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
- 格式:ppt
- 大小:941.00 KB
- 文档页数:21
周公诫子优秀5篇《周公诫子》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下面是美丽的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周公诫子优秀5篇,仅供参考。
周公诫子篇一说教学主导思想及思路从新目标看语文教学应追求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齐抓并举的境界,从而实现培养发展型人才的教育追求。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做好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思路便是以人文性与工具性为总的指导思想,以抓好基础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为最低目标。
说教材《周公诫子》为九年级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并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选文不仅可读性强,易于记诵,且寓意深刻,读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说学生学生到了九年级,已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说教法本课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首先是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字,并且注释中的主要内容写在重点字词的边上,以加强理解和记忆;课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疏通字面含义后,让学生试着翻译课文,教师给以补充订正。
最后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度拓展。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和元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周公诫子》阅读答案「」《周公诫子》阅读答案「推荐」《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
选自《韩诗外传》。
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成王封伯禽于鲁: ②吾于天下亦不轻矣:③犹恐失天下之士: ④守之以恭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21、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周公诫子》阅读答案19、把、也、还、肃敬,谦逊有礼20、①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② 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2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拓展阅读:《周公诫子》注释及翻译【注释】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
贵:地位显要。
畏:同“威”,威严。
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不巧伪.哲:明智,聪明.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慎:谨慎,慎重.【翻译】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
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周公诫子》原文与译文
原文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富有,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漠,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惠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失慎欤?“
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下劣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崇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撙节来保有广漠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著的官职,这就是崇高;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蠢来保有聪惠睿智,就是明智;用浮浅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1/ 1。
《周公诫子》原文注释及翻译《周公诫子》原文注释及翻译《周公诫子》:中国著名的古训。
选自《韩诗外传》。
说的是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周公诫子》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注释】恭:肃敬,谦逊有礼.荣:荣华显贵.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尊盛:位高势盛.卑:低下。
贵:地位显要。
畏:同“威”,威严。
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愚:愚拙,不巧伪.哲:明智,聪明.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由:奉行,遵从.慎:谨慎,慎重.【翻译】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
周公姬旦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轻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
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以接待宾客,(即使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容,并用谦逊的品行来保有它的人,必会得到荣耀;封地辽阔,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职显赫,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必定高贵;人口众多、队伍强大,并用威严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见识广博,并用浅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即使尊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拥有这些品德。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称意。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思而后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噫!为人父者,必以正道传之;为人师者,必以正道教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如下:君子的行为,应该以静来修养自己,以俭朴来培养品德。
