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

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

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
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本节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因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或者叫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养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关于人格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假设不能被证实,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在应用于学前儿童时仍有很大的局限。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但是他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认为自我不仅仅是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简单仲裁者,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要发挥自我的功能来处理社会现实问题,以便成功地适应环境,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如果照顾者常以拒绝的态度或不一致的方式来照顾婴儿,婴儿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到处充满不值得信赖或依靠的人。母亲或照顾者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他们的目标或所进行的活动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相抵触,这些冲突使他们觉得有罪恶感。儿童必须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但也必须学习不去侵犯他人的权利、隐私或目标,这样才能克服这种冲突。家人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勤奋对自卑(6-12岁),儿童必须要能胜任社会及学习的技巧。在这阶段,儿童常会和同伴比较。只要勤奋,儿童就能学得社会及学习技巧,就会获得自信;但若不能学习这些重要的特质,则会自贬自卑。教师和同伴是重要的社会化代理人。在第七章、第八章还会详细讨论这几个阶段。第二节行为主义的观点本节主要内容:虽然精神分析理论有许多的贡献,但只有小部分同时代的儿童心理学家支持这个观

点,主要是因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很难加以证实或证伪。而儿童心理学家放弃精神分析理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出现了更具说服力的理论即行为主义心理观。该理论观的最基本要旨就是认为心理发展都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心理观在不同阶段的代表人物。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与洛克的“白板说”一样,华生也把婴儿看作是一块白板,可以被各种经验填满。所以,他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甚至号称能将12个健康的婴儿塑造成医生、律师、乞丐等任意的社会角色,而无需考虑这些婴儿的背景或血统。还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与华生的刺激-反应观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在紧随其后的强化作用下增强,如食物、称赞、友好的微笑或一个新玩具;同样该行为也能通过惩罚,如不同意或取消特权等,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

通过实验研究,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会重复导致积极结果的动作,并消除导致消极结果的动作。例如小白鼠按压杠杆(斯金纳称之为“操作”)而得到食物以后就倾向于重复按压杠杆这个动作。而使操作得到强化的食物被称为“积极强化物”。所以,当一个小女孩的仁慈行为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和赞许时,那么,这个小女孩以后每每面对情绪低落的伙伴时,都可能表现她的同情;又比如,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努力学习后取得了好成绩,那么他就会因为这种积极的回报而继续勤奋读书。

与积极强化物相对的一个概念,叫做“消极强化物”,它会消退操作的发生,或使操作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如果刚才那只已经得到正强化的小白鼠再次按压杠杆时,突然遭到了可怕的电击,那么在此之后,按压杠杆这个习惯反应将会逐渐消失。同样,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每次晚归都受到责罚的话,那么她可能会变得注意准时归家了。

和华生一样,斯金纳也相信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密切相关。他相信,一个男孩之所以会有攻击性行为,可能是因为在一段时间里伙伴“投降”(强化)于他的攻击性行为。而另一个男孩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攻击性,则可能是由于他的攻击行为受到了伙伴的回敬,消退了他的攻击性行为。如此,这两个小男孩日后会走上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在斯金纳看来,环境塑造了习惯反应,而习惯反应构筑了人格,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体。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其理论中最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在他看来,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观察、模仿带有选择性。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模式,或调整、矫正了现有的反应特点。当一个2岁的儿童观察到他的姐姐接近并宠爱小狗后,可能也会与小狗建立积极的关系;而当一个8岁的儿童看到父母谈论外地人时态度轻蔑,那么他也可能学会了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外地人。

“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当儿童看到他的一位同伴推到了另一个同伴,并获得了他想要的玩具,那么,他以后可能也会尝试使用这个方法,这就是替代强化。除了观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强化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如4岁的幼儿会为自己完成拼版游戏而拍手叫好。

班杜拉认为,儿童还会通过对他人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的观察,以及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评价,逐渐发展出自我效能感(即认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能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信念)。

第三节认知发展理论

本节主要内容:

认知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和想象过程。认知发展则是一个人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人的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有代表性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信息加工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他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理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对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就有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观点

