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版)
- 格式:pdf
- 大小:522.82 KB
- 文档页数:6
附件26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一、平均术前准备时间定义:从开始麻醉至手术医师开始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平均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计算公式:平均术前准备时间= 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术前准备时间总和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患者总数意义:反映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术前准备的熟练程度。
二、平均手术时间定义:同一术种从手术医师开始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到手术完成的平均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计算公式:平均手术时间= 同一术种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手术时间总和同一术种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患者总数意义:反映手术操作者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熟练程度。
三、重大并发症发生率定义:同一术种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患者,术中、术后(住院期间内)发生重大并发症(包括需有创处理的术后出血、重要脏器损伤及功能不全、重症感染、吻合口瘘、麻醉意外等)的例数占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重大并发症发生率= 同一术种术中、术后发生重大并发症的例数同一术种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总例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水平及安全性。
四、手术中转率定义:同一术种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患者,术中因各种原因转为其它手术方式的例数占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手术中转率= 同一术种术中因各种原因转为其它手术方式的例数同一术种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总例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水平及规范性。
五、术中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定义: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的患者,术中发生设备不良事件(是指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过程中,机器人手术系统发生影响手术操作的事件,包括设备故障、手术器械意外损坏等)的例数占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 术中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 术中发生设备不良事件的例数同期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总例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手术系统设备管理和维护能力,以及患者安全保障能力。
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SGTB 矫治器治疗效果孙贤宝1,孙晓奕21.苏州美莱美容医院口腔科,江苏苏州 215026;2.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徐州 221018摘要 目的 分析SGTB 矫治器对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23年6月苏州美莱美容医院收治的56例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矫治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MBT 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SGTB 矫治器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性、上下颌中切牙等指标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矫治后的下颌升支高度(Co-Go )、下颌长度(Co-Gn )、蝶鞍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夹角(SNB )、下牙槽座点以及颏前点至FHp 平面垂直距离(Pg-FHp 、B-FHp )相较于矫治前升高,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夹角(ANB )相较于矫治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矫治后的Co-Gn 为(110.17±1.99)mm ,低于对照组(114.86±2.45)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矫治后的下中切牙角(L1-MPA )、上中切牙角(U1-PP )、上中切牙长轴与SN 平面下内角(U1-SN )相较于矫治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矫治后的L1-MPA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前牙覆盖与磨牙关系的牙性、骨性变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SGTB 矫治器在临床中对于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具有可靠的矫治效果表现,特别在矫治下切牙唇倾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 AngleⅡ类骨性错牙合畸形;SGTB 矫治器;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 78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12.04Effectiveness of SGTB Orthodontic Appliance Treatment in Angle Class II Bony Malocclusion PatientsSUN Xianbao 1, SUN Xiaoyi 21.