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组织结构与战略匹配分析案例——通用汽车公司
- 格式:ppt
- 大小:745.09 KB
- 文档页数:12
目录第一章导论 (4)选题背景 (4)研究方法 (4)研究思路 (5)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 (6)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6)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6)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7)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 (7)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 (8)第三章通用汽车公司的基本概况 (8)公司的简介 (8) (9) (10)企业现状 (11)第四章通用汽车公司的战略管理 (12) (12) (12) (14) (15) (15) (16) (17) (17) (17) (18)第五章结论 (19) (19) (19) (20)参考文献通用汽车公司战略管理分析摘要:战略是一个企业创建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
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大小,只有结合具体的产业环境和自身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才能建立并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于不败之地。
在当今企业环境因素越来越多,原来越复杂多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战略管理作为高层管理的概论内容,越来越显示出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可以使企业更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塑造自己的未来,它使企业用于创新,及时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大量实践表明,运用战略管理的企业业绩往往要好于没有运用战略管理的企业。
本文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例,通过对通用汽车公司的购并战略,事业部制战略以及合作战略的分析与评价,旨在说明支撑通用汽车公司做到汽车业领头羊的地位的主要秘决在于其所选择的正确的发展战略。
尤其是对于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它的合适于否有关企业的生死存亡。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购并企业合作战略学习Abstract:Strategy is the magic weapon for a enterprise to creat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an enterprise, no matter it is big or small, only dose it combine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with its recourses and have a deep analysis to choose the suitable developing strategies, can it build its own core competitive power and put itself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age of existing complex static environment and competi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senior management, shows its importance gradually. Strategic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build its tom orrow empirically, be used for enterprise’s innovation and it can also make a direct reaction to the environment change. A lot of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which uses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one which does not u se it. This thesis will take“General Motor”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at General Motor becomes the leader of the automotive is because its right choosing of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by the analysis on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s strategy, division system strategy and cooperate strategy of General Motor.For an enterprise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choosing a right or wrong developing strategy is the main decisive factor of enterprise’s life and death.Keywords: e 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usiness cooperation; strategic learning第一章导论选题背景通用汽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其核心汽车业务及子公司遍及全球。
案例通用的组织结构创新1916年,随着联合汽车公司并入“通用”,艾尔弗雷德·斯隆出任通用副总裁。
作为通用副总裁的斯隆,发觉到通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他先后写了3份分析通用内部管理弱点的报告。
但是,总裁杜兰特只是赞赏,不予采纳。
到了1920下半年,快速扩张的“通用”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了。
公司危机四伏,摇摇欲坠。
这时杜兰特引咎辞职,皮埃尔·S·杜邦兼任总经理。
以杜邦为总裁的通用汽车公司新的行政班子,由于与杜兰特所信奉的管理理念截然不同,迫切需要一种高度理性而客观的运营模式。
斯隆先前进行的《组织研究》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
斯隆认为,大公司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应以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二者之间的协调为基础。
