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157.00 KB
- 文档页数:18
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1 / 11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 下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 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播B.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 文明的交流与互鉴D. 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2. 在《史记》中记载了秦二世是通过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登基的,但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简牍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说明对秦朝的历史研究( )A. 《史记》记载不可靠B. 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文献C. 考古发现完全可靠D. 应注重二者的相互印证3. 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1800-1810年更达2600万两。
但1831-1833年间约有1000万两从中国流出,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虎门销烟B. 鸦片输入C. 鸦片战争D. 被动开放4.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这主要反映了( )A. 西方人普遍身体素质优于清朝国民B. 洋务派未认识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源C. 洋务派应注重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D.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毫无意义5.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美元,1914年已增至9.6亿美元。
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的是( )A. 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B. 开放通商口岸C. 巨额赔款D. 协定关税6.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这一“宝鉴”促使中国发生的变化是( )A. 从民主革命到民族革命B.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C. 从向西方盲目学习到立足国情D. 从学习政治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E.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2019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2分)面对当时的社会动荡,在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2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的再现历史。
如图反映的历史形势应属于()A.西周分封B.春秋争霸C.战国七雄D.五代十国3.(2分)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A.秦朝B.隋朝C.汉朝D,宋朝4.(2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相互交融的局面。
下列能够说明唐朝民族和睦的史实()A,遣唐使来华 B.文成公主入藏C.鉴真东渡日本D.玄奘西行天竺5.(2分)《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因素最有可能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爱国运动C.国共合作的实现D.国共两党对峙6.(2分)“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红军长征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抗美援朝7.(2分)如图是某学生学习解放战争某一战役时的课堂笔记。
笔记内容反映的战役是()◎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参战部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ff战军◎战果:歼灭国民党军55万,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8.(2分)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2分)对如图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2.(2分)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3.(2分)“自今以后,大清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贸易通商无碍,”该材料反映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2分)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使清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5.(2分)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76.4%,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B.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C.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D.中国人民英勇的民族抗争6.(2分)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中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求同存异原则C.”一边倒”原则D.不结盟原则7.(2分)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2分)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定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D.鸦片战争9.(2分)“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一切生物都不是上帝的创造,而是少数生物的直系后代……”提出上述观点的是()A.达尔文B.爱因斯坦C.牛顿D.哥白尼10.(2分)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历史笔记中有:“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关键词。
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A.B.C.D.2.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A.古希腊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中国文明D.古印度文明3.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
”这里的“许多伟大人物”包括()①但丁②莎士比亚③伏尔泰④达•芬奇⑤哥伦布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④⑤4.1929﹣1933年,当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时,苏联的经济状况是()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全面加速B.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C.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D.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经济恢复迅速5.拿破仑说:“它是一只船,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拿破仑所说的“船”指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A.B.C.D.7.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所以被定性为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是因为这场战争()A.因列强争夺殖民地而引发B.交战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C.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波及欧、亚、非及太平洋广大地区8.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新”在()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国家干预经济C.允许资本主义无限制发展D.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9.《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对这则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列强在华“机会均等”原则B.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美国独占中国的局面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10.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2019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全球华人,同根同源,不忘初祖,爱我中华”,这是2019年3月“中华民族万姓先祖报恩祭祖活动”的一段祭文。
祭文中“初祖”是指()A. 炎帝B. 黄帝C. 炎帝、黄帝D. 尧、舜、禹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 仁者爱人B. 以德治国C. 有教无类D. 因材施教3.如图思维导图所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A. 加速统一进程B. 巩固国家统一C. 加强经济管理D. 加强文化控制4.小历同学整理出“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官制”、“以孝治国”等关键语句。
他学习的内容是()A. 所以变法B. 北魏孝文帝改革C. 大化改新D. 明治维新5.“他应日本‘留学僧’的邀请,前后历时12年,经历了5次失败,终于在66岁时取得成功。
他将佛学、建筑、雕塑等技术带到日本”。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 张骞出使西域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郑和下西洋6.北方气候日渐恶劣南方战乱日趋频繁C.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北方D.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7.《宋史》记载,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驶人旁街小巷。
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A. 重文轻武B. 削弱相权C. 削弱地方势力D. 加强边疆管理8.元朝正式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辖权。
当时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A. 宣政院B. 台湾府C. 驻藏大臣D. 伊犁将军9.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
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①元明清馆②隋唐五代馆③辽宋夏金馆④魏晋南北朝馆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③①④②D. ④②③①10.“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