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Suzhou Mylike Cosmetic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26 China;2.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01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GTB appli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 II type bone malocclusion. 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 Ⅱ bony malocclusion treated in Mylike Cosmetic Hospital of Suzhou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23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BT fixed applianc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GTB appliance. The changes ofbone an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correction, the mandibular elevation (Co-Go), man⁃dibular length (Co-Gn), the Angle between sella point, nasal root point and inferior alveolar seat point (SNB), and the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inferior alveolar seat point and anterior mental point and FHp plane (Pg-FHp, B-FHp)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correction. The Angle of upper alveolar site-root site-lower alveolar site-point (ANB)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Co-G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correction was (110.17±1.99) mm,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14.86±2.45) mm,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ower central incisor Angle (L1-MPA), the uppercentral incisor Angle (U1-PP), the upper central incisor long axis and the lower internal Angle of SN plane (U1-S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after treatment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L1-MP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corre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 论著 *收稿日期:2023-10-09;修回日期:2023-10-28作者简介:孙贤宝(1978-),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口腔正畸。
颅颌面修补系统技术参数
1.产品材料,由符合YY/T0660标准要求的聚醛醛酮(PEEKOPtinlaLTD材料制成
2.产品功能:用于儿童颅骨缺损的修复
3.力学强度:在0-50OON的外力作用下保持完好无损
4.弹性模量:大于等于4000MPa弹性模量接近人体自然骨骼,受力时能有效分散应力,减少骨吸收,对周围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5.产品耐热性能好,熔点大于等于334C,能够在250C下长期使用,可在134℃下经受3000次循环高压灭菌
6.有搭片设计,可以减少固定材料,节省费用,也可以防止受外力或患儿手术后遗留的颅骨缺损随颅腔发育变大而塌陷下去
7.其它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生产,无需术中成形,缩短手术时间,耐腐蚀,耐疲劳老化、不导电、不导热、不会对CT,MRI,X光检查造成干扰,无伪影,生物相容性好
规格型号:L1W1-S3T35cm*3cm∖L9W10-S3T212cm*15cm等等。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口腔正畸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25)(总分8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口腔检查应遵循A. 由前至后B. 由外及内C. 由浅入深D. 健、患两侧对比E. 上、下部位对比2. 拔牙后应注意哪些A. 口内压迫止血的棉卷于30min后吐出B. 2h方可进温、软食物C. 拔牙术后当日起,唾液内不应有血丝或呈淡红色,否则应及时就诊D. 拔牙后不要反复吐唾及吮吸创口E. 术后当日即可手术侧咀嚼3. OSAS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主要有A. 打鼾B. 日间极度嗜睡C. 夜间遗尿D. 头痛E. 性格变化4. 关于舌板的适应证表述正确的是A. 舌侧倒凹过大时B. 口底过浅C. 