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氨基酸及香味物质对黄鳝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1.59 KB
- 文档页数:4
钓鱼中各种氨基酸诱食剂说明及使用方法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氨基酸分D型、L型和DL型~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L型比D型的诱食效果高一倍。
1.L-丙氨酸,L-α-丙氨酸)L-丙氨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甜味型氨基酸~甜度约为蔗糖的70%。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由蚕丝蛋白质水解制成。
制作鱼类诱食剂时建议添加量为0.04-lg/kg~除对虹鳟鱼之外~几乎对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5-20g/瓶)、食品添加剂商店。
2.L-精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为强碱性~由胶原蛋白质分离制得~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对鲤鱼、鲫鱼、鲂鱼和大麻哈鱼有诱食作用。
鲶鱼有暂时性忌避反应。
制作钓饵时建议添加量为:0.3-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3.甘氨酸(氨基乙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用明胶水解经分离制成~甜味型氨基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和水产动物均具有强烈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2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
4.L-异亮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结晶性薄片~苦味氨基酸。
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冷乙醇和乙醚。
在加工时遇热不受损失(如加工膨化钓饵时)。
对泥鳅、牙鲷有明显的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5.L-赖氨酸赖氨酸非常活泼~受热时易分解破坏~故常使用的L-赖氨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受热后无损失。
易溶于水~由血粉、酪蛋白、大豆水解后分离制成。
对虹鳟鱼、真鲷、鲤鱼、鲫鱼有明显诱食效果~建议添加量为4-8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和饲料公司。
6.L-蛋氨酸(L-甲硫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近透明片状。
略有苦味及鱼肉味。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难溶于乙醇。
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不适宜用于发酵钓饵中~对鲫鱼和鲤鱼有一定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水产养殖誄1氨基酸及其混合物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都具有刺激作用。
可利用L-氨基酸引诱鱼、硬壳水生动物、昆虫和其他水产动物进食的化合物。
其中L-组氨酸、L-精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和L-苏氨酸为甜味;L-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氨酸胺为酸味;L-谷氨酸盐具有淡味;L-颗氨酸、L-氨酸和L-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某些蛋氨酸衍生物具有肉味;其他还包括甘氨酸、色氨酸、赖氨酸、酪氨酸、鸟氨酸和由氨基酸合成的谷光甘肽。
酸性氨基酸对幼鲤摄食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基础氨基酸和极性不带电氨基酸也不是有效的诱食剂,而非极性氨基酸组对鱼援食行为有显著影响,有实验测定了30种氨基酸组合,结果表明,丙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是对鱼类吸引和探索行为影响最小的组合。
有人证明色氨酸对竹荚鱼有摄饵刺激活性,其最大活性浓度为5毫摩尔/100克,而10种色氨酸有关化合物全无活性。
L-脯氨酸对大西洋鲑的味、嗅觉有很好的反应,浓度低至时也能刺激虹鳟、河鳟捕食活性,但将其添加到以酪蛋白为基础的虹鲸鱼日粮中效果很差。
L-丙氨酸是虹鳟、大西洋鲑电生理反应的有效刺激剂,其对河鳟短期作用强度与L-脯氨酸相当,但对大西洋鲑成鱼作用远不及对鱼种、鱼苗有效。
鱼苗、鱼种对50纳摩尔/升的L-丙氨酸反应好。
L-蛋氨酸能刺激鲸鱼苗的食物搜索活性,L-蛋氨酸与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对适口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L-亮氨酸含量丰富的棉籽颗粒浸泡为0.1摩尔/升也使虹鳟摄食保留最长时间。
所有测试的酸性氨基酸均为泥鳅的避忌物,L-赖氨酸和L-丙氨酸是泥鳅的引诱物质,而L-谷氨酸、L-磺基丙氨酸、N-丁酸、DL-苹果酸则是其避忌物。
谷胱甘肽是L-半胱氨酸、L-谷氨酸和甘氨酸的三缩氨酸。
有人认为,各胱甘肽是对初次喂养的鲑鱼和群鱼有效的刺激物,用含有浓度为0.5%~1.0%的谷酰酪蛋白明胶喂112天,可获得最佳田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他缩氨酸也可能是有效的诱食剂。
氨基酸类鱼类诱食剂氨基酸分D型、L型和DL型,作为鱼类诱食剂来讲,L型比D型的诱食效果高一倍。
