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循环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2
冷热试验报告
冷热试验报告通常是在产品研发、制造或测试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份冷热试验报告可能包含的一般性信息:
试验概述:
试验目的:明确冷热试验的目的,例如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耐受性和性能。
试验范围:说明试验涉及的温度范围、温度变化速率等。
试验标准和方法:
引用使用的标准:指明使用的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以确保试验的规范性。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冷热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
试验设备:
冷热循环设备:列出使用的冷热循环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参数。
控温系统:说明用于控制温度的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
试验条件:
温度范围:指定试验的低温和高温的范围。
温度变化速率:描述温度变化的速率,通常以摄氏度/分钟为单位。
样品信息:
样品标识:标明参与试验的样品的唯一标识,如批次号、序列号等。
样品准备:说明样品的准备过程,包括是否需要预热或其他特殊处理。
试验过程:
温度变化记录:记录试验期间的温度变化,包括开始、结束时间和各个温度点的保持时间。
异常事件记录:如有任何异常事件或试验中断,应该进行详细记录。
试验结果:
样品状态: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状态,包括是否出现损坏、变形等。
性能评估:评估产品在试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结论和建议:
结论:总结试验结果,明确产品在冷热试验中的表现。
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可能的改进或优化建议。
这些内容可能会根据具体的产品类型、行业标准和试验目的有所不同。
确保报告清晰、详细,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板材表面冷热循环检测方法
板材表面冷热循环检测是一种重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变形和裂纹扩展情况。
下面将分步骤介绍板材表面冷热循环检测方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检测仪器,包括热像仪、光学显微镜、微焊机等。
此外,还需要准备标准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冷热风机以及适当数量的样品。
第二步,制备样品
灵敏度和准确性是这项技术的核心指标。
因此,准备好的样品必须满足一定的规格要求: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等。
通常情况下,弯曲或压缩测试片是最常用的样品。
样品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测量前的校正和气氛调节等预处理工作。
第三步,进行测试
在此步骤中,需要将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如100℃左右,并保持一定时间。
随后迅速将样品浸入水中,这样能够模拟样品在使用条件下的温度变化。
根据测试所需的结果,可以选用多种测试模式,如矩形波模式,锯齿波模式,正弦波模式等。
第四步,数据分析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测试结果和数据。
这些数据被存储在计算机中并通过特定软件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通常取决于所选的测试模式,但最基本的结果是变形数据和裂纹扩展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被用来进一步评估测试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结:
在设计工程时,如何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板材表面冷热循环检测方法为工程师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且有效的方式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寿命,可对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
科斯曼快易管件10000次压⼒冲击5000次冷热循环测试关于管道连接件的连接可靠性,按国标GB/T22051-2008有⼀套严格的测试⽅法和检测标准,其中包括5项:检测标准01、循环压⼒冲击性能标准要求:最⾼试验压⼒1.5±0.05MPa,最低试验压⼒0.1±0.05MPa,试验温度23±2,循环频率不⼩于30次/min,循环次数10000次,管件以及连接处应⽆破裂、⽆泄漏。
02、热循环性能标准要求:试验压⼒1.0±0.05MPa,试验温度95/20,循环5000次,单次循环时间30+2min(冷、热⽔各15+1min),管件及连接处应⽆破裂、⽆泄漏。
03 、耐拉拔性能标准要求:23±2,轴向拉⼒1206N,1h,管材与管件连接处应不发⽣任何相对轴向移动。
96±2,轴向拉⼒803N,1h,管材与管件连接处应不发⽣任何相对轴向移动。
04、弯曲性能标准要求:试验温度20±2,试验压⼒3.71MPa,实验时间1h,管件以及连接处应⽆破裂、渗漏。
05、真空性能标准要求:23±2,试验压⼒-0.08MPa,1h,真空压⼒变化≤0.005MPa。
检测重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0000次压⼒冲击和5000次冷热循环,该测试需要试验压⼒1.0±0.05MPa,试验温度95/20,循环5000次,单次循环时间30+2min(冷、热⽔各15+1min),整个测试完成需要5000x30分钟=150000分钟,相当150000/(24*60)=105天。
检测报告经过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的严格检测,历时105天,科斯曼的QUICK EASY 快易管件通过以上所有测试!。
油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
油墨冷热循环测试通常理解为强制改变油墨的温度,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测试被改变的油墨沉淀物的墨份量。
根据普通标准,油墨冷热循环测试的具体步骤是:
1.热循环:将油墨的温度提高至东83摄氏度,固定时间为20分钟;
2.测试缓冲液:将样本放入pH4.0的试剂缓冲液中,并保持26摄氏度5分钟;
3.沉淀物:将溶液采集并连续滤过3次,收集滤液,测定滤液中的总沉淀物量;
4.冷循环:将油墨温度提高至0摄氏度,固定时间为20分钟;
5.重复2-4步骤;
6.用沉淀物作为UC指标,允许值范围为2%左右。
温湿度循环试验标准温湿度循环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试验,用于测试产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该试验可以模拟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情况,从而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温湿度循环试验的标准。
