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版)
- 格式:pdf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1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说明:课程内容:一、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基本理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二、教材分析语文教材基本理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6册)参考书目:一、课程论·教学论1.《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现代课程论》·钟启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5.《课程与教学论》·张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6.《课程与教学概论》·钟启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7.《学科教育学》·陶本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二、语文课程论·教学论1.《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5.《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6.《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张鸿苓·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8.《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张田若等·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9.《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韩雪屏·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10.《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李杏保·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三、语文教材1.《语文教材论》·黄光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中学语文教材概观》·朱绍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顾黄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语文教材的编制和使用》·顾黄初、顾振彪·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5.《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导论》·王相文等·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6.《阅读教材论》·王松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四、语文教学心理1.《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韩雪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中学语文教育心理研究》·周庆元·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3.《阅读心理学》·张必隐·北京师大出版社19924.《写作心理学》·刘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五、语文学习1.《语文学习概论》·王光龙·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2.《语文学习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王光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3.《阅读学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19994.《阅读学原理》·曾祥芹、韩雪屏·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六、语文教育史1.《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张志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 3.《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曾仲珊·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4.《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5.《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6.《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顾黄初、李杏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七、语文教师1.《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周庆元、王松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名师研究——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武玉鹏·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3.《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张正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导读的艺术》·钱梦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洪镇涛·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7.《魏书生文选》(一、二)·魏书生·漓江出版社1995 8.《走“思维训练”之路》·宁鸿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八、语文教育家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2.《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3.《语文教学论集》·张志公·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4.《朱绍禹文存》·朱绍禹·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5.《语文教育序文集》·朱绍禹·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6.《朱绍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集》·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顾黄初教育文集》(上、下)·顾黄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8.《继承·耕耘·创新——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王乃森、徐林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九、外国语文教育1.《美日苏语文教学》·朱绍禹·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2.《外国写作教学理论辑评》·刘锡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23.《外国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洪宗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十、语文教育研究1.《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董菊初·语文出版社1995 2.《语文教育科研导引》·朱绍禹·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3.《语文学科研究动向》·朱绍禹·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十一、外国教育论著1.《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华东师大教育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布鲁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4.《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巴班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巴班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8.《和教师的谈话》·赞科夫·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9.《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0.《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绪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本门课程的特有名称和专一研究对象。
朱绍禹:读书,教书,写书我和中学语文教学结缘,算来已达三十五个春秋。
这期间,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虽然时断时续,毕竟断时短续时长,人家始终称我为语文教学法教师,大概就是基于这个缘故。
《语文教学通讯》主编嘱我执笔为文,和广大中学教师谈心,这里我就以《读书,教书,写书》为题,并循着这个意思来完成这篇命题作文吧。
读书为了充实自己,任何人都需要读书,为了教书,作教师的尤其需要读书。
基于这双重需要,迄今我本该读了数量可观的书,即使不包括学生时代,仅由从教时算起,我读过的书也理应够多的。
可实际上不然,我读书的数量和读书的时间并未成正比例,劳多而效少。
而这对既需要读书又乐意读书的读书者来说,实在是件极不称心的事!原因在哪里?回顾起来,其原因固然不止一端,其中没有较早掌握读书技巧,实为重要的一端。
许多不同的书,往往用相似的方法去读,岂能不事倍功半!本来,早在十六世纪,深谙读书之道的大哲学家培根就说过,有的书可以一尝,有的书可以吞下,只有很少的书应该仔细咀嚼。
这就是说,读不同的书应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书宜于浏览,有的书宜于先记忆后求领会,有的书则须精读。
而在我,精读虽然也不足,倒是学生时代老师指导过的。
而于泛读,长时期内既少有效运用,又很少研究。
不过不需细想,就谁都能意识到,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的并不是精读而是泛读。
在精读生活中,其实只有以研究为目的的精读,才能算作是真正的阅读。
通常情况下,包括学生的精读,都是为阅读进行准备的一种训练方式,而泛读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因而善于泛读的读者才会是成功的读者。
道理显而意见,只有泛读才能扩展知识领域,才能开拓生活见闻,进而产生阅读乐趣,使阅读更自觉,更有效。
这就需要学习泛读和研究泛读了。
约略说来,我们应该经常运用和研究的泛读,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方式,略读(为了解读物大纲、要旨、结构、基调、风格等进行的快速阅读)、掠读(为了解读物内容轮廓,用扫视的速度进行的阅读)、寻读(为单独寻求时间、空间、人物、事实等某一方面的个别内容进行的阅读)、摘读(从读物中选取需要的部分内容进行的模式阅读)、跳读(跳越行页,略过无关紧要的内容的阅读)、猜读(依据读物中的语言、逻辑、文化等猜测读物内容和主题的阅读)、速读(把意义相关的多量词句连成一个阅读单位,减少限定次数,迅速把握信息的阅读)等。
文学院本科学生百部经典阅读书目(2014年修订版)一、汉语言文学:1.《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2.《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1981年3.《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2004年4.《汉语词汇》孙常叙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5.《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6.《训诂学概论》齐佩瑢著中华书局2004年7.《说文解字》【汉】许慎著中华书局1979年8.《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9.《孟子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10年第3版10.《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曹础基著中华书局2007年第3版11.《史记》【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版12.《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14. 《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5.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6. 《汉字学》,王凤阳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17.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8. 《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符淮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0.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1.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2.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4.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5.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王希杰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6.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瑞士]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7.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8.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中译本),[德]洪堡特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9. 《语言论》(中译本),[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0. 《语言论》(中译本),[美]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31. 《句法结构》(中译本),[美]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32. 