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8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理科综合测试化学部分2016.4.1 6.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7. N2(g)与H2(g)在铁催化剂表面经历如下过程生成NH3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中破坏的均为极性键B.Ⅳ中NH2 与H2 生成NH3C.Ⅱ、Ⅲ、Ⅳ均为放热过程D.8.下列检测方法不合理的是()9.某厂用Na 除掉苯中的水分。
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 。
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A.打开反应釜,将Na 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B.向反应釜通入Cl2 , Na 在Cl2 中燃烧生成NaClC.向反应釜加大量H2 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D.向反应釜滴加C2 H5 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10.《常用危险化学用品贮存通则》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B.硝酸铵遇热爆炸:C.干燥的 AlCl3遇水产生气体: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11.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12.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Ⅰ、铁片Ⅱ均未被腐蚀B.用溶液检验铁片Ⅲ、Ⅳ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C.铁片Ⅰ、Ⅲ所处的电解质溶液浓度相同,二者的腐蚀速率相等D.铁片Ⅳ的电极反应式为25.(17 分)有机物A 为缓释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
用于内燃机润滑油的有机物Y 和用于制备水凝胶的聚合物P 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1)D 的分子式为C7H6O3,D 中所含的官能团是。
(2)D→Y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Ⅰ的另一种产物是M ,其相对分子质量是60,B 、M 均能与NaHCO3反应产生 CO2。
2024北京朝阳高三一模化学2024.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n 55 Fe 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最近,中国科学家成功采用“变压吸附+膜分离+精制纯化”方法成功分离氢氦制得高纯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的第一电离能小于He的B.H2分子间存在共价键,He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C.也可以利用沸点不同对H2和He进行分离D.利用原子光谱可以鉴定He元素和H元素2.下列“事实”的“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事实图示表达A.SO2是极性分子B.气态氟化氢中存在(HF)2C.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H<0D.CH3COOH CH3COO- + H+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S2- > Cl- > K+ B.键角:CH4 < NH3 <H2OC.热稳定性:NH3 > PH3 > HF D.酸性:HNO3 < H3PO4 < H2SiO34.下列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A .油脂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皂化反应B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 .核酸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核苷和磷酸D .四氯化钛与大量水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二氧化钛 5.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 .Al 溶于NaOH 溶液产生无色气体:2Al + 2OH - + 2H 2O == 2AlO 2- + 3H 2↑ B .用CuSO 4溶液除去乙炔中的H 2S 产生黑色沉淀:Cu 2+ + S 2- == CuS ↓C .Fe(OH)2在空气中放置最终变为红褐色:4Fe(OH)2 + O 2 + 2H 2O == 4Fe(OH)3D .乙醛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CH 3CHO + 2Cu(OH)2 + NaOH → CH 3COONa + Cu 2O ↓+ 3H 2O6.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2体积的Cl 2。
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化学参考答案2022.3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15.(9分)(1)3d104s1(2)① 还原① a b(3)HCHO(4)N(5)d(6)① 聚酰亚胺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16.(12分)(1)①Cl2 + 2OH− == Cl− + ClO− + H2O②碱性、氧化性(2)①O2②Cl2 + H2O HCl + HClO③2HClO + ClO− == ClO3− + 2Cl−+ 2H+(3)Ca(OH)2(4)av22v1(1)加热、搅拌(2)① 3Cu + 8H + + 2NO -3 == 3Cu 2++ 2NO ↑ + 4H 2O② 硫酸铜的溶解度小,硝酸铜的溶解度大 (3)① 2Fe 2+ + H 2O 2 + 2H +== 2Fe 3+ + 2H 2O① 氨水(4)① 2Fe 2+ + Cl 2 == 2Fe 3+ + 2Cl −① ii 18.(14分)(1)NH 2+ CH 3COOHNH COCH 3+ H 2O(2)CHC 2H 5H 2N OH(3)取代反应(酯化反应)(4)羧基、醛基(—COOH 、—CHO )(5)CHC 2H 5NOHO(6)OOOH(OOHO、OOHO、O OOH)(7)CHC 2H 5O 2N CN、CHC 2H 5O 2NCOOH、CHC 2H 5H 2NCOOH(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①Fe3+②正反应方向③I− + I2I3−(2)①反应生成AgI沉淀,c(I−)降低,2Fe3++2I−2Fe2+ +I2 逆向移动/反应生成AgI沉淀,提高了I2的氧化能力。
(3)①还原IO-3②AgIO3(s )+ I−(aq)AgI(s) + IO3−(aq)(5)方法一:取滤渣,加入足量Na2S2O3溶液。
过滤,若有固体剩余,加入稀HNO3,产生的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说明滤渣中含银,iii成立。