1.L-丙氨酸(L-α-丙氨酸)L-丙氨酸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属于甜味型氨基酸,甜度约为蔗糖的70%。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由蚕丝蛋白质水解制成。
制作鱼类诱食剂时建议添加量为0.04-lg/kg,除对虹鳟鱼之外,几乎对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及水产动物都具有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5-20g/瓶)、食品添加剂商店。
2.L-精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水溶液为强碱性,由胶原蛋白质分离制得,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对鲤鱼、鲫鱼、鲂鱼和大麻哈鱼有诱食作用。
鲶鱼有暂时性忌避反应。
制作钓饵时建议添加量为:0.3-1.5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饲料公司。
3.L-天冬氨酸(L-氨基琥珀酸)无色透明至白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酸味型的氨基酸,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酸、碱及食盐水中。
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牙鲷有诱食效果,对其他鱼类诱食效果不明显。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4.甘氨酸(氨基乙酸)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用明胶水解经分离制成,甜味型氨基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几乎所有的海、淡水鱼类和水产动物均具有强烈的诱食效果。
建议添加量为1-2g/kg。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食品添加剂商店。
5.L-组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苦味氨基酸。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对虹鳟鱼有明显的诱食效果。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6.L-异亮氨酸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结晶性薄片,苦味氨基酸。
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不溶于冷乙醇和乙醚。
在加工时遇热不受损失(如加工膨化钓饵时)。
对泥鳅、牙鲷有明显的诱食性。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7.L-亮氨酸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苦味型氨基酸。
易溶于水、无机酸和碱溶液。
不溶于乙醚,微溶于乙醇。
145-l48'C时升华。
对鳕鱼有明显的诱食效果。
销售单位:化学试剂商店。
8.L-赖氨酸赖氨酸非常活泼,受热时易分解破坏,故常使用的L-赖氨酸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受热后无损失。
几种常见的鱼用诱食剂1.氨基酸及其混合物氨基酸对鱼类的嗅觉和味觉都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
l—氨基酸是水产动物有效的诱食剂,d—氨基酸诱食作用较弱。
同一诱食剂对不同动物或同一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甚至完全不同。
氨基酸混合物比单个氨基酸更有效。
2.含硫有机物?穴dmpt?雪dmpt.bp二甲基—p—丙酸噻亭是一种有效的水产动物诱食剂。
dmpt是最有效的诱食剂,可提高鱼类的咬饵频率。
在鱼类的味觉和嗅觉器官内可能具有特殊的dmpt感受器。
3.核酸类物质核苷酸中以肌苷酸最有效,但它的活性受肌苷、腺苷二磷酸和肌酸的影响。
4.甜菜碱甜菜碱是甜菜加工副产品中提取的甘氨酸三甲基内脂。
甜菜碱是动物味觉的刺激物之一。
甜菜碱的诱食作用还表现在与一些氨基酸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不仅使鱼的味觉对甜菜碱有感受,还能增强鱼对氨基酸的味觉感受,从而增强氨基酸的诱食效果。
5.动植物及其提取物用蚯蚓作为诱食物可提高对虾的摄食量、采食频率和增重。
随着饲料中添加蚯蚓量的增加,黄鳝对摄食的喜好程度也逐渐增加。
据推测蚯蚓浆液的诱食作用可能与赖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有关,因为蚯蚓中这几种氨基酸的含量很高。
将一些动植物的某些成分采用化学方法提取后分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提取物中的某些成分可改善饵料的适口性,目前已证实枝角类、摇蚊幼虫、蛤子、牡蛎、鱿鱼、竹荚鱼、玉筋鱼、桃江对虾、梭子蟹、丁香、田螺、蚕蛹、蚯蚓等动植物及其提取物有良好的诱食作用,可能是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大蒜含有独特的大蒜素,具有辛辣味,在鲫鱼饲料中添加0.5%~3%的大蒜素粉,其强烈的气味可促进鱼的摄食活动。
用大蒜素饲喂鲤鱼(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其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18.4%和10.3%。
6.中草药某些中草药不仅具有较强的诱食作用,还具有促进鱼类生长及增强抗病力的功效。
研究人员根据我国民间常用“阿魏”做钓鱼诱饵的经验,用化学成分与其相似的草作诱饵捕抓黄鳝,效果十分明显。
氨基酸对鲫鱼、泥鳅诱食活性的观察
吴文胜
【期刊名称】《当代水产》
【年(卷),期】2002(000)006