双侧游离缺失,牙槽嵴吸收低平者D. 余留牙牙周条件差,需要全部利用来维持稳定者E. 准备将来前牙脱落后进一步修复时F. 舌侧倒凹过大时5. 装盒、充填中出现支架移位的现象,其原因有A. 填塞时塑料过硬B. 塑料充填不足C. 支架焊接不牢D. 装盒包埋有倒凹E. 热处理过快6. 龋病二级预防的内容包括A. 定期口腔检查B. X线辅助诊断C. 窝沟封闭D. 早期诊断E. 早期预防7. 为提高金瓷结合强度,正确的要求是A. 基底冠表面喷砂处理B. 瓷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合金C. 基底冠表面不应使用含有机物的磨具打磨D. 可在基底冠表面设计倒凹固位E. 应清除基底冠表面油污8. 以下属于非釉原蛋白的有A. 釉蛋白B. 釉原蛋白C. 骨连接蛋白D. 骨桥蛋白E. 鞘蛋白9. 口腔颌面部骨折容易伴发颈部伤,因此,在处理口腔颌面部损伤时,应注意患者有无A. 甲状腺损伤B. 颈椎损伤C. 高位截瘫D. 颈部血肿E. 颈部神经损伤10. 增强桩冠固位的方法,正确的是A. 尽可能保留残冠硬组织B. 尽可能利用根管长度C. 增加桩与管壁的密合度D. 根管预备成圆柱形E. 选用树脂类粘结剂11. 颅底的软骨结合有A. 蝶筛软骨结合B. 蝶颞结合C. 蝶骨间软骨结合D. 蝶枕软骨结合E. 筛颞软骨结合12. 口呼吸引起的错畸形属于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呼吸功能异常D. 全身因素E. 口腔不良习惯13. 有关上颌牙列的纵曲线,说法正确的有A. 又名司比曲线B. 是一条向下突出的线C. 又名补偿曲线D. 是从一侧磨牙的颊尖、舌尖与对侧同名牙的舌尖、颊所连成的曲线E. 连接上颌中切、侧切的切缘,上颌尖牙的牙尖,上颌前磨牙的颊尖,上颌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远颊尖,至第三磨牙的远颊尖14. 在乳牙恒牙交替过程中,恒前牙一般比相应的乳前牙大,可补偿其相差量的几方面为A. 乳牙间有适当的牙间隙B. 恒切牙萌出时更偏向舌侧C. 尖牙之间牙弓宽度增宽D. 前磨牙萌出时较乳牙偏向颊侧E. 乳牙恒牙的大小比例协调15. 为了增加全冠的固位力,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 修复体与预备体的接触面要密合B. 增大修复体与预备体的接触面积C. 窝洞的点线角清楚D. 备牙时增加预备体表面的粗糙度E. 设计箱状、针道等辅助固位形16. 以下有关固定桥的应力分析正确的是A. 同一载荷下,后牙桥的应变大于前牙桥B. 同一载荷下,上颌前牙桥的应变大于下颌前牙桥C. 桥体的三维结构影响应变D. 应力的大小与载荷作用的大小有关,与部位无关E. 固定桥制作材料的刚度影响应变17. 产生冷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有A. 铸件的厚薄不一B. 合金本身的原因C. 铸型的冷却方式不合理D. 铸型在冷却过程中多受到剧烈的振动E. 铸型的强度过大18. 粘结修复中,酸蚀技术的操作步骤A. 洞缘釉质磨斜面B. 隔湿和干燥牙面C. 放酸蚀剂1分钟D. 喷水冲洗后吹干E. 用手检查酸蚀面19. 以下关于邻鸦嵌体邻面片切洞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于邻面缺损大而浅时B. 可在片切面内制备箱型固位C. 可在片切面内制备小肩台D. 片切面颊舌边缘应达到自洁区E. 用于邻面突度较大时20. 下述热源中可以熔化高熔合金的有A. 氢氧火焰加热B. 煤气吹管压缩空气助燃热源C. 高频感应热源D. 镍铬丝加热炉热源E. 电子束热源21.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有A. 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B. 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压痛点,穿刺有脓液C. 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D. 出现暂时性面瘫E. 腮腺区扪及波动感22. 属于酰胺类局麻药的有A. 普鲁卡因B. 布比卡因C. 利多卡因D. 丁卡因E. 氯乙烷23. 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哪几项正确的A. 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B. 男性多于女性C. 以口底鳞癌最多D. 血道转移较少见E. 口腔后部鳞癌较易转移24. 与全口义齿稳定有关的因素A. 咬合关系正确B. 基托面积大小C. 磨光面形态D. 人工牙排列位置E. 具有平衡鸦2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义齿基托及人工牙的制作,由粉剂和液体两部分组成,该材料的组成成分有A. 镉红B. 铬黄C. 增塑剂D. 钛白粉E. 对苯二酚26. 关于口腔颌面外科清创缝合的原则,哪项是正确的A. 彻底清创但应尽量保留尚有生机的组织B. 伤后24小时以后的创口、均能进行初期缝合C. 组织器官与解剖标志应准确对位D. 操作要轻柔,缝合应细致,以免加重畸形与功能障碍E. 清创缝合时应注意面部容貌即功能的整复与重建27. 颅面骨骼的发育方式包括A.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B. 骨的表面增生C. 骨缝的间质增生D. 软骨内成骨E. 以上都不对28. 引起错畸形的口腔不良习惯有A. 咀嚼功能异常B. 咬下唇C. 吮指D. 唇系带异常E. 伸舌29. 错畸形的矫治方法有下列哪些A. 预防矫治B. 阻断性矫治C. 一般矫治D. 外科矫治E. 活动义齿修复30. 属于第二序列的弯曲有A. 外展弯B. 后倾弯C. 转矩D. 内收弯E. 前牙轴倾弯31. 慢性龋的特点A. 只见于成年人B. 病变进展较慢C. 病变组织色深D. 龋腐质较干硬E. 受刺激反应轻32. 恒牙期牙列拥挤矫治的方法有A. 推磨牙向后B. 矫形宽度开展颌骨C. 减数治疗D. 邻面片切E. 扩大牙弓33. 下列哪些情况,必须做牙体缺损的修复A. 5颊尖缺损少许,无过敏症状B. 2近中切角缺损有明显叩痛,松动Ⅲ度C. 1冠折2/3,已行根管治疗,无症状D. 6隐裂引发牙髓炎,已行根管治疗,无症状E. 7中度磨耗,无症状34. 临床常用的固位形A. 环抱固位形B. 钉固位形C. 沟固位形D. 洞固位形E. 制锁固位形35. 牙周膜的血管来源于A. 牙龈的血管B. 牙髓动脉C. 上下牙槽动脉分支进入牙槽骨D. 上下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前分支E. 牙槽静脉36. 在诊断牙髓炎时,应考虑与以下哪些疾病进行鉴别A. 深龋B. 三叉神经痛C. 牙间乳头炎D. 上颌窦炎E. 根尖周炎37. 下列哪些是制作个别托盘的适应证A. 牙槽嵴有散在的骨尖B. 无合适的成品托盘C. 取无牙颌的印模D. 牙槽嵴两侧吸收不一致E. 余留牙伸长明显38. 