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空间中形式美法则
- 格式:ppt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21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尽管建筑形式千差万别,尽管人们的审美观各不相同,但这些建筑美的规律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创作历史发展中的总结,也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
在设计中应遵循这些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创造出符合美的规律的建筑体形与立面。
建筑的形式美原则主要有:(一)统一与变化(二)均衡和稳定(三)对比与微差(四)韵律(五)比例与尺寸(一)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即“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法则。
它是一种形式美的根本规律,广泛适用于建筑以及建筑以外的其它艺术,具有广泛的规律性和概括性。
任何建筑,无论它的内部空间还是外观形象,都存在着若干统一与变化的因素。
如学校建筑的教师、办公室、卫生间,旅馆建筑的客房、餐厅、休息厅等,由于功能要求不同,形成空间大小、形状、结构处理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必然反映到建筑外观形象上,这就是建筑形式变化的一面。
同时,这些不同之中又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如使用性质不同的房间,在门窗处理、层高开间及装修方面可采取一致的处理方式,这些反映到建筑外观形态上,就是建筑形式统一的一面。
因此,建筑中的统一应是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以及使用功能的统一,变化则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又使建筑形象不至于单调、呆板。
复杂体量的建筑,根据功能的要求,常包括有部分及附属部分。
如果不加以区别对待,都竟相突出自己,或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就会削弱建筑整体的统一,使建筑显得平淡、松散,缺乏表现力。
因此,要强调主次分明的统一。
在建筑体形设计中常可运用轴线处理,以低衬高及体形变化等手法来突出主体,取得主次分明、完整统一的建筑形象。
(二)均衡和稳定建筑造型中的均衡是指建筑体形的左右、前后之间保持平衡的一种美学特征,它可给人以安定、平衡和完整的感觉。
均衡必须强调均衡中心,均衡中心往往是人们视线停留的地方,因此建筑物的均衡中心位置必须要进行重点处理。
根据均衡中心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
室内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作者:吴晓燕来源:《艺海》2011年第07期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的艺术美。
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思维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能充分调动艺术的、技术的手段,给人们创造功能合理、优美舒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
为此,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应充分应用形式美法则进行设计,创造出理想的、美的、值得人们赞叹的室内空间环境来。
哲学家康德指出:“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无疑是形式。
”形式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存在形式。
英国现代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论》中论及了“形式”的概念,他认为:就造型艺术而言,“形式”主要是指造型的基本构成要素——形与色的有秩序的组合关系与方式。
而建筑,作为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为此,不仅要赋予它实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美的属性。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其出发点是创造有文化价值的生活环境。
室内设计师也是艺术家,应当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调动和使用各种艺术的、技术的手段,使设计达到最佳声、光、色、行的匹配效果,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要创造出这样的空间环境,就必须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设想,直至把它变为现实,给人们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一、变化与统一从美学历史上看,最早提出和谐美学的流派当属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其基本主张是“美在和谐,和谐源自对比统一。
”深刻领悟和谐美的基本内容——变化与统一,是实现和谐美的先决条件。
变化与统一是构成形式美的两个基本要求,也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
变化即画面组合部分的本质区别,具体表现为相异造型形象的布局形式。
在室内设计中,空间形态、色彩、材质、灯光等的多样性集多种变化为一身,组合出各式各样的空间形象。
从而赋予了空间的独特个性。
在具体运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在室内设计中来寻求变化。
空间设计形式美法则
1.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在空间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中轴线,两侧的元素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相对应。
均衡则是通过不对称元素的布置来达到整体的平衡感。
对称与均衡可以营造出稳定、有序和和谐的感觉。
2.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尺度则是指物体的实际大小与周围环境或人体尺寸的关系。
合适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空间显得舒适、和谐,并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3.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通过差异来突出元素之间的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等的对比。
调和则是在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相似或相近的元素来达到整体的和谐。
对比与调和的运用可以增加空间的张力和趣味性。
