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我们的财产权利2
- 格式:pdf
- 大小:727.04 KB
- 文档页数:9
【课题】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2)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
(3)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为人类贡献,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2.能力目标(1)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
(2)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
3.知识目标(1)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涵义。
(2)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
(3)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4)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学情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财产及其所有权日益重视。
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未成年人对知识产权了解不多,会购买一些盗版光盘、抄袭他人作品,所以,要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财产所有权的内容2.难点: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区别突破方法:通过借、租、售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法定继承的特点。
以达到重点、难点的突破。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事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本P67-84,预作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4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1)年满18周岁(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监督权的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10、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1)工作业绩(2)工作效率(3)执行力建设11、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12、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3、人身自由的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八年级政治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1、财产所有的归属划分:社会上的财产十分丰富,按照归属划分,有的属于个人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2、不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在我国,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
3、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①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②公民合法财产的内容: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人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4、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5、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的原因: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国法律明确作出国家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6、我国保护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依据:①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②我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7、我国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①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侵害财产所有权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②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思品第二节我们的财产权利湘教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小红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来往频繁。
班主任怀疑小红在“早恋”,便私拆了小红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小红“早恋”,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专心学习。
该班主任的做法( )?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D、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表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规定、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实施。
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日趋完善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③能彻底杜绝侵害公民权益的违法行为发生④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你或者你的同学也许曾经遇到过不法分子的勒索,每天都要你们给他送钱或买烟买酒等。
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B、太欺负人了,找人跟他们拼了C、告诉父母、老师,并向公安机关报案D、先向其他同学勒索。
再给这伙人送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村村民张某偷窃用电,电管站工作人员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进入其住宅收集证据,为此,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张某先违了法,所以他没有权利起诉②电管站应要求公安机关配合,依法定程序收集证据③张某虽违了法,但其隐私权仍受法律保护④电管站工作人员也违了法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7年市法院、文明办、信用办等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在繁华地带电子屏、公交车移动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社区公告栏等平台,曝光2798名“老赖”信息,促使600名被执行人主动偿还债务2178万元。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1.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3.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能力目标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味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重点1.公民基本权利。
2.监督权和受教育权。
难点对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物质帮助权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情境相关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理解新名词。
方式一:情境导入,场景激趣教师播放幻灯片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运用你的经验”,完成填空。
教师展示幻灯片,展示下列填空:小云上学,体现了她享有受教育权;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被选举权;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劳动权;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物质帮助权。
教师导入:除此之外,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呢?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
方式二:漫画导入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图喻义的理解。
教师点拨:我国宪法是对公民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
教师导入: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下面让我们学习本课的知识吧。
我们的经济生活复习资料1、经济生活的变化主要表如今哪些方面?①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变化。
②商品信息的变化。
商品广告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③经济生活的日常用语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与经济生活有关的“新词汇〞。
2、经济生活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HY开放,我国从方案经济时代迈入了场经济时代。
3、经济生活只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经济生活与我们中学生息息相关,我们中学生也有经济生活。
一方面,我们也有许多经济活动或者经济行为;另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元素也已经浸透进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经济生活空间也逐步翻开。
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法律保护我们的经济生活?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5、法律保障经济生活的重要性?①法律是人们正常经济生活和正当权益的保障;②法律是良好经济秩序的保障。
第2节我们的财产权利1、什么是公民个人财产?公民个人财产包括哪些?个人财产:就是属于公民自己的东西或者钱财。
如自己的笔、文具盒、自行车、住房、存款等。
公民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家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消费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己的财产权?首先,要树立维权意识。
其次,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
如:与HY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财产权〔或者向法院起诉〕。
4、遗产: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死者。
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
法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权:继承人依法获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5、继承遗产必备的条件?〔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2〕、必须是被继承人自己所有的财产〔3〕、必须是合法的财产6、什么是遗嘱继承?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
初二政治拥有财产的权利试题1.赵某去世后,留下了百万家产,他生前立下有效遗嘱,要把全部家产留给照顾自己十几年的养女。
而其亲生子女以自己也是法定继承人为由向法院要求分割遗产,你认为()A.法院应该支持其子女的请求B.法院应该按法定继承方式处理此案C.法院不会支持其子女的请求D.其子女和养女共同分割全部遗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继承权实现方式的理解与认识。
材料中赵某生前立下有效遗嘱,把全部家产留给照顾自己的养女,这份遗嘱是有效的,是受法律保护的。
在我国,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故其子女的要求法院不会支持,C说法正确。
故选C。
2.要减少下边漫画中的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继承人应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②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的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③要依照法律规定办事④按经济条件的优劣分配遗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观察漫画可知,妻子去世,丈夫与岳父母争夺遗产。
而要想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则要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和睦团结、互谅互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不是按经济条件的优劣分配遗产,①②③说法正确,故选A。
3.小明的妈妈是独生女,小明的外公去世后,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享有继承权的是()A.小明的妈妈B.小明和外婆C.小明的妈妈和外婆D.小明的爸爸和妈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继承权的相关知识。
按照法律规定,小明的妈妈和外婆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继承开始时,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
故选C。
4.我国继承法第15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按这个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②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③谁愿意多分就多分,无所谓④儿媳一样有继承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A【解析】遗产分配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和睦团结、互谅互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的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你的维权意识强吗?
