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点评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5.14 MB
- 文档页数:81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表医疗机构名称:点评人:处方日期:填表日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合理, 0=不合理一、存在问题代码及处方汇总3 (1)不规范处方:1 1-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0 1-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0 1-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1 1-4.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0 1-5.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0 1-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0 1-7.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0 1-8.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 1-9.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0 1-10.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0 1-11.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0 1-12.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1 (2)用药不适宜处方:1 2-1.适应证不适宜的;0 2-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0 2-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0 2-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0 2-5.用法、用量不适宜的;0 2-6.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0 2-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A:用药品种总数 B: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A/处方总数 C:合理处方数 D:合理处方率=C/处方总数精品文档。
讲座回顾浅谈中医治法在临证处方的重要性及皮内针浅谈10月22日周四晚6:30--8:30,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教学信息中心邀请郭炜老师在32JT2教室举办了以“浅谈中医治法在临证处方的重要性”为主题的讲座。
本场讲座郭炜老师以详实的资料、风趣的语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别开生面的讲座。
讲座伊始,郭老师先讲了几种典型病例,为我们强调了方剂的重要性,并且重点强调了治法与方剂的关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告诉我们中医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注意要点。
紧接着,结合中医的不传之秘,讲述了自创的“五子理论”,并且辅以实例,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在最后,郭老师也对同学们提出了对以后学习的要求,同学们均表示受益匪浅。
郭老师授课时,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思想性明确,语言幽默风趣,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也积极与老师互动,收获满满。
本场讲座,郭老师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历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重点提出了真知灼见,为同学们规划未来好学习的方向。
一、治法与方剂的关系① 治法是方剂的原则,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②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发备焉。
二、中医不传之秘① 诊察不传之秘在于象。
② 断证不传之秘在于权。
③ 方药不传之秘在于量。
三、中医治法需要顺应脏腑的生理特点五子理论:①心——火——炉子;② 肝——木——池子;③ 脾——土——轮子;④ 肺——金——盖子;⑤ 肾——水——腰子。
四、中医治法对临证处方的应用1、气血贵在流通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理气加木香,砂仁。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
思考:服用六味地黄丸上火的原因。
装修房屋的原理。
2、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荆芥,柴胡。
温脾胃:干姜。
温肾:仙茅,仙灵脾。
思考:炒锅炖汤的原理。
3、提壶揭盖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提壶揭盖:紫苏叶,枇杷叶,杏仁。
思考:肺与大肠为什么相表里?4、壮火食气犀角地黄汤:犀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