只有在这两种显然相互冲突的原则之间取得平衡,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由此他认为,通用公司应采取“分散经营、协调控制”的组织体制。
根据这一思想,斯隆提出了改组通用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计划,并第一次提出了事业部制的概念。
1920年12月30日,斯隆的计划得到公司董事会的一致同意。
次年1月3比这个计划开始在通用公司推行。
斯隆以后的10年中,改组了通用汽车公司。
斯隆将管理部门分成参谋部和前线工作部(前者是在总部进行工作,后者负责各个方面的经营活动)的做法很为大家熟悉,这种分组在19世纪较大的铁路公司里已经成形。
现代军队,特别是普鲁士军队也率先使用了这种组织形式,许多概念同时在工业公司里获得发展。
斯隆也确实用过军事方面的例子来说明他正要在通用汽车公司里干什么。
斯隆在通用汽车公司创造了一个多部门的结构。
他废除了杜兰特的许多附属机构,将力量最强的汽车制造单位集中成几个部门。
这种战略现在人们已经熟悉,但在当时是第一流的主意并且出色地执行了。
多年后斯隆这样说明:我们的产品品种是有缺陷的。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一系列不同的汽车,聪明的办法是造出价格尽可能各有不同的汽车,就好比一个指挥一次战役的将军希望在可能遭到进攻的每个地方都要有一支军队一样。
案例(àn lì)一:GM(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信息基础(jīchǔ)结构GM是世界(shìjiè)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其70多个汽车(qìchē)生产线分布在30多个国家,销售范围(fànwéi)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2002年雇员达335000人,销售代理商有14000多个,销售各类交通工具850万辆,销售收入1770亿美元,约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15.1%。
GM还是一个多品牌、多业务的多元化公司,在信息化改造之前,有多达150个网站、63个呼叫中心(Call Center)、23个数据库,此外,几乎所有的代理商都有自己的网站、系统和数据库。
据GM的统计,由于GM与代理商的顾客信息不能够有效地互联共享,彼此之间的电子邮件重复率高达34%,这种重复以及“信息孤岛”的普遍存在所造成的人力、资金、资源的浪费以及效率低下、顾客满意度下降等是GM启动信息化项目的直接动因。
1996年,GM聘请R Szygenda为CIO。
当Szygenda到GM的时候,他面对的是7000多个离散的信息系统,不能互联的工作站,各种各样的“乡间小路”而不是“信息高速公路”,某个GM品牌的销售数据不能为另一个部门的经理所共享,22个设计工程系统各自为政,“GM的信息技术体系结构是如此分散,要使它们实现统一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Szygenda带领他的团队,尽最大努力实现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改进效率,降低成本,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譬如,到2002年,22个设计工程系统已经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全球性的CAD系统。
但Szygenda并不满足于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他又提出了新的目标——借助新的信息技术与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实现实时互联,创造新的网络销售和沟通渠道,促成GM向数字企业的转型。
为此,GM成立了由顾客服务副总裁M Hogan、采购副总裁H Kutner、信息系统与服务副总裁(CIO)Szygenda组成的“数字GM”领导小组,直接负责GM的信息化建设。
通用汽车公司企业战略分析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蒂克、克尔维特、悍马等公司,拥有铃木(Suzuki)3%股份。
使原来的小公司成为它的分部。
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
其标志GM取自其英文名称(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的前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供应商替代品的其他企业: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
本行业与生产替代产品的其它行业进行的竞争,常常需要本行业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和集体行动。
全球汽车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研发价格合适且款式吸引人的环保型汽车。
2007年7月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称,它与蓬斯克公司(Penske Corp.) 达成一项合资协议,将购买意大利柴油发动机生产商VM Motori 50%的股票。
公司没有透露这笔交易的金额。
通用汽车称,它将与VM Motori联合开发新型2.9升,V-6涡轮柴油机。
VM Motori将于2009年在欧洲启动其Cadilac CTS,并且计划在意大利Cento的工厂建立新的部门。
据通用副主席Bob Lutz说,通用将于2010年美国市场,在凯迪拉克和土星系列中选配高燃油经济性的柴油机。
柴油机将用在通用的轿车,Crossover和轻卡上。
一系列的产品计划及新能源的开发应用都将验证通用汽车作为汽车行业领先者为现实和谐发展的目标所作出的卓绝努力。
日前,通用汽车欧洲公司发布了全新的环境战略,短期内将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主要目标,而长期的目标则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最终实现零排放,实现汽车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首先,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通用汽车在此次全新环境战略中宣布:将以提高内燃机效率及多样化能源利用为手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本科期末设计(论文)题目跨国公司优秀战略分析—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年级大四专业财务管理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曹俊职称会计师论文提交日期2013.10.31目录1.公司的现状与发展 (2)2.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2)2.1企业宏观环境分析 (2)2.1.1经济环境 (2)2.1.2政治环境 (3)2.1.3社会环境 (4)2.1.4技术环境 (4)2.2行业环境分析 (5)2.2.1在竞争对手中争取有利位置 (5)2.2.2新加入者的威胁 (5)2.2.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6)2.2.4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6)2.2.5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6)2.3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6)3.企业的战略选择 (7)3.1集中生产单一产品的早期发展战略 (7)3.2纵向一体化战略 (8)3.3同心多样化战略——福特新荷兰有限公司 (8)3.4跨行业的复合多样化战略——金融服务集团 (8)3.5调整战略 (8)3.6放弃战略 (9)3.7收购和合资经营战略 (9)4.结论 (10)5.参考文献 (10)跨国公司优秀战略——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1.公司的现状与发展1903年6月16日,亨利·福特和11个初始投资人签署了公司成立文件。