4.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元素在空间中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而韵律则是指这种重复或变化所形成的整体感觉。
节奏与韵律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强空间的动感和连贯性。
5. 统一与变化:统一是指空间中各个元素之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而变化则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元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统一与变化的平衡可以使空间既具有整体感,又充满活力和趣味。
这些空间设计形式美法则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灵活运用这些法则来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愉悦的空间体验。
形式美的六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六大基本法则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称性:形式美中经常存在着对称性,即左右或上下对称的形式排列,给观者一种平衡和谐的感觉。
对称性可以是完全对称,也可以是部分对称。
2. 秩序和整齐:形式美通常呈现出一种秩序和整齐的安排,无论是空间上的布局还是组织上的结构,都给人以有序和清晰的感觉。
3. 重复和律动:形式美中的元素常常重复出现,并通过某种规律的方式排列,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律动感。
4. 比例和尺度:形式美中的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大小上的比例关系,还包括形状和位置的关系,使整体呈现出一种协调和谐的效果。
5. 简洁和极简主义:形式美中经常体现出简洁和极简主义的特点,去除冗余和繁杂的元素,保留必要的、精确的、精华的部分。
简洁的形式往往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6. 独特性和个性化:形式美中的元素往往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通过一些独特的形状、色彩、纹理等来表达创作者的个性和风格,给人一种独特和独具一格的感受。
三大构成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指建筑设计中的三大构成要素,即比例、对称和轴线。
1. 比例:比例是指建筑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建筑物看起来舒适和谐,给人一种美感。
2. 对称:对称是指建筑物在平面布局或立面形式上左右对称或轴对称。
对称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稳定和平衡,也能够给人一种秩序和谐的感觉。
3. 轴线:轴线是指建筑物中的主要线条或主导线。
它可以是垂直于地面的竖直轴线,也可以是水平或倾斜的轴线。
轴线在建筑设计中起到引导和组织空间的作用,能够使建筑物具有方向感和层次感。
这三大构成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建筑物的形式美。
它们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建筑物在视觉上更加美观、和谐和有序。
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形式美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平面设计、雕塑、绘画、建筑、室内设计、以及装饰艺术在审美和艺术追求上联系到一起的思想。
形式美是设计者和艺术家关注外观、形状、空间、颜色、质地、平面结构、及空间层次的过程,以及创造出综合性的审美经验的手段。
形式美的追求有一定的法则,以下是一些最重要的法则:一、和谐统一和谐统一是形式美的核心原则,它要求各个层面的设计和空间的组合要保持和谐统一。
在色彩设计、空间分布、构造元素的配置上,必须保持有机的整体性,达到一种协调性,使人产生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
二、简洁大方在形式美设计中,简洁大方代表着一种精致而不失典雅的特质。
它反映的是一种简单、高雅的审美,突出了基本的形状,使空间不加修饰地跳脱出浮华,展现出真实的审美美感。
三、强调风格风格是指设计作品和空间所具有的独特感受,强调风格要求设计者在建筑、装饰中运用独特的手法,达到独一无二的效果。
艺术对比、色彩突出、形体较量、尺度变化、抽象处理等,都可以创造出具有强烈个性的审美感受。
四、利用细微变化设计细节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细节的变化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具有魅力,也可以起到突出一项设计或空间的作用。
细节的变化可以体现材料的特性,也可以改变整个空间的氛围,最终达到将艺术与空间紧密融合的效果。
五、强调动态变化强调动态变化是形式美的一种重要技巧,它能够将艺术与时间相融合,使混凝土抽象感受得以表达出来。
动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品的美感,使它比静态美更加饱满而活泼,增强了空间的审美感受。
以上就是关于形式美法则的一些介绍,它们共同构成了形式美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让人们在审美和追求美的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
形式美法则的应用使设计者们得以在创作中实现自我的空间表达,将自然的美活泼的艺术与抽象的形式完美融合,从而达到一种独特而完整的美感。
形式美的规律法则
1. 对称性:在设计中,对称是一种常见的美学规则。
对称可以在许多方式上实现,例如垂直对称、水平对称以及轴对称等。
2. 金字塔:设计遵循金字塔规则就是将页面分为三部分:顶部重要信息,中间内容,底部较少的信息。
3. 色彩:在美学上,颜色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用于创建对比、进度、平衡和焦点等元素。
4. 纹理:通过纹理的使用,可以增加视觉的深度、细节和兴趣,纹理可以创建出许多各种效果,包括结实、柔软、固体、流体等。
5. 反复:重复可以创建出颜色、形状、大小和纹理等元素的连贯性和平衡性。
6. 对比: 通过对比,您可以创建出明亮与暗淡、大和小、符号和形状等元素的区别。
7. 对齐:对齐是一个可以增加页面必要结构的重要的美学规则。
通过对齐,您可以将元素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创建出一种整洁、有序和平衡的界面感。
8. 百分比:在设计中,通过使用百分比可以简化相关设计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
的关系。
它也会增加页面的排版稳定性。
9. 距离:元素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一种平衡和相对关系。
在机制中,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距离的大小能够决定整个界面的概念和风格。
10. 空间:空间常用于设计中构造元素之间的呼应和平衡。
它可以使设计更具深度和层次感,而不仅是一个平面。
建筑的形式美法则是怎样的?
