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鼻骨骨折45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1.31 KB
- 文档页数:1
CT检查在鉴定鼻骨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究与分析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法医鉴定的意义。
方法:选取60例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并观察其骨折病变情况。
结果:该组患者中鼻骨骨折43例,占71.67%;鼻骨骨折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11例,占25.58%;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17例,占28.33%。
结论: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作为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CT检查提供了客观、准确、有效的诊断,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鼻骨骨折;上颌骨额突骨折;CT诊断;法医学鉴定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作为面部外伤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多由交通伤、暴力伤所致,而两种骨折类型的诊断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对60例确诊为鼻骨骨折与上颌骨额突骨折的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选取60例面部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65.00%),女21例(35.00%);年龄在8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岁。
临床表现为:3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鼻部肿胀(51.67%),10例患者伴有鼻出血(16.67%),8例患者出现鼻部裂伤(13.33%),6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10.00%),4例患者出现眼挫伤(6,67%),1例患者无明显症状(1.67%)。
(二)影像学检查该组患者均分别作鼻骨侧位x线平片以及CT横断位扫描影像学检查,后采用CT横断位扫描联合冠状位扫描进行复查。
二、结果该组共60例患者,有43例为鼻骨骨折,占71.67%。
其中,单侧鼻骨骨折有15例,占34.88%;双侧鼻骨骨折有28例,占65.12%;鼻骨骨折患者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有11例,占25.58%。
该组患者中有17例为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占28.33%。
其中,单侧上颌骨额突骨折11例,占64.71%;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占35.29%。
鼻骨骨折加中隔偏曲司法鉴定本篇资料旨在针对患者鼻骨骨折和中隔偏曲的情况,进行司法鉴定。
鉴定过程中,我们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依据相鼻内镜检查:鼻腔内黏膜充血、水肿,中隔黏膜肿胀、弯曲。
X线检查:鼻骨侧位片显示鼻骨骨折,骨折线清晰可见。
CT检查: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鼻骨骨折及中隔偏曲的详细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鼻骨骨折加中隔偏曲。
三、医学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手术方案: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通过鼻内镜技术,将弯曲的中隔软骨切除,使鼻中隔恢复正直。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开放式鼻骨复位术:通过开放式切口,将塌陷的鼻骨复位,再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进行支撑固定。
该手术能够恢复鼻部外观,提高鼻腔通气功能。
四、手术过程麻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和呼吸道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丧失、痛觉消失。
消毒:手术区域严格消毒,减少感染风险。
切开:在鼻部和口腔内进行切开,暴露出手术部位。
复位与固定:将骨折的鼻骨复位,用自体组织或人工材料进行支撑固定。
同时,进行鼻中隔矫正术,使鼻中隔恢复正直。
缝合: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术后处理: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疗;定期换药、拆线;进行必要的鼻腔清洁和护理。
五、司法鉴定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手术结果,我们得出以下鉴定结果:患者因意外受伤导致鼻骨骨折及中隔偏曲,诊断明确。
通过手术治疗,患者的鼻部外观和鼻腔通气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预后良好。
六、建议与意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意见:患者在术后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定期进行鼻腔清洁和护理,预防鼻腔感染和粘连。
如出现鼻腔出血、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七、结论与总结根据上述鉴定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总结:患者鼻骨骨折及中隔偏曲的诊断明确,经过手术治疗,伤情得到了有效治疗。
田璐源江希文李红妍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87♦鉴定天地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田璐源江希文李红妍摘要:本文结合临床、法医学查体及影像资料,来分析经鉴定的54例鼻骨骨折案,认为鼻骨骨折很少出现误诊,而过度诊断比较常见;但仅依靠鼻骨X线平片容易导致过度诊断,需结合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法医临床学;鼻骨骨折;损伤;鉴定Analysis on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54Nasal Fracture CasesTian Luyuan Jiang Xiwen Li HongyanAbstract:Based on the clinical forensic med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data,this paper analyzes54cases of nasal fractures,and concludes that misdiagnosis is rare and overdiagnosis is common.However,it is easy to overdiagnose by relying only on plain film of nasal X-ray,and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imaging examinations such as CT and ultrasound.Key Words:forensic clinicology;nasal fracture;injury;identification鼻子位于脸部最明显的中央部位;鼻骨骨折是最常见的面部损伤,会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和影响容貌外观,其常见的病因是钝性外力致伤,如暴力打击、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及运动性损伤。
