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学习运用线条表现物象的结构与特征。
教学目标:通过对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与分析,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然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能够运用线条的表现方法一一速写表现简单的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呈现出的多种美感,并用速写的方式画出物象的特征。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
线条是美术的造型元素之一,比如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国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是线条的表现。
自然和生活中的线条,比如建筑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梯田层层叠叠、冰川层峦叠嶂等等自然和生活中的线条,都是线条的表现。
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美感,使世间万物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面目。
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思考,体会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活动二:教授新课1、讲解速写的定义一一速写:一边观察对象一边用简练生动的线条将其主要特点迅速的画出来的一种绘画方式。
2、用线条表现物象(玉米)的方法一一速写的方法
3、教师示范(视频)
用速写的方法表现玉米
第一步:铅笔起形,描绘玉米的基本形状
第二步:勾线笔勾画出玉米形状的线条轮廓
第三步:刻画玉米粒和玉米外部细节,调整画面活动三:总结用速写表现玉米的步骤。
2.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线条艺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与表现技巧。
3.通过线条的运用,塑造形象,提高绘画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线条的技法和表现方式。
2.掌握线条表现人物和静物的技巧。
3.学会运用线条来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呈现一些线条勾勒的人物和静物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线条对绘画中的表达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在绘画中如何利用线条表现形态、位置和变形等。
二、讲解(20分钟)1.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绘画中表现形态和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描述事物外形和结构的形象语言。
2.线条的表现方式:轻重、快慢、粗细、弯曲、连续和断续等方式,并介绍它们的美术表现力。
3.线条表现人物: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形态和特征,如面部表情、动作和形体的比例和结构等。
4.线条表现静物: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静物的形态和质感,如物体的角度、材质和纹理等。
三、实践(80分钟)1.班内自由绘画,尽量运用刚才所学的线条表现方式来进行绘画,学生可选择绘画人物或静物,师生共同点评讨论。
2.联系实景,前往教学楼前的一堵墙上,利用橡皮筋和彩笔在墙上绘制与线条相关的艺术作品。
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大型联合作品。
3.在课堂最后10分钟,让每位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整堂课总结本课主要介绍了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涉及线条的表现方式,线条表现人物和静物的技巧,以及线条运用后如何提高绘画表现力等方面。
在实践环节中,通过班内自由绘画和橡皮筋彩笔练习,学生们掌握了线条的基本表现方式,并且尝试在实景中进行了运用,对于纸上绘画和现实运用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北师大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线条的表现力课时一: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线条。
- 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观察不同的线条图片,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 教学内容:- 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 分类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横线等;- 观察和描述线条的特点。
-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参与线条观察游戏,以巩固所学知识。
-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线条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线条。
课时二:线条的表现力-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能够运用线条表达感情和意境。
- 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 教学内容:- 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传达的信息;- 运用线条表达不同的感情和意境;- 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中线条的运用。
-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绘制表达特定感情的线条图画,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线条的表现力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第二单元:色彩的表现力课时一:基本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基本色彩,了解色彩的应用特点,能够在作品中运用基本色彩。
- 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基本色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好奇。
- 教学内容:- 认识基本色彩,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了解基本色彩的应用特点;- 运用基本色彩在作品中进行表达。
-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拼贴创作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色彩的运用。
-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基本色彩的认识和应用方法。
课时二:色彩对情感的表达-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在艺术作品中表达情感的方式,能够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
- 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展示情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 教学内容:- 理解色彩在艺术作品中表达情感的方式;- 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 分析艺术作品中色彩对情感的表达效果。
-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色彩创作活动,并展示作品并讨论。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设计武胜县烈面初中何云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自然和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和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艺术表现力,尝试用有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欣赏及练习,体会线条丰富的美感和表现力。
学习提炼线条并用线条表现物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和美感,在欣赏和练习的过程中感受线条丰富的变化和美感,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学会用线条来表达。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物象的线条美感,并画出物象的线条特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一、观察感受:你能猜出同学的手势表示的是什么吗?学生用手势表示出以下的词语:水、山、弓箭、太阳二、授新:1.欣赏自然中的线翠竹笔直、挺拔——直线;枯树的遒劲、顿挫——折线梯田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富有韵律之美的曲线。
2.欣赏生活中的线建筑群的硬朗、冰冷——直线国家大剧院恬静、优美的弧线,让人感受到典雅浪漫的艺术气息。
立交桥直线、曲线有机结合,富有变化。
3.小结: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4.概括提炼线条。
我们可以用曲、直,粗、细,疏、密,流畅、顿挫等不同的线来表现不同的感受。
5.体验音乐中的线条变化:用线条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学生上黑板听音乐画出相应情感的线条)6、感受艺术家笔下的线条: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马蒂斯的《自画像》、怀素《自叙帖》以及王叔晖的《西厢记》连环画。
说一说你更喜欢本页四幅作品里哪幅的线条?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四幅作品中的线条分别表现了圆转飘逸、轻松简练、狂放洒脱、柔美写实的画面美感。
7.教师继续出示玉米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线条的变化,并大胆用线条进行表现,提问学生:同一个物象可以有几种表现方法?学生仔细观察教材当中关于玉米的三种不同形式的线描表现手法,说出分别是速写、白描和装饰的表现手法。
线的表现力教案教案标题:线的表现力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线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表现力。
2. 学生将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表达情感和创造艺术效果。
3. 学生将能够通过线条的运用来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类型的线条样本,如直线、曲线、粗细不同的线条等。
2. 准备一些艺术作品的图片,其中突出展示线条的运用。
3. 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钢笔等。
4. 准备一些白纸和绘画纸。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艺术作品的图片,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线条的运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探究:1. 分发线条样本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每种线条的特点和感觉。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和效果。
3.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线条来画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张图片或自己构思一个主题,然后使用线条来表达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2. 学生可以使用铅笔、彩色铅笔、钢笔等工具来绘制自己的作品。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组合和运用技巧,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总结: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总结线条的表现力和运用技巧。
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更好地运用线条。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美术教师来班级进行线条表现力的讲座或工作坊。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观赏线条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表现。
2. 评估学生在作品中是否能够运用线条来表达情感和创造艺术效果。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艺术作品、探究线条样本和实践创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和运用技巧。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创作,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线条的重要性,并能够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灵活运用线条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认知“线”是重要的美术语言之一,认识线条有很强的表现力,能够用线条进行表现,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提炼概括、动手绘画,提高对线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线条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步建立用线条表情达情感的意识,逐步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线条进行表现、描绘对象。
【难点】
建立用线条来表达情感。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________。
”
学生思考回答: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他们。
接下来,同学们就跟随老师去捕捉线条中的艺术,顺势引出课题:《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直观感知
1.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4张自然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片中哪些是主要线条?这些线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建筑-直线-挺拔、笔直;立交桥-曲线-流畅、快速、饱满;爆竹-射线-尖锐、强烈、发散;大树木-不规则-自由、舒放、伸展。
2.教师继续展示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作品中的艺术家是怎样用线条表现作品的?
