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绘画
- 格式:ppt
- 大小:5.08 MB
- 文档页数:24
印象派后印象派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鉅作。
义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地,14-15世纪早期画家乔託、马萨乔等把人文思想与对自然的逼真描绘结合,虽还具呆板僵硬痕迹,却显出了与中世纪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画家们再真实与幽雅方面达到了同意,有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盛期三杰”。
提香、乔尔达内等威尼斯画派画家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追求享乐主义的情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20-1590年的手法主义画家不关心作品内容的表达,而对形式因素予以极大的热情,热衷于表现扭曲的体态、奇特的透视和绚丽的色彩,反映出与文艺复兴的古典审美精神相异的情趣。
另外又有尼德兰、德国、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也把义大利风格与本土传统融合,创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17世纪的西方绘画又开创了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以义大利、德兰德斯、荷兰、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
一般可分为三大型别:一.巴洛克:强烈的动势、戏剧性、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二.古典主义和学院派: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形式和型别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三.写实主义: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範以及“理想美”,也不愿意对自然进行美化,即忠实地描绘自然。
18世纪的西方绘画,洛可可风格兴盛一时。
与此同时,写实主义也得到发展。
洛可可特点:华丽、纤巧、追求雅緻、珍奇、轻豔、细腻的感官愉悦。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
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
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区别与联系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风格方面:印象派:印象派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景物,根据自己的眼睛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色彩的微妙变化。
他们有意放松严谨的造型,笔法多样,注重光与色本身,题材成为光色的载体和附属品。
代表画家有:马奈,德加,莫奈,毕沙罗,雷诺阿。
新印象派:在印象派发展的时候,法国又出现的新的用色方法,以修拉为代表的“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画家,在创作时不仅应用光线的分析和视觉的生理特征,以达到最高纯度和新鲜的色调,造成明亮辉映的画面。
而且,在画面上更进一步表现明朗的秩序观念。
后印象派:美术史家把印象派之后出现的几位风格迥异的天才画家统称为“后印象派”,他们更集中突出的表现颜色与光影的变化。
代表画家有:梵高,高更,塞尚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
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梵高塞尚修拉劳特累克高更特点:印象派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这种取自于直接外光写生的方式和捕捉到的种种生动印象以及其所呈现的种种风格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画派被称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风格。
1、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2、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3、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來营造阴影的效果这就是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
印象派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现状,走向了革新。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了借用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完全要靠印象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他们,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这个画派随之诞生。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鲁昂大教堂》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系列,都是差不多在教堂正面角度的地方画的,但是莫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去描绘不同光线下的鲁昂教堂,充分表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的感受,注重对光线的描绘,不同天气情况下,教堂呈现出这几种不同的色彩。
一.印象主义与传统的不同一.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绘画)文艺复兴绘画的精神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即人文主义精神。
具体表现为题材由神向人的转变,表现手法以写实为主,注重人体解剖的科学性,崇尚理性。
人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这既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重视人性的复兴,又是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反叛。
这种对人的重视和对现实关注的以写实为主的绘画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印象派产生之前。
1.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
古典主义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
其艺术特征是:一、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二、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三、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
宫廷内的古典主义美术家还十分注重作品的豪华性;四、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2.浪漫主义绘画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
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3.现实主义绘画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指19世纪产生的艺术思潮,又称之为“写实主义”,这个流派是使用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
印象主义画派与后印象主义画派
、印象主义画派出现于1874年,这年四月,巴黎一批青年画家首次举办画展时,莫奈的[日出印象] 遭到学院派的攻击和诋毁,称他们为凭印象作画。
从此,这些画家的画就被冠以印象主义的名称。
印象主义画派主要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
捕捉阳光一瞬间的变化,强调作品的时间性。
在光和色的关系上,认为物体本身并无固有颜色,只是光波在物体表面颤动程度不同的结果。
在风景,静物和肖像画上取得了色彩明快透亮,笔法简练的独特效果。
在题材方面强调生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往往是撷取生活场景中的片断,打破了古典绘画的主题性。
构图方面追求瞬间画面的截取,不强调画面的完整构图,从而打破了绘画中写生与创作的界限。
马奈是印象主义画派的鼓吹者和推动者,其他印象派画家有莫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等。
后印象主义画派
指继承和变革印象主义绘画方法的各个不同流派。
流行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作画一般不表现
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不满足于印象派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反对他们客观主义地描写自然。
提倡艺术要抒发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并以此来改造客观物象,使之变形,成为主观化了的客观物体。
即要求艺术形象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物象。
强调描绘物象的形和构成形的线条及色块,使之画面既有体积感又富有装饰性。
这些主张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画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代表性画家有凡高。
高更。
劳特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