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
这首诗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180 年前发生的()A. 虎门销烟B. 黄海海战C. 廊坊之战D. 武昌起义11.2015年“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打捞起100多件文物,经确认为致远舰物品;2018年经远舰的残骸打捞成功,成为本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19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手工业生产工艺高超的是()A. 司母戊鼎B. 兵马俑C. 三彩骆驼载乐俑D. 青花扁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 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3.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A. AB. BC. CD. D4.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
“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 分封制B. 科举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5.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A.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C.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7.隋朝于公元 6 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历史。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A. 光武中兴B. 统一全国C. 科举制的创设D. 大运河的开通8.“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这一材料描述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是()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9.2000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带解析 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2分) 1.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或“殷商”,是因为下列哪一件事?() A.盘庚迁殷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平王东迁2.《汉书》记载:“臣以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该言论反映了() A.各国变法,竟相改革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秦始皇焚毁大量书籍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一位同学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4.“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6.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的含义是指() 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日军攻占山海关C.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 7.“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A.《申报》B.《解放日报》 C.《民报》 D.《中外纪闻》 8.“一五”计划期间,分配给钢铁等原材料工业、燃料工业、机械工业等部门的投资分别为64.9亿元、67.9亿元和69.3亿元,占整个工业基建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4%、25.5%和26%,三项合计为202.1亿元,所占比重高达75.9%.这些投入合计占到我国“一五”时期财政点收入的19.1%.政府此举()A.助长了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B.利于改变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C.忽视了其他非国有经济的作用D.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9.据图推断,1972年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一位威尼斯商人慕名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探讨了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还欣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最后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
”材料中“帝”指()A.蚩尤B.黄帝C.炎帝D.秦始皇2.(2分)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如图文物图片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是()A.B.C.D.3.(2分)先秦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下列思想主张最能体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的是()A.“道法自然”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兼爱”、“非攻”4.(2分)对下图解读准确的是()A.唐末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C.北方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D.说明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正确5.(2分)赵毅《中国古代史》记载:“宋太宗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
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
”可以看出()A.北宋重文轻武B.宋代重视科举C.宋代皇权至上D.末代国力强盛6.(2分)《元史•桑哥传》记载: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奏请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
材料说明()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B.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D.元代宜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7.(2分)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下列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8.(2分)《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D.白我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9.(2分)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的相应空格中,)1.面对诸侯争霸、社会矛盾尖锐的现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同一时期一位先哲主张因果报应,劝人向善、参禅悟道、脱离苦海、普渡众生、到达极乐。
据此可知这位先哲生活在()A.古中国B.古罗马C.古埃及D.古印度2.他笔下的角色无一不是多面复杂而纠结的,如哈姆雷特“在杀父之仇和良心不安之间优柔寡断。
”“他”是()A.但丁B.莎士比亚C.达•芬奇D.薄伽丘3.小明在阅读某历史书时,看到如下描述:……舰队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人口稠密的岛国。
我们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获得了他们的财产……当我抵达(古巴)的时候,我沿着海岸线向西行,发现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据此推断,这位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4.中世纪后期,西欧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他们建立的集中管理土地的机构是()A.租地农场B.庄园C.公民大会、D.分封土地5.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挤压和灾难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
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却极不光彩,以下能够证明这一点的史实有()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日不落帝国”的建立③“三角贸易”④法国大革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发生这种变化是由于()A.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颁布了《大宪章》C.亚历山大东征D.查理•马特改革7.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煤的储存丰富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C.采掘技术提高D.煤的出口量激增8.法国的国旗是三色旗,从左至右由蓝、白、红三色垂直而成,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中招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3分)下列都城遗址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2.(3分)大片黄色玻璃屋顶、红墙红柱及绚丽彩画给全部建筑披上金碧辉煌的色彩。
欧洲专家对此古建筑群赞叹不已,称“世界的奇观之一,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这段话反映的古代建筑工程是( )A.都江堰B.赵州桥C.长城D.故宫3.(3分)“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
”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使(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B.侵略势力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欧美各国获取了投资设厂的权利D.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4.(3分)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日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下列对其“变法”的含义解读中较准确的是( )A.开设近代工厂B.维护清朝统治C.改革政治制度D.创办新式学堂5.(3分)某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这段话旨在强调辛亥革命( )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C.改变了社会风俗文化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6.(3分)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
,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发动武装起义B.创建人民军队C.进行战略转移D.实现团结抗日7.(3分)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的兴起B.实业救国的热潮C.无产阶级的出现D.社会习俗的变迁8.(3分)下列是对建国以来的流行词汇进行的记录,其中属于80年代的是( )流行词汇(摘选)A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造反有理;红宝书;斗、批、改C个体户;迪斯科;民工潮D市场经济;不结盟、全方位A.A B.B C.C D.D9.(3分)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国家生产计划以外的产品。
