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建造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9.23 MB
- 文档页数:66
1船体建造原则工艺1概述1.1船舶用途及航区本船为广州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执法交通艇,主要担负珠江水域及沿岸黄埔港至珠江口三门岛锚地监管水域常规巡逻、应急处置、联合执法、交通运输等边检执勤、交通任务。
航区为中国沿海航区及内河A级航区。
L2法规、规范CCS《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15)及修改通报(2017);CMSA《公务船技术规则》(2020);CMSA《公务船检验规则》(2020);CCS《材料与焊接规范》(2021)中国造船工业标准(CB)、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SQC)及其他标准的最新要求。
1.3主要尺度及参数总长45.50m设计水线长43.40m垂线间长型宽42.80m 7.60m型深 3.50m设计吃水最大航速2船体建造方案1.85m 25.5kn2.1本船船体采用分段塔式建造,2.2分段划分船台合拢下水的建造方案。
本船将主船体划为4个立体分段,分别为101、102、103、104分段;一层上层建筑(上甲板及下围壁)为2个立体分段,分别为201、202立体分段; 二层上层建筑(驾驶甲板及下围壁)为1个立体分段,为301分段;2.3分段建造简介胎架采取反造甲板胎架(模板每2肋位设置)主船体分段以主甲板为基准面进行反造;上层建筑分段分别以上甲板、驾驶甲板为基准面进行反造。
各分段采取各构件按铺板贴胎、板缝焊接、划线、结构安装、验收、焊接的工艺顺序进行制作全船板材采用数控切割下料,型材采用手工下料。
2.4分段合拢根据本船分段划分特点,本船将按下列合拢顺序进行本船的船台合拢:3船体下料加工工艺程序3.1船体下料工艺准备3.1.1 根据光顺过的型线对图形文件进行校对和修订。
3.1.2 下料指导文件:①放样及样板制作、下料图表及技术表格绘制;②甲板号料拼板、外板号料拼板、舱壁号料拼板;③纵横骨架型材下料、加工线、焊缝线绘制;④各种肘板下料、各种艇装件下料;⑤分段及结构中心线、安装线、对合线、检验线、地面线等绘制。
第一章船舶修造工艺的特点:1,实践性强2,中合性强3,空间概念强4,灵活性大船舶建造可分为3种类型的生产作业:船体建造,船舶舾装,船舶涂装船体建造:是将船用钢材制成船舶壳体的生产过程。
船舶舾装:是将各种船用设备、仪器、装置和设施等安装到船上的生产过程。
船舶涂装:是对全船进行除锈、涂漆的生产过程。
船体建造3个步骤:(1)将原材料制成船体零件;(2)将零件组装成部件或进而再组装成分段和总段;(4)将零、部件或分、总段总装成船体。
钢质船舶焊接船体常规的建造工艺程序仍然是:1,船舶放样;2,船体钢材预处理和号料;3,船体结构加工4,船体装配5,船舶焊接6,火工矫正7,密性试验8,船舶舾装9,船舶涂装10,船舶下水11,船舶实验12,交船与验收造船生产要素:资金、人员、材料、船厂设备、厂址条件第二章船体放样是船体建造工艺中第一道施工工序。
3项主要内容:船体形线放样、船体构件展开、放样资料提供。
格子线的检验:1)用粉线拉出对角线,来观察对角点是否与粉线重合,其误差应不超过±1mm。
2)测量对角线长相等舷侧边平线:横剖线在舷侧边切点的连线船底底平线:横剖线在船底的切点的连线型线的修正原则:(1)型线自身光顺无拐点(2)投影符合一致性(3)每组型线间距疏密有序光顺的曲线(曲面):凡是不存在不应有的凹凸现象的曲线船体理论表面试一种左右对称的非规则曲面,组成这个非规则曲面的许多空间的点都存在在于某些特定的面内(如横剖面、纵剖面、水线面内)首柱放样的任务是完成下述3项工作:(1)修改和确定首圆弧半径,绘制个水线、甲板边线、甲板折角线和舷墙顶线等的首圆弧。
(2)绘制首柱板与外板的接缝线。
(3)绘制与首柱相交的横剖线盒肋骨线的根部型线。
根部型线:船上绝大部分构件都是依附船体表面的*军舰首→尾民用尾→首船舶放样主要作用:(1)暴露和修正初步设计是的型线误差;(2)补充和完善详细设计时的结构细节;(3)检验和纠正生产设计时的施工缺陷船舶放样工艺方法:(1)实尺放样;(2)数学放样首柱按制造方法分有:铸造首柱、锻造首柱、焊接首柱、混合首柱。
造船工艺流程造船工艺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将钢材、设备和技术加工、制造成完整的船舶的一系列工序。
下面将分为七个步骤来详细介绍造船工艺流程。
首先,设计和规划是船舶建造的第一步。
设计师根据船舶的用途、尺寸和性能要求进行设计,并绘制出船舶的草图和平面图,然后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
第二步是模型制作。
制作正式的船舶模型是为了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模型由木材、纸张或泥塑等材料制成,通过对模型进行试验和演示来检验船舶的结构和性能。
第三步是板材加工。
在这个阶段,将钢板进行切割、弯曲和冲压等加工处理,形成船舶的各个部件。
切割工艺可以采用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或激光切割等方法,确保板材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步是焊接。
将板材组装起来,并采用焊接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焊接是船舶建造中最重要的工艺之一,需要熟练的焊接工人和高效的焊接设备。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摩擦焊等。
第五步是安装设备。
在船体组装完成后,需要安装各种船舶设备和系统。
这些设备包括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通信设备和导航系统等,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和船员的生活舒适。
第六步是涂装和防腐。
在船体组装和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涂装和防腐处理,以保护船舶的外部和内部结构免受海水和腐蚀的侵害。
涂装工序包括底漆、中漆和面漆的涂装,防腐工序包括防腐涂料的喷涂和涂覆。
最后一步是试航。
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航试验,以验证船舶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试航中会测试船舶的各项指标,包括航行速度、转向性能和操纵性等。