【摘要】@@ 1 引言rn鱼类具有灵敏的嗅觉与味觉,海、淡水鱼的味觉器官对于氨基酸都具有较强烈的感受性,挥发性弱的氨基酸亦能刺激鱼的嗅觉感受器.1924年strieck第一个进行了鱼类摄食行为试验.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鱼类的摄饵引诱物中,其活性成份主要是氨基酸.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吴文胜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水产研究所,41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
【相关文献】
1.几种氨基酸和植物提取物对鲤、鲫鱼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J], 廖昌容;朱旺明;
2.四种物质对草鱼、鲫鱼、泥鳅诱食活性的研究 [J], 林仕梅
3.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 [J], 李志红;张继平
4.氨基酸对鲫鱼,泥鳅的诱食活性 [J], 伍一军;包华驹
5.几种氨基酸和植物提取物对鲤、鲫鱼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J], 廖昌容;朱旺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1几种常见鱼的初级嗅板数目鱼类品种初级嗅板数目/对鱼类品种初级嗅板数目/对大口鲶30~45日本鳗鲡54革胡子鲶17~22斑点叉尾25~28黄颡鱼32~34泥鳅5~8长吻50~66鲤鱼15~16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0701*******)*通讯作者研究表明,外源性氨基酸类物质不仅具有营养作用,而且对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有着极强的刺激作用,是水产动物良好的诱食剂。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氨基酸类物质作为诱食剂的研究作一综述,为氨基酸诱食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所述的氨基酸类物质不仅包括一般形式的氨基酸单体,还包括复合氨基酸、氨基酸衍生物和含氨基酸提取物等。
1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系统与诱食机理水产动物的摄食感受器系统主要包括嗅觉感受器与味觉感受器。
1.1嗅觉感受器鱼类的嗅觉感受器由一些嗅觉上皮内陷形成的嗅囊,以及嗅囊内的嗅觉上皮通过褶皱形成的初级嗅板构成。
初级嗅板的多少与鱼类的嗅觉灵敏度相关,嗅板数目多其嗅觉上皮的相对面积就大,鱼类的嗅觉也就较灵敏。
表1为几种常见鱼的初级嗅板数目。
嗅觉检测结果证明,欧洲鳗能感受浓度为2×10-6mol/L 的芷香酮和3×10-19mol/L 的苯乙醇,是人类嗅觉能力的1000多倍。
另外,鱼类的嗅觉灵敏度因其不同发育阶段而有差异,研究发现,牙鲆的初孵鱼仔嗅囊内没有嗅觉上皮细胞,而25日龄的稚鱼嗅囊中各嗅觉细胞均已分化成熟,嗅觉功能出现。
对甲壳类动物的研究表明,其嗅觉感受器与脊椎动物的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如龙虾的嗅觉感受器主要集中在附肢第一对触角上,通过神经元树突感受外界信息。
在电镜下,龙虾的嗅觉神经元数目为35万个,能对三甲基甘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牛磺酸等物质产生不同的反应(曾瑞和杨春贵,2002)。
1.2味觉感受器味觉系统的外部器官是味蕾。
鱼类的味蕾遍布体内外,不仅存在于口腔、咽、食管和鳃上,也存在于唇、触须、体侧和鳍上,而甲壳类动物的味觉感受器则主要分布在口器和颚足上。
水产动物诱食剂--“诱饵康”采食性能的研究进展珠海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 许文昌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养殖总产量的70%。
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饲料资源来维持,1991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仅为75万t,2008年达到1 348万t,17年间增长了18倍,超过世界其他各国水产饲料产量的总和,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国[ 1 ]。
2011产量再创新高至 1 684万t,同比增长12.1%。
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一个饲料资源紧缺的国家,尤其是蛋白质原料的短缺,形势更是严峻,据统计我国蛋白质原料70%依赖进口。
随着水产动物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伴随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关氮的75%,鲍鱼、鲑鳟鱼和虾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氮分别占投入氮的60% ~75%、70% ~75%和77% -94%[ 2 ]。
因此,饲料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诱饵康作为一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水产动物食欲、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减轻水质污染以及提高养殖效益等效果,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珠海市昌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诱饵康”品牌水产诱食专用水产酵母除上述所说具有诱食、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率特性外,同时还具有不可忽视的营养性能(蛋白质,核酸,多糖。
B族维生素以及18钟氨基酸等等)。