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一、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对地方直接管辖的制度是()A.丞相制度B.刺史制度C.郡县制D.军机处2.(2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統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现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乾隆帝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历史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平定噶尔丹叛乱C.土尔扈特部回归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3.(2分)“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第一方阵。
然而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
”材料中“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指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2分)一帧历史照片、一幅数据图片…都孕育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造成右图1873~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下降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马关条约》的签订C.洋务运动的开展D.抗日战争的胜利5.(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像资本主义的革命。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6.(2分)1924年,孙中山说:“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由此可知,此军校()A.为了培养军事人才B.只招收国民党员C.由国民党独立创办D.孙中山为军校校长7.(2分)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报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系害平民……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这则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旅顺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8.(2分)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得益于()A.改革开放的实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9.(2分)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这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海南岛属于()A.民族自治区B.沿海开放城市C.经济特区D.特别行政区10.(2分)“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于()A.法兰克王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11.(2分)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造成洲际之间物种交流的原因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美国独立战争D.工业革命12.(2分)杰出的历史人物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历史的进程。
下列关于华盛顿和拿破仑相似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都领导国家取得独立C.都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D.都维护了国家的统13.(2分)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解决的民生问题是()A.维护国家统一B.大力发展教育C.农奴人身自由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14.(2分)“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的内容是()A.整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调整农业政策15.(2分)2019中考说明新增该国际组织目前拥有193个会员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友好交流与合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国际组织是()A.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D.欧洲联盟二、非选择题(共30分)16.(10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变法派辅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推行了不少的新政。
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
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摘编自蒋延《中国近代史》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
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一一携自《毛泽东选集》(1956年)材料三自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进程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光岁月。
弹指一挥间,40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蓬勃发展,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9%,2016年已经达到11.2万亿美元,对外貿易年均增长率达到16.3%,达到了3.7万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由大约200美元达到8900美元左右。
﹣﹣摘编自《华尔街见间名家专栏一一改革开放40周年为核心主线(总论篇)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戊戌变法推行的新政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变法派的代表人物。
这次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程中,实现和平过渡的创举是什么?这一事件后,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开启改革开放”的标志。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体系?(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改革推动社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17.(10分)在中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发展的方式不尽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作品是否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试金石。
一摘自德拉•塞德尔《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文明》材料三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贡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渐形成。
英国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一一摘自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是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示意图?与图二机构设立相关的人物是谁?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
并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英国资产阶级创造的“统治形式”对英国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外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不同?18.(10分)法律文献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展不断完。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写出这部宪法的名称。
这部宪法有何地位?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须布了一部法律文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请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
美国建国后,为解决各州各行其是,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美国制定了哪一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规定国家的立法权由哪个机构掌强?(3)1804年,巴黎的手工业者维克托拿着(拿破仓法典》激动地说:“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这体现了《拿破仑法典》中的什么原则?《拿破仑法典》的布产生了什么影响?(4)从中外法律文獻的发展中,请你谈谈对法律文献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对地方直接管辖的制度是()A.丞相制度B.刺史制度C.郡县制D.军机处【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統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现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乾隆帝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历史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平定噶尔丹叛乱C.土尔扈特部回归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分析】本题以在中国古代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依托,考查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帝时,居住在天山南部地区的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残害、奴役当地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1758年春,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第二年,在当地维吾尔军民支持下,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经过长达数年的斗争,清朝政府终于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朝统一了天山南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3.(2分)“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第一方阵。
然而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
”材料中“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指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
抓住题干的“英国”和“里程碑式的标志”进行分析,认识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