皮亚杰受到其生物学背景的影响,认为智力是可以协助个体适应其环境的基本生活过程。“适应”就是指个体能应付现有环境的要求。例如饥饿的婴儿抓起奶瓶送入嘴内,青少年在旅行时能成功的运用地图,这都是适应的表现。当儿童成熟时,他们会获得更为复杂的“认知结构”,以协助其适应环境。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几个主要概念

认知结构或图式认知结构,或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例如,三岁的幼儿可能会认为,太阳是有生命的,只因为太阳每天一早就出来,一到晚上就下山了。幼儿就会以简单的认知图式——会移动的物体是有生命的——为基础来思维。

最早的图式——在婴儿期形成——是一些简单的习惯性动作,如伸手、抓握或举高,这些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这些简单的“行为图式”可让婴儿操弄玩具、打开柜子、以及用其它方法驾驭环境。随后,在婴儿期后期,儿童能在心中对经验进行表征,形成“符号图式”,于是他们开始进行假装游戏,并尝试使用直觉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组织和适应组织是指儿童将现有的图式结合,而成为新的、复杂的智力结构的过程。例如,幼儿一开始可能会认为,所有会飞的都是鸟,后来他慢慢发现有许多东西不是鸟,但会飞,于是,他就可能会将这些知识进行组织而成为新、更复杂的阶层结构。

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适应。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的活动而发生的。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与第五章第三节的同化与顺应的含义是一致的)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就是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三)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皮亚杰认为,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儿童都以相同的次序经历这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感知运动期(0-2岁)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认识外界,创造出动作图式(感知运动图式)以适应周围环境,这些动作图式逐渐内化为心理符号(或符号图式),使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发展出延迟模仿,并使儿童不再依靠试误的方法而是能借助表征解决简单的问题情境。在该阶段的后期,儿童建立了初步的因果关系概念,开始认识到主体既是动作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来源。

2. 前运算期(大约2-7岁)由于符号和象征功能的出现,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成为该阶段的主导。儿童开始在游戏(尤其是假想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和想象。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我中心和泛灵论的思维。学前儿童是非常自我中心的——他们考虑任何事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到问题。由于不能很好的区分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他们的思维还具有“泛灵论”的特点——一切物体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这集中体现在他们的游戏和绘画作品及童话故事中。

3. 具体运算期(大约7-11岁)儿童能借助具体实物的支持,进行运算:思维获得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是还不能对假设性命题进行逻辑思考。

4. 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具体实物的束缚,能进行抽象的、假设-演绎推理。

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出于前两个阶段,在后面的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章节中还会讨论相关内容。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计算机使用详细的数学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心理学家产生了将人类大脑看作信息流动的符号操作系统的观点。从感觉登陆到行为反应,信息被积极地编码、转换和控制。信息加工研究者常用流程图来表示个体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精确步骤,就像程序员设计的使计算机运行的一系列“智力操作”的平面图。

和皮亚杰的理论一样,信息加工方法也认为儿童是能根据环境要求修改思想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个体,但是他们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思考过程——感知、注意、记忆、信息分类、计划、问题解决及书写和交谈等综合能力——在各个年龄都很相似,只是程度不同。

图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方法是一种非常仔细、严格的方法。它对不同年龄儿童的认识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了精确的解释。但该理论不能还原成一个综合理论;信息加工研究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而不是在真实生活中进行的。

三、社会文化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同皮亚杰一样,强调儿童能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但和皮亚杰不同的,是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维果斯基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我们以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儿童现有的水平”、成人的帮助、“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

一个4岁的男孩很想学会用塑料球棒击中塑料空心球,但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他的父亲注意到他击球的时候眼睛没有看球,而且手臂离开身体的距离太近,如果没有协助,他儿子可成为不了伟大的击球手,那么这位父亲该如何帮助儿子呢?

