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盐酸脱吸岗位操作法(改)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8
广西柳化氯碱公司企业标准聚氯乙烯厂盐酸脱吸岗位操作法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和缩略语 (1)5生产组织与协作关系 (1)6岗位任务 (1)7操作程序 (2)8工艺控制指标 (3)9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4)10安全注意事项 (5)11主要设备维护保养方法及要求 (5)12交接班制及要求 (6)13岗位巡回检查制度 (7)14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 (7)15原始记录 (8)15.6.原料、工具的保管和使用 (8)15.7.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使用和保管 (8)I前言本部分由广西柳化氯碱公司生产管理部提出。
本部分广西柳化氯碱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本部分由广西柳化氯碱公司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部门:广西柳化氯碱公司聚氯乙烯厂。
本部分修订人: ;本部分校核人:;本部分审核人:;本标准审定人:;本部分批准人:。
II盐酸脱吸岗位操作法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聚氯乙烯厂转化车间盐酸脱吸岗位的职责、生产组织和协作关系,规定了生产的操作方法、操作人员应遵守的有关制度和安全操作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厂转化车间盐酸脱吸岗位的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3 术语和定义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三细细听、细摸、细看三不放过发现疑点不搞清楚不放过;解决问题不彻底不放过;处理完毕不达标不放过。
4 符号和缩略语4.1 氯化氢英文缩写:HCl5 生产组织与协作关系5.1 生产组织5.1.1 盐酸脱吸操作工受车间主任,班组长的领导,当班生产作业服从公司调度的统一调度指挥。
5.2 协作关系5.2.1 与净化岗位联系打酸。
5.2.2 通知调度联系锅炉提供蒸汽。
6 岗位任务6.1 负责从稀酸冷却器至稀酸输送泵全过程的所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工作。
6.2 所管辖的设备有:E2701稀酸冷却器、E2702浓酸预热器、T2701填料解吸塔、E2703解吸塔再沸器、E2704氯化氢一级冷却器、E2705氯化氢二级冷却器、V2701稀酸储槽以及P2701A/B稀酸泵。
盐酸脱析工序安全操作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盐酸脱析工序的生产目的、工艺流程、安全操作法、三废处理等内容。
1.2本标准适用于盐酸脱析工序操作人员及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
2 产品概述:2.1产品名称:HCl气。
2.1.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氯化氢气体在标准状况下重度为1.63kg/m3,液态氯化氢在-111℃时比重为1.158,31%的盐酸在20℃时比重为1.1543。
当浓度大于20%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会逸出氯化氢,与湿空气结合形成酸雾。
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体积比)随温度变化关系表氯化氢为酸性气体,其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其溶解于水后形成的盐酸的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并放出氢气。
盐酸是一种强酸,能同元素周期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发生反应,金属活动周期表如下:K Ca Na Mg Al MnZnCrFeNiPb(H)CuHgAgPtAu如Zn+2HCl==ZnCl2+H2↑(2)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和水。
CaO+2HCl==CaCl2+H2O(3)同某些金属的过氧化物反应,生成氯化物及游离氯。
MnO2+4HCl==MnCl4+H2OMnCl4== MnCl2+Cl2↑(4)以三份盐酸与一份硝酸配成的混合物,俗称王水,腐蚀性极强,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