鼻外伤患者通常首选门急诊治疗;暴力袭击、交通事故或工伤导致的鼻骨骨折在医院诊断和治疗后,常需要法医出具法医临床学的损伤程度鉴定意见。
多层螺旋CT对鼻骨骨折的诊断和应用分析孙德峰【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鼻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为73.81%,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其中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42例患者中单纯型性骨折患者18例,复合型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1例.结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36【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多层螺旋CT;鼻骨骨折;诊断;X线平片【作者】孙德峰【作者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吉林梅河口1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9鼻骨属于面部骨骼系统组成部分之一,鼻骨突出于面部且骨质偏薄,在外力作用下易出现骨折现象。
以往临床多给予患者X线平片检查诊断,在基层医院中应用范围较广,但其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1]。
现阶段,CT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2]。
本文主要评价了多层螺旋CT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42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12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平均(37.11±2.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钝器伤5例,拳击伤17例,高空坠落伤3例,撞伤2例。
本次所有研究对象均有鼻部肿胀、出血、疼痛、鼻腔阻塞等临床症状;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经鼻骨CT三维重组检查确诊为鼻骨骨折。
1.2 方法: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
X线平片检查:选择华伦500X线机进行,协助患者取俯卧头颅侧位,采用常规检查方法获取双侧位摄片,随后再经2名或2名以上影像学医师对结果进行判断。
「鼻骨彩图」鼻骨CT解剖及骨折影像学诊断鼻骨解剖
•位于两上颌骨额突之间
•构成鼻腔上部
•长方形
•上端窄、厚,下端宽、薄
•两面、四缘
鼻骨邻近骨性结构
•上颌骨额突
•额骨鼻部
•鼻中隔
•泪囊
骨缝
•鼻颌缝
•鼻额缝
•额颌缝
•鼻骨间缝
概述
•面部最常见骨折
•易发生于下1/3
•伴邻近结构骨折
骨折类型
•单纯线形
•粉碎性
•复合
临床表现
•疼痛
•出血
•变形
•皮下淤血或气肿
•压痛
检查方法
X线平片:侧位
HRCT
•横断面:听眶下线
•冠状面:鼻骨长轴平行线•层厚:1~2mm
鼻骨正常侧位
鼻骨横断面HRCT
鼻骨冠状面HRCT
骨折HRCT表现
•外形
•骨折线
•软组织肿胀、积气
•邻近部位骨折
线性骨折粉碎骨折
右侧鼻骨线形骨折
鼻骨线形骨折
左侧鼻骨线形骨折
右侧鼻骨骨折
左上颌骨额突骨折
双侧鼻骨骨折
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
双侧鼻骨骨折
鼻中隔骨折
诊断
•临床
•X线初查
•HRCT可靠
鉴别诊断•鼻缝•鼻骨孔•缝间骨鼻颌缝鼻额缝额颌缝鼻骨间缝鼻骨孔缝间骨。
鼻骨骨折CT检查与X线平片对照分析摘要目的:对照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别运用CT扫描及X线对45例鼻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45例鼻骨骨折患者中,鼻骨侧位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10例(22.2%),单纯鼻骨骨折29例(64.5%),合并眼眶及额骨骨折6例(1.33%)。
CT检查全部为阳性。
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需的检查项目。
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且诊断准确率高。
关键词鼻骨骨折X线平片计算机体层摄影资料与方法1999年以来鼻部外伤同时行X线平片和CT检查患者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11~68岁,平均42岁。
鼻骨骨折原因:车祸伤所致19例,拳击伤所致18例,摔伤所致5例,其他原因所致3例。
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鼻部或颜面部外伤史,伴有鼻部或颜面部的肿胀、疼痛及触痛,部分患者有鼻出血、鼻部塌陷变形、头痛等。
检查方法:鼻部X线侧位片采用俯卧头部标准侧位像,并常规摄取侧位。
鼻部CT检查采用横断位扫描,必要时行冠状位扫描。
横断位:患者仰卧,以听眶下线为基线扫描,层厚、层距2mm。
冠状位:患者头部后仰,中心线与鼻骨走向平行,扫描范围从鼻尖至上颌窦后缘,层厚、层距2mm。
对复杂的鼻骨骨折可以进行3D重建。
结果45例,X线侧位片检查发现鼻骨骨折或可疑骨折35例(77.7%),未发现骨折征象10例(22.2%),而且部分骨折部位诊断欠准确、欠具体,对多处骨折及周围情况报告不全。
本组45例CT检查全部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8例,双侧鼻骨骨折11例。
合并眼眶及额骨骨折6例,其中2例伴有同侧上颌窦窦壁骨折;合并眼眶内壁或下壁骨折2例;合并鼻额缝分离1例;合并副鼻窦积液1例。
讨论鼻骨主要构成鼻腔的前壁,鼻腔的侧壁主要由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共同构成。
额骨、鼻骨、上颌骨为直接支持外鼻的骨骼,筛骨正中板则为外鼻的间接支持结构[1]。
【报告书写】“鼻骨骨折”的CT报告书写技巧与提示
鼻骨骨折
1【临床线索】
鼻骨是面部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且约50%伴发邻近结构骨折。
骨折多发生于鼻骨下1/3,有单纯线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及复合骨折三种类型。
复合骨折即伴有上颌骨额突、鼻中隔、泪骨等相邻骨性结构骨折。
2【检查方法】
轴位、矢状位、冠状位片。
3【CT征象】
①表现为鼻骨变形、骨质不连续、碎裂、骨折片移位及鼻缝分离,并显示相邻骨性结构骨折。
②可见邻近软组织肿胀、积气等。
③三维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能更准确、全面地显示骨折情况,避免遗漏平行于扫描基线的骨折。
表面重建(SSD)图像能直观地显示骨折情况。
4【报告范例】
报告书写:右侧鼻骨局部骨质不连续,形态不规则,余未见特殊异常(图1)。
图1鼻骨骨折
5【报告技巧与提示】
鼻骨X线片可作为初步检查方法,CT最可靠,能够准确判断骨折类型、骨折断端移位方向及程度和邻近结构骨折,尤其适用于医疗纠纷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