一切正常后,船舶就可以交付给船东或船运公司。
综上所述,造船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和规划、模型制作、板材加工、焊接、安装设备、涂装和防腐,以及试航等七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计划和高效的操作,以确保船舶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造船工艺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的支持。
船舶建造工艺技术
船舶建造工艺技术是指制造船舶所需的各种工艺和技术。
船舶建造是将钢材、设备、涂层等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组装成一艘完整的船舶的过程。
首先,船舶建造的第一步是设计。
设计是整个建造过程的关键,包括船舶结构设计、系统布置设计、设备选型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航行性能、载货能力、船舶使用环境等因素,以确保船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船舶建造的第二步是构建船体。
船体是船舶的外壳,主要由钢板和型材组成。
首先,在船台或船坞上搭设适当的支撑结构,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按照一定的顺序焊接和拼装钢板和型材,最后形成船体的骨架。
在构建船体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焊接和检测,以确保焊缝质量和船体的强度。
接下来,船舶建造的第三步是安装船舶系统。
船舶系统包括动力系统、电气系统、供应系统、通信系统等。
在安装船舶系统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然后对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同时,还需要进行管道、电缆等连接工作,以确保各种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船舶建造的最后一步是进行船体涂装和装配。
船体涂装是保护船体和提高船舶外观的重要工艺,通常包括底漆、中涂和面漆。
船体装配包括装配舱口盖、甲板设备、起重机等。
在涂装和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涂装质量和装配精度,以确保船舶的外观和功能完好。
总之,船舶建造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
它要求船舶工程师们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建造工艺和技术。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建造出一艘性能稳定、结构牢固、安全可靠的船舶。
船舶建造施工工艺船舶建造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其中施工工艺是确保船舶质量和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船舶建造中的几个主要施工工艺。
一、船体制造工艺1. 钢板加工与焊接:船体的主要结构是由钢板构成的,因此钢板加工与焊接是船舶建造中的重要工艺。
首先,要对大型钢板进行切割、拼接和整形,以满足建造要求。
然后,采用焊接工艺将各个构件进行连接,确保船体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
2. 船坞建设:船坞是进行船舶建造的核心场所。
船坞的建设包括深基坑开挖、浇筑船台地基、安装各项设备等工艺。
在船坞内,可以进行船舶的各项组装、安装和测试工作。
3. 涂装与防腐:为了保护船体免受水流、海洋生物和腐蚀物的侵蚀,涂装和防腐是必不可少的工艺。
通过刷涂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可以有效提高船体的耐用性和美观度。
二、舾装与设备安装工艺1. 电气与自动化系统安装:船舶的电气与自动化系统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舾装阶段,需要安装电缆、开关、插座等电气设备,并进行布线和连接。
同时,还需要对自动化仪器、传感器等进行安装和调试。
2. 管道与通风系统安装:船舶的管道和通风系统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燃油管道、空调通风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船舶内部环境的适宜性。
3. 船舶设备安装:船舶上涉及到各种设备,如发动机、推进器、锚具、舵机等。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定位、安装和连接方式,确保其功能正常且与船舶其他系统协调配合。
三、舾装与内部装饰工艺1. 船舱隔舱板安装:船舶内部的船舱需要安装隔舱板,以便划分出不同的区域。
隔舱板可以采用钢板、玻璃钢板和木质板材等材料,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固定。
2. 内饰装饰工艺:为了提高船舶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内部装饰工艺至关重要。
这包括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等的安装和装饰处理,同时还需考虑船舶的防火、防水和隔音要求。
四、试航与交付工艺1. 试航准备: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航前的准备工作。
1.总述1.1船舶用途及形式本船为载运液态沥青船,按“CCS”内河船舶规范建造。
本船为常年航行于长江A、B、C级航区及J2级航段的装运闪点>60℃;最高货物温度≤180℃散装液态沥青船。
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底、双舷、双尾、双机、双桨、柴油机推进的整体式液货舱石油沥青船。
本船首、尾部设升高甲板,机舱、起居处所和驾驶室均布置在尾部,尾部设清水舱及燃油舱。
本船设有10道水密横舱壁、一道油密纵舱壁,将主船体自首向尾分隔为首尖舱、隔离舱、5对货油舱,货油泵舱、机舱、燃油舱及尾尖舱(舵机舱)等。