也许父亲可以先放置一个球座,使球可以保持静止,然后把儿子叫到球座前,然后鼓励儿子勇敢击球,当然还要配合平行的口头指导(“把手臂甩出去,”“保持头的正直,”“眼睛注意看球。”

)当这个小男孩学会了这些最初的课程后,他父亲会提供更新、更复杂的指导(比如“甩杆时转动你的臀部”)来帮助儿子完善技艺,而儿子也会在随后的练习中遵循这些新指示。不断练习,完善自己的击球动作。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概念在教育领域已受到了极为广泛的重视,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就学前教育而言,其组织形式应符合社会文化的特点,其表达则要考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在维果斯基的理论指导下,有研究者特出了“支架”概念。当成人根据儿童表现水平调整有关的指导后,有效的”支架“就出现了:当儿童是一个新手时,成人提供直接的手把手的指导,当儿童逐渐掌握并越来越有能力时,成人的帮助可以随儿童的进步而减少。

第四节社会生态系统论

本节主要内容: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见下图

图社会生态系统

微观系统包含了人直接接触的环境中所有的个人活动和互动。对大部分婴幼儿而言,他们的微系统就是他们的家庭环境,而这个结构随着婴儿的成熟,开始扩展到托幼机构、附近的游戏场所、同伴及网络等,且变得更加复杂。儿童和微系统中的人会相互的影响。例如一个易怒的或难养型的婴儿,可能会影响父母的关系,使父母之间产生摩擦,危害他们的婚姻关系。在微系统中,两个个体之间的互动也会受到第三方的影响。例如父亲就能影响母婴互动:婚姻幸福的母亲比处于婚姻危机中的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更有耐性,更敏感,因为婚姻不幸的母亲们总觉得自己在照顾宝宝时是孤单的,无法得到另一半的支持。

中间系统是个体与其所处的微系统及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过程。包括诸如家庭、学校、同龄人等这些微系统之间的连接和相互关系。微系统之间强大而富有支持性的联结能使儿童的发展最优化。例如与父母建立安全、和谐关系的儿童更易被同龄人接受,能在童年期和青春期都享受到亲密、支持性的友谊。如果微系统之间缺乏支持性的联结,就会导致麻烦的产生。例如,当同龄群体无视学习成绩的价值,他们就会破坏青少年的学习表现,无论这个青少年的父母和老师尽了多大的努力来鼓励孩子取得学业成就,都无济于事。

外层系统是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会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外系统包括正式的组织和非正式的组织。正式组织,包括父母的工作场所、宗教机构和社会健康福利服务系统。非正式的组织,包括社区邻居、亲朋、各种媒体等。这些系统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制约和支持。外系统的衰弱会给个体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由于个人或社团关系少,或受到失业影响而导致与社会隔离的家庭,出现冲突和虐待儿童的比率也会增加。

宏观系统是一个文化系统,涵盖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政治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它会影响父母的儿童观、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等。例如,在不鼓励体罚孩子,提倡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的文化中,家庭中虐待事件的发生率就要低很多。

时间系统是这个四个系统的时间维度,它更强调四个子系统的即时变化和非静止性。它是不断变化的,它包括儿童自身的变化(如年龄的增长)以及各生态系统的变化(如同胞的出生、上学、搬家或父母离婚),都可能会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例如,父母离异虽然对所有年龄的儿童都有影响,但与年幼儿童相比,它对青春期孩子的影响就会更小些,因为年幼儿童会错误地把父母离异归因于是自己的问题——他们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好父母才离婚的。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微系统里活动,微系统相互连接成为中系统,外面又嵌套着外系统和宏系统。该理论认为,人与环境之间达到最佳拟合有利于心理的发展,如果拟合不理想,人就会通过适应、塑造或更换环境来提高拟合度。设想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工作很忙,她的孩子是难养型气质的婴儿,所以母子两很难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那么,

如果在微系统里,安排一位敏感的爸爸作为她的伴侣——他可以分担照顾宝宝的差事,可以鼓励母亲更支持宝宝,对宝宝更有耐性;而在外系统,能在这对父母所居住的社区提供一些有关养育行为的课程,来帮助父母改善与孩子的关系,或者,他们能有机会加入到一些有关儿童养育的团体中,让这对父母可以在那里提出疑问、得到情绪上的支持并学会如何改善与宝宝的关系等;而在宏系统中,社会政策支持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以提高教养效能,进而提高人口素质,并确保婴儿父母的薪酬水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与环境就达到了最优化组合,母亲、婴儿和父亲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以上分别介绍了儿童发展领域的几个理论流派。每个理论各自的哲学基础不同,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也不同,早期儿童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一般为两种:机械模型与机体模型。新近才出现的哲学基础,是情境模型。

