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第二版)第2章Hub原理与交换机设置互连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HUB交换机组网*一、实验目的及内容熟悉华为中低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了解交换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VLAN的原理和配置;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通过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配置,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理解VLAN的原理。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4台PC,两台智能交换机;双绞线若干;或者模拟软件1套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1、硬件连接,完成PC1、PC2、PC3、PC4到交换机SW1和SW2的网络连接,交换机SW1到交换机SW2的连接;PC1到交换机SW1控制线的连接,PC3到交换机SW2控制线的连接。
PC1连接SW1的Ethernet 0/0/1口,PC2连接SW1的Ethernet 0/0/2口,PC3连接SW2的Ethernet 0/0/1口,PC4连接SW2的Ethernet 0/0/2口,SW1和SW2使用各自的e3口互联。
要求在拓扑图上记录PC机实际的设备编号,PC机的网线对应的跳线架上的编号,PC机所连接交换机的端口的编号,交换机之间互联的所使用的端口编号。
拓扑图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后面的实验步骤。
2、使用超级终端,连接至交换机的控制台。
清除交换机现有的配置,重新启动交换机。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截屏)。
清除配置<quidway>reset saved-configuration重新启动<quidway>reboot注意:看清系统的提示,第一个问题请选择N,第二个问题请选择Y交换机重新启动后,输入<quidway>display save没有任何提示,表示配置已清空3、为PC1、PC2、PC3、PC4分别设置IP地址和掩码。
PC1为192.168.1.1掩码为255.255.255.0。
PC2为192.168.1.2掩码为255.255.255.0。
PC3为192.168.1.3掩码为255.255.255.0。
实验二对等网的连接一般对等网的组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不通过集线器(HUB)连接的对等网,简称双机互连,只适合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如果是三台计算机,则可以通过将其中一台机器上装上两张网卡的方法来解决;另外一种就是通过集线器(HUB)连接的对等网,下面就这两种形式进行讲解。
一、通过HUB连接的对等网实施步骤1、所需设备RJ-45接口网卡若干(根据需要连接的计算机数量决定)、双绞线若干米、水晶头若干个、HUB一个(类型及数量自行选择)。
2、安装网卡同不通过HUB连接的对等网。
3、HUB的安装将HUB所带的整流器电源输出端插入HUB的电源接口,接上电源。
4、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如果用HUB连接的话,则接线方法为两头接线标准一致,同为T568B或T568A 标准即可。
5、计算机的设置本节将仅以WIN 98操作系统下的安装设置方法来叙述。
图1首先右键单击“网上邻居”,打开属性(如图1),如没有网上邻居则需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网络”,在“配置”一栏中,单击“添加”按钮,在“请选择网络组件类型”中双击“协议”(如图2),然后在左边的“厂商”栏中单击“Microsoft”,在右边的“网络协议”栏中双击“TCP/IP”即可(如图3)。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添加“IPX/SPX兼容协议”和“NetBEUI”两种协议,最后回到“配制”一栏,点击"Microsoft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按钮,将“允许其他用户访问我的文件”和“允许其他计算机使用我的打印机”两项前都打上勾,再“确定”即可,最后在“主网络登陆”选框中选择“Windows登陆”。
图2图3接下来要再给本机绑定一个局域网中使用的固定的IP地址。
这个IP地址一般使用“192.168.0.n”(“n”为1~254之间的任意整数)的形式。
修改IP地址的方法:双击“已经安装了下列组件”列表框中的“TCP/IP -> XXX”(XXX为网卡名称),打开“TCP/IP属性”窗口,进入“IP地址”一栏,点击“指定IP地址”一项,然后在“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中分别输入相应内容:第一台计算机“IP地址”建议一般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第二台计算机“IP地址”建议一般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第三、第四以此类推。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工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
本文以某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综合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网络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流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以期为网络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网络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网络工程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本文以某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综合实践为例,探讨网络工程设计的相关问题。
二、设计原则1. 可靠性原则:网络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确保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不会因网络故障而影响业务。
2. 可扩展性原则: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适应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
3. 高效性原则:网络系统应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传输延迟,以满足企业对数据传输的要求。
4. 安全性原则:网络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风险。
5.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网络工程的投资成本。
三、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与企业沟通,了解企业对网络工程的需求,包括网络规模、业务类型、带宽需求、安全要求等。
2. 网络规划: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网络拓扑结构、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等。
3. 设计方案:根据网络规划,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网络设备配置、路由策略、安全策略等。
4. 设计评审:组织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企业需求。
5. 设计优化:根据评审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网络工程的质量。
6. 设计文档:编写详细的设计文档,包括网络拓扑图、设备配置清单、IP地址规划表等。
四、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1. 设备选型: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确保网络的高效、可靠。
3. IP地址规划:合理规划IP地址,避免地址冲突和浪费。
4. 路由策略:制定合理的路由策略,提高网络性能。
5. 安全策略:制定安全策略,防止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风险。