货油舱区为双舷双底,带升高围阱,整体式液货舱。
双底及双舷侧设压载舱或空舱。
1.2主要要素(1)主要尺度总长……………………………………………100.00m设计水线长………………………………………97.925m垂线间长…………………………………………95.7m型宽……………………………………………17.20m型深…………………………………………… 5.30m梁拱……………………………………………0.3m设计吃水4.30m(A,B、C级航区J2级航段)最大吃水4.50m(A,B、C级航区J2级航段)(2)甲板高度(中心线处)主甲板到艇甲板………………………………… 3.00m艇甲板到游步甲板……………………………… 2.30m游步甲板到驾驶甲板…………………………… 2.30m驾驶甲板到顶棚甲板…………………………… 2.30m首升高甲板高…………………………………… 1.165m尾升高甲板高……………………………………0.40m围阱高…………………………………………… 1.00m(3)双层底高度货油舱区域……………………………………0.85m(4)边舱宽度…………………………………………………… 1.10m(5)载货量设计吃水4.3m (4360)吃水4.5m (4670)(6)容积:详见《舱容曲线图》(CGY509-103-02)1.3 结构特点全船液货舱区域采用双底、双舷、甲板有升高围阱的纵骨架结构形式;全船材质为碳钢,液货舱区域敷设保温层。
船舶建造工艺船体装配一、船体装配的概述船舶建造工艺中的船体装配是指将船体组件逐一安装并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船体结构的过程。
船体装配是船舶建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船舶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性能,对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航行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
船体装配工艺通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部件准备:将各个船体组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切割、冲孔、打标等加工准备工作。
2.装配顺序:根据工艺要求,按照一定的装配顺序进行船体的组装。
3.安装位置:根据船体布局,将各个组件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进行安装。
4.焊接工艺:进行组件之间的连接,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5.验收和调试:对装配完成的船体进行验收和调试,确保船体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二、船体装配的工艺流程1. 部件准备在船体装配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各个船体组件进行准备工作。
这些组件通常是由钢板经过切割、冲孔、打标等工艺加工而成。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钢板切割:根据图纸要求,用切割设备将钢板切割成对应的形状和尺寸。
•冲孔: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在钢板上进行冲孔加工,以便后续的组装和连接。
•打标:在每个钢板上打上相应的标记,以便在组装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找到对应的位置。
2. 装配顺序在船体装配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装。
一般来说,首先会将底板和侧板进行组装,然后再安装甲板和上层结构。
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确定安装顺序:在进行船体装配时,需要按照一定的安装顺序进行,以保证装配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严格控制尺寸:在组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个组件的尺寸,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检查和调整: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各个组件的安装位置和连接质量符合要求。
3. 安装位置在进行船体组装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将各个组件安装到相应的位置上。
安装位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齐和定位: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各个组件的对齐和定位准确,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第一章船体装配基础知识第一节现代造船工艺流程现代造船工艺流程:1、船体建造的主要过程船体建造是船舶建造的主要部分,它具体包括船体放样、零件号料、构件加工、部件装焊、分段装焊、总段装焊和船体搭载以及密性试验等过程。
(1)船体放样船体放样包括船体肋骨型线的光顺,对设计图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反复修正,并在光顺后的船体型线图上绘出各种结构线,进而确定各种船体构架的实际形状和尺寸以及制定检测手段(如制作样板、样箱)为后续工序提供施工依据。
最早的放样是实尺放样(1:1),其次是比例放样(1:N),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现与应用,放样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数学放样,从而实现了放样自动化、无纸化。
(2)零件号料零件号料就是将放样中的信息反映到原材料上去,如零件的尺寸、后续工序所需的简明标记、符号和数据等。
号料的方法随着放样方法的发展而发展,与实尺放样对应的号料方法为手工号料,与比例放样的号料方法的投影号料,随着数学放样的出现,号料工作就非常简单和自动化了。
(3)构件加工构件加工是将原材料变成船体的第一步,它包括钢材预处理、构件边缘加工和构件成形加工。