患者接受口腔修复治疗之前,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A. 患者身心健康B. 患者有需要和能力C. 必要的修复前治疗D. 过渡性的修复治疗E. 任何口腔专业毕业的学生均可为患者提供治疗39. 龋病的危害性有A. 牙冠缺损终致牙丧失B.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C. 颌面部间隙感染和颌骨炎症D. 影响消化功能E. 病灶牙,引起远隔脏器的感染40. 固定桥包括A. 基牙B. 固位体C. 桥体D. 连接体E. 基托41. 年轻恒牙易患龋的原因有A. 硬组织薄B. 矿化度低C. 溶解度高D. 渗透性强E. 牙髓组织疏松42. 活髓牙全冠粘固后很快出现过敏性疼痛,其主要原因是A. 预备体表面过分吹干B. 粘固剂刺激C. 腐质未去净D. 消毒剂刺激E. 冠试戴时刺激43. 下列关于黏结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黏固剂厚度成正比B. 与黏固剂稠度成正比C. 与粘接面积成正比D. 与技术操作有关E. 与黏固剂性能有关44. 口腔不良习惯包括以下各项的有A. 吮指习惯B. 舌习惯C. 唇习惯D. 偏侧咀嚼习惯E. 咬物习惯45. 上颌骨阻力中心的位置,下列描述何者正确A. 正一中矢状面上B. 梨状孔下缘C. 梨状孔上缘D. 第二双间牙和第一磨牙之间E. 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46. 以下哪项是衡量一个牙是否为良好基牙的重要的指标A. 牙槽骨的量B. 牙槽骨的密度C. 牙周膜的面积D. 牙根长度E. 牙根数目47. 下面哪些解剖形态利于全口义齿固位A. 槽嵴丰满B. 牙弓宽大C. 黏膜厚薄适宜D. 系带附着位置距牙槽嵴顶远E. 腭盖高耸48. 下述上下尖牙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 下颌尖牙舌面窝较深B. 下颌尖牙牙冠长而窄C. 下颌尖牙牙尖略偏远中D. 下颌尖牙牙尖顶位于牙体长轴舌侧E. 下颌尖牙牙根细长49. 上颌磨牙舌面点隙窝洞制备要求A. 去净龋坏牙本质B. 可制成单面洞形C. 对固位要求不高D. 对抗力要求不高E. 龋损大做鸠尾形50. 卡环折断与哪些原因有关A. 卡环磨损B. 卡环疲劳C. 骀力过大D. 取戴用力不当E. 材料质量差51. 上颌骨的标志点A. Pum点B. Ar点C. ANS点D. D点E. A点52. 牙隐裂的治疗方法如下A. 调磨牙尖B. 降低咬合C. 干髓治疗D. 根管治疗E. 全冠修复53. 与上颌骨长度增长有关的骨缝A. 额颌缝B. 颧颌缝C. 正中矢状缝D. 颧颞缝E. 翼腭缝54. 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为A. 牙周袋形成B. 牙龈退缩C. 牙龈发痒D. 牙槽骨吸收E. 牙松动55. 覆盖义齿的适应证A. 有先天缺损畸形的患者B. 牙周病患者牙有一定的松动C. 覆盖基牙有牙髓疾病D. 单颌缺牙患者E. 丧失维持口腔卫生能力者56. 口角炎包括A. 营养不良性B. 感染性C. 接触性D. 创伤性E. 以上都不是57. 属于乳牙期及替牙期局部障碍的有A. 乳牙早失B. 乳牙滞留C. 恒牙早萌D. 恒牙萌出顺序紊乱E. 乳尖牙磨耗不足58. 儿童长期吮拇指可造成A. 前牙开B. 牙弓狭窄C. 腭盖宽大D. 前牙深覆盖E. 上牙前突拥挤59. 功能性前牙反的诊断指标A. 下颌能后退成切B. 肌位与牙位不一致C. 有家族遗传史D. 磨牙近中关系E. 上下颌骨形态大小基本正常60. 关于生长改良治疗正确的是A. 是治疗骨性错的首选方法B. 青春进发期是生长改良治疗的最佳时期C. 目的是矫正骨骼畸形,调整上下颌的关系D. 牙齿错位问题是本治疗的主要目标E. 所有骨性错生长改良治疗后,不需手术治疗61. 关于智齿冠周炎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A. 是指发生在智齿周围软组织的炎症B. 常发生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C. 下颌智齿冠周炎较为常见D. 上颌智齿也可能发生冠周炎E. 上颌智齿冠周炎少见,但临床症状更重62. 可能发生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包括A. 成釉器B. 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C. 缩余釉上皮D. Serres上皮剩余E. Malassez上皮剩余63. 正畸治疗过程中牙周组织可能出现的反应有A. 菌斑堆积引起牙龈炎症B. 牙龈增生C. 牙龈退缩D. 牙根吸收E. 牙槽骨吸收和附着丧失64. 以下哪些属牙发育异常A. 牙位异常B. 牙结构异常C. 牙形态异常D. 牙数目异常E. 牙萌出异常65. 正畸牙齿移动的类型有A. 倾斜移动B. 控根移动C. 旋转移动D. 垂直移动E. 整体移动66. 下列属于固定义齿组成部分的是A. 固位体B. 连接体C. 桥体D. 基牙E. 塑料牙67. 一患者双侧髁状突颈部骨折,关于其临床表现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下颌不能前伸运动B. 下颌升支向后上移位,前牙开鸦C. 严重的肿痛和功能障碍D. 侧方运动不受限E. 合并不同程度的脑震荡68. 属于Ⅱ类洞的有A. 11邻舌面洞B. 34颊面颈部洞C. 26邻面洞D. 23舌面洞E. 14邻面洞69. 下列描述属于活动矫治器的优点的是A. 避免损伤牙体组织B. 能使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等较容易C. 体积小,舒适D. 可自行取戴E. 容易保持矫治器清洁和口腔卫生70. 对于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选择错误的是A. 妊娠患者应暂缓根尖外科手术B. 艾滋病,乙肝患者不能做牙髓治疗C. 糖尿病患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D. 对治疗存在严重恐惧的患者,不能使用镇静药物E. 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宜做牙髓治疗71. 矫治过程中,牙移动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方式A. 倾斜移动B. 整体移动C. 伸长或压低移动D. 旋转移动E. 控根移动72. 牙胶尖属固体类根管充填材料,其具有A. 一定的压缩性B. 加压时能软化C. 具有一定的组织亲和性和X线阻射性D. 必要时容易取出E. 有一定的消毒和抑菌的作用73. 口呼吸习惯引起的错畸形表现有A. 腭盖高拱牙弓狭窄B. 前牙拥挤或前突C. 下颌后缩D. 下颌前牙舌向倾斜拥挤E. 前牙反缩74. 前牙深覆的颅面骨骼形态A. 上颌前突,下颌正常B. 上颌正常,下颌后缩C. 上颌正常,下颌前突D. 上颌前突,下颌后缩E.