学生思考回答:线条流畅概括,轻盈飘逸(五官、衣服、飘带),疏与密,虚与实。
教师总结:画家通过对线条的疏与密,虚与实的关系把握,将画中的人物赋予生命,充分体现了线条的表现力。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线条的艺术表现力》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线条的艺术表现力》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第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生活、自然中线条的发现和感知,以及对艺术作品中线条的感知,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线条具有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增强学生的感受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条独有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应用,并且可以运用本课知识创作线条艺术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欣赏自然界及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创造主题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寻找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线条,充分感受线条的乐趣与魅力。
【重难点】重点:通过认识、寻找、感受、了解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难点:感受线条的魅力和多变的特点,把线条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创造主题线条。
二、说学情九年级的学生对一些绘画形式中的线条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但还不能明确总结出不同绘画形式的线条特征。
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物像的线条,再逐步指导他们感受艺术中的线条,体会线条的艺术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我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在学法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1、交流激趣,引入课题:这一环节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对本课的兴趣。
展示一张狂乱的线条绘画作品,猜测画的是什么以及这组线条所要表达的心情?借此对学生说线条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心情,顺势就引出新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2、启发魅力,感受线条: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多媒体图片展示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线条;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音乐中传达出来的线条;播放视频舞蹈动作发现线条,身体动起来感受线条的存在。
在生活中发现了不同的线条表现力后,最后请同学们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线条,感受艺术作品中的线条。
3、大胆创作,情感升华:这个环节主要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
1.线条的表现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知自然、生活中不同物象线条的特征与美感,欣赏美术作品中线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表现力,尝试用粗细、轻重变化的线条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态特征。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物象线条特征的基础上,用线条概括物象的特征,如曲、直、粗、细、流畅、顿挫、硬朗、柔软等,同时注意发挥绘画工具的特点,体会线条的不同表现力。
体会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尝试用线表现物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用语言描述感受到的自然、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状态,尤其是绘画中线条的魅力,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线条绘画的乐趣。
感受中国画中线条的独特美感,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阶段绘画中基本的造型语言就是线条,比如三年级下册第9课的《画古树》,五年级上册的《蔬果白描》作业形式都是线条表现。
所以说大部分初一学生用线条来描绘物象的基础。
但是学生还不能够准确根据不同的物象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组合来表现。
个别学生用线存在很大问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知,感受自认与美术作品中线条的特征与美感。
学会用线条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分辨物象线条的不同,并能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特征【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导入出示门头沟部分建筑及风光图片。
归纳:线条是细而长的形态,作为美术最基本的语言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课题《线条的表现力》【讲授】观察感受线条之美展示图片出示问题: 细心去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线,具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和不一样的美感?【练习】概括提炼线条出示不同线条变化和组织特点的植物:老藤、柳条、剑麻,让学生用简练的线条概括。
【讲授】学习艺术家笔下的线条国外:凡高绘画的线条短促有力旋转: 中国书法:怀素的《自叙帖》: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中国传统绘画: 写意画吴冠中《榕树》: 粗细变化流畅律动节奏之美工笔白描《八十七神仙卷》(学生分析)【练习】课堂实践:用线条表现——白描之美1、绘制不同形状的叶子讲解不同植物要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线条组合。
教案标题:第2课画中的线条(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同类型的线条及其表现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及分类2. 线条的表现力3. 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4. 线条绘画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条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力,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条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力。
2. 演示法:展示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练习法:学生进行线条绘画创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线条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线条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1)线条的概念及分类教师讲解线条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分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线条的表现力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让学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如力量感、速度感、轻盈感等。
(3)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教师展示线条在绘画中的具体应用,如勾勒轮廓、表现质感、营造氛围等。
3. 演示与练习(20分钟)(1)教师演示线条绘画创作过程,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进行线条绘画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线条绘画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从线条的运用、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线条绘画的兴趣和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