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与装饰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18.89 MB
- 文档页数:8
装饰基础知识点总结装饰是指在建筑、室内设计等领域中用于装点、美化和提升物体或环境的艺术性处理。
装饰可以包括各种材料、颜色、图案、纹理、形状等元素的运用,以及对空间、物体、建筑等的布置和组合。
装饰是艺术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赋予事物以美感和情感,引导人们的视觉体验,提升空间的舒适性和品位感。
在装饰领域,有许多基础知识点值得我们了解和掌握。
一、装饰的历史与发展装饰作为一门艺术和设计的领域,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在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中,人们就已经开始运用装饰元素来美化建筑、器皿、家具等物品。
在中世纪欧洲,哥特式装饰风格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到了近现代,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装饰艺术也逐渐走向多样化和现代化。
在20世纪以来,装饰设计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断吸收和借鉴各种文化、艺术和技术成果,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和形式。
二、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平衡、对比、重复、节奏、比例、光影、颜色等。
平衡是指在视觉上达到稳定、均衡的效果,可以采用对称、轴对称、平衡对比等手法来实现。
对比是通过形状、大小、颜色等元素的差异来产生视觉冲突和张力,使整体更有趣味和变化。
重复是指在设计中运用相似的图案、图像或元素,使整体具有连贯性和统一性。
节奏是指通过元素的有序排列和连续变化来营造出一种动态感和韵律感。
比例是指在设计中合理地控制各种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使整体看起来协调和美观。
光影和颜色是装饰设计中重要的表现手段,它们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为空间和物品增添生动和立体的效果。
三、装饰设计的艺术风格装饰设计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历史和个人喜好来选择。
常见的装饰艺术风格包括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每种艺术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古典主义强调秩序、对称、平衡,新艺术运动注重自然、曲线、图案,现代主义追求简约、功能、实用等。
《图案与装饰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每小题4分,共40分)1、把一个完整的自然形象,按意图分割成若干片断,然后再把每个片断按一定的间距进行排列组合的方法称为()。
A、多幅隔式拼合构形B、饱和构形C、单幅隔式拼合构形D、轮廓构形2、()的目的,就是试图在写生的前提下,通过对自然物的形与色的改变使学生掌握装饰形、装饰色、装饰构图的基本规律。
A、自然色彩写生B、装饰色彩写生C、考证式写生D、表示绘画写生3、(。
)的描绘除了利用装饰形、装饰色、装饰构图外,意境在其中与其他类型的图案相比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A、人物图案B、风景图案C、具象图案D、动物图案4、()是装饰图案写生最常用的手法。
A、考证式写生B、装饰色彩写生C、绘画式写生D、表示绘画写生5、()不是对自然形的摹写,它有一个由自然形到装饰形的过程,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自然风景的形、色进行归纳。
A、风景图案B、动物图案C、人物图案D、几何图案6、自然中大部分()都是人为制造的,它带有直观的理性和严格的秩序感。
A、立体形B、直线形C、曲线形D、对称形7、以对称色彩为原型加以适当的改动,对称的特征便会逐渐消逝,很快被另一种色彩现象所替代,即,()。
A、色彩的视觉平衡B、色彩强比较C、光与影D、色彩的极度简化8、()的这种不乱性与形象对称形成的比较呆板、严肃、缺少流动的韵律觉得不同,它能够发生一种极为轻松的心理反应,是取得装饰趣味的最首要身分之一。
A、色彩对称B、构图对称C、造型对称D、光影对称9、()是一种强调,是在一定的秩序和组织范围内,有意图有目的突出某一形式、某一重点产生相互衬托效果构成特殊的形式趣味的常用手段。
A、造型对比B、形式对比C、视觉对比D、向对称的转化10、形成()的因素是多元的,光线的照射方向只要稍有变化,就能使特别敏感的人觉察到同一肌理的细微改变,颜色的变换使视觉对已熟悉的肌理产生异样的感受。
A、触觉肌理B、嗅觉肌理C、质感纹理D、视觉肌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色相比较:2、点染:三、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1、装饰点的选择是仅凭一时的突发灵感,一种随便的行动。
图案与装饰基础心得江锟<21014023012>装饰图案设计是我们这学期一门专业基础课,他是向专业课过渡型课程。
在刘老师的教导下,我理解到装饰图案不仅是简单造型艺术,更是发展新思路,新事物的开端。
通过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提高我们专业基本素质,培养创造精神,也为今后专业应用打下牢固基础。
在学习了刘老师的装饰图案学之后我认识到:装饰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分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之一。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的事物,美的图案,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善于发现它们。
叶老师培养我们形象思维的训练,图案教学存在图案变形,再抽象,不断的提炼装饰的形式美。
在叶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体会到的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平时我们设计的东西都是流于素描写生的方式方法来创作,比较被动,缺乏创新精神,思维也不够灵活,设计出来的图案尽管符合构成规律,但却缺少情感和人文内涵,失去了生气和美感。
在叶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不只对绘画技巧进行训练,更重要的对我们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抛开一切之前的只写实的画法,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图案在组合,创造出新的图案。
发散性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增强形态的应变本领,拓展自身的装饰艺术天地。
绘画是适应人的感官快感,人们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把形式从现实感官的具体事物中分化出来,转化为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的形式美,从而超越了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而达成这一转变结果的条件是客观事物中所具有的行使因素必须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构成,这些规律便是形式美法规。
将这些法规应用在各种装饰中,并获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
这些法规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提法,诸如变化,统一,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条理,反复,对比,调和等。
上了刘老师的课让我认识到事物总是蕴藏强大的生命力的。
我们的认识和观念经历几波几折,从基础图案课程在课题上认识新图案,到重新认识装饰图案的意义,又经历不断调整创新,逐渐打破我们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