2.1.3氯化氢的毒性及抢救氯化氢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一旦吸入氯化氢气体,轻则引起气喘、胸闷、咳嗽,重则会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发生氯化氢泄漏,有关人员应立即戴上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进行处理,首先切断泄漏点,然后打开排气扇,将有毒气体排出室外,同时打开水管,用水冲洗将酸雾吸收稀释,降低挥发度。
将中毒者抬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沾染者尽快用水冲洗,重者送医务室治疗或送医院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2.1.4氯化氢在脱析工序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15mg/m3。
2.2产品用途氯化氢主要用于生产盐酸和供VCM合成使用,本工序生产的氯化氢主要用于VCM合成。
浓盐酸深脱吸系统操作手册南通鑫宝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浓盐酸深脱吸岗位操作法浓盐酸深脱吸岗位操作法目录1、岗位任务和操作范围2、岗位的职责和要求3、产品及原材料性质及规格4、安全环保及劳动保护5、工艺原理及流程6、装置开停车及正常操作1 岗位任务和操作范围1、1 岗位任务将部分浓盐酸通过脱吸回收HCL 气体供转化使用。
1、2 操作范围从稀盐酸调节阀前第一个手动阀门开始,到HCL 出口的第一个阀门间的所有管道、设备、阀门、仪表等均属本岗位管理范围。
2 岗位的职责和要求2、1 负责本岗位的开停车操作、正常操作和控制。
2、2 负责本岗位的异常情况判断和及时处理。
2、3 巡回检查本岗位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
2、4 保持本岗位设备、仪表和环境卫生处于良好状态,做到文明生产。
2、5 负责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
2、6 及时填写本岗位记录,保持记录清洁、完整、准确。
3 产品及原材料性质3.1 物理性质1)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氯化氢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1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对人体粘膜和呼吸器官有伤害作用。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0 C 和101.3kpa 下,一升水可溶解525.2 升氯化氢气,生产浓度为46.15%(重量比)的盐酸。
在潮湿的空气里,会与空气中的水份形成细小的白色盐酸雾。
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其分压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附表1 吸收不同含量氯化氢气体时盐酸的浓度附表2 气体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101.3kpa)氯化氢溶解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吸收 1 摩尔氯化氢气体时放出热量如下表:附表3 1摩尔HCL气体溶解于水所放出热量氯化氢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1.639kg/m3。
氯化氢气体在101.3 kpa 时,温度在13-100℃时的比热Cp=0.812 103J/kg.℃。
无水氯化氢压缩到6 Mpa 压力下,在常温下可液化,比重1.194,沸点-85℃。
干吸岗位正常操作
1、酸浓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串酸阀门及加水阀门来控制。
2、当一吸收酸浓高时,可开大干燥去一吸收的串酸阀,开大一吸槽去干燥
槽的串酸阀并适当开大两槽加水阀门,一吸酸浓低时则相反。
3、当二吸酸浓高时,可适当开大二吸加水阀,适当开大二吸去一吸的串酸
阀门。
5、若干燥酸浓过低时,可适当开大一吸至干燥间的串酸阀,关小甚至关死干燥循环槽的加水阀门,反之则相反。
6、调节酸浓时,一定要注意液位平稳,不能采用大起大落的方法,尽量通过调节加水量和串酸量中的一项来控制液位。
7、除产酸槽外其他循环槽的液位不应超过2/3,以防酸泵突然跳闸发生溢酸事故。
8、每班对凉水塔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若氯离子含量超过4000mg/L,应及时通知当班班长,氯离子测定方法:取凉水塔水10ml,先加入90ml清水。
再加2~3滴酚酞指示剂,若溶液不显粉红色,则先加入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粉色,再用0.1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若溶液显粉红色,则直接用0.1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