1、你是否经常购买非正版的书籍或音像制品?
A、是
B、有时
C、从不
2、你是否抄袭过作文?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3、在购买物品时是否留意注册商标?
A、从不看
B、有时看
C、非常注意
4、你家里电脑安装的软件都是盗版吗?
A、基本上都是
B、有些是
C、用的正版
5、你是否经常购买仿冒品牌(耐克、李宁、阿迪达斯等)的衣服、裤子或鞋子?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看到有人买卖盗版碟片,你的态度是?
A、很正常
B、与己无关
C、是侵权
7、如果你的创意被盗用,你的态度是?
A、无所谓
B、不愉快
C、想法维护
得分在12分以上说明你的维权意识强;9-12分说明你的维权意识一般;9分以下,说明你的维权意识较差。
八下政治第三单元知识框架1. 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可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呢。
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公民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自由,就像我们在校园里可以自由地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一样。
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如果发现政府部门有不作为或者乱作为的情况,我们就可以行使监督权啦。
2.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这就像给我们的人身自由上了一道保险锁呢。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自己的人格尊严也不容他人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家可是我们最安全的港湾呀。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我们通过合法劳动获得的财产,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哦。
劳动权: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有了劳动权,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物质帮助权: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这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受教育权: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接受教育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就像我们在大学里可以自由地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活动一样。
八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知识点八年级政治法律课程即将学完,同学们要如何准备知识点的复习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知识点,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政治下册法律知识点: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法律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我国法律对国籍的有关规定:第一,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第二,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第三,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3、公民身份的内涵(作为公民意味着什么?)(1)公民身份意味着一个人同一个国家缔结了一种法律上的关系;(2)公民是国家的成员,是一个法律上的称呼,是指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和保护的个人;(3)公民,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同时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4)公民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4、怎样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怎样做一个合格公民?)第一,树立国家观念,热爱自己的国家,关心国大事;第二,要培养坚定的民主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第三,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
5、公民怎样树立国家观念?(1)要忠于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积极参加升国旗活动;(2)关心国家的重大决策,关心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关心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3)当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公民应当挺身而出捍卫祖国。
6、公民怎样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1)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中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增强法制观念;(2)学会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学履行公民义务,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做合格的公民。
7、良好的公民道德包括:仁爱守序的社会公德心、诚信宽容的道德品质、协商谦让的道德风尚、尊重差异的道德气度。
命题点一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2020·营口)关于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下面隶属关系正确的有()①集会自由——政治自由②姓名权——人格尊严权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④财产权——社会经济权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点拨】本题考查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其中,政治自由是指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①正确,③错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②正确;社会经济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④正确。
故选B。
1.(2020·宜昌)宜昌茶,香天下。
在2020年首个“国际茶日”到来时,宜昌市民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茶园建设、茶叶推介等方面建议。
这是市民依法行使(D)A.经济权利B.文化权利C.人身自由权利D.政治权利和自由2.(2020·广东)梅梅去一家超市购物,结账后通过安检门时,报警装置鸣叫不停。
超市保安立即将她带到旁边的安保室,强迫其脱下外套接受检查。
保安的行为侵犯了梅梅的(C)A.财产所有权B.肖像权C.人身自由权D.健康权3.(2020·威海)“时代楷模”卢永根,将个人财产共880多万元捐给国家。
这是对自己财产行使(D)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4.(2020·青岛)某村因地处山区,网络信号不稳定,有5名中小学生在家无法上网课。
当地政府协调通讯公司专门新建了一座信号基站,解决了该村学生无法上网课的困难。
这一做法保障了学生的(C)A.人身自由B.财产权C.受教育权D.物质帮助权命题点二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2020·常德)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