《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编著,岑运强评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33.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4.《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5.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6.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37.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3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39.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40.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旧版)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4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3年版4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4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44.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45.袁柯:《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46.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47.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48.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49.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编:《中国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0.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1.张庚、郭汉城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2006年版52.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53.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5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5.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56.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7.严家炎、洪子诚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59.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60.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61.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62.林非:《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63.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4.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65.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2003.66.《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67.《诗学诗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古罗马)贺拉斯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68.《沉思录》,(古罗马)马尔库斯·奥勒利乌斯著,王焕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69.《歌德谈话录》,(德)歌德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2010重印70.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6册),(丹)勃兰兑斯著,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8671.《艾略特诗学文集》,(美)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72.《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苏)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1992重印73.《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德)尼采著,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74.《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5.《论浪漫派》,(德)海涅著,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6.《小说的兴起》,(美)伊恩·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77.《怎样做理论》,(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著,朱刚,谷婷婷,潘玉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批评的解剖》,(加)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79.《美的历程》,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80.《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81.《判断力批判》,[德]康德著,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82.《美学》,[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83.《审美教育书简》,[德]席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84.《文学理论》(修订版),[美]韦勒克、沃伦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5.《金枝》,[奥]弗雷泽著,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年版86.《存在与时间》(修订本),[德]海德格尔著,三联书店2006年版87.《真理与方法》,[德]伽达默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88.《小说修辞学》,[美]布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9.《当代叙事学》,[美]华莱士·马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90.《符号学美学·写作的零度》,[法]罗兰?巴特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91.《现代小说写作技巧》,[英]乔纳森·雷班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93.《语言的艺术作品》,[瑞士]沃尔夫岗·凯塞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94.《现代小说美学》,[美]利昂·塞米利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95.《小说鉴赏》,[美]布鲁克斯·华伦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96.《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97.《世界电影史》(上下),【法】乔治萨杜尔,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98.《电影作为艺术》,【美】鲁道夫爱因汉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99.《电影语言》【法】马塞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100.《电影批评》,戴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二、新闻学1.[英]约翰·密尔顿著:《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2.[美]施拉姆、波特著:《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3.[美]赛弗林、坦卡德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4.[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美]李普曼著:《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6.[美]布雷斯·S·布鲁克斯等著:《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七版),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7. 方汉奇著:《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 陈力丹著:《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9. 赵振宇著:《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11. [加]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12. [美]萨瓦姆等著:《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1987年版13. [美]迈克尔.罗洛夫著:《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14. [英]达雅·屠苏著:《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15. [美]施拉姆著:《人类传播史》,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16. [法]瓦耶纳著:《当代新闻学》,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17. [美]威尔伯施拉姆等著:《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18. [荷]凡迪克著:《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19. [美]特德·怀特著:《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20. [美]E.M.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21. [美]凯瑟林·米勒著:《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版22.李良荣著:《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3.胡太春著:《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4.徐培汀、裘正义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新出版社1994年版25.唐绪军著:《报业经济和报业经营》,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三、语文教师职业教育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5.《当代语文教育学》,刘淼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顾黄初、顾振彪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7.《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顾黄初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语文教材别论》,李维鼎,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9.《中国语文教育史纲》,张隆华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0.《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四、对外汉语1.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刘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江新著《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4.杨翼《汉语教学评价》,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毕继万著《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刘松浩著《第二语言习得导论——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7.卢福波著《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8.徐子亮、吴仁甫著《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上下),吕必松10.《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王建勤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文学院本科学生百部经典阅读书目(2013年修订版)一、汉语言文学:1.《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2.《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1981年3.《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2004年4.《汉语词汇》孙常叙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5.《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6.《训诂学概论》齐佩瑢著中华书局2004年7.《说文解字》【汉】许慎著中华书局1979年8.《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09年第3版9.《孟子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2010年第3版10.《庄子浅注(修订重排本)》曹础基著中华书局2007年第3版11.《史记》【汉】司马迁著,【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版12.《诗经直解》陈子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14. 《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15. 《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16. 《汉字学》,王凤阳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17. 《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8. 《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符淮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 《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0. 《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1.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2.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4. 《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5. 《汉语修辞学》(修订本),王希杰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6.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瑞士]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7.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1·学科的性质不仅决定着这一学科赖以存在的全然和进展的方向而且制约这一学科教育的全局和功能的发挥。