调整pH后,再加入1ml铬酸钾溶液呈
橙色,再用1mg/ml的AgNO
3溶液滴定至砖红色,记录AgNO
3
用量a,氯
根:b=(a*10-0.5)*10或b=(a*100-5)mg/L。
一、盐酸脱吸工艺规程1.1产品概况产品化学中文名称:氯化氢;产品化学英文名称:hydrogen chlride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11.2产品和原料的标准:1.2.1产品干基氯化氢纯度:≥99.9%,游离氯:0。
1.2.2原料:盐酸外观:无色或微黄含氯化氢:≥31%含铁:≤0.01%含砷:≤0.0001%含硫酸根:≤0.007%1.3物料性质:1.3.1物理性质:熔点-114.8℃,沸点-84.9℃,易溶于水,有强烈腐蚀性,超过20%的浓盐酸在空气中发烟,触及氨蒸汽会生成白色云雾。
盐酸的导电度在不同温度下导电度不同,浓度越大,导电度超小。
1.3.2化学性质:盐酸化学反应呈强酸性反应,HCL=H++CL-,除贵重金属外,一般金属均能被溶解生成氯化物及氢气。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等能溶解于盐酸生成氯化物和水。
金属的过氧化物,如二氧化锰能与盐酸作用生成游离状态的氯。
与碱起中和反应生成水。
1.4生产原理:根据“当气相溶质中的实际分压低于液相成平衡溶质分压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转移”的原理。
用蒸汽加热再沸器中的盐酸,所产生的高温气液混合物,由解吸塔底部进入解吸塔内,上升过程中与塔顶喷淋下来的浓盐酸充分接触进行传质传热,浓盐酸氯化氢分压大于气相氯化氢分压,浓盐酸中氯化氢被解吸出来,经过二级冷却器冷却后得到纯度99.99%的氯化氢气体供转化使用。
二、脱吸生产操作1、生产任务和管理范围1.1 生产任务:将合成转化、硫酸钾、氯化氢吸收送来的31~33%浓盐酸,通过脱吸塔解吸成99.99%的氯化氢气体,供合成转化岗位使用。
1.2管理范围:1.2.1蒸汽总阀—疏水器1.2.2解吸塔(T-0901A/B)顶冷却器(E-0904A/B)的冷却水,自上水阀门至出口阀门。
1.2.3冷冻盐水自上水阀门至出水阀门。
1.2.4浓盐酸、自浓盐酸气动阀至稀酸贮槽(V-0902)入口法兰。
1.2.5浓盐酸、稀盐酸罐(V-0902)周围的阀门及液位。
脱氯工序目录1、脱氯工序的任务及相邻岗位的关系2、脱氯工序岗位的流程简述3、脱氯工序岗位责任制4、脱氯工序岗位开车前的准备及检查5、开车操作6、常见故障的处理7、设备维护及巡回检查8、安全技术脱氯工序岗位操作法1、脱氯工序的任务及相邻岗位的关系任务:用脱氯塔对淡盐水进行脱除游离氯,以除去盐水中游离氯,满足离子膜工艺对一次盐水精制质量的要求。
与相邻岗位的关系:接受离子膜电解槽淡盐水为一次盐水提供合格的淡盐水。
2、脱氯工序岗位的流程简述2.1 淡盐水脱氯工序总的工艺描述盐水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氯酸盐(NaCLO3)。
从阳极液泵送出的淡盐水在加入31%的HCl后被送往氯酸盐分解槽,在蒸汽加热及动力风的搅拌作用下,充分分解淡盐水中的氯酸盐。
从分解槽中流出的淡盐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脱氯塔。
来自电解工序和氯酸盐分解槽的淡盐水被送入脱氯塔脱出游离氯。
淡盐水在酸性条件下,并用水力喷射器制造真空使淡盐水中所含的游离氯脱除出来。
但是使用这一办法,在脱氯塔的出口处,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氯。
在送出界区前,需添加32%的氢氧化钠,使盐水的PH值达到9~11,然后再通过添加10%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从而除去盐水中残留的游离氯。
2.2 脱氯工序的仪表控制系统通过具有高地报警的液位控制计控制脱氯盐水泵的流量以维持脱氯塔内的盐水液位。
3、脱氯工序岗位责任制(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的设备、阀门、管线的性质及用途。
(2)操作人员在上班期间,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精心操作、安全生产,做到勤检查、勤联系、勤调节,作好原始记录。
做到二次精制盐水的合格率为100%。
(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简单的维修工作。
(4)及时排除不正常现象,做好事故处理,保证安全生产。
(5)有权制止违章作业,制止非岗位人员乱动阀门、仪表、电器等。
4、脱氯工序岗位的开停车及正常操作4.1 开车准备对于首次开车或者长期停车后开车建议进行下列开车准备。
盐酸吸收岗位职责
盐酸吸收岗位职责
盐酸吸收是生产工场中的关键工序之一,主要职责是将气态的
盐酸化合物吸收到液相中,净化并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
以下是盐
酸吸收岗位的主要职责:
1. 熟悉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盐酸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人