自此福特汽车公司步入正轨。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的销售额,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福特先生为此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目前,福特及其众多子公司组成了两大业务集团:福特汽车业务和金融服务集团。
在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拥有10多个经销点,40多个特许授权的服务设施及3个全球零部件分销商。
福特卡车与轿车的销售网遍及6大洲、200多个国家,经销商超过一万零五百家。
福特的企业和员工形成了国际网络,在世界各地从事生产、试验、研究、开发与办公的福特员工超过了37万人。
通用公司分权管理模式分析!毕振力透析企业&’#(年美国汽车业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是亨利)福特推出了*型车,并在晚些时候实现了流水化生产方式;另一件是威廉)+)杜兰特以别克为基础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并在更晚的时候在通用确立了分权管理模式。
这两件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管理哲学,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亨利)福特首先被时代所认可,由此奠定了福特汽车公司在早期汽车工业中的统治地位;接下来通用公司的多样化的产品策略被时代认可,分权管理模式与这种产品策略相结合,使通用公司超过了福特公司并保持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通用公司首创的分权管理模式在今天的公司组织模式中仍占统治地位,它对市场和管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汽车企业集团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剖析通用汽车公司分权管理模式,并对我国汽车企业组织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一、通用汽车公司的形成及早期组织管理通用汽车公司最初是一家控股公司,在通用的组织发展史中,从来没有形成一种集权体制,这是通用汽车分权管理组织模式形成的背景。
&’#,年,马车制造商杜兰特收购陷入财务危机的别克汽车公司,&’#(年,别克公司成为全美最大的汽车公司。
为了扩大企业规模,杜兰特在这一年将别克汽车公司与奥兹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汽车公司。
接下来又利用发行股票、股票交换的办法,使通用汽车公司全部或部分拥有了别克、奥兹、奥克兰、凯迪拉克等多家轿车、货车和零部件企业。
其成员大多保留了原来的法人资格而独立经营,而通用汽车公司则成为控股公司。
&’&#年,通用公司出现第一次财务危机,杜兰特向几家大银行借贷&$##万美元,在$年的还贷期内,杜兰特被迫将公司的管理权交付给银行团。
离开通用后,杜兰特创建了雪佛兰汽车公司,&’&$年,雪佛兰已发展成一家实力较强的汽车公司。
通过用雪佛兰公司的股票交换通用公司的股票,杜兰特在托管期结束后重新夺回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控制权,再次当上公司总裁。
斯隆是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他领导下的通用汽车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建立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结构是载体,战略是组织结构的行为体现。
当组织结构与战略匹配时,企业就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
在这种拥有巨大包容性的制度架构下,通用汽车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濒临崩溃一跃而超越福特公司,成为美国汽车业的龙头老大。
通用汽车公司的困境任何制度都有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背景。
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事业部制作为一种有效管理大公司经济资源的制度架构,并非是通用汽车公司的独创。
根据钱德勒的研究,事业部制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通用汽车、杜邦、新泽西标准石油、西尔斯等大公司,均设计出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企业家的天堂。
交通和通讯革命完成后,长距离运输和信息交流成本大幅下降,各种资本密集型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汽车产业即为其中之一。
在这个蕴藏着巨大机会的产业中,亨利·福特(Henry Ford)和威廉·杜兰特(William C. Durant)无疑是先知先觉者。
1908年在汽车业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年份。
这一年,福特制造的第一辆T型车正式下线;杜兰特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
其后,杜兰特展开了大规模的收购活动,先后取得了奥兹、凯迪拉克、奥克兰及其他6家轿车公司、3家卡车公司和10家零部件公司的控股权或相当比例的股份。
1910年,通用汽车公司的经营摊子已经铺得相当大了。
这种规模的迅速变化,势必会带来协调与控制的困难。
雪球滚得越大,分崩离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但是,杜兰特并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强化管理控制。
有一段时间,通用汽车公司的总部只有杜兰特和两名助手。
1910年9月,通用汽车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杜兰特被迫辞职。
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公司的新管理层也采取了种种手段试图走出内部管理的混乱,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1916年,杜兰特梅开二度,再次入主通用汽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