然而,1 水产动物诱食剂的作用机理“诱饵康”又称引诱剂、食欲增进剂,是以动物摄食生理为理论基础,添加到饲料中的一种非营养性添加剂。
目前,这类物质主要包括一些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天然物质以及人工合成的香味原料。
水产动物诱食剂能通过对水产动物的嗅觉、味觉和视觉等加快摄食过程的完成,提高采食量以及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在水中的溶失浪费,降低残饵腐化对水质的污染[ 3 ]。
水产动物的摄食过程一般分为起始阶段(感受到水中饵料的刺激及存在)、寻找阶段(辨别饵料刺激发生的位置,并接近饵料,引起食欲,产生吞咽、咬食等动作)、摄食阶段(判断饵料适口性和可食性,以饵料的摄入为摄食完成标志)。
动物营养学报2016,28(8):2497-2503C hi ne s e J our nal of A ni m al N ut r i t i ond o i :10.3969/j .i ssn .1006-267x.2016.08.0214种诱食剂对杂交鳢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郑 晶1蒋 余1吴晓清2杨林英1陈效儒3林仕梅1*(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2.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重庆401147;3.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610041)摘 要:为评价鱼溶浆、酵母膏、二甲基-β-丙酸噻亭(D MPT )和复合诱食剂对杂交鳢的诱食效果,配制了1种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0%鱼溶浆、2.0%酵母膏、0.1%D MP T 和0.1%复合诱食剂的4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均重(17.30±0.03)g 的杂交鳢8周。
5种饲料等氮等能(粗蛋白质42%,总能18MJ /kg )。
结果显示:添加诱食剂组杂交鳢的终末均重(FA B W )、增重率(WG R )和特定生长率(S G R )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FA B W 、WG R 、S G R 和摄食率(F I )显著高于鱼溶浆组和D MP T 组(P <0.05)。
各组蛋白质效率(PE R )和饲料系数(F C R )无显著差异(P >0.05)。
同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肝体比(H SI )显著降低(P <0.05),脾体比(S S I )显著升高(P <0.05)。
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脏体比(V S I )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
与对照组相比,鱼溶浆组、酵母膏组和复合诱食剂组杂交鳢的血清胆固醇(C H O )、丙二醛(MD A )含量显著降低(P <0.05),血清总蛋白(T P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 )、过氧化氢酶(C A T )活性显著升高(P <0.05)。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鱼类诱食剂的研究进展作者:何贤形, 严小军, 周迎松, 徐善良, HE Xian-xing, YAN Xiao-jun, ZHOU Ying-song , XU Shan-liang作者单位:何贤形,严小军,徐善良,HE Xian-xing,YAN Xiao-jun,XU Shan-liang(宁波大学教育部应用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 周迎松,ZHOU Ying-song(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58)刊名: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 ENGINEERING EDITION)年,卷(期):2011,24(2)1.Ishiwata N Ecological studies on the feeding of fishes.Part VI.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satiation amount 19682.Dias J;Gomes E F;Kaushik S J Improvement of feed intake through supplementation with an attractant mix in European seabass fed plant-protein rich diets[外文期刊] 19973.Tandler A;Berg B A;Kissil G W Effect of food attractants on appetite and growth rate of gilthead bream,Sparus aurata L 20064.Papatryphon E;Soares J H J The effect of dietary feeding stimulan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striped bass,morone saxatilis,fed a plant feed stuff-based diet 20005.Kamstra A;Heinsbroek L T N Effects of attractants on start of feeding of glass eel,Anguilla anguilla L 19916.Yamada S;Yone Y Loss of dietary amino acids during mastication by carp 19867.Kasumyan A O;Prokopova O M Taste preferences and the dynamics of behavioral taste response in the tench,Tinca tinca (cyprinidae) 20018.