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在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
好必要的安全装备和工具,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2. 协调各方沟通良好:盐酸吸收是一个复杂的工序,需要岗位
人员与负责调度、维护设备、监控参数、质量检验等多个岗位人员
协同作业。
因此,盐酸吸收的人员需要与其他相关岗位的人员沟通
良好,确保整个工序的协调性和高效性。
3. 熟练掌握盐酸吸收工艺:盐酸吸收的工艺相对复杂,包括吸
收塔、冷却器、中和器等多个设备的组合运作,需要岗位人员熟练
掌握各个设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确保整个工序的顺利运作。
4. 控制气体流量和温度:盐酸吸收需要控制气体的流量和温度,以便实现最佳的转化效果。
岗位人员需要通过仪器和设备对气体的
流量和温度进行监控和调节,确保工序稳定运行。
5. 监测并处理废气:盐酸吸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岗位人员需要对废气进行监测和处理,确保
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6. 完成班次记录和质量检验工作:盐酸吸收的岗位人员需要按
照规定记录好班次操作情况和操作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达到生产的要求。
总之,盐酸吸收岗位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和物理知识背景,具备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熟练掌握盐酸吸收的工艺和流程,保障工序高效稳定地运行。
浓盐酸安全操作规程浓盐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但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化学品。
正确的操作和储存是确保个人安全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
以下是浓盐酸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一、个人防护: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实验服、防酸围裙等,以避免接触到浓盐酸。
2.避免将浓盐酸接触到皮肤上,如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3.避免浓盐酸进入眼睛,如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4.在进行操作时,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避免吸入浓盐酸气体。
二、操作前的准备:1.在操作前,确认实验设备和器材的完整性,如玻璃器皿是否有裂缝或缺陷。
2.确保工作台面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淆。
3.确保有足够的洗手设备,以便在操作结束后清洗手部。
三、操作过程:1.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浓盐酸倒入水中,应始终将水缓慢倒入浓盐酸中,以防止溅起。
2.在向浓盐酸中加入其他试剂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剧烈反应或喷溅。
3.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倾斜容器,以防止浓盐酸溅出。
4.当进行溶液稀释时,始终先将水加入到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地将浓盐酸倒入水中,搅拌均匀。
5.在操作浓盐酸时,尽量避免喷溅到工作台面或其他物体上,尤其是易燃的物质。
6.当使用浓盐酸时,要小心控制操作温度,避免因温度升高引起的喷溅。
7.避免混合浓盐酸和有机溶剂,以免发生剧烈反应或产生有毒气体。
四、储存和处理:1.正确选择储存浓盐酸的容器,通常选用耐酸的塑料容器,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2.储存浓盐酸的地方应干燥、通风,远离火源和易燃物质。
3.将储存浓盐酸的区域标明清晰的警示标识,以提醒他人注意。
4.定期检查浓盐酸容器的完整性,如有损坏或泄漏应及时更换。
5.储存浓盐酸的区域应与其他化学品隔离开,以免发生反应或污染。