机械模型:把人比作机器,认为人是由各个部分(行为)组合而成的,可以被分解,就像机器由零件组成一样可以拆卸;人是被动的个体,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就像是机器需要外在动力才能运作一样);人的发展是随着成熟而逐渐展开的。

机体模型:人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完整的个体,儿童发展的力量来自儿童自身的有遗传获得的生物因素。

情境模型将发展看作是人与环境动态互动的产物,认为人在发展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个体(就像机体模型一样),而环境也是积极主动的(就像机械论模型一样)。发展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存在文化、时代和个体差异。发展既是连续的,也可能是阶段性的,由于受到内在因素(先天)和外在因素(环境)之间复杂的互动影响,发展会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前进。

下面从哲学基础、主动/被动、连续/非连续、先天/教养方面对本章介绍的理论进行了梳理。表各家理论的比较

10

理论主动/被动连续/非连续先天/教养哲学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

主动:儿童受先天本能的驱使完成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非连续:强调性心理发展各阶段(弗洛伊德)或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既注重先天又强调教养:生物力量(本能和成熟)决定了性心理阶段及心理社会冲突;父母的养育行为影响各阶段发展结果。机体论

行为主义理论

被动:儿童受到环境因素的塑造(虽然班杜拉认为发展中的人也同时影响着环境)。

连续:强调习得反应(习惯反应)的累加过程构成了人格的发展。

强调先天:环境刺激比生物影响更决定了发展的进程。

机械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主动:儿童主动构建起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认知,以适应所处的环境。

非连续性:强调认知发展的有序阶段。

既注重先天又强调教养:儿童先天具有适应环境的需要;环境提供了对儿童适应性的挑战,

充满刺激的环境促进了儿童的发展。

机体论

社会文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

主动:儿童积极主动地处理环境信息,对信息加以解释做出归因,文化价值观影响行为及思维。

连续:强调社会信息处理技能和其他文化价值属性的不断累积获得。

强调教养:发展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验和文化的影响。但是一些信息加工理论明确认识到生物成熟能使儿童和青少年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更好。

情境论

生态系统理论

既主动又被动:人类主动影响生存的环境,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

既连续又非连续:强调不断变化中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导致了发展的质变。但是某些非独立事件(如父母离异)会产生突然的质变。

