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197.65 KB
- 文档页数:2
实施互动式教学,构建高职英语高效课堂摘要:随着高效的扩张,学生数量急剧膨胀。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大量膨胀让更多学生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较差,这些都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效率的直接因素。
作为外语的英语,力求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重点,而这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课堂教学进行革新,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英语;高效课堂;互动式教学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为主,目的是能为学生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
就英语而言,翻译、口语表达能力都是高职阶段培养的重点。
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发现,一方面因教师观念的僵化,另一方面因学生基础知识的影响,都让这些目标实现起来十分困难。
文本结合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以互动式教学法作为支撑,探究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首先从教师层面讲,主要是在思想方面过于僵化,这就导致教学方法上过于单一。
从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情况分析来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半数以上教师基本还是采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模式来进行英语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对单词采用先教后学的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就算完成。
对于阅读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学效率较低。
其实,很多教师虽然能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但往往在课堂教学中又会情不自禁地开始大讲特讲,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不愿意放下多年以来所形成的习惯式操作,另一方面则是在现有的考核和考试制度下,教师担心因成绩的不理想而影响到自身利益,往往因“恨铁不成钢”的思想而让自己想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说,一是英语基础较薄弱。
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本来知识结构就相对较差,有很多学生不要说基本的语法弄不懂,就是单词的记忆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尝试【摘要】本篇文章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引入了学生参与度高、灵活性强的互动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尝试。
进一步对实践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等方面的变化。
最后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展望,总结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这一研究对于促进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学生为中心、互动教学模式、实践尝试、实践效果、教学模式改进、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的对象。
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有必要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和同学展开有效的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以期为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打破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构建起更加平等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沟通。
基于“支架”理论的高职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探究摘要:课堂互动教学力图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支架”理论英语互动教学课堂互动教学力图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显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如何建构基于“支架”理论的高职英语互动教学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内涵1、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思想和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只能是每个学生主动地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加以建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于1930年前后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后者则由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中,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
2、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1)支架式教学的定义“支架”( scaffold)本是建筑业中的一个用语,也叫“脚手架”或“鹰架”。
在这里,“支架”是一种比喻,伍德(wood, bruner&ross,1976)最先借用了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
后来卡兹登(cazden,1979)将这种比喻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学支架。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结构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界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实施、管理调控为支架。
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策略探究引言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而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就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策略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理解师生互动的重要性1.提高学习效果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2.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增强学习动力。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良好的成长。
二、师生互动策略1.开放式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开放式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2.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英语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互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课堂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角色扮演4.反馈和鼓励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
无论是在回答问题时还是在课堂表现中,都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也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5.利用多媒体在英语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师生互动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视频或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