从钢料堆场取出的钢材,因受扎制、搬运和存放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钢材表面常附有氧化皮,铁锈或产生局部凹凸不平翘曲、扭曲等变形。
在号料之前,需要对钢板进行校平、除锈、喷涂车间防护底漆和烘干等作业。
现在上述作业一般在钢材预处理流水线上进行。
船体构件边缘加工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根据号料所给的信息运用切割或剪切的方法得到船体构件,二是根据焊接的技术要求对船体构件进行焊接工艺坡口加工,三是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对自由边和人孔内周边进行打磨。
船体零件成形加工就是采用机械冷弯或水火热弯等方法将平直的原材料加工成船体制作所要求的空间形状。
(4)船体装焊船体装焊就是将加工后的船体构件分为部件装焊、分段装焊、总组装焊和船体搭载几个步骤组装成一座整体的过程。
它包括装配和焊接两个过程。
(5)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船体密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装焊结束后的船体舱室是否达到必要的油密或水密,强度试验是检验船体结构是否具备必要的强度。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简要介绍1.船舶设计:在开始船舶建造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船舶设计。
船舶设计师根据船舶的用途和要求制定船舶的设计方案,包括船舶的结构、外形、尺寸等。
设计完成后,会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和流体力学模拟等分析,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性能。
2.制造船体:船舶建造的第一步是制造船体。
制造船体采用的材料通常是钢材,可以使用钢板进行焊接和组装。
首先,在船台上安装构架,然后一层一层地焊接钢制骨架和壳体。
同时,需要做好防锈处理和船舶排水系统的安装。
3.安装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主机、辅机、锅炉、发电机等。
安装这些设备需要进行精确的定位和调整,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船舶性能的优化。
同时,需要进行管道的布置和安装,以保证各种系统的正常运行。
4.安装甲板设备:甲板设备包括起重设备、舱口门、缆锚设备、导航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安装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精确调整,同时需要对船体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撑,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船舶的稳定性。
5.配线和安装设备:船舶内部的配线和设备安装是船舶建造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电缆的敷设和布线工作,安装各种仪表和控制设备,以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操作。
6.舾装:舾装是指船舶内饰装修工作。
包括船舶的墙面、天花板、地板和船舱的布置等。
这些工作是为了舒适和美观,旨在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7.舾装测试和调整:舾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各项测试和调整工作。
包括船舶的平衡性测试、设备的功能测试、电气系统的测试等。
通过测试,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确保船舶的安全和性能。
8.船舶试航和验收: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航和验收工作。
试航是为了检验船舶的各项性能和操作性,包括速度、操纵性、航行稳定性等。
验收是交付船舶给船东的最后一步,验收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对船舶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和确认。
以上是船舶建造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船舶建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序,需要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和精确控制,以确保船舶的质量和性能。
船舶建造工艺船舶建造工艺是指将设计图纸和计划转化为实际建造船舶的具体过程。
船舶建造工艺是船舶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船舶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时间。
在船舶建造工艺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材料选用、加工工艺、焊接技术、涂装工艺等,这些因素都会对船舶建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1. 材料选用在船舶建造工艺中,材料选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船舶所使用的材料通常包括钢、铝合金、玻璃钢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船舶建造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成本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等因素,以确保船舶的建造质量。
2. 加工工艺船舶建造过程中,各种零部件需要经过加工工艺才能最终组装成完整的船体。
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锻造、铣削、冲压、拉拔等。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并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保证船舶的整体性能。