教养:最强调环境系统对于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也承认儿童的生物特制也影响着环境。情境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都在强调发展的不同侧面。由于儿童发展是一个整体,很多儿童心理学家都选择了折中的态度: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清楚人类发展的全貌,但同时又相信每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发展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整合各种理论,有助于我们描绘出一幅统一、完整的儿童发展肖像。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是指某一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 易形成或习得,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 种行为的大好时期。 危机期: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 铜佛,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 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 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 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 维。 自我中心性: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认识事物,而不太能 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 角度认识事物。 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言语的高级形式,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 生的。 游戏言语:即一面动作,一面嘀咕,用语言补充和丰富自己的行动。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 或惊奇。 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 要抚养者之问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 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 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包 括合作、谦让、帮助、抚慰、等等。 攻击性行为:消极社会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伤害的行 为和倾向。包括推人、打人、骂人等 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 能力,是顺利完成各种活动都不可缺 少的心理条件,包括一般的运动、操 作能力和认识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 舞蹈能力等。 自我意识:是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主体对自己的 反映过程,是对自我的反映,不仅是 认知问题,而且有个人的情感和意志 活动的参与。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 价和自我调节。生理成熟:是指身体在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也称生理发展。主要依赖于种系遗传 的成长,有一定的规律性。 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牲,即天生的解剖生 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开关、感觉 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 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 结构和机能特征。 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 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 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 的社会气氛等。 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交往。 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 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 影响。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 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 会关系。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 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 所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年龄阶段不同 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 征。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 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 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 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 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 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 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 体验。 能力: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 某种活动的条件。 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 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抽象逻辑思维: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儿童期及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材料,我们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的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从出生到满一岁),婴儿期(从一岁到三岁),学龄前期(从三岁到六七岁),学龄初期(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 其他理论说法: 1、婴儿期(或称乳儿期) 0~1岁 其中可分为: 新生儿期 0~1月 婴儿早期:1~6月 婴儿晚期:6~12月 2、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 1~3岁 3、学前期(或称幼儿期) 3~6岁 其中有可分为: 幼儿初期 3~4岁 幼儿中期 4~5岁 幼儿晚期 5~6、7岁 4、学龄期 6、7岁~18岁 其中又可分为: 学龄初期 6、7~11、12岁 学龄中期 11、12~14、15岁 学龄晚期或青年期 14、15~17、18岁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定义 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注意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 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的儿童心理上虽然有差异,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也表现出大体相同的特征。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所代表的是各年龄儿童的本质的心理特点,而不代表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4.强调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本章所谈及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区别于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的心理年龄和他的生活的实际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稳定性 为什么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呢?主要在于它受下列因素所制约,而这些因素,从本质上没有改变。 ①儿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顺序和阶段。 ②人类知识经验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一顺序,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都需要经历相应的时间。 ③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2.可变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名词解释:①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 协作的关系。②脚本知识:是指幼儿对一定形式、根据时间的顺序而展开的系列性行动或事情的认识。脚本知识的获得与象征机能的形成一样,都是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想象性显著发展的标志之一。③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④观点采择:个体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分并协调起 来的能力。也称换位思考能力。 ⑤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⑥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⑦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⑧表征:是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⑨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⑩⑾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也称情感共鸣或情感移情。 简答:(1)婴儿期的同伴相互作用类型分为三个阶段:①客体中心阶段②简单相互作用阶③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2)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①语音的发展②词汇的发展③语法的发展④语用学和沟通技能的发展。(3)婴儿依恋行为的发展阶段:①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②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③第三阶段(6个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的依恋期④第四阶段(从三岁开始)交互关系形成阶段。(4)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顺序:①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②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影响儿童目击记忆的因素:①问题的开放程度②误导信息的暗示③询问次数的多寡。(6)依恋的特征:①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有亲近行为、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②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③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7)儿童自尊的层级机构:首先是总体自尊;再者是学习自尊、社会自尊、身体自尊;学习自尊又包括语言、算术、其他学科,社会自尊包括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身体自尊包括运动能力和体貌。(8)游戏种类的划分:根据社会性参与程度分类,①第一种是无所用心的行为②第二种是单独游戏③第三种是旁观者行为④第四种是平行游戏⑤第五种是联合游戏⑥第六种是合作游戏。(9)多元智能的八种智能:①语音智能②逻辑—数学智能③身体—运动智能④视觉空间智能⑤音乐智能⑥人际关系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⑧自然观察智能。(10)成人影响儿童自传体记忆的因素:案例分析: 分析题 小明在家里能说会道,想要干 什么表达得一清二楚,还能把 一家人指挥得团团转,甚至稍 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不达目的 决不罢休。但一出家门,到了 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时, 就 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不敢当 众说话,见人直往爸妈身后躲, 要是爸妈不在身旁,还会害怕 得大哭。(1)面对这样的孩子, 你有什么教养策略?答:措施: ①、改变渝爱的教育方式、停 止对孩子的过度保护;②不要 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 较;③、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 会;⑤有足够的耐心。(2)早 期生活经验对婴幼儿语言发展 的影响?答:①培养了幼儿认 真倾听的习惯②帮助幼儿习得 最佳的语言模式③帮助幼儿使 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往④帮助 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一、填空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 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 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 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3. 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 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 变化而变化。4. 8个月以后的婴 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 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 请求。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 平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 阶段、自律道德阶段。6.