6.处理废弃浓盐酸时,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综上所述,浓盐酸作为一种危险的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规程,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高纯盐酸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背景简介高纯盐酸是一种强酸化学品,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为了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工厂事故,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岗位指派:严格控制应聘人员素质,专业程度、健康状况等要求。
2.岗前培训:对新岗位工人进行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心理压力处理等。
3.具体实施规程:岗位操作人员在戴好口鼻等个人防护设备后,应先对试剂的种类、性状、使用方法、涉及部门进行了解,然后在合理的操作顺序下进行操作。
4.废液处置规程:废液需专人清运,直接倒入排水管道中,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一定要严格设防。
5.废弃物处置规程:每次试剂使用完毕后,立即将实验器皿等物品放入废物桶内。
6.贵重物品保护规程:贵重试剂及设备应存放于防护柜内,并在放置位置设有相应标志,如有意外失窃、灭漏等问题,应立即汇报保卫部门。
二、应急处置措施1.人员伤亡处理: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若仅为轻伤则及时送医院救治。
2.废弃物处置处理:若废弃物堆放过多,应及时通知环保部门来处理。
3.漏洞处理:如试剂泼溅或洒漏,立即撤离附近人员,使用棉垫或廉价酸中和药进行处理。
4.火灾处理:如发生火灾应迅速通知保卫部门汇报,迅速引入灭火器材进行火灾灭火。
三、注意事项1.盐酸不能与碱类混合,应尽量避免碱性物质污染试剂。
2.切勿将盛装试剂的器皿放在易燃易爆品或其他放置不当之物上。
3.工作人员戴好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保养。
4.工作场所要保持整洁、通风、安全,杜绝任何一种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
5.技术操作人员应接受定期培训,了解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结语本文根据高纯盐酸的特性,介绍了该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本公司也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营造更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
盐酸岗位操作法一、岗位任务1、将液化岗位送来的尾氯和氢处理送来的氢气在合成炉内燃烧,然后用水吸收生成成品高纯盐酸。
2、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3、负责成品酸的浓度控制及分析和废水含酸的控制。
4、负责所属设备维护岗位卫生的清扫。
5、认真、真实、整洁地填写原始记录和各类报表,严格按交接班制度交接班。
二、操作程序: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A、整个系统设备、管线具备开车条件。
B、一切附件及仪表均要齐全、灵活。
C、所需工具齐全。
D、检查氢气纯度、压力及尾氯纯度、含氢是否合格。
E、当班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备用好防毒面具。
2、正常开车A、全开合成炉补风口,抽负压15—30min检查抽负能力后认定系统可以点火。
B、点燃氢气点火管,火炬长度100—200mm左右,插入灯头。
紧接着轻开氯气阀,待炉内火焰为青白色时,关补风口,然后按比例逐渐加大氯、氢流量。
C、逐渐加氯、氢的同时,打开注加水,根据流量调节适当的加水量,在调节加大火焰时,同时逐步关小氢气排空阀。
D、开车后按工艺流程将设备仔细检查,并作好岗位开车原始记录。
3、正常停车A、接到停车通知后,逐渐减少氯、氢流量,同时减少注加水。
B、维持火焰青白色的前提下,先闭氯气阀,紧接着关氢气阀,同时关闭注加水,打开氢气排空阀。
C、关闭吸收塔及冷却器的冷却水。
D、待炉温降到100℃以下,打开补风口,拆下氢气管,待水流泵抽负10—15分钟后停水流泵。
4、紧急停车A、当整流跳闸、氢气处理故障、防爆膜破裂引起回火时,应先关氢气阀后关氯气阀。
B、如遇全部停电,按(A)紧急停车。
5、操作要点:A、认真观察合成炉内火焰颜色,应为青白色,注意炉内燃烧情况。
B、经常调好氯、氢流量之比,加氢过量值为10—15%,切忌氯过量。
C、合成炉出口压力保持在±20mm水柱范围内。
D、盐酸含量控制在31—31.6%之间,废水含酸控制在0.1以下,应经常做样分析,调节注加水。
浓盐酸深脱吸系统
操作手册
南通鑫宝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浓盐酸深脱吸岗位操作法
浓盐酸深脱吸岗位操作法
目录
1、岗位任务和操作范围
2、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3、产品及原材料性质及规格