2·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
语,确实是口头语言;文,确实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路说,就叫语文。
”3·中国语文确实是运用以汉民族的母语为中华民族一起语进行交际的一切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
4·朱绍禹:语文和语文学科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围,二者之间是有着质的不同的。
前者存在于广大社会,后者只限于学校。
更为全然的是,前者只作用于交际,而后者那么施于教育。
因此,就不能把前者的概念轻易的看成后者的概念。
★语文和语文学科的关系,就像“大语文”(整个语文现象)和“小语文”(学校语文教育)的关系5语文学科的性质·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技术性6·(论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关系第一,人文性不同于思想性,人文性能够包容思想性,思想性仅仅是人文性这一具有丰硕深刻内涵的概念的一个小小的层面。
二者在塑造人的灵魂、完善人的品格的全然目标上是一致的。
但它们的那么重点那么各有不同:第二,思想教育是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一辈子价值等方面的教育,它能够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乃至诉诸于理性,直接说教。
而人文教育所涉及到的多是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审美乐趣等方面的教育。
往往凭借形象思维,诉诸于情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心理积淀。
第三,思想教育是语文学科德育的要紧内容;人文教育那么是以不易发觉的方式关于思想教育予以补充和深化,并在更广漠的领域发挥育人作用。
7.语文课程标准的概念和特点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照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用纲要的形式来标准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和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特点1 、指令性与权威性:它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和国家和社会在一按时期内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的具体表现。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改实验结题报告内容提要:教育教学工作时实现教改目标的渠道,搞好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的工程。
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呼吁未来的一代具有更强的创造力,明天生产力水平如何,就要看就要看今天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如何。
“创新力”被世界空前重视,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深化语文教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而我们的“读写结合,培养学创新能力”教改实验正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一、课题名称:“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改实验二、课题的提出1、时代呼唤“双快”时代飞速发展,知识成倍增长,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今社会,需要快速阅读以获取信息,快速写作以输出信息,进行“读写双快”训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进行训练,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2、教改需要“双快”李岚清同志曾经说过,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改的科学研究,研究怎样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的更好,获的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延用的是用的教学模式,像老牛拉破车,繁复缓慢,而“读写双快”训练过程,它提出了一个合乎教改精神的全亲教学模式。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变语文“老牛拉破车”的落后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我从2004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快速写作能力训练,期间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6年,总结两年教学经验,写了《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尝试一文,在商丘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中曾获一等奖。
在2010年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活动中写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获得了省级二等奖,从此我投入到教育教改实验之中,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实验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率70%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达到600字每分钟上,写作上让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各种文体的文章,并且做到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温州大学教育专硕专业课二参考书目●温州大学教育专硕专业课二●学科教学语文2019年拟招生人数:5人(不含推免)2019复试分数线:325分专业课二:90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目:[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1版,朱绍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考试大纲链接:/system/_content/download.jsp?urltype=news.DownloadAttachUrl&owne r=1349113857&wbfileid=2434708学科教学数学2019年拟招生人数:4人(不含推免)2019复试分数线:325分专业课二:915数学教学论参考书目:[1]《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张奠宙、宋乃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考试大纲链接:/system/_content/download.jsp?urltype=news.DownloadAttachUrl&owne r=1349113857&wbfileid=2433288学科教学英语2019年拟招生人数:6人(不含推免)2019复试分数线:340分专业课二:909英语教学法参考书目:[1]王蔷主编.2006.《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英语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考试大纲链接:/system/_content/download.jsp?urltype=news.DownloadAttachUrl&owne r=1349113857&wbfileid=2434708学科教学历史2019年拟招生人数:7人(不含推免)2019复试分数线:325分专业课二:908中国通史参考书目:[1]仝晰纲主编:《历史学基础》(中国史部分),山东人民出版社(最新版本).考试大纲链接:/system/_content/download.jsp?urltype=news.DownloadAttachUrl&owne r=1349113857&wbfileid=2434708学科教学思政2019年拟招生人数:7人(不含推免)2019复试分数线:325分专业课二:901思想政治教育原理Ⅱ参考书目:[1]《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绪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7-9年级语文教科书6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6册(苏教版)二、本课程的参考资料:(一)语文教育著作1.《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二)语文教育刊物1.《中学语文教学》首都师范大学2.《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师范大学3.《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4.《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三、推选出一位课代表,负责本课程的教学服务工作。
每人准备一个能够长期保存的课堂笔记本。
如有条件,可成立一个语文教学研究小组。
第一节课程论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
在探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之前,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课程论,什么是教学论,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本节内容主要明确以下观点:一、课程论:课程论侧重研究的是“教学什么”或“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教学论:教学论侧重研究的是“怎样教学”或“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课程开发过程。
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应保持课程与教学的相对独立性,又使二者内在统一。
《中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中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70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修读对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课程说明:《中学语文教学论》是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专门学科,是学科教学论这一学科群中的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教学论相结合产生的边缘性应用理论学科。
这门课既有理论性的特点,又有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
所谓理论性,就是从理论上阐明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目标、内容、原则、过程、方法,以及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所谓实用性,是说这些理论来源于古今中外的教学实践,而又指导当今的甚至未来的教学实践。
所以我们可以说这门学科是语文教育实践的应用理论学科。
所谓综合性,是由于研究的对象——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系统复杂性和交叉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任务的多重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因此,决非仅就对语文教学本身的研究就能解决问题,还必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语言学、文艺理论等相关的学科理论来研究语文现象,从多角度来研究并以求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作为教育学二学位的专业必修课,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程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所以本教材在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重点考虑学习内容的局部完整性和相对的延展性。
考核方式:以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