3. 焊接技术焊接是船舶建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船体的各个部件通常需要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船体结构。
焊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船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船舶建造工艺中,需要对焊接工艺进行精心设计和控制,并对焊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焊接质量。
4. 涂装工艺涂装是船舶建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船舶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涂装可以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抗腐蚀能力。
在选择涂装工艺时,需要考虑船舶使用环境、涂料种类和施工方法等因素,以确保涂装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船舶建造工艺是船舶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在船舶建造工艺得到科学规范和精心控制的情况下,船舶才能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使用保障。
因此,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工艺水平,以适应船舶建造行业的发展需求。
船舶建造工艺流程船舶建造工艺流程船舶建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设计、制造、装配等。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船舶建造工艺流程。
第一步:设计阶段船舶的设计是船舶建造的第一步,通过船舶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船舶结构设计、船体线型设计、稳性计算、强度计算等工作,以确定船舶的基本参数和规格。
第二步:制造阶段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船板材料、船体结构材料等,并进行预处理,如去除锈蚀、焊点打磨等。
2. 切割: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将船板和结构材料进行裁剪和切割,利用切割机械设备如切割剪、火焰切割机等。
3. 加工:对船板和结构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如锻造、冲压、钻孔、焊接等。
4. 组装:将加工好的零部件和部件依据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并进行预安装和试装。
5. 焊接:对船体进行焊接,主要包括造船焊接和结构焊接等,确保船体结构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6. 补强:对船体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如设置补强条、支撑物等。
7. 涂装:进行船舶的涂装工作,包括底漆和打磨、上漆等,以保护船体不受腐蚀和氧化。
第三步:装配阶段1. 机电设备装配:将各类船舶机电设备,如发动机、燃油系统、电气设备、舵机等安装到船体内部。
2. 船舶设施安装:安装各类船舶设施,如舱室、舱门、舷窗等。
3. 舱内装饰:进行舱室的内部装饰,包括地板、墙面、天花板、家具等的安装。
4. 船舶系统调试:对船体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各类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步:试航阶段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航以验证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主要包括船舶的航行性能、操纵性能,以及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第五步:交付阶段船舶建造完成并通过试航后,进行最后的验收和交付工作。
在交付阶段,船舶建造方需向客户交付船舶,并提供相关的船舶资料和证书。
总结:船舶建造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过设计、制造、装配、试航等多个环节。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进行合理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 船体放样1、 线型放样、手工放样,1:1比例进行。
2、 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制作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 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 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1、 船体钢材:机械方法:平板机、液压机、型钢矫正机等。
2、 表面清理:机械除锈、喷砂、抛丸、手工除锈等。
三、 构件下料加工1、 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 冷热加工:清除应力、变形等。
3、 成型加工:液压机、肋骨冷弯机等。
四、 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框架,进行船台装配,外 板安装。
五、 船体焊接:把装配好的结构进行焊接。
六、 密性试验,并进行无损检测。
七、 机电安装:轴系、舵系安装。
八、 船舶下水九、 倾斜试验、系泊试验、航行试验十、交船下料:船体 构件预制船舶合同图纸材料放样下料:船体的签订设计采购构件预制船舶机、电密性船体船台下水安装试验焊接装配倾斜系泊航行交船试验试验试验一、船体放样1、线型放样、手工放样,1:1 比例进行。