4、安全环保及劳动保护
5、工艺原理及流程
6、装置开停车及正常操作
1 岗位任务和操作范围
1、1 岗位任务
将部分浓盐酸通过脱吸回收HCL 气体供转化使用。
1、2 操作范围
从稀盐酸调节阀前第一个手动阀门开始,到HCL 出口的第一个阀门间的所有管道、设备、阀门、仪表等均属本岗位管理范围。
2 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2、1 负责本岗位的开停车操作、正常操作和控制。
2、2 负责本岗位的异常情况判断和及时处理。
2、3 巡回检查本岗位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等。
2、4 保持本岗位设备、仪表和环境卫生处于良好状态,做到文明生产。
2、5 负责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及环保工作。
2、6 及时填写本岗位记录,保持记录清洁、完整、准确。
3 产品及原材料性质
3.1 物理性质
1)氯化氢的物理性质
氯化氢分子式:HCL,分子量:36.461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对人体粘膜和呼吸器官有伤害作用。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0 C 和101.3kpa 下,一升水可溶解525.2 升氯化氢气,生产浓度为46.15%(重量比)的盐酸。
在潮湿的空气里,会与空气中的水份形成细小的白色盐酸雾。
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其分压的升高而增大,而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
附表1 吸收不同含量氯化氢气体时盐酸的浓度
附表2 气体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101.3kpa)
氯化氢溶解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吸收 1 摩尔氯化氢气体时放出热量如下表:附表3 1摩尔HCL气体溶解于水所放出热量
氯化氢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1.639kg/m3。
氯化氢气体在101.3 kpa 时,温度在13-100℃时的比热Cp=0.812 103J/kg.℃。
无水氯化氢压缩到6 Mpa 压力下,在常温下可液化,比重1.194,沸点-85℃。
2) 盐酸物理性质
氯化氢的水溶液叫盐酸。
纯净的盐酸为无色透明液体,但在一般工业合成
盐酸中常因含有铁、氯和其它有机杂质,故多数为黄色透明液体。
附表4 20℃时盐酸密度
附表5 盐酸比热
表6 盐酸沸点(101.3kpa)
盐酸溶液有一特性,氯化氢与水会生产恒沸混合物,即沸腾时蒸出的气相组成与液相组成相同。
恒沸混合物的组成与沸点及压力有关,如:
101.3kpa,110 C,HCL:20.24%;30.3kpa,75.9℃,HCL:22.15%;6.58kpa,55.2℃,HCL:23.2%。
盐酸在加热时会逸出氯化氢气体,而稀盐酸则主要逸出水分,浓度超过20%的浓盐酸放置空气中时,逸出的氯化氢气体便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相结合而成盐酸酸雾。
3.2 化学性质
1)氯化氢化学性质
a 干燥的氯化氢几乎不与金属作用,在含水或溶于水中时则呈强酸性质,其腐蚀性很强,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氯化物。
例:Fe+2HCL=FeCL2+H2
b 和碱作用生成盐类HCL+NaOH=NaCL+H2O
c 与乙炔等不饱和烃类加成反应HCL+C2H2=C2H3CL
d 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氯磺酸HCL+SO3=HSO3CL
e 与硅粉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Si+3HCL=SiHCL3+H2
Si+4HCL=SiCL4+2H2
2)盐酸化学性质
a 盐酸是强酸,能溶解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并置换出氢气。
例:Fe+2HCL=FeCL2+H2
b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铁锈(铁的氧化物)就能用盐酸处理:Fe2O3+6HCL=2FeCL3+3H2O
c 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与金属过氧化物作用生成氯气:
例:MnO2+4HCL=MnCL2+2H2O+Cl2
e 能与许多弱酸盐类(如磷酸盐、硼酸盐、硅酸盐)作用,生成弱酸。
f 三份浓盐酸与一份浓硝酸混合成王水能溶解金与铂:
Au+HNO3+3HCL=AuCL3+NO +2H2O
或2Au+3HNO3+9HCL=2AuCL3+3NOCL+6H2O (氯化亚硝酰)
g 对各种植物纤维有强烈腐蚀性。
4 安全环保及劳动保护
4.1、应熟悉下列物料的危害和防护知识
1) 盐酸