建议阅读的文献: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10月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3月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9月4.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5.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1月6.《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9月7.《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8.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9.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10.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11.黄汉清、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12.李瑛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13.谢象贤主编:《中学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13饶杰腾著:《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14.魏本亚著:《语文教育学》,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15.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16.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17.张楚廷著《教学论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18.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年19.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20.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
湖南大学学科语文专业考情分析一、院校介绍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简称“湖大”,坐落于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二、专业介绍湖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045100】:(下文中简称“学科语文”)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而设置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老师。
三、专业优势1.相比专业的师范院校,湖南大学的学科语文专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相对较低。
2.湖南大学学科语文专业全日制招生人数较多,非全日制的招生人数一般难以招满,校内调剂到非全日制的机会较大。
3.湖南大学学科语文专业课的初试分数虽高,但评分较松,不会压分4.湖南大学为985重点大学,平台好,教育资源丰富。
四、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333:1.《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2.《外国教育史教程》第三版,吴式颖.李明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4.《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859语文课程教学论:1.《中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教学论》朱绍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中学语文教学法》第二版,王世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六、学制、学费及奖助政策1.学制:2年2.学费和奖助政策学费1万一年,学校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设置助教、助研、助管岗位,部分学院设有新生奖学金,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百部经典必读书目一、文学院中文系本科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必读书目:1.《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2.《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5.《楚辞今注》,宋?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6.《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7.《赋史》,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8.《中国骈文史》,刘麟生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9.《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0.《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11.《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12.《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3.《唐宋名家词论稿》,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4.《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5.《说文解字》,(汉)许慎著16.《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7.《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18.《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19.《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20.《训诂学概要》,齐佩熔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21.《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2.《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2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4.《鲁迅学术论著》,吴俊编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5.《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第一卷(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6.《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7.《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8.《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29.《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0.《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1.《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严家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32.《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3.《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林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3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35.《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6.《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洪子诚、刘登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7.《当代文学关键词》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38.《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9.《汉语词汇》,孙常叙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40.《汉字学》,王凤阳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41.《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2.《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3.《语音学教程》林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4.《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5.《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46.《现代汉字学纲要》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7.《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48.《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9.《语法理论纲要》,范晓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50.《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1.《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5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3.《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54.《新编语用学概要》,何兆熊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6.《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57.《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58.《文心雕龙》,刘勰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59.《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60.《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1.《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62.《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63.《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4.《欧洲文学史》(四卷),李赋宁总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65.《西方文论选》(上、下),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66.《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7.《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书目1.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正中书局,1936年版2.黎锦熙:《新国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5. 张鸿苓、吴亨淑、张锐、孙炳铨:《语文教学方法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6.尤.克.巴班斯基(苏):《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7.沈衡仲:《语文教学散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8.叶仓岑:《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9.苏霍姆林斯基(苏):《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0.《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11.万恒德:《中学语文教学概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2.黄振中、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13.谭惟翰:《语文教学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14.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5.张隆华、杨成章、满云龙:《语文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16.朱绍禹(东北师大):《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17.陈毛美:《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8.陈学法:《语文教育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9.于满川、杨履武、顾黄初:《语文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0.杨德如、沈长春:《实用语文教育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1.约翰.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2.黄麟生、倪文锦:《先进教育思想高超教育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23.杨德如、杨光、石经纶:《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4.杨德如:《语文教育学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5.王光龙:《语文学习方法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2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7.王家政、潘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8.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9.《张志公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0.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32.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3.佟士凡:《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4.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5.谢象贤:《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6.程达:《语文学科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7.庄静肃:《语文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8.韦志诚:《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9.曹明海:《语文学习心理论》,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0.曹明海:《语文审美教育论》,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1.