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75. 以下关于牙体缺损修复中增加患牙抗力的措施,正确的是A. 尽量保留牙体硬组织B. 嵌体洞斜面C. 高嵌体D. 去除薄壁弱尖E. 进行预防性扩展76. 下列因素的哪项会造成义齿支架变形A. 开盒时石膏剪用力方向不对B. 模型变形C. 打磨抛光义齿用力过大D. 填塞塑料过迟,压盒时力量太长E. 调拌塑料比例不当77. 以下疾病可出现溃疡病损的有A. 复发性口疮B. 疱疹性口炎C. 口腔结核D. 梅毒E. 过敏性口炎78. 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原则中包括A. 消炎B. 镇痛C. 切开引流D. 增强抵抗力E. 拔除患牙79. 属于乳牙期及替牙期局部樟碍的有A. 乳牙早失B. 乳牙滞留C. 恒牙早萌D. 恒牙萌出顺序紊乱E. 乳尖牙磨耗不足80. 下列哪些是龋病的发病因素A. 细菌因素B. 饮食因素C. 宿主因素D. 时间因素E. 以上都不是81. 关于乳牙龋说法正确的有A. 患龋率高,发病早B. 龋损发展速度慢C. 自觉症状明显D. 龋损多发,范围较广E. 如无明显症状,可以不治疗82. 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可采取以下措施A. 尽可能扩大基托面积B. 准确的印模C. 有利的磨光面形态D. 合理的排牙E.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83. 种植义齿的支持取决于A. 种植体骨结合界面B. 基桩的大小C. 种植体数目、位置、分布D. 植入种植体的尺寸和表面积E. 骨密度84. 颞下颌关节翼外肌亢进的临床特点是A. 开口末、闭口初单声弹响B. 开口度过大C. 开口咀嚼痛D. 髁突后区压痛点E. X线片显示髁突明显超过关节结节85. 关于Hqwly保持器,叙述正确的是A. 设计原则为:最后的磨牙上放一对单臂卡环B. 唇弓的长度应包括已矫治的牙C. 基托的边缘应与前牙舌隆突密贴D. 称霍利保持器是霍利在1921年设计的E. 以上都正确86. 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机械强度有限,临床常发生义齿基托折断,人工牙折裂等问题。
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一)项目名称颅颌面畸形外科矫治关键技术应用与创新(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提名意见:我国是颅颌面畸形等出生缺陷高发国,颅颌面畸形不但影响容貌,还影响咀嚼、呼吸、语言等功能。
正颌外科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主要方法,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项目组由广西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组成专家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颅颌面畸形的手术治疗,成功治疗2万余例患者。
创建“改良上颌骨前颌分块截骨牵张成骨技术”、“非血管化游离输送盘牵张成骨”新术式,扩大了正颌外科的适应症。
自主研发虚拟正颌外科、术中导航辅助及颅颌面外科机器人等系统,获著作权2项,发明、实用专利24项。
项目组依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研究中心等平台,从组织学、分子蛋白学、基因学、信号通道、生物力学等分别开展正颌外科、牵张成骨基础研究,研究取得突破,创新性地提出微创伤是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牵张成骨具有胚胎发育的某些生物学特征。
研究获“863”重点项目子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项目及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项目成果编入卫生部“十二五”、“十三五”口腔本科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国家规培教材及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等11所著名院校得到推广应用。
发表学术论文203篇,其中SCI78篇。
研究成果获首次中华口腔医学研究创新奖、广西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等奖等7项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我国是颅颌面畸形等出生缺陷高发国,这些畸形包括唇腭裂畸形、面裂畸形、各类颅颌面畸形等先天畸形和外伤、肿瘤等造成的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等后天畸形。
后天畸形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颅颌面畸形不仅影响容貌,还会影响咀嚼、语言、呼吸等正常生理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附件27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为规范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是指对先天性颅颌面畸形、发育性颅颌面畸形或颅颌面严重复合创伤后继发畸形等,进行颅-眶-颌骨切开、复位或整复、植骨及坚固内固定及相关的软组织(包括神经)整复与重建等外科矫正技术,包括颅眶外科手术(颅骨扩大塑形术、眼眶截骨成形术)、正颌外科手术(Le Fort I-Ⅲ、上/下颌骨前/后部截骨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下颌骨体部截骨术、下颌支垂直截骨术)、面部骨轮廓手术(颧骨缩小术、下颌骨肥大矫治术、颏成形术)等。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小儿骨科、小儿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或正畸专业诊疗科目。
(三)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相关专科床位数不少于30张。
(四)重症医学科。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监护病床不少于4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开展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相关专业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