学前儿 童的 音乐感知能力是学前儿童音乐 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 前提。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 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 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 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最 后发展到合作游戏.8.儿童的性 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 常性。9.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 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 展为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 展的控制。10.个体心理是在遗 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 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 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 性。11.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 要缺陷是色盲。12.婴儿三种不 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 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13.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 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个组 成部分。14.美国心理学家吉布 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15.研 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 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 左右16.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 着感知者和欣赏者的角色。17. 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 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 的特点。18.在儿童语言发展的 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 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19.儿童 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 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 是敌意性侵犯20.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 为自我评价的发展。21.发展的 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 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 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 为被试。23.角色游戏是儿童在 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 戏。2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 提。25.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 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开始认识 事物的属性26.安思沃斯发现儿 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 虑一回避型、安全型、焦虑一 反抗型、紊乱型27发展的阶段 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 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 的。2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 具体体现为三种观察法、调查 法、实验法方法。29学前儿童 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 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 质的评价。30.尽力减少环境 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 要保障。31.操作性游戏的发 展主要体现在无目的游戏、功 能性游戏、结构性游戏三个发 展阶段中。33.儿童思维发展 的总趋势,是按自觉行动思维 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 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 来的。34.4岁以上儿童一般 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 音35.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适应 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 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36 . 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一听觉 视学一触觉视学一动觉之间的 联合。37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 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 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 全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家长本 身的原因造成的。38.婴儿的 生理发展可分为胎儿期、新生 儿期(0-1个月)、乳儿期(1个 月一1岁)、学步儿期(2-3岁)。 39.宽泛的研究方法是将研究对 象置于宏观的环境中加以考察 的研究的方法,主要有社会生 态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40.婴 儿对人的行为动作感知主要表 现为模仿和共鸣。41.要让婴儿 建立安全的依恋,最关键的因 素是养育者要有敏感性。42.脚 本知识的获得是儿童想象性显 著发展的标志之一。43.在幼儿 的思维中,有许多想象性成份, 表现在万物有灵思维、万物有 情思维、自我中心化思维和视 觉外观性思维。44.加德纳多元 智力理论中,与物体无关的包 括言语智能和音乐智能。45.美 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鲍姆令德 将父母的抚养方式分为权威 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 四类。46.父母影响儿童情绪和 社会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即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 应、父母与孩子间情绪的谈话 以及父母本身的情绪表达。47.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 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 过程。48.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 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 究者称为被试49.母亲年龄对胎 儿的影响主要指与年龄偏小、 年龄偏大。50.角色游戏是儿童 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 戏。51.柯尔柏格采用纵向法提 出了他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首先发展理论。52.气质有类型 的差异而无好坏的区别,每种 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 消极的一面。53.个体的发展取 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 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54.具体 形象思维的特征是具体性和形 象性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55.在 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儿童3 岁时开始意识到“愿意”和“应 该”的区别。56.复发性中耳炎 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 因。57.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 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焦虑一回 避型、安全型、焦虑一反抗型、 紊乱型58.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 始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 同一个特征,即光光的脑袋上 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 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 蝌蚪人。59.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理论研 究法两大类。60. 6、7岁时儿童 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 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 克。61.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 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 影响更强烈、更持久。62.儿童 在音乐的世界里主要扮演着三 种角色,它们是音乐的感知者、 表现者、欣赏者63.学前儿童自 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主观情 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64.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视觉 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 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65.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 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66.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 行为。67.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 程中,儿童或者对词义不十分 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 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消极词汇 68.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 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 儿童的不可替代性。69.学前儿 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 好问、好模仿、好冲动。70.儿 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 状态。71、随着年龄的递增, 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 层次发展,从独自游戏到平行 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 戏,最后发展到合作游戏。72、 搭积木、插积塑、捏橡皮泥、 折纸、小制作等游戏是结构性 游戏。73、到了4岁左右,结 构性游戏成为儿童最主要的游 戏形式。74、按照学前儿童在 象征性游戏中表现的年龄特 征,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发展 阶段: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 外在导向的装扮游戏,序列性 装扮游戏及角色游戏。75、当 儿童的几个装扮行为具有连贯 性时,这种游戏被称为序列性 装扮游戏。76、新生儿的神经 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 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 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 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 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 反射等。77、明确的条件反射 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 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 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78、 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 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 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 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 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 扩散。79、大脑皮层抑制机能 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 标志之一。80、在儿童条件反 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 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1、概念: 发展: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以及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2 、研究任务:wwh 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年龄阶段);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3、近现代的儿童观 (1)近代:洛克:白板说; ①夸美纽斯:教育目的和作用:来世;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直观巩固量力系统循序渐进;《母育学校》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