2、结构放样,展开:对各结构进行放样,展开制作相应的加工样板、样棒。
3、下料草图,绘制相应的下料草图。
二、船体钢材预处理:对钢材表面进行预处理1、船体钢材:机械方法:平板机、液压机、型钢矫正机等。
2、表面清理:机械除锈、喷砂、抛丸、手工除锈等。
三、构件下料加工1、边缘加工:剪切、切割等。
2、冷热加工:清除应力、变形等。
3、成型加工:液压机、肋骨冷弯机等。
四、船体装配:船体部件装配,把各种构件组合拼接成框架,进行船台装配,外板安装。
五、船体焊接:把装配好的结构进行焊接。
六、密性试验,并进行无损检测。
七、机电安装:轴系、舵系安装。
八、船舶下水九、倾斜试验、系泊试验、航行试验十、交船。
船体建造原则工艺(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总述1.1船舶用途及形式本船为载运液态沥青船,按“CCS”内河船舶规范建造。
本船为常年航行于长江A、B、C级航区及J2级航段的装运闪点>60℃;最高货物温度≤180℃散装液态沥青船。
本船为钢质单甲板、双底、双舷、双尾、双机、双桨、柴油机推进的整体式液货舱石油沥青船。
本船首、尾部设升高甲板,机舱、起居处所和驾驶室均布置在尾部,尾部设清水舱及燃油舱。
本船设有10道水密横舱壁、一道油密纵舱壁,将主船体自首向尾分隔为首尖舱、隔离舱、5对货油舱,货油泵舱、机舱、燃油舱及尾尖舱(舵机舱)等。
货油舱区为双舷双底,带升高围阱,整体式液货舱。
双底及双舷侧设压载舱或空舱。
1.2主要要素(1)主要尺度总长…………………………………………… 100.00m设计水线长……………………………………… 97.925m垂线间长………………………………………… 95.7m型宽…………………………………………… 17.20m型深…………………………………………… 5.30m梁拱…………………………………………… 0.3m设计吃水4.30m(A,B、C级航区J2级航段)最大吃水4.50m(A,B、C级航区J2级航段)(2)甲板高度(中心线处)主甲板到艇甲板………………………………… 3.00m艇甲板到游步甲板……………………………… 2.30m游步甲板到驾驶甲板…………………………… 2.30m驾驶甲板到顶棚甲板…………………………… 2.30m首升高甲板高…………………………………… 1.165m尾升高甲板高…………………………………… 0.40m围阱高…………………………………………… 1.00m(3)双层底高度货油舱区域…………………………………… 0.85m(4)边舱宽度…………………………………………………… 1.10m(5)载货量设计吃水4.3m (4360)吃水4.5m (4670)(6)容积:详见《舱容曲线图》(CGY509-103-02)1.3 结构特点全船液货舱区域采用双底、双舷、甲板有升高围阱的纵骨架结构形式;全船材质为碳钢,液货舱区域敷设保温层。
船舶建造工艺船舶建造是一门综合性的工艺,它涉及到设计、材料选择、结构建造、系统安装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船舶建造的一般工艺流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计与规划在进行船舶建造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设计与规划工作。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造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这包括船舶的形状、结构、尺寸等各个方面,以及相关系统的布局和功能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船舶的使用环境和目标功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材料选择与采购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船舶建造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复合材料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船舶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选择了适合的材料后,需要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包括选择供应商、对材料进行验收等。
三、结构建造船舶的结构建造是船舶建造的核心环节之一。
它包括船体的组装、焊接、切割等工艺。
首先需要进行船体的模板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切割和拼装。
随后进行焊接工艺,确保船体的结构牢固。
同时,还需要对船体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锈、喷漆等工艺,提高船体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四、系统安装船舶的系统安装是船舶建造的重要一环。
它包括船舶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的安装和调试。
不同的船舶类型和用途需要安装不同的系统,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
同时还需要进行系统的联调和测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可靠。
五、舾装和细节处理船舶的舾装和细节处理是船舶建造的最后一环。
它包括船舶内部的装潢、家具安装、设备配置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船舶的配线、管路布置等工作。
舾装和细节处理是提升船舶品质和舒适度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细心处理,确保每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航与验收在船舶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试航和验收工作。
试航是测试船舶性能和稳定性的过程,包括测试动力系统、操纵性能等。
验收是由船级社或相关部门进行的,对船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船舶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