万”活动中,该县纪委监委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勇当“排头兵”,由县纪委常委分片包干联系乡镇,走入农户家中暗访,并通过召开院坝会、田间地头会等广纳建议,全方位收集问题,在抓好工作指导的同时,以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一身便装进民家、一语关切暖民心、一本笔记察民情”是高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访廉问廉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们怀着强烈的为民情怀,沉下身子深入村组、农户、部门、企业,问需于民、问廉于民、问计于民。
实干顺民心,求真务实倡廉风。
“访廉问廉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不仅要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还要真真切切地为群众解决问题。
”该县访廉问廉结合脱贫攻坚大排查等工作,围绕中心大局访重点解难点。
带着信访举报和收集的问题清单,紧盯基层“微腐败”,查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欺压群众,是否存在政策不落实、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以及干部作风是否存在庸懒散浮拖、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
“走访不是走秀,访廉问廉要聚焦主责主业,在围绕大局上下功夫,在找出问题上做文章,在密切干群关系上见成效。
”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黄晓玲表示。
成效换满意,忠诚担当践廉责。
在访廉问廉工作中,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主动下沉,深入基层面对面开展访廉问廉,点对点解决实际问题,以上率下树立自律标杆,以上促下倒逼任务落实,压力层层传导至基层末端,进一步解决工作落实“拖”、公信力“弱”和责任心“淡”等问题,切实访出了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支持认可,访出了党心连民心的鱼水深情,访出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赤脚”走基层“微服”访民生
咱们中国的神话中有一神仙,名曰“赤脚仙”。
根据相关记载,他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是仙界的散仙,一般情况下他总是在四处云游,以其赤脚装束最为独特,民间传说中他常常下凡来到人间,帮助人类铲除妖魔。
他性情随和,平常以笑脸对人,对有心向善的妖怪也会网开一面,但对邪恶妖怪却从不留情,双脚就是他的武器,曾经降服众多妖魔,是天下妖怪的克星。
据说赤脚大仙身上带有不属于六界的异宝,令他不惧百毒。
提到这个神仙,并不是想要普及一下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
是近期发生的一些小变化,让我联想起了这些。
报纸上、电视上,还有互联网上,关于基层工作的报道多了起来。
平日里办公室里的领导官员,更多的步行在访问民情的路上。
不管是基层的干部,还是管理要事部门的官员,笑脸多起来,和我们这些老百姓熟悉起来。
就像传说中的“赤脚仙”,铮亮的新皮鞋脱了下来,换上了一双运动鞋,走进了大众之间。
很多平日里关系到百姓民生的事情,就在“微服私访”的过程中,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说到这里,想起了9月14日晚间的新闻,温家宝总理以身作则,在大连开国际会议,也不忘关心市民。
他在大连市海军广场,冒雨看望广场上的市民。
随后又来到附近的海港公寓,走访了大连港退休职工段明权、单继贤两户人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温家宝说,现在物价高,我放心不下。
政府正在想办法,鼓励农民养猪。
现在肉价基本稳定,近几天又有些回升。
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调控物价。
15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大商新玛特超市海王府店,了解水果、蔬菜、肉类、粮油等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情况。
在“农超对接”柜台前,温家宝和售货员亲切交谈。
他说,这样的农超对接应该多一点。
随后,温家宝在超市仓库里和十几位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批发、储运的企业负责人和运销户座谈。
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温家宝说,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群众生活需要,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食品是须臾不可缺少的,解决食品的供应和价格问题,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进行宏观调控,包括对农户和企业的扶持政策。
我们现在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完全有条件把农副业生产搞得更好,切实保障供给,同时使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我们是一个超过14亿的超级大国,温家宝是这个大国的总理,是人民公仆的榜样。
作为这样一个超级大国的当权者,他做出了表率。
一个合格的政府干部,就应该是这样,走入民间,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这是人民的幸运,也是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学习的楷模。
什么事情是大事,什么事情是小事?所有关系百姓的事情,就没有小事。
你所忽略的一个细微的小事情,也许就会成为社会主义前进的一个大阻碍。
我们常常把人民公仆挂在嘴边,更要把百姓生活放在心间。
此次基层工作的大范围展开,是中央政府关注民生工作的进一步,今天的一小步,此刻为百姓做的小小的便利之事,换来的必将是更多的支持。
人心齐了,凝聚力高了,我们齐头并进,这就是“赤脚仙”强大法力的源泉,一心为民的精神,就是我们能够获得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最大保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