《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2.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43.毓明笠:《中学语文学习心里及学习方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 99年版44.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5.王显槐:《现代语文教学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46.池方浩:《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7.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8.陈黎明:《高师语文教学论》,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9.唐作藩:《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0.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5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53.黄岳州:《语言文学与教学新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4.于亚中:《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于年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6.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57.黎泽渝:《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8.复旦大学语言室编:《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9.陈光磊:《陈望道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0.唐作藩:《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2.张志公:《张志公汉语语法教学论著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3.靳健:《现代语文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5.王尚文、吴克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6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科社2001年67.王丽《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华东师大199868.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教社2005年69.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教版社70.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教社1996年71.《初中、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同上03、047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电大出版社0573.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7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莫雷、吴庆龄等)75.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苏教社0776.《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王道俊、南师大等)7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00年《语文教学论》参考书目1.郑之钢:《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黎明书局,1935年再版2.李伯棠:《师范生实习指导》,正中书局,1935年版3.波良斯基(苏):《教育实习》,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4.孟庆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5.陈震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7.游正轮:《班主任工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8.王禹:《中学生写作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9.索里.特尔福德(美):《教育心理学》,高觉敷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10.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11.陈必祥:《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展现杂志社,1984年版12.张隆华:《教育实习》,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13.燕国材:《心理与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14.张殿国:《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5.黄永信:《中等师范教育实习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6.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17.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 87年版18.关峺霞:《教学论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9.董杰锋、朱若真:《教师语言艺术》,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0.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21.伽达默尔(美):《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2.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4.王松泉:《中学语文基本篇目导读图示全集》,大连出版社,1989年版25.谭传才、崔远培:《教育实习问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26.顾天祯、高德建:《教育科学研究入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27.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28.郝德元、周谦:《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29.廖哲勋:《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0.张维平:《比较教育基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2.张中原:《语文教育实习》,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3.孙培清:《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34.温寒江:《现代教学论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35.吴定初:《教育科学研究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36.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7.刘向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8.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39.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0.张中原:《语文教育实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1.张隆华:《中国古代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2.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3.裴丽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4.方展画:《教育科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45.张连起:《清末新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46.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47.施良方:《课程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48.饶杰滕、王问渔主编:《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9.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5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2.冯克诚、田晓娜:《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53.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4.周学海:《学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55.皇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6.韦志诚:《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57.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58.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59.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60.王鹏伟:《高中语文教材重点、难点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1.王鹏伟:《中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2.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63.霍华德.加德纳(美):《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64.张文泰:《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版65.黄文硕:《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6.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7.张隆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8.李杏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9.李田若:《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0.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1.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2.刘国正:《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4.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5.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76.曹明海:《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7.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8.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9.曹明海:《追问与发展:语文学习心理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0.曹明海:《整体与圆识:语文教学系统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1.曹明海:《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4.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5.吴发衍:《当代语文教法学法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6.许其举:《中语指要》,中国矿业出版社,2000年版87.李廷扬:《语文新论:美辞论》,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8.全国中学语文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9.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0.白金声:《语文德育渗透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91.张定元:《中学著名特级教师思想精粹》,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92.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3.顾之川:《语文论稿》,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4.张隆华:《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5.王力:《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中学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96.李行建:《语文学习新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7.毛雨先:《语文学习面面观》,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98.张建华:《中学语文教学法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99.王松泉:《语文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0.韩雪屏:《语文教学技术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01.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0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0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教育研究探索》,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04.左兵著:《语文考试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105.