吉红;李海梅;周继术4种植物粗提物对金鱼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2008(02)9.白东清;王凤霞;郭永军中草药对丁鳜诱食效果的初步研究 2009(01)10.张琳琳;曾慧;张佳明中草药对鲈鱼诱食活性的研究 2008(04)11.马江耀二甲基-β-丙酸噻亭等四种诱食剂对湘云鲫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2008(03)12.官向红;林洪;张利民水产诱食剂溴化DMPT对慈鲷的诱食及促生长作用 2008(04)13.Nakajima K Effects of diet-supplemented dimethyl-β-propiothetin on growth and trust power of goldfish,carp and red sea bream 199114.Nakajima K;Uchida A;Ishida Y Effect of supplemental dietary feeding attractant,dimethyl-β-propiothetin,on growth of goldfish[外文期刊] 198915.Nakajima K;Uchida A;Ishida Y Effect of a feeding attractant,dimethyl-β-propiothetin on growth of marine fish 1990ardo N B;Francois H;Luis E C Prey odour enhances swimming activity and feed intake in the senegalese sole 200917.Davis M W;Spencer M L;Ottmar M L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food odor in juvenile marine fish:Acuity varies with species and fish length[外文期刊] 2006(1)18.Yacoob S Y;Browman H I Prey extracts evoke swimming behavior in juvenile Atlantic halibut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外文期刊] 200719.倪静;李英文几种诱食剂对中华倒刺鲃的诱食活性的影响 2008(02)20.Elias Papatryphon;Joseph H;Soares Jr Optimizing the levels of feeding stimulants for use in high-fish meal and plant feedstuff-based diets for striped bass,morone saxatilis 200121.陈京华;张文兵;麦康森复合诱食剂对牙鲆摄食生长的影响 2006(06)22.李敏;杨虹;尹海富九种诱食物质对黄金鲫的诱食效果研究 2009(01)23.Ikeda I;Hosokawa H;Shimeno S Feeding stimulant activity of nucleotides,tryptophan and their related compounds for jack mackerel 199124.Ikeda I;Hosokawa H;Shimeno S Identification of feeding stimulant for jack mackerel in its muscle extract 198825.Takeda M;Takii K;Matsui K Identification of feeding stimulants for juvenile eel 198426.Michel W C;Evans D H;Claiborne J B The physiology of fishes 200627.Mackie A M;Mitchell A I Nutrition and feeding in fish 198528.Mackie A M;Adron J W Identification of inosine and inosine-5'-monophosphate as the gustatory feeding stimulants for the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197829.Carr W E S Chemoreception in fishes 198230.Carr W E S;Blumenthal K M;Netherton J C Chemoreception in the pigfish,orthopristischrysopterus:Thecontribution of amino acids and betaine to stimulation of feeding behaviour by various extracts 197731.Yacoob S Y;Browman H I;Jensen P A Electroencephalogram recordings from the olfactory bulb of juvenile Atlantic cod in response to amino acids[外文期刊] 2004(6)32.Yacoob S Y;Browman H I Olfactory and gustatory sensitivity to some feed-related chemicals in the Atlantic halibut (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外文期刊] 2007(1/4)33.Johnstone A D F;Mackie A M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of bait acceptance by the cod Gadus morhua L.identification of feeding stimulants[外文期刊] 199034.Takaoka O;Takii K;Nakamura M Identification of feeding stimulants for marbled rockfish 199035.Kubitza F;Lovshin L L;Lovell R T Identification of feed enhancers for juvenile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199736.Shin K Kim;Toshio T;Masahito Y Effect of dietary taurine levels on growth and feeding behavior of juvenile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200537.Goh Y;Tamura T Olfactory and gustatory responses to amino acids in two marine teleosts-red sea bream and mullet 198038.