在建筑的形体创作和立面处理时,设计者需要对其各部分体量和立面的比例进行推敲,对塔楼和裙楼的空间构图进行均衡,对其材料,色彩,虚实的对比关系进行处理,因此,建筑的形式美法则是建筑师所要遵循的基本美学原则。
以下具体来说说建筑的三大形式美法则:
(一)统一与完整
最.伟大的艺术,是把最.繁杂的多样变成最.高度的统一。
一切优秀的建筑,必须体现平面、立面、剖面的统一这个原则。
多样统一堪称之为形式美的规律,其它原则如对比、韵律、比例、尺度、均衡等则是多样统一在某一方面的体现。
(二)均衡与稳定
均衡与稳定,是与重力有联系的审美概念。
均衡,着重于建筑左右或前后以及周围相邻环境间对视觉感受的轻重关系;稳定,着重于建筑上和下,大与小所呈现的视觉感受的轻重关系。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建筑形式要素的有规律的,连续的重复。
各要素之间保持恒定的距离与关系,它就像乐曲中的鼓点和节拍,富有机械美和动态美。
韵律是指建筑形式要素在节奏基础上的有秩序的变化,高低起伏,富于变化美与动态美。
节奏是韵律的纯化,它富于理性,韵律是节奏的变化,它充满了情感色彩,表现出一种韵味和情趣。
以上就是建筑的三大形式美法则。
通过这些基本的美学原则表现出建筑的立体美和形态美,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感受。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1.功能性和实用性:建筑首先需要满足其所承载的功能和使用的需求。
无论是住宅、商业建筑还是公共设施,都应该以符合实际需求和功能为前提,形式美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
2.协调性和统一性:建筑的外观应该与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相协调和统一、建筑物的大小、比例、形状、色彩等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其他建筑相搭配,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3.独特性和创新性:建筑形式美应该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新颖的造型、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表现力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筑师可以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例如折线、曲线、立体形状等来实现这种独特性和创新性。
4.材料和技术的合理运用:建筑形式美需要考虑材料和技术的运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来表现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例如,对于现代建筑,可以运用现代材料和工艺,例如混凝土、钢结构和幕墙等,来展现建筑的现代感和科技感。
5.尺度和比例的平衡:建筑的尺度和比例关系对于形式美至关重要。
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应该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避免过高或过大的建筑对周围环境造成压迫感。
6.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建筑形式美需要注重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和立面处理,可以创造出舒适、开放的空间感和具有生命力的建筑形态。
7.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建筑形式美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体现当地的历史、地域和文化特色。
建筑应该有一种与当地风土人情相契合的特色和风格,既能引领时代潮流,又能传承历史和文化。
总之,建筑形式美是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之一,它体现了建筑的风格、特色和品位。
通过合理的功能性、协调性、独特性、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尺度和比例的平衡、空间感和动感的营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考虑,建筑师可以创造出富有艺术感和美感的建筑形态,使建筑成为城市的亮点和标志。
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均衡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在外表上的美感,它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形式结构、色彩、线条、比例等方面的美感。
在艺术创作中,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它们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美观,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
对称是指在空间上,物体的两侧或多侧对称排列,形成一种镜像的关系。
在艺术作品中,对称常常被用来表现稳定、平衡、整齐的美感。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对称的立面和平面布局能够给人以庄重、稳重的感觉;在绘画中,对称的构图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
对称不仅存在于静态的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在动态的表现形式中得到体现,例如舞蹈中舞者的动作、音乐中旋律的编排等都可以通过对称的手法来营造美感。
而均衡则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分布、比例、色彩等方面的平衡。
艺术作品的均衡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平衡,即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在各个方面的平衡。