不淡泊无以明志,不宁静无以致远。
学习必须静心,才能必须学习,不学习无法拓宽才能,没有志向无法成就学业。
放纵懒散就无法激发精神,冒险急躁就无法陶冶性情。
年华随时光飞逝,意志随日子消磨,最终枯萎衰落,大多都不如意。
慎终如始,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
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三思而后行动。
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唉!作为父亲,必须以正道传授给子女;作为老师,必须以正道教育学生。
自身品行端正,不用命令也能行事;自身品行不正,即使命令也不会遵从。
赏析:周公诫子,是周公旦写给儿子的一篇家训。
全文以“静”、“俭”、“学”、“志”为核心,阐述了君子修身养性的道理,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教育意义。
首先,周公强调“静以修身”,认为君子应该以静心为基础,通过修身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思想,即先修内功,再治国平天下。
其次,周公提倡“俭以养德”,认为君子应该过简朴的生活,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这种思想与儒家“仁爱”、“礼义”等观念相契合,强调君子应该以道德修养为重,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
再次,周公强调“学”和“志”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必须静心,才能拓宽才能;有志向才能成就学业。
这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静心专注,同时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取得成功。
此外,周公还告诫人们要慎终如始,珍惜时光,勤奋努力。
周公诫子书原文及翻译早年读刘勰的《文心雕龙》,特别注意到他写的一段文字:梦孔子。
当时觉得他这样写,不仅是为了景仰孔子,同时也是在编造一种善意的谎言,通过步孔子梦周公的后尘来抬高自己著作的身价。
看来,这个推测未必有什么道理。
说起来真是奇怪,很早就想着要写一篇纪念周老校长的文字,只是苦于不知从何下笔,一拖竟不知拖了多少年。
前一些时候,我突然梦见了周公――周立新老校长。
我这样写,并不是为了模仿刘彦和,确实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原因。
梦周公,忆周公,写周公,所以有了这一篇文字。
那一天,折腾了大半夜也没有睡好,快到天亮时,迷迷糊糊地发现一个老人向我走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周老校长。
只见他依然笑呵呵地对我说:怎么了,不是一直想着要写写我吗?我说:是啊,到现在还不知道从哪儿下笔呢。
他说:这有何难?就从我们第一次认识的时候写起嘛。
“哪个第一次?”我问他。
“还能哪个?就是1964年秋天呗。
”噢,我知道了。
那是(9月1日)新生开学的一天,我们一个个背着书包,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去报到。
刚走进校门,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到一个人,个头不高,脑门宽阔,衣着朴素而整洁,腰板挺直地站在那儿,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一个个走进校园里来。
我们一般做学生的都不认识他,其中也有认识的,就小声说:这是周校长。
大家一听是周校长,就神情紧张,匆匆而过。
他站在校门内干什么?难道是迎接新生?哪里可能。
后来大家才得知,这是他做校长的老习惯,每逢新生开学,就那么在校门内一站,观看入学的新生,一方面是初步认认面孔,另一方面也想观察观察“动静”。
那时候,我所上的裴刘初级中学规模很小,新生就一个班级,50号人,那么几个新面孔在他眼前晃一晃,虽然对不上号,也能认个八九不离十。
我走到他面前,连忙敬礼,怯生生地叫了一声:“校长好!”他笑眯眯地说:“蛮懂礼貌的嘛!”问了我姓名,就挥挥手让我赶快去报名登记。
其实,我之所以对这位周老校长格外有礼,不仅因为我是认识他的不多的新生中的一个,而且还因为我认识他有一个不太寻常的经历。
周公诫子原文及拼音《 周zhōu 公gōng 诫jiè子zi 翻fān 译yì及j í注zhù释shì 、 赏shǎng 析xī 》成chéng 王wáng 封fēng 伯bó禽qín 于yú鲁lǔ 。
周zhōu 公gōng 诫jiè之zhī曰yuē :“ 往wǎng 矣yǐ , 子zǐ勿wù以yǐ鲁lǔ国guó骄jiāo 士shì 。
吾wú , 文wén 王wáng 之zhī子zǐ , 武wǔ王wáng 之zhī弟dì , 成chéng 王wáng 之zhī叔shū父fù也yě , 又yòu 相xiāng 天tiān 子zǐ , 吾wú于yú天tiān 下xià亦yì不bù轻qīng 矣yǐ。
然rán 一yī沐mù三sān 握wò发fā , 一yī饭fàn 三sān 吐tǔ哺bǔ , 犹yóu 恐kǒng 失shī天tiān 下xià之zhī士shì 。
吾wú闻wén , 德dé行xíng 宽kuān 裕yù , 守shǒu 之zhī以yǐ恭gōng 者zhě , 荣róng ; 土tǔ地dì广guǎng 大dà , 守shǒu 之zhī以yǐ俭jiǎn 者zhě , 安ān ; 禄lù位wèi 尊zūn 盛shèng , 守shǒu 之zhī以yǐ卑bēi 者zhě , 贵guì ; 人rén 众zhòng 兵bīng 强qiáng , 守shǒu 之zhī以yǐ畏wèi 者zhě , 胜shèng ; 聪cōng 明míng 睿ruì智zhì , 守shǒu 之zhī以yǐ愚yú者zhě, 哲zhé ; 博bó闻wén 强qiáng 记j ì , 守shǒu 之zhī以yǐ浅qiǎn 者zhě , 智zhì 。
《周公诫子》阅读答案《周公诫子》阅读答案1(三)周公诫子(11分)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成王封伯禽于鲁:②吾于天下亦不轻矣:③犹恐失天下之士:④守之以恭者: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21、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答案:19、把、也、还、肃敬,谦逊有礼 20、①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②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中间要停三次,手握未洗完的头发来招呼客人,吃一顿饭中间要停三次来接待客人,还惟恐因怠慢失去天下的人才。
21、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周公诫子》阅读答案2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守以卑者,贵。
贵:地位显要B、守之以恭者,恭:肃敬,谦逊有礼.C、由此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