吴桐祯:《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06.周德藩:《中学语文教学优秀个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7.彭观仞:《中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08.李庆平:《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精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09.赵贤州:《对外汉语教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0.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112.王相文:《语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4.王相文:《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15.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6.王柏勋:《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117.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18.顾黄初:《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19.郑国民:《从文言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师大出版,200012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21.本书编委:《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2.傅永安:《中学语文比较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23.庄文中:《中学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124.陈帼雄:《中学语文实用语法》,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125.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126.许嘉璐:《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27.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28.李家树:《香港语文教学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9.田小琳:《香港中文教学和普通话教学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30.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1.王松泉:《阅读教材》,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小威廉姆.E.多尔(美):《后现代课程观》,王汉字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3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一、文学院中文系本科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必读书目:1.《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2.《诗经今注》,高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论语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5.《楚辞今注》,宋?朱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6.《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7.《赋史》,马积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8.《中国骈文史》,刘麟生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9.《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0.《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11.《中国文学精神》,徐复观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12.《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3.《唐宋名家词论稿》,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4.《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5.《说文解字》,(汉)许慎著16.《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7.《汉语音韵学》,王力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18.《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19.《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20.《训诂学概要》,齐佩熔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21.《中国语言学史》,濮之珍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2.《谈艺录》,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23.《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4.《鲁迅学术论著》,吴俊编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5.《中国现代文学大系》第一卷(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6.《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27.《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8.《中国新文学整体观》,陈思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29.《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模式转变》,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0.《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1.《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严家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32.《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3.《中国现代散文史稿》,林非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34.《中国现代戏剧史稿》,陈白尘、董健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35.《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6.《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洪子诚、刘登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37.《当代文学关键词》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38.《中国现代语法》,王力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9.《汉语词汇》,孙常叙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40.《汉字学》,王凤阳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41.《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2.《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3.《语音学教程》林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44.《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5.《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46.《现代汉字学纲要》苏培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7.《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48.《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9.《语法理论纲要》,范晓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50.《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1.《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年版5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3.《中国理论语言学史》,邵敬敏、方经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54.《新编语用学概要》,何兆熊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55.《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6.《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57.《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58.《文心雕龙》,刘勰著,齐鲁书社1988年版59.《人间词话》,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60.《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1.《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62.《悲剧心理学》,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63.《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4.《欧洲文学史》(四卷),李赋宁总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65.《西方文论选》(上、下),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66.《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7.《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8.《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辅导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年考研参考书目专业: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2017年为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 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中国民间文学、0501Z2对外汉语教学】初试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10汉语与文学基础(4)824语言与文学理论初试参考书目710汉语与文学基础:1、《现代汉语》(第二版)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汪国胜、曾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4、《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比较通用,新出了第三版,哪个都可以)袁行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6、《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橘色版)或者最新的高教版蓝色版7、《外国文学史》(4卷本)聂珍钊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版或《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下册),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两本选其一)824语言与文学理论:1、《语言学概论》(第二版)邢福义、吴振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社(根据个人复习时间决定是否购买,历史上管科考过1-2次)4、《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不用买四卷本的,郭绍虞主编专业: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专硕)初试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4英语二(3)333教育综合(4)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初试参考书目333教育综合:《教育学》,王道俊编著,第7版《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著,第3版《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综合科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翔高《教育综合真题汇编及模拟试卷可以后期检测用【选买】凯程《333 教育综合应试解析》较厚,含超纲内容,和大纲一样不适合直接背诵,答案不系统【选买】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第二版)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建议邢福义的也要看】【大纲规定教材语用章节为黄廖版没有内容】注:个人建议黄廖版、邢版都看,同样重要!《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霖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普通高中语文课文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017可作为教学设计的参考书目:高中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汉语〉学习辅导与习题集》,汪国胜、曾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选买】《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内含黄廖版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比网上答案靠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