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高血压
- 格式:ppt
- 大小:7.67 MB
- 文档页数:109
《内科学》高血压一、原发性高血压(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
它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在未服降压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所得平均值高于正常,即可诊断高血压,并且必须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对于偶然血压超出正常范围者,宜定期重复测量以确诊。
1.高血压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高血压标准,详见下表:2.和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后与高血压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靶器官损害程度有关。
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影响预后的因素(血压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情况),对高血压患者做出危险性分层,详见下表:高血压的危险分层(1)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②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④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⑤糖尿病;⑥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65岁)。
(2)靶器官损害的临床情况包括:①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
②蛋白尿和(或)血肌酐水平轻度升高(106~177μmol/L或1.2~2.0mg/dl)。
③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
④视网膜普遍或灶性动脉狭窄。
(3)并发症:①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②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供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水平>177/μmol/L或2.0mg/d)。
④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疾病。
⑤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盘水肿。
(2)药物治疗1.高血压治疗目的:①最大限度地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内科学冲刺要点:高血压高血压:并发症、特殊类型、诊断标准、降压药种类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5%以上。
高血压:≥140/90mmHg。
【并发症】发病后期可出现心、脑、肾等器官的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1、心脏:左心室肥厚(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心界向左下扩大),可闻及第4心音。
扩大形成高血压心脏病,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部分患者并发冠心病,可出现心绞痛、心梗、心衰及猝死。
2、脑:长期高血压,由于小动脉微动脉瘤的形成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并发急性脑血管病。
高血压脑病3、肾脏:高血压心脏病可有肾动脉粥样硬化、肾硬化等肾脏病变。
早期可无任何表现,发展出现蛋白尿、肾功减退。
【特殊类型】1恶性高血压:发病急骤,多见于中、青年。
舒张压≥130mmHg。
2高血压危象:出现剧烈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
舒张压超过120或130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高血压急症: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重度器官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损害。
表现为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可发生在其他疾病过程中。
)(高血压重症:指血压虽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者。
)3高血压脑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尤其是舒张压突然升高,有严重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
【诊断】主要靠动脉血压测定,目前仍以规范方法下进行水银柱血压计测量作为高血压诊断的标准方法。
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以上不同日的血压测量值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方可确诊。
根据血压水平分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高血压。
目前常用降压药:1、利尿剂: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舍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衰伴高血压的治疗。
(1)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酮。
(2)袢利尿剂:呋噻米(速尿)(3)保K利尿:螺内酯、氨苯蝶啶。
内科学简答试题及答案1.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
一般而言,成人静息时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被视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2. 冠心病的症状是什么?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疾病。
其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或不适,可以是持续性或阵发性,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
其他症状还可能包括胸闷、气促、乏力等。
3. 肺炎是由什么引起的?肺炎是指肺部组织的炎症,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链球菌,其他还有流感病毒、衣原体等。
肺炎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4.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两种,1型糖尿病由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导致,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引起,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5.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主要特征是气流受限。
最常见的形式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COPD主要由吸烟引起,但也可与空气污染、职业病因素等有关。
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
6. 什么是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
心力衰竭可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多种病因引起,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7. 什么是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发生破损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等。
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黏膜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腐蚀。
治疗胃溃疡常采用抑酸药物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同时改变饮食习惯。
8. 什么是肾炎?肾炎是指肾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可以是急性或慢性。
常见症状包括尿液异常(如蛋白尿、血尿)、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