4.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
5.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五)其他科室和设备。
1.设有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输血科等辅助科室,有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具备输血相关设备和能力。
2.颅眶外科手术需要洁净等级为Ⅰ级的手术室,正颌外科手术和面部骨轮廓手术需要洁净等级为Ⅱ级的手术室。
3.具备正常运行的微动力截骨系统及相关专用手术器械。
神经外科质控指标1. 引言神经外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质控是保障神经外科手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神经外科质控的指标和要求,旨在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2. 神经外科质控指标2.1 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是反映手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合理的手术时间应根据手术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评估和控制。
-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病人的评估、术前讨论、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准备等,确保手术过程具备充分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 手术操作:手术操作技术的熟练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应根据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减少手术风险。
- 术后处理:术后处理包括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有效的术后处理能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
2.2 治疗效果指标- 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是衡量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包括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率、手术后病情恶化率等,手术成功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 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是反映手术效果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之一,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病人对手术效果和医生护士服务的满意程度。
- 病人生活质量:手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衡量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包括病人身体状况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等。
3. 神经外科质控要求为了保障神经外科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神经外科质控的要求:3.1 临床路径管理建立完善的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流程,确保每位患者得到规范和个体化的治疗。
3.2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定期进行手术质量评估、持续性监测和改进,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神经外科手术的整体质量。
3.3 医疗设备管理严格执行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和维护等管理制度,确保手术所需的设备符合规范要求,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4 专业培训与团队协作定期组织神经外科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事中事后监管,做好“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委组织制(修)订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9年11月13日印发的《变性手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5号)、《心室辅助装置应用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6号)、《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7号)、《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8号)、《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89号)、《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0号)、《口腔颌面部肿瘤颅颌联合根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1号)、《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2号)、《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3号)、《颜面部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4号)、《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5号)、《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6号)、《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7号)、《质子和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8号)、《组织工程化组织移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199号)同时废止。