1.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A:冷热循环》该标准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及其组件的环境试验,包括冷热循环试验、温度梯度试验和恒温恒湿试验。
其中,试验A为冷热循环试验,要求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循环变化,以评估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2.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B:湿热循环》该标准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及其组件的环境试验,包括湿热循环试验、温度梯度试验和恒温恒湿试验。
其中,试验B为湿热循环试验,要求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进行循环变化,以评估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 GB/T 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Ca:恒温恒湿试验》该标准适用于电工电子产品及其组件的环境试验,要求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恒温恒湿试验,以评估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4. IEC 60068-2-1:2007《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A:冷热试验》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品,要求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冷热试验,以评估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5. IEC 60068-2-30:200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Db:湿热试验》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品,要求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进行湿热试验,以评估产品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温湿度循环试验的标准,企业在进行产品测试时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冷热冲击循环标准
冷热冲击试验是用高温和低温冲击测试产品的试验,考核产品对于周围空气温度的激烈变化的适应性。
常见的冷热冲击参考标准有国标GB242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IEC60068-2-14基本环境试验规范。
第2部分试验N温度变化)。
国标GB2423里高温试验的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试验室温度的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调节到符合相关规范规定的严酷等级温度。
当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在该条件下暴露到规定的持续时间。
对于试验时需要通电运行的试验样品(即使它们不属于散热试验样品),应在试验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通电,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检测。
这种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达到温度稳定,然后试验样品在该高温条件下暴露到相关规范规定的持续时间。
冷热冲击试验各类标准中的冷热冲击试验均来源于试验方法N:温度变化中的Na。
在特定时间内快速温度变化试验。
它的定义在特定时间内进行快速温度变化,转换时间一般设定为手动2~3分钟,自动少于30秒,小试件则少于10秒。
常用术语中的温度冲击试验也属于冷热冲击试验。
冷热冲击试验有几个重要参数需要考虑:循环数、温度转换时间、温度保持时间、温度极限值(因此项试验为存储类试验,故其极限值为存储极限温度值)。
pcb冷热循环试验方法标准
PCB冷热循环试验方法标准一般遵循,其测试条件和步骤如下:
1. 测试条件:通过电加热和液氮冷却来实现高低温循环,试验箱需在两分钟内完成升温及降温。
根据所使用的板材类型来选择测试条件,最常用的是条件D,温度范围为-55℃~125℃。
2. 测试步骤:
预处理:准备PCB,确保其清洁并符合测试要求。
测量电阻:在常温下测量PCB的初始电阻。
循环测试:将PCB放入温度循环试验箱中,按照设定的温度范围进行冷热循环测试。
测量电阻:在循环测试结束后,再次测量PCB的电阻。
分析数据:比较循环前后的电阻变化,一般要求变化不超过10%。
切片:对PCB进行切片,观察其内部结构是否发生变化。
请注意,冷热循环测试的次数根据具体要求而定,IPC默认的标准是100循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的最新版本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通常遵循以下标准:
1. 环境温度:测试环境温度通常为25°C。
2. 测试物料:使用特定的测试物料来代表散热器正常运行时的
热负荷。
3. 测试循环:进行若干个冷热循环,每个循环包括以下步骤:
a. 加热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散热器加热到规定的温度,通
常为80°C至100°C。
b. 冷却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散热器冷却到规定的温度,通
常为25°C。
c. 暂停阶段: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散热器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
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间歇性运行。
4. 测试持续时间:冷热循环测试通常会进行数千个循环,并持
续多个小时,以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长时间运行。
5. 测试指标:在测试循环过程中,通过监测散热器表面的温度
和性能参数,如散热效率、冷却时间等,来评估散热器的性能。
6.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对散热器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确定散热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行业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可能因不同的行
业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测试之前,应根据具体的要
求和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准备。
冷热冲击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有何区别冷热冲击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都属于可靠性试验的一种。