②卢梭:性善论;自然教育理论(核心、目的、阶段、方法) ③裴斯泰洛齐: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赫尔巴特: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教学体系(管理论;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经验、兴趣;统觉) ③4 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理论(任务:家庭教育的补充;方法:自我活动、游戏、社会参与;课程:恩物、游戏、歌谣) ③5 蒙台梭利:儿童具有内在生命力、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内容:自由活动、感官教育、读写算、实际生活练习、自我教育;实施:儿童:作业;教师:有准备的环境杜威: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而适应社会。 ( 2 )现代:19 世纪后半期,德国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882 年出版《儿童心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达尔文)掀起了儿童 研究运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 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学习辅导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本节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学派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因为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因此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弗洛伊德主义,它包括古典的弗洛伊德主义(或者叫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出发,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逐步发展为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在出生时,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新生儿饿了或尿湿了的时候,他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哭闹,直到有人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止。自我是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反映了儿童日益发展起来的感知、学习、记忆和推理能力。自我的功能就是寻求更为实际的、被社会允许的方式来满足本能的需求。所以,当一个学步期儿童想要喝奶时,他会找到妈妈说:“牛奶”,而非哭闹。随着自我的不断成熟,儿童逐渐能更好地控制住毫无理性的本我,独立寻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然而,有些需要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如一个三岁的儿童在两餐之间去偷吃饼干,很快就会被妈妈发现并制止。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的第三个部分,超我,就会逐渐成熟。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三至六岁的儿童逐渐将父母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内化而形成了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标准。超我一旦形成,儿童就不再需要成人来指出他们表现的好坏了,他们已经能明了自己的好与不好,并会对自己所作所为感觉愧疚和羞耻。(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养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其关于人格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假设不能被证实,带有很强的假设性,在应用于学前儿童时仍有很大的局限。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但是他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认为自我不仅仅是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简单仲裁者,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要发挥自我的功能来处理社会现实问题,以便成功地适应环境,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如果照顾者常以拒绝的态度或不一致的方式来照顾婴儿,婴儿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是个危险的地方,到处充满不值得信赖或依靠的人。母亲或照顾者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儿童若无法自己独立,可能会使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父母是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他们的目标或所进行的活动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相抵触,这些冲突使他们觉得有罪恶感。儿童必须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但也必须学习不去侵犯他人的权利、隐私或目标,这样才能克服这种冲突。家人是最主要的社会化代理人。勤奋对自卑(6-12岁),儿童必须要能胜任社会及学习的技巧。在这阶段,儿童常会和同伴比较。只要勤奋,儿童就能学得社会及学习技巧,就会获得自信;但若不能学习这些重要的特质,则会自贬自卑。教师和同伴是重要的社会化代理人。在第七章、第八章还会详细讨论这几个阶段。第二节行为主义的观点本节主要内容:虽然精神分析理论有许多的贡献,但只有小部分同时代的儿童心理学家支持这个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一(第1至3章)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心理学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4.记忆策略 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5.记忆恢复 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二、填空题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4.对于婴儿来说身体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5.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程过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大类。 13.皮亚杰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将感知运动阶段划分为六个子阶段。 14.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自传体记忆。 15.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前突击 第一章 1.学前儿童的概念: 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胎儿到入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 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生理发展:包括身体,感觉,运动 (2)认知发展:包括记忆,思维,语言 (3)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他人 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学前儿童的行为,可以用三个W来表示,即 (1)what:揭示或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和模式 (2)when:揭示或描述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 (3)why:对该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 5.如何看待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三个问题?