由于盐酸极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因此具有很大的刺激性臭味,对人体的粘膜和呼吸器官有毒害作用。
吸入大量的氯化氢气后会引起咳嗽。
盐酸又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
因此,操作人员在工作时应戴好耐酸手套,防护眼镜。
若有酸溅到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溅入眼内时,速用水冲洗,亦可用2%碳酸氢钠液和生理盐水冲洗。
2) 氯化氢
氯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粘膜和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一旦有大量氯化氢外逸,应戴好防毒面具进行处理,无防毒面具者应站在上风向。
4.2 安全环保指标
生产区域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氯化氢≤100mg/m3
4.3 劳动保护
1)上班时应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2)确保防毒面具完好有效,随时可用,而且作业人员对防毒面具、抢修器材会准确使用。
3)在放酸和拆装酸管、酸泵、酸槽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和耐酸手套。
4)设备转动部分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护罩。
5 工艺原理及流程
5、1 工艺原理
利用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浓盐酸中将氯化氢气体解析出来供转化使用
5、2 工艺流程叙述
浓盐酸(31%)自盐酸合成装置来,盐酸首先经浓酸预热器预热到一定温度后,打至石墨制填料解吸塔,从塔顶经分布器喷淋而下,在塔中和来自再沸器的浓盐酸气液混合物相遇,进行传热和传质,解析出HCL气体。
含水蒸汽的HCL气体从塔顶出来经石墨制氯化氢一级冷凝器,用冷却水将HCL气体冷却,然后再经石墨制氯化氢二级冷凝器用低温水或冷冻盐水冷冻脱水后进入气水分离器进
一步将氯化氢气体中的水分离出来。
分离后的干燥的HCL气体送入下序工段;分离出的浓酸进入气酸分离器,至解吸塔顶做为回流液与塔底上升的蒸汽进行传热和传质;塔底得到的稀酸,进入石墨制盐酸双效换热器给进塔的浓盐酸预热,再经石墨稀酸冷却器冷却至常温后回到稀酸储槽。
6 装置开停车即正常操作
6、1 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检查输入原料管道是否畅通,输出产品管道是否有漏冒现象。
6、1、2 检查浓酸贮罐的液面。
6、1、3 检查电机仪表阀门是否灵活好用,调节流量阀门必须保证不漏气。
6、1、4 检查压力计是否在“0”位。
6、1、5 检查所有工具是否齐全好用。
6、1、6 分析盐酸浓度是否在控制点范围内。
6、1、7 检查冷却器冷却系统水是否已经循环。
6、1、8 检查蒸汽总阀是否打开。
6、1、9 以上工作检查完毕并合格后,和下段工序进行联系,准备开车。
6、2 开车
6、2、1 打开再沸器上的蒸汽冷凝水排放阀,将冷凝水排净后关闭阀门。
6、2、2 打开浓酸泵出口阀门,开启酸泵上酸。
6、2、3 等到解吸塔内酸液面达到30%时,关闭循环酸阀门。
6、2、4 缓慢打开再沸器蒸汽进口阀门,使塔底温度慢慢升温至设计要求。
6、2、5 开始进酸,调节进酸量到设计要求、调节蒸汽压力、流量保持塔底温度达到设计要求;控制解析塔液位保持在40%左右。
6、2、6 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技术控制点进行,按时巡回检查。
6、2、7 适当调节冷冻盐水进口阀,使HCL出口温度不超过设计温度,方便其他工序使用。
6、3 正常操作
6、3、1 经常检查各控制点,严格控制在范围之内。
6、3、2 经常检查压力计是否灵敏准确。
6、3、3 检查各个阀门是否灵活好用,有无失灵现象。
6、3、4 检查各个设备有无损坏之处。
6、4 停车操作
6、4、1 正常停车顺序
6、4、1、1 在停车前和相关岗位取得联系。
6、4、1、2 缓慢关闭再沸器蒸汽。
6、4、1、3 缓慢停止进酸。
6、4、1、4 如短期停车,不停酸泵,调节好浓酸回流管上的阀门,以防酸从中
溢出,腐蚀平台。
6、4、1、5 如长期停车,等到再沸器温度冷却到常温后,把再沸器及塔内的酸
排净。
6、4、1、6 当温度冷却至常温,再关闭各冷却水阀门。
6、4、1、7 所有设备内的液体排净。
6、4、2 紧急停车
停车顺序与正常停车顺序相同,本工序如有下列情况,不能取得联系时,可按紧急停车处理:6、4、2、1 酸浓度太低,不能维持正常开车时。
6、4、2、2 设备管道突发故障,不能保证正常开车时。
6、4、2、3 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断绝电源的。
6、4、2、4 供水系统突然断水,供汽系统突然断汽,泵坏突然断酸时。
6、4、2、5 如发现问题和故障,需要停车时,必须经调度同意,如遇到特殊情况来不及请示时,可妥善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