在产品生产前或生产后对其进行质量测试可以帮助预测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冷热冲击试验冷热冲击试验是将被测材料或零件在热箱和冷箱之间不断切换,以模拟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产品的使用条件。
冷热冲击试验常用于测试产品的热胀冷缩性和耐热性,如汽车外壳、电子元器件、机械零件等。
通常,冷热冲击试验会以快速温度变化的形式进行,使测试材料或零件在一定时间内分别处于高温和低温环境内,然后在这两个环境之间反复转换,观察其耐热和耐冷性能的变化,以此检验产品的质量。
这些快速的温度变化在短时间内会导致材料的热胀冷缩和应力积累,这些条件是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冷热冲击试验的过程非常严峻,能够挑战产品的真实环境中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
温度循环试验温度循环试验是将测试材料或零件置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中,使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然后在低温环境中进行另外一段时间,以此重复进行,来检验材料或零件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与冷热冲击试验不同,温度循环试验的环境温度变化相对缓慢,且变化预测性更强。
它通常用于测试产品在稳定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如可靠性、气密性、机械性能等。
与冷热冲击试验相比,温度循环试验更加耗时和耗费资源,但它可以更细致地检测产品的稳定性。
区别和联系在实际应用中,冷热冲击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温度的快慢变化,两者的试验理论与实践也有区别。
一般来说,冷热冲击试验注重材料的抗快速温度变化的能力与应变能力的评估,同时也关注于产品的可靠性和永久性的稳定性实验;而温度循环试验则关注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注重对产品进行长时间、正常温度条件下的质量评估。
此外,冷热冲击试验和温度循环试验通常根据产品要求指定不同的方案,目标与范围也不尽相同。
在产品实际测试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规定和标准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案,并综合考虑两种试验的结果,以衡量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塑胶家具耐冷热循环测试标准一、测试目的本测试标准旨在评估塑胶家具在冷热循环条件下的耐久性和性能表现,以确保其能够满足用户和使用环境的需求。
二、测试范围本测试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塑胶家具,包括但不限于桌椅、柜子、储物箱等。
三、测试方法1.将待测塑胶家具放置在测试设备中,确保家具固定稳定。
2.将测试设备温度设定在-20℃、23℃和60℃三个温度点,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循环。
3.在每个温度点保持一定时间,例如每个温度点保持1小时,然后进行温度变化。
4.循环次数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寿命要求而定,一般不少于500次。
5.在循环结束后,对塑胶家具的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在冷热循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四、测试设备1.测试设备应具备可靠的制冷和加热功能,以实现所需的温度控制。
2.设备应具备足够的空间,以容纳待测塑胶家具,并保证其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3.设备应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以防止异常情况对测试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五、测试流程1.将待测塑胶家具放置在测试设备中,并固定稳定。
2.将设备温度设定在-20℃、23℃和60℃三个温度点。
3.启动设备进行循环,每个温度点保持1小时。
4.循环结束后,取出塑胶家具,并对其进行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检测。
5.记录测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6.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7.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8.如果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产品,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试。
六、测试周期1.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寿命要求,确定耐冷热循环测试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2.一般建议进行至少500次循环测试,以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在测试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循环次数和间隔时间。
4.测试周期应根据产品研发、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七、测试数据分析、评估与报告生成1.对每次测试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包括外观变化、尺寸变化、物理性能变化等。
家具油漆冷热循环测试标准家具油漆是许多家居装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保护家具表面,还可以美化家居,提高家居的质感。
然而,由于天气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油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开裂、变色、褪色等。
为了保证油漆的质量和稳定性,生产厂家会进行各种测试,其中包括冷热循环测试。
冷热循环测试是指将家具经过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反复变化,以测试油漆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该测试可以评估油漆的质量和性能,以确保其能够耐受各种环境的影响而不会出现损坏或变质。
家具油漆冷热循环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步:1. 温度控制测试前,需要在实验室里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温度进行调节。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该步骤中,实验室的温度一定要达到标准温度范围内,并且稳定在该温度范围内。
温度调节范围往往依据国际标准或制造商制定的标准进行,一般情况下,温度区间会在 -20℃到+55℃之间。
温度的变化速率也会根据实验标准和时间进行调节。