朝阳区高三化学一模试题(附答案)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①和②变化进程中都会放出热量B. 氯原子吸引电子的才干强于钠原子和氢原子C. ①和②中的氯原子均失掉1个电子到达8电子动摇结构D. NaCl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8. 综合以下图判别,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Ⅰ、Ⅱ的反响原理均是Zn + Cu2+ = Zn2+ + CuB. Ⅰ、Ⅱ中均有电子转移,均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应用C. 随着反响的停止,Ⅰ、Ⅱ中CuSO4溶液颜色均渐突变浅D. 取a中溶液,加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有沉淀发生9. 以下解释理想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 氨水使湿润的白色石蕊试纸变蓝:NH3H2O NH4+ + OH-B. 工业上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SO2:SO2 + OH- == HSO3-C. 用烧碱溶液清洗铝外表的氧化膜:2OH- + Al2O3 = 2AlO2- + H2OD. 用石灰乳吸收走漏的氯气:2Ca(OH)2 + 2Cl2== CaCl2 + Ca(ClO)2 + 2H2O10.以下实验理想不能用平衡移动原了解释的是温度/℃ 20 100FeCl3饱和溶液棕黄色红褐色A. B.c(醋酸) / (molL-1) 0.1 0.01pH 2.9 3.411. 右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 逐滴参与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B. 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恢复性C. 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求除杂D. 将纯真的乙炔扑灭,有浓郁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水平高12. 在100℃时,将N2O4、NO2区分充入两个各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响进程中浓度变化如下:[2NO2(g) N2O4(g) ΔH0]容器物质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Ⅰ N2O4 0.100 0.040NO2 0 0.120Ⅱ N2O4 0 0.014NO2 0.100 0.07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平衡时,Ⅰ、Ⅱ中反响物的转化率α(N2O4)α(NO2)B. 平衡时,Ⅰ、Ⅱ中上述正反响的平衡常数K(Ⅰ) = 2K(Ⅱ)C. 平衡后,降低相反温度,以N2O4表示的反响速率ν(Ⅰ)ν(Ⅱ)D. 平衡后,降高温度,Ⅰ、Ⅱ中气体颜色都将变深25. (16分)对羟基扁桃酸、香豆素–3–羧酸用于制备药物、香料,二者分解路途如下(局部产物及条件未列出):(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次(3月)综合练习(一模)化学试卷Word
版含解析
1 / 1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S 32 Cl 35.5
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与电化学无关..
的是 A. 有机金属材料吸附与转化CO 2 B. 研发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 C. 研发出“可呼吸”Na —CO 2电池 D. 常温常压下用电解法制备高纯H 2
【答案】A
【解析】
【详解】电化学指的是研究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的化学,高中阶段最常见的两个装置为原电池和电解池。
A .环氧烷烃被有机金属材料吸附与CO 2生成碳酸酯,无电流产生,与电化学无关,A 项符合题意;
B .锂电池,能够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原电池,与电化学有关,B 项不符合题意;
C .Na -CO 2电池,属于原电池,与电化学有关,C 项不符合题意;
D .用电解法制备H 2,属于电解池,与电化学有关,D 项不符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
2.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的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盘:H l C l2 O 16 Na 23 Al 27 S 321.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不与氧气反应的是【答案】A【解析】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与氧气不反应,A正确;B.酚羟基易被氧气氧化,B错误;C.SO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C错误;D.铁是活泼的金属,易被氧气氧化,D错误,答案选A。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金属性:Na>Mg B.酸性:H2SO4〉H2SiO3C.稳定性:HCl〉HBr D.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答案】D3.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事实解释A 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加热蒸干MgCl2溶液得不到MgCl2固体H2SO4不易挥发,HCI易挥发B 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NaCI溶液,阴极得不到Na得电子能力:Cu2+>Na+>H+C 浓HNO3能氧化NO;稀HNO3不能氧化NO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D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羟基中氢的活性:C2H5OH< H2O【答案】B【点睛】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掌握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方法:(1)先考虑分解.如NaHCO3溶液、Ca(HCO3)2溶液蒸干灼烧得Na2CO3、CaCO3;KMnO4溶液蒸干灼烧得K2MnO4和MnO2。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
如加热蒸干Na2SO3溶液,所得固体为Na2SO4。
(3)强酸弱碱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的,蒸干后得到弱碱,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的,得到原物质。
(4)弱酸强碱正盐溶液蒸干得到原物质,Na2CO3溶液蒸干得本身。