(1)天性和教养之争:天性是指人们通过生物遗传而天生具备的禀赋或特质。教养是指从胎儿期到出生后的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同伴,托幼机构,社区,社会,乃至文化。环境和遗传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机械模型和机体模型。 机械模型认为个体是被动的接受外部经验,不能主动选择外界资源,要用强化和反馈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机体模型认为儿童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开放性。该观点主张父母、教师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按自己的模式探索、发展。 以上不同观点说明发展是主动性和被动性统一的过程。 (3)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连续论者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发展是一条平滑的成长曲线,发展是量的改变;非连续论者则认为,发展是一连串的突变,每一次突变后,儿童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发展是质的改变,是本质的变化。 6.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学派有哪些?如何评价各派的观点? (一)精神分析学派: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为由高到低的五个渐次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和生殖期(青春期以后)。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一次强调了早期经验和家庭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课程代码:12340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 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 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 岁)的儿童。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8、通常认为,2-3 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 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 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 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这跟家庭环境的好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然而,家庭环境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 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则往往起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作用。 第一是家庭环境的氛围。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心理共同体,每个家 庭都笼罩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内部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 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它既反映着家庭成员对社会的态度,也反映着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积极与消极,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是我的家”,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 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相反,在空气沉闷、压抑,充满矛盾冲突的不和谐家庭中,尤 其是父母双方的矛盾冲突激化,导致离婚所引起的家庭破裂,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 令其受到无所适从的心灵上的创伤。 研究表明: 生活在不和谐而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诸如,喜怒无常,闷闷不乐,胆小怕事,固执己见,不听劝说,不能自制,不爱交际,自卑、孤僻、冷漠和撒谎欺骗等等心理障碍或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还可能形成反社会人格。 第二是家庭的教育模式。所有父母都在教育子女,但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 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特色。经从事教育和 心理研究人员的多方面调研得知,在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如下四种基本模式: 1保姆——溺爱型模式,也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对孩子的过分监护和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曾有一幅画,叫作“行星围着太阳转”,就生动地描绘了患有“四二一综合症”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这种教育模式。这种家庭的父母和长辈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因此,他们对孩子在吃、穿、玩、用上总是一味迁就,一味满足,这真可谓是 对孩子充满了柔情蜜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是,他们并无意识到这种娇生惯养性的溺 爱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健康,使孩子渐渐地养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坏脾气,滋长着放纵蛮横的恶习,而且也逐渐造就了孩子本身的脆弱和无能的人格。当孩子 长大成人而面临未来的生活挑战时,则会因从小就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特性而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及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此,不仅子女本身要付出代价,而且整个 社会也要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又是相当高昂的。 2专制型或叫暴君型模式 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 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把握学前儿童心理进程的基本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年龄特征 教学难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准备: 1.学生的准备:观察身边的幼儿;收集幼儿心理特点的有关资料;去幼儿园观察小、中、大班幼儿的心理表现 2.教师的准备:学前心理学的案例;幼儿活动录像片段;心理研究资料 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资料收集法; 知识拓展法;实验室观察法 教学课时: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进步性方向 【案例分析】以下两个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1、一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不会说话,只会发音和听懂别人的语言,一岁后,由说单个的词到说不完整的句子,三岁后句子逐渐完整和连贯,并且复合句在不断增多。 2、有的孩子在学会用小勺吃饭后,突然不好好吃了,把饭撒在桌子上;有的孩子刚满周岁时会喊“妈妈”,会说出几个单词,过一个月,却不开口了。 观点总结: 1.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总是在不断变化,变化的特点是它的进步性。 2.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偶尔也出现暂时的停顿,或类似倒退的现象。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案例分析】以下几个案例分析幼儿心理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1.出生头几天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头几个月的孩子虽然能看能听,但不会认人,6个月左右才开始认生;1岁半以前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上人类特有的思维;2岁左右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 2.最初孩子的情绪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别,后来,逐渐出现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3.小班孩子常常在活动室东游西荡,无所事事,活动没有目的性,而大班的孩子则在活动之前就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2.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 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4.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 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 5.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 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 6.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黑点数是( ) 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 7.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散 8.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9.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 分配能力较差 D.转移能力有限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1.注意

2.选择性注意 3.无意注意 4.有意注意 三、简答题 1.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2.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3 、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答案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B )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二、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2. 调查方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产品分析法四种 三、名词解释 1.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2.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四、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2.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3.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4.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五、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2.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六、论述题 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填空: 1.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2 2.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3.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4.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5.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6.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7.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