李志红;张继平甜菜碱、复合氨基酸对鲫鱼的诱食活性研究 2001(05)39.常青;于宏;梁萌青几种摄饵促进物质对红鳍东方鲀诱食活性的研究 2001(01)40.Mackie A M;Mitchell A I Further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dover sole,solea solea 198241.Hidaka I;Ohsugi T;Kubomatsu T Taste receptor stimulation and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puffer fugu pardalis 197842.Konosu S;Hayashi T Determination of β-alanine betaine and glycine betaine in some marineinvertebrates 197543.Konosu S;Cheng Y N;Hashimoto Y Constituents of the extracts of a marine worm,perinereis brevicirrus 196644.Mackie A M;Adron J W Identification of inosine and inosine-5'-monophosphate as the gustatory feeding stimulants for the 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 197845.Hughes S G Response of first-feeding spring chinook salmon to four potential chemical modifiers of feed intake[外文期刊] 199146.李星星;冷向军;李小勤不同诱食剂对异育银鲫、奥尼罗非鱼作用效果的研究 2006(11)47.杨代勤;严安生;陈芳几种氨基酸及香味物质对黄鳝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2002(02)48.Zélia V;Peter C H;J(o)rg D H The contribution of amino acids to the odour of a prey species in the senegalese sole (solea senegalensis) 200749.Shin K Kim;Toshio T;Masahito Y Effect of dietary taurine levels on growth and feeding behavior of juvenile Japanese flounder paralichthys olivaceus 200550.Xue Min;Cui Yibo Effect of several feeding stimulants on diet preference by juvenile gibel carp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fed diets with or without partial replacement of fish meal by meat and bone meal[外文期刊] 2001(3/4)51.Mackie A M;Mitchell A I Further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trol of feeding behaviour in the dover sole,solea solea 1982mb C;Finger T E Gustatory control of feeding behavior in goldfish[外文期刊] 199553.Mackie A M Chemoreception in fishes 198254.Mami T;Caprio J Fish chemoreception 199255.Anne H;Shane H R;Karl A Correlation between olfactory receptor cell type and function in the channel catfish 2003(28)56.Holm J C;Walter B Free amino acids in live freshwater zooplankton and dry feed:Possible importance for first feeding in Atlantic salmon fry (salmo salar)[外文期刊] 198857.De la Noue J;Choubert G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invertebrate biomasses by rainbow trout 198558.Dabrowski K;Rusiecki M Content of total and free amino acids in zooplanktonic food of fish larvae [外文期刊] 198359.Kasumyan A O The effect of food odor background on gustatory preferences and gustatory behavior of carp cyprinus carpio and cod gadus morhua[外文期刊] 2009(06)本文链接:/Periodical_nbdxxb-lg2011020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