(5)NH4Cl溶液、(NH4)2S溶液蒸干、灼烧,无残留物。
4.我国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溶剂有:水;或亲水性溶剂(如乙醇,与水互溶);或亲脂性溶剂(如乙醚,与水不互溶)。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过程中,记录如下:青蒿素的水煎剂无效;乙醇提取物的效用为30%~40%;乙醚提取物的效用为95%。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 理综一模(化学部分)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60C 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B. 114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中子数为184,则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98C. 酒精可以和钠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酒精属于电解质D. 分子式Cl H C 52只表示一种物质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2MgCl 溶液中滴加氨水 ↓=+-+22)(2OH Mg OH MgB. 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O H OH H 2=+-+C.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2232222H AlO O H OH AlD. 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 ++=+232Fe Fe Fe7. “泰诺林”是治疗感冒发烧的一种药物。
其主要成份的结构简式如下:3COCH NH HO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该化合物分子式为N O H C 298工资B. 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C. 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D. 其分子中的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8.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3g SO )()(222g O g SO +;mol kJ H /1971+=∆和热化学方程式)()(222g O g SO +)(23l SO ;mol akJ H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197 B. a<197C. a=197D.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表示分子个数9. 在密闭容器内,下列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中,当升高温度并同时减小压强时,平衡一定向右移动的是A. )(2)(g B g A +)(2g C ;01>∆HB. )()(g B g A +)()(g D g C +;02>∆HC. )(2)(g B s A +)(g C ;03>∆H D. )(s A )()(g C g B +;04<∆H10. 已知3NaHCO 溶液呈碱性,在0.1 mol/L NaHCO 3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3--+++=+OH c HCO c H c Na cB. L mol CO c HCO c /1.0)()(233=+-- C. )()(2332->CO c CO H c D. )()()(332-++=HCO c CO H c Na c11. 某温度下,VmL 不饱和3NaNO 溶液a g ,蒸发掉b g 水或加入b g 3NaNO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下列量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 该温度下3NaNO 的溶解度为100gB. 原不饱和溶液中3NaCO 质量分数为%)(500ab a - C. 原不饱和溶液中3NaNO 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 b a /17)(100- D. 原不饱和溶液的密度为mL g Vba /+12.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选项 被提纯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乙酸乙酯(乙酸) 乙醇 蒸馏C )(3NaCl KNO 水 降温结晶过滤D3NaHCO (溶液))(32CO Na盐酸—25. (15分)图中A ~J 分别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A 受热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 、C 、D 气态物质,图中部分生成物未列出请回答(1)B 的电子式___________,C 是___________(极性、非极性)分子,D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15分)已知(1),产物不发生银镜反应(2)烃A 有下图转化关系,图中每个字母表示一种有机物,D 的结构简式为,G与M 是由不同方式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朝阳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纯碱D. 氧化铜答案:A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是A. 铁与稀硫酸反应B. 碳酸钙高温分解C. 氢气燃烧生成水D. 镁在空气中燃烧答案:D3.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镁 MgOB. 碳酸钠 NaCO3C. 氢氧化钠 NaOHD. 硫酸铜 CuSO4答案:A4.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铜B. 锌C. 铁D. 银答案:B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6.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B7.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 硫酸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D8.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氢氧化钠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A9.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酒精C. 碳酸钠D. 氯化钠答案:B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氧气B. 铁C. 铜D. 碳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氢气 _________b. 硝酸银 _________c. 