在绘画中,色彩的均衡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统一;在音乐中,旋律和节奏的均衡能够使乐曲更加动人。
均衡的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在欣赏时感到愉悦、舒适。
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它们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对称的立面和平面布局能够使建筑更加庄重、稳重;在雕塑中,对称的造型能够使作品更加美观、动人;在舞蹈中,舞者的动作和姿势的对称排列能够使舞蹈更加优美、动人。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均衡也是同样重要的,它能够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对称与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它们能够使艺术作品更加和谐、美观,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感受。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常常运用对称与均衡的手法来营造形式美,使作品更加动人、令人难忘。
形式美的追求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对称与均衡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因此,对称与均衡作为形式美的重要法则,值得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加以重视和运用。
室内设计中形式美法则的思考及运用探讨摘要:通过对形式美各法则的思考,印证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提供多种手法借鉴。
关键词:形式美;变化统一引言室内设计根据各个具体不同空间特点所表现的比例均衡、节奏韵律诸形式特征,更可以演绎为种种方法乃至要素的运用。
一般来说适合平面设计和立体造型设计课程中的形式美方法均能适用而予以借用,所以我们暂时放开美学辩证法的三条或一条的经典主张,单就实用方便起见列举如下:(1)形色要素:形状、大小、色彩、方向、进深、主次、数量……(2)应用目的:通过对比强调重点;通过统一强化整体;(3)方法列举:变化统一原则从种种侧面的契入,纵有交叉统一,无非丰富生命形态的多姿和律动,大纲下的功能菜单目录而已。
形状与结构、比例与尺度、方向与位置、层次与空间、材质与肌理、色彩与调性、重点与呼应、数量与运动、渐变与特异、节奏与韵律、平衡与对称、分解与重组、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针对室内设计领域则必须符合室内功用的要求,这是为人尤其是为他人的设计与纯粹个人审美自娱的绘画最大的区别。
当然室内设计保持这样一种角度和姿态只是一个大原则。
各专业配套设计似有更丰富的角度来体现,将来也应有更丰富的内容来扩充。
室内设计作为其总合整体的形体关系、色彩关系、肌理质感、空间渗透、时间概念的融入往往也是有机而不可割裂的,同时,形式美的设计虽然属于整体,但也不乏独立性。
所以,以下分项随兴而谈的内容,哪怕三言两语仅仅单独一种方法的切入,其作用即本来是交叠复合的,兹作分析前之必要说明。
1、形状与结构、比例与尺度视觉艺术的对象不外乎形形色色,形形色色是仅凭你我视感官即能捕捉的,结构则除了依靠你我的眼睛还必须参与心眼才能达成准确的理解。
在建筑室内中,各空间或界面无论是要素本身,还是各要素间的组合,以及某一组合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比关系。
互相形成制约的同时也互相辅成,所以和谐本身真的是一很宽泛的范畴而非限制。
艺术大观 Art Panorama100形式美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余峻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摘要:形式美是艺术创造追求的重要目标,它在作品的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方案中充分利用了材质的特性,并且运用了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营造出一种既现代,又简约的艺术意境。
关键词:形式美;室内设计;对称与均衡;节奏韵律一、引言自从人类有了审美意识,如何运用形式美表达心中的美感就一直是人们不断探求的目标,从古代毕达哥拉斯学派对黄金分割率的发现,到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无不留下先哲的身影。
所谓形式美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点、线、面、色、形、声等),及其组合规律(平衡、对比、对称、整齐、比例、节奏、韵律等)表现出来的美。
作为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那样才能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作品,引导消费者更好地欣赏美、发现美与享受美。
本文就以本人设计的一个室内装修作品为例讨论一下如何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设计创新。
二、材质与风格的设计众所周知,材料的自然属性自有其特殊的美学意味。
比如从色彩的属性来说,黑色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美感,而红色让感觉热血与激情,象征鲜血与革命;从形态上来说,直线给人稳定与直爽之感,而曲线则给人优雅、柔和的美感,等等。
该设计方案主要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在整个设计中,以直线为主,无论是地面的黑色的波导线,还是沙发、家具等的造型都是一种简洁的直线风格、方形几何结构为主,仅在餐桌上方用直木组合成一个波浪形的装置,权作点缀。
地面的瓷砖铺贴以及天花板的几何形式吊顶,明确地区分了空间的功能属性。
以直线为元素组成的几何形式的设计使得室内空间在视觉上获得极大扩展。
在色彩上,整体上以黑白色灰基调:灰色的地砖、浅灰的沙发、深褐色的木材、黑色的波导线、白色的墙面,经典的黑白灰颜色搭配,拉伸了室内空间的纵深感。
色彩搭配朴素大方,营造出宁静惬意的家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