口腔综合(科目代码352)考试大纲I、考查范围口腔颌面外科学,约20%;口腔修复学,约20%;口腔正畸学,约10%;口腔组织病理学,约10%;牙体牙髓病学,约10%;牙周病学,约6%;口腔黏膜病学,约4%;儿童口腔医学,约6%;口腔预防医学,约4%;口腔解剖生理学,约10%。
II、考查要求口腔颌面外科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口腔颌面麻醉、牙槽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创伤、肿瘤、颞下颌关节疾病、唇裂、腭裂等专业内容,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及治疗技术操作,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并能够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对颌面外科的新技术、新进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口腔修复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口腔修复学常见疾病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治疗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口腔修复体的操作技术,以及恢复口颌系统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技能。
口腔正畸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颅颌面的生长发育,错 的病因、分类、检查诊断,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矫治器、矫治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常见错 畸形的矫治以及矫治中的口腔健康维护和矫治后的保持等内容。
口腔组织病理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口腔颌面部各组织、器官的组织结构、生长发育及其疾病过程中的形态与机能变化、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并能够透过组织学结构的变化了解和分析口腔颌面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认识疾病的本质,有较强的口腔理论基础。
牙体牙髓病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牙体牙髓病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牙体牙髓病学发展方向和热点问题;具有较高的专业外语水平和文献阅读能力。
牙周病学:掌握牙周疾病的病因、症状、病理和临床表现,与牙周临床相关的解剖和生理,牙周病分类的变化及意义,牙龈病和牙周病检诊断和治疗,能制定系统的牙周治疗计划,掌握牙周病的检查和治疗技术及牙周医学知识,牙周与其他口腔学科的关系,掌握牙周病学的一些重要英文词汇,牙周病学的最新理论和现代诊疗技术,有现代牙周病学治疗理念,掌握牙周临床基本技能,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常见牙周临床病例有清晰的诊疗思路。
武汉市神经外科质控中心神经外科质控评价标准(2017版)1、门急诊人次;2、出院人次;4、药品比例;5、床位使用率;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7、处方合格率达95%;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达95%;9、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达95%;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11、传染病报告率100%;12、甲级病案率大于90%;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达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附件二:科室重点监测指标1、压疮发生率;2、跌倒发生率;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5、24/48小时重返ICU率;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7、脑肿瘤手术后出血再开颅发生率;8、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9、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1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附件三: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和实施工作方案一.目的规范诊疗过程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
二.路径设计依据住院时间流程,结合治疗过程中的效果,对检查治疗的项目、顺序和时限进行规定。
三.目标建立一套有别于传统项目收费的标准化治疗模式四.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担任成员。
职责 1,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协调临床路径开发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难点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4,审核临床路径文本5,审核临床路径管理的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临床专家任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