2. 试图制备试件制备是该测试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包括在试验之前制作出木制和纸制的样品。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对木制试件进行烘箱处理,以去除木屑和其他杂质。
然后,需要为每个木制试件涂上一层油漆,以及将滤纸贴在试件上。
一旦油漆干燥,就可以将每个木制试件爆震在中间的锁定架上。
3. 冷热循环测试在制备好试件后,接下来就是冷热循环测试。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将木制试件放入温度循环试验箱中完成。
在整个测试期间,试件会在不同的温度下转移和保存。
温度变化会在预定的时间到达其最高温度,并在锁定位置保持适当的时间,以便进行比较或添置引导。
接着,温度开始按照预设程序降低,以使试件回到最低温度。
不同的测试次数和持续时间依据不同的产品和测试标准进行调整。
4. 样品的检查冷热循环测试之后,每个样本都会进行检查。
检查主要是观察油漆和木件是否出现裂缝、脱落、变色、变形、褪色等不正常现象。
只有经过这种严格的测试,我们才能保证油漆对家具的保护和修饰性能符合要求,确保家具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发动机冷热冲击试验现代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经历冷热循环的冲击,这种冲击对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其设计阶段通常会进行冷热冲击试验,以评估其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是指在特定温度条件下,通过频繁变换发动机工作状态,模拟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经历的冷热循环过程。
这种试验可以帮助发动机制造商评估其设计的合理性,验证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为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发动机冷热冲击试验时,首先需要确定试验的温度范围和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这里包括了发动机工作温度的上下限,以及冷热循环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参数。
通过合理地设置这些参数,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试验中,通常会采用专门设计的测试台或设备来模拟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状态。
这些设备通常包括恒温箱、冷却系统、加热系统等部件,可以精确地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和记录发动机的工作参数,包括转速、温度、压力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波动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和问题所在。
通过对冷热冲击试验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首先,发动机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特性和性能表现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其次,长期处于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发动机会出现一些损耗和老化现象,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最后,发动机冷热冲击试验可以为改进发动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帮助提升其性能和可靠性。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发动机冷热冲击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实践,可以为发动机制造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不断优化发动机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寿命,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正规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冷热循环试验方法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冷热循环试验方法是一种测试旋转电机定子线棒绝缘性能的方法,可以帮助确定线棒的绝缘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这种试验方法可以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模拟电机运行的环境,从而评估线棒的绝缘性能。
在进行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冷热循环试验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其中包括一个温度控制系统、一个旋转电机定子线棒、一个绝缘测试仪器和一些毛巾等。
试验步骤如下:
1. 将旋转电机定子线棒插入绝缘测试仪器中,并连接电源。
2. 调节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温度在室温到80°C之间波动。
3. 启动旋转电机定子线棒,使其运行至试验温度。
4. 将旋转电机定子线棒从测试仪器中取出,并用毛巾擦干。
5. 将旋转电机定子线棒插入温度控制系统中,使其回到室温。
6. 重复步骤3到步骤5,直到达到所需的试验次数。
7. 将旋转电机定子线棒从测试仪器中取出,并读取绝缘测试结果。
根据标准要求,绝缘测试结果应该包括一个绝缘电阻值和一个绝缘温度曲线。
通过进行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冷热循环试验,可以确定线棒的绝缘性能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如果试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那么线棒的绝缘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电机在使用中产生故障。
因此,在进行线棒生产或销售之前,需要进行这项测试,以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冷热循环试验方法还可以用于测试线棒的机械性
能,例如拉伸强度和断裂强度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确定线棒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有助于确保线棒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
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是为了评估散热器的耐久性和性能稳定性,通常会根据相关的行业标准或产品规范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一般来说,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会包括以下内容:
1. 循环温度范围:规定散热器在循环测试过程中的冷却和加热温度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2. 循环次数:规定散热器需要进行的循环次数,通常会根据产品的预期使用寿命和实际使用环境进行确定。
3. 循环时间:规定每个循环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会在几十到几百小时之间。
4. 循环速度:规定温度的变化速度,以及冷却和加热的速度,旨在模拟真实的使用环境。
5. 测试样品数量:规定测试中所需测试样品的数量,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批量测试。
6. 测试参数:规定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监测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7. 循环后评估:规定循环测试后需要进行的性能评估标准,如散热效果的变化、材料损伤程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散热器冷热循环测试标准会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产品有所差异,可以参考相关的标准文献或咨询专业机构来了解具体的测试要求。
冷热循环试验方法冷热循环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用于评估材料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耐久性能。
该方法通过交替暴露材料样品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以模拟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评估材料的热膨胀、热收缩、热疲劳等性能。
冷热循环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体积变化,从而产生应力和应变,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在冷热循环试验中,材料样品通常经历多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加热和冷却阶段。
在加热阶段,样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以模拟高温使用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
在冷却阶段,样品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以模拟低温使用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
通过循环多次的加热和冷却,可以评估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性能变化情况。
冷热循环试验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制备:根据具体试验要求,制备符合尺寸和形状要求的材料样品。
2. 试验装置准备:根据试验要求,搭建合适的试验装置,包括加热和冷却系统,以及温度控制和监测设备。
3. 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验要求,设定试验温度范围、升温和降温速率,以及循环次数等试验参数。
4. 样品暴露:将样品置于试验装置中,开始进行冷热循环试验。
根据试验参数设定,加热和冷却系统会使样品在高温和低温之间交替暴露。
5. 温度监测:在试验过程中,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数据记录设备对样品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6.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束后获得的温度数据,分析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和应变情况,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
冷热循环试验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材料研发和工程设计中,冷热循环试验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寿命预测和质量控制。
例如,汽车工业中的发动机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中的飞机材料、电子产品中的芯片等都需要进行冷热循环试验,以保证它们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可靠性和性能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冷热循环试验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制备工艺等。
因此,在进行冷热循环试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应用要求,合理选择试验参数,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编 号
RY-STD-04-005
页 数
1 of 2
一、检验项目:冷热循环
二、定 义:针对待测物(以下简称为试片)做-30℃~80℃之温度循环24次测试。
三、适用范围:本标准检验方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须做信赖度测试之试片。
四、目 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仿真原料储存、运输及生产制造时所碰到的最恶劣情况。
五、样品准备:
1、制备FILM 试片的规格为150mm*150mm 。
2、制备GLASS 试片的规格为300mm*300mm 以上。
3、成品
六、使用装置:环境测试机*1。
七、操作步骤:
1、将试片测得线性,并制作表(一)。
(请参考线性标准检验方法RY-STD-01-004)。
2、打开环境测试机扣环,将试片立于放置架上,扣上门环。
3、确认冷水塔及空压机有无运作,打开其开关。
4、按下POWER(红色),显示MENU 选单。
5、先按SHIFT + MONI 或直接按(1)进入MONITOR 1。
6、确认MODE = P. STOP(在停止状态中)。
7、进入MENU/SUB SET MENU 画面确认在OPERATE MODE 选择PRG 。
8、进入MONI 1,按R/S 键即可测试。
9、测试完毕后,仪器会自动停止,取出试片于室温下静置24小时。
10、进行线性后测。
(请参考线性标准检验方法RY-STD-01-004) 11、进行外观测试,并制作表(二)。
(请参考外观检测标准检验方法RY-STD-02全项) 12、进行透过率测试,并制作表(三)。
(请参考透过率标准检验方法RY-STD-03-008)
2Hr
0.5Hr
85°C
冷 热 循 环
25°C
2Hr
0.5Hr -40°C
0.5Hr
6Hr/cyclex24
0.5Hr
Figure4-2: 温度循环示意图
八、检验数据处理: 1、表(一):线性测试记录(《产品测试记录表》)。
2、表(二):外观检测记录。
3、表(三):透过率检测记录。
编号RY-STD-04-005 页数 2 of 2
冷热循环检验记录及报告
试片种类:
放入:年月日时分
取出:年月日时分
表(一):线性测试记录(《产品测试记录表》)。
表(二):外观检测记录
测试前外观状况测试后外观状况
备注:
表(三):透过率检测记录
测试前透过率(%)测试后透过率(%)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