氧化镁 _________答案:a. H2;b. AgNO3;c. MgO12.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a. 铁与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答案:a. Fe + 2HCl → FeCl2 + H2↑;b.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13. 写出下列物质的俗称:a. 氢氧化钠 _________b. 碳酸氢钠 _________答案:a. 烧碱、火碱、苛性钠;b. 小苏打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20分)14. 请简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首先,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倒入试管中,接着,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到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制取成功。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诊考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100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3mol/L、0.15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2.56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mol/L B.0.225mol/L C.0.30mol/L D.0.45mol/L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C.C D.D3、已知NH3·H2O为弱碱,下列实验事实能证明某酸HA为弱酸的是()A.浓度为0.1 mol·L-1HA的导电性比浓度为0.1 mol·L-1硫酸的导电性弱B.0.1 mol·L-1 NH4A溶液的pH等于7C.0.1 mol·L-1的HA溶液能使甲基橙变红色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A和HA混合溶液pH小于74、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p-c(A)c(HA)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c(A)c(HA)=-lg-c(A)c(H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点:c(A-)=c(HA)B.K a(HA)的数量级为10-6C.水的电离程度:m<rD.r点:c(H+)+c(Na+)=c(A-)+c(OH-)5、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Cl2 和NaOH(aq)B.教材所示的铜-锌原电池在工作时,Zn2+ 向铜片附近迁移C.电镀时,电镀槽里的负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与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6、个人卫生及防护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盘:H l C l2 O 16 Na 23 Al 27 S 326.下列生活中常用的食物储存方法中,所加物质不与..氧气反应的是A.B.C.D.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纸张保鲜水果食用油中添加TBHQ(一种酚类物质)红酒中添加一定量的SO2食品包装袋中放置还原铁粉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塌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金属性;Na>Mg B.酸性:H2SO4>H2SiO3C.稳定性{HCI> HBrD.同浓度溶谴的碱性:Na2CO3> NaHCO38.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事实解释A 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加热蒸干MgCI2溶液得不到MgCI2固体H2SO4不易挥发,HCI易挥发B 电解CuCI2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NaCI溶液,阴极得不到Na得电子能力:Cu2+>Na+>H+C 浓HNO3能氧化NO;稀HNO3不能氧化NO 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D 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羟基中氢的活性:C2H5OH<H2O9.我国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常用溶剂有:水;或亲水性溶剂(如乙醇,与水互溶);或亲脂性溶剂(如乙醚,与水不互溶)。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在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过程中,记录如下:青蒿素的水煎剂无效;乙醇提取物的效用为30%~40%;乙醚提取物的效用为95%。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B.青蒿素含有亲脂的官能团C.在低温下提取青蒿素,效果会更好D.乙二醇提取青蒿素的能力强于乙醚10.在一定条件下,用石墨电极电解0.5mol/L CuSO4溶液(含H2SO4),监测到阳极附近pH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通电瞬间,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O-4e-= 4H+ +O2↑C.bc段,H+向阴极的移动速率大于其在阳极的生成速率D.bc段,pH下降过程中,阴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是Cu2++ 2e-=Cu11.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如下:I.向5mL 0.05mol/L FeCI3溶液中加入5mL 0.05mol/L KI溶液(反应a),平衡后分为两等份Ⅱ.向一份加入饱和KSCN溶液,变红(反应b);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极浅的紫色Ⅲ.向另一份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红色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a为:2Fe3++ 2I-2Fe2++I2B.Ⅱ中,反应a进行的程度大于反应bC.比较氧化性:Ⅱ中,I2>Fe3+D.比较水溶液中c(Fe2+):Ⅱ<Ⅲ12.某学生探究0.25moI/L Al2( SO4)3溶液与0.5mol/L Na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I中,白色沉淀a是Al(OH)3B.实验2中,白色沉淀b含有CO32-C.实验l、2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pH无关D.检验白色沉淀a、b足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25.(17分)用于汽车刹车片的聚合物Y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合成路线如下:已知:(l)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
(2)试剂a是____。
(3)B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
(4)W、D均为芳香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①F的结构简式是____。
②“F→X”的反应中,除X外,另外一种产物是__________。
③生成聚合物Y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只以CH2=CH-CH=CH2为有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6.(14分)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约330万吨。
从含铅废料(PbSO4、PbO2、PbO等)中回收铅,实现铅的再生,意义重大。
一种回收铅的工作流程如下:(1)铅蓄电池放电时,PbO2作____极。
(2)过程I,已知:PbSO4、PbCO3的溶解度(20℃)见图l;Na2SO4、Na2CO3的溶解度见图2。
①根据图l写出过程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应保持在40℃,若温度降低,PbSO4的转化速率下降。
根据图2,解释可能原因:i.温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ii.____(请你提出一种合理解释)。
③若生产过程中温度低于40℃,所得固体中,含有较多Na2SO4杂质,原因是____。
(3)过程Ⅱ,发生反应2PbO2+H2C2O4=2PbO+H2O2+2CO2↑。
实验中检测到有大量O2放出,推测PbO2氧化了H2O2,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推测。
实验方案是____。
(已知:PbO2为棕黑色固体;PbO为橙黄色固体)(4)过程Ⅲ,将PbO粗品溶解在HCl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Na2PbCl4的电解液,电解Na2PbCl4溶液,生成Pb,如图3。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PbCl2'浓度极大下降,为了恢复其浓度且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阴极区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27.(13分)将CH4、CO2催化重整为可用的化学品,对缓辫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意义重大。
CH4、H2S 脱硫CH 4CO2催化重整CO、H2过程A(l)以Fe(OH)3为脱硫剂,通过复分解反应吸收H2S,产物是H2O和___________。
(2)过程A主要涉及以下反应:i. CH4(g)+CO2(g)2CO(g)+2H2(g) △H=+247kJ/molii. CO(g)+H2O(g)CO2(g)+H2(g) △H=-41kJ/mol①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____。
②分析反应iixt反应i中CO2转化率可能的影响并说明理由: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某科研团队利用Ni、CaO、Fe3O4三种催化剂在850℃下“超干重整”CH4和CO2;过程I.通入CO2和CH4,所得CO被吸收,H2O被分离出体系,如下面左图所示。
过程Ⅱ.H2O被分离后,向该装置中再通入He气,使催化剂再生并获得CO,如下面右图所示。
①CH4和CO2重整为CO、H2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结合反应方程式简述Fe3O4的催化作用:___________。
③CaO对Fe3O4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至关重要,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编号催化剂是否添加CaO 还原产物1 Fe3O4添加有Fe2 Fe3O4不添加无Fe运用有关化学原理解释实验结果:____。
28.(14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实验A 条件现象加热i.加热后蓝色褪去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I: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6A 7D 8B 9D 10C 11B 12C25.(1)取代反应;(2)浓硫酸、浓硝酸;(3)氯原子、硝基;(4)①;②H2O;③(5)26.(1)正;(2)①PbSO 4 (s) +CO32- (aq)PbCO3 (s) +SO42- (aq)②Na2SO4、Na2CO3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③温度低于40℃时,温度降低,平衡“Na 2SO4(s)2Na+(aq) +SO42- (aq)”逆向移动,产生较多Na2SO4固体杂质(3)取少量PbO2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H2O2溶液,产生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同时棕黑色固体变为橙黄色,证实推测正确(4)①PbCl42-+2e-=Pb+4C1-;②继续向阴极区加PbO粗品27.(1) Fe2S3;(2)①随着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K升高。
②ⅱ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i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CO2转化率升高。
(3)①CH4 (g)+3CO2(g) 4CO(g)+2H2O(g) △H=+329kJ/mol②Fe3O4+4CO 3Fe+4CO2,Fe3O4+4H23Fe+4H2O H2还原Fe3O4放出H2O,CO还原Fe3O4产生CO2被CaO吸收,然后在He的作用下CaCO3分解放出CO2,与Fe作用恢复到Fe3O4,达到催化效果。
③CaO+CO2=CaCO3,CaO吸收过程I中产生的CO2,使CO2浓度降低至0,反应Fe3O4+4CO 3Fe+4CO2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效率。
28.(1) I2;(2)加入碘水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
(3)溶液中存在平衡H++I-+ HIO I 2+H2O,加入硫酸,c(I-)升高,平衡右移,生成的碘与淀粉作用变蓝。
(4)①Ag2O+2I- +2H+=2AgI↓+H2O;②同时除去I和H+;③HIO(5)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歧化较快,因而实验A中i步骤加热后碘歧化,蓝色褪去;而在ⅲ中经过较长时间,淀粉水解完全,蓝色最终再次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