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4月15日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名称:实验二: 交换机和VLAN工作原理班级及学号:姓名:同组人:签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评定:一、实验目的:1.理解交换机通过逆向自学习算法建立地址转发表的过程。
2.理解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规则。
3.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概念。
5.了解VLAN技术在交换式以太网中的使用。
6.了解VLAN技术在数据链路层隔离广播域的作用。
二、实验任务:1.任务一:观察交换机的工作原理;2.任务二:观察未划分VLAN前,交换机对广播包的处理;3.任务三:创建两个VLAN,并将端口划分到不同VLAN中;4.任务四:观察划分VLAN后,交换机对广播包的处理;5.任务五:观察802.1Q帧封装格式;6.实验完成,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任务一1.准备工作:打开对应练习文件“2-4交换机工作原理.pka”。
2.查看并记录PC0和PC2的MAC地址:单击PC0,选择Config选项卡,选择FastEthernet0,查看并记录MAC地址。
同样地,查看并记录PC2的MAC 地址。
PC0的MAC地址PC2的MAC地址3.添加PC0到PC2的数据包:进入Simulation模式。
单击Add Simple PDU,在拓扑图中添加PC0向PC2发送的数据包。
4.分别查看三台交换机在发送数据前的地址转发表:选中Inspect工具,在拓扑工作区单击Switch0,再选择MAC Table菜单项,显示Switch0当前的地址转发表。
5.查看Switch0的学习和转发过程:单击Capture/Forward一次,查看Switch0的地址转发表,与步骤3的结果对比,观察并记录增加的地址转发表项。
再单击Capture/Forward一次,观察并记录Switch是如何处理该数据包的。
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再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再单击Capture/Forward按钮一次6.观察Switch1和Switch2的学习和转发过程:参照步骤4的操作方法,最后删除所有场景。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配置方法。
3. 学会使用网络互连设备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4. 提高网络故障排除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路由器2台、交换机2台、PC5台、网线若干。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思科IOS软件。
三、实验内容1. 拓扑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以下网络拓扑结构:```PC1 PC2 PC3/ \ // \ // \ // \/r1 r2\ /\ /\ /\ /\ /r3PC4 PC5```2. 路由器配置(1)配置r1和r2的接口IP地址和子网掩码: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no shutdown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no shutdown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no shutdown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ip address 192.168.2.2 255.255.255.0no shutdown(2)配置r1和r2之间的静态路由:r1: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 r2: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3. 交换机配置(1)配置VLAN:r1:vlan 10name VLAN10interface vlan 10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no shutdownr2:vlan 20name VLAN20interface vlan 20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no shutdown(2)配置VLAN接口: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4. PC配置(1)PC1配置:ip address 192.168.1.100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1.254dns-server 8.8.8.8(2)PC2配置:ip address 192.168.1.101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1.254dns-server 8.8.8.8(3)PC3配置:ip address 192.168.2.100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2.254dns-server 8.8.8.8(4)PC4配置:ip address 192.168.1.102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1.254dns-server 8.8.8.8(5)PC5配置:ip address 192.168.2.101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192.168.2.254dns-server 8.8.8.8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试PC1与PC2之间的通信:在PC1和PC2上分别ping对方IP地址,结果显示通信成功。
计算机网络实验HUB交换机组网实验报告范文格式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2022—2022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开课实验室:23152022年12月15日一、实验目的及内容熟悉华为中低端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了解交换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VLAN的原理和配置;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通过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和VLAN配置,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理解VLAN的原理。
下图请根据具体联线情况自行标注。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2台PC,两台智能交换机;双绞线若干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1.硬件连接,完成PC到交换机的网络连接,交换机到交换机的连接以及PC机到交换机的控制线的连接;记录交换机的端口的使用情况。
要求每组同学实验前必须更换交换机上使用的端口。
2.清除交换机现有的配置,重新启动交换机。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3.为PC1和PC2设置同一个网段的IP地址,并使用Ping命令进行连接测试。
要求给出每台IP地址的配置并记录其MAC地址,记录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
如果Ping不通请自行排查故障。
4.使用ynam命令为交换机命名。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5.使用diplayinterfac查看接口状态。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6.使用diplaymac-addre查看交换机的转发表。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7.将两台交换机的级联端口配置为trunk模式。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8.在PC1所使用的交换机上创建VLAN2,并将PC1所使用的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到VLAN2中。
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9.使用Ping命令进行测试2台PC的连通性要求记录输入的命令和输出(截屏或文本复制)。
10.在PC2所使用的交换机上创